短文网整理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精选10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1
曾几何时,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标语,我很容易就把它们背了下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可是我并不十分理解,自从我看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后,我深刻地理解了这24个字的含义。
仔细读完这本书后,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敬业就是尽一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书中,公交上的美丽风景————李素丽阿姨;永远在路上的百岁仁医————胡佩兰;“信义夫妻”打工还粮————李继林,刘平贵,热心助人的“轮椅哥”————马成良……,这些平凡人们的爱心和敬业精神让我为之赞叹和佩服。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的“工作”就是学习。可是,我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我认真对待,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稍微偷懒,成绩就会下降,和他们相比,我是多么不敬业啊!看完他们的故事,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认真对待学习, 争取更大的进步。
积硅步致千里,积小善成大德。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懂得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我不仅是一名小学生,还是一名芜湖小记者,我要倡导同学们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按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准则,学做合格小公民,成为一名传播文明的小使者。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2
读了《奋发向上,崇德相山》这本书,我从这本书中又收获了一些新的知识。
这本书主要讲了要培育和实践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要,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前人的生活过得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果,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我们的社会发展的更快更好,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少年谭海美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分队”红领巾文明小队开展了环保志愿者活动,这些行动都在传承着富强、文明。而核心价值观能让大家分辨是非对错,更容易团结和谐,社会就会进步地更快。
核心价值观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另一方面,它却是处处可见的——在生活里,其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懂礼貌。平时对待人要文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些行为都属于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先锋少年的行为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的名字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向上就是向高处攀登,向善就是向高尚进取。让我们不断努力做有道德的人吧!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3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形成的精神财富;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为学生的我们将来都要都要走入社会,而且都想成为有所作为的人。而我们想要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品质。
如何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呢?在不幸的命运面前不低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勤奋踏实,发愤成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拼搏,苦练本领,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不逃避、不放弃,与命运抗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积极向困难挑战,发奋学习,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识,彰显人生价值。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4
我最近读了一本名字叫《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书。里面讲了很多好人好事,做好事的有老年人、年青人和学生各种各样身份的人。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刘盛兰老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孤寡老人,73岁老伴去世。他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寄给了许多失学的孩子。他为了助学自己却过着及其艰苦的生活,他家院子里的榆树底下堆着许多旧酒瓶子,是他从垃圾堆了捡回来的,屋里炕上堆着旧的棉被;捡一些从集市上别人丢弃的蔬菜叶子吃,捡丢弃的鞋,缝缝再穿。
刘盛兰老人没添过一件新衣服,甚至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他却资助了100多个学生。XX年8月因为肾病住进了医院,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想着资助的学生。XX年刘盛兰老人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最”感动人物“。
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刘盛兰老人一样帮助那些失学的贫困儿童。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5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名族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分发向上的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明理知耻崇德向善”的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理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之人;讲学习,书艰苦奋斗之风,坐勤俭节约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之人。在上下五千年的漫漫求索者中华民族孕育出了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的价值追求、“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人生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规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记得中国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漆黑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着灯笼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绿桃红的世界万物,他甚至灯光是什么样子的都毫无知觉,他挑着一个灯笼岂不令人可笑?于是苦行僧问:“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黑夜里没有灯光的照耀,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成为了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有所悟得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己。“僧人愣了,盲人缓缓地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说:“是的我刚才就被撞了”盲人深沉得说:“我就没有,虽然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一盏灯笼即给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呢”。
僧人顿时恍然大悟:“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没成想佛就在我的身边,佛就写一盏灯,只要我点燃它,即使我看不见它,佛却会看见我的。”盲人心中装着一盏明灯。
最后,帮助别人院舍帮助我们自己。做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懂得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那么爱与方便才能光临门下,心灵也会得到照耀等。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6
前几天,我读完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我深有感受。其中有一篇给我印象最深。
这一篇讲诚信是人之根本;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诚信是我们万万不能丢掉的。失去诚信,做事会处处受阻,自己的发展也会受到妨碍。朋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和朋友相处就要真诚相待,如果处处欺骗,不真心待朋友,就会失去朋友,那你的生活会更加孤独。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上课时没认真听讲,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我没有听到。回到家里后,我就对妈妈说:“今天,没有作业。”到了第二天,老师让我交作业,可我什么都交不出来,老师问我:“为什么没写作业?”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妈妈和其他同学妈妈聊天时,知道了我没交作业的事,十分生气。她对我说“孩子,忘了记作业,可以原谅,但是做人不能缺少诚信的,不可以说谎,会失去老师和同学的信任的。”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的低下了头。从那一天之后,我深深知道了诚信是做人之本。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合格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积极践行,努力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7
前几天,我读完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我深有感受。其中有一篇给我印象最深。
这一篇讲诚信是人之根本;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诚信是我们万万不能丢掉的。失去诚信,做事会处处受阻,自己的发展也会受到妨碍。朋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和朋友相处就要真诚相待,如果处处欺骗,不真心待朋友,就会失去朋友,那你的生活会更加孤独。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上课时没认真听讲,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我没有听到。回到家里后,我就对妈妈说:“今天,没有作业。”到了第二天,老师让我交作业,可我什么都交不出来,老师问我:“为什么没写作业?”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妈妈和其他同学妈妈聊天时,知道了我没交作业的事,十分生气。她对我说“孩子,忘了记作业,可以原谅,但是做人不能缺少诚信的,不可以说谎,会失去老师和同学的信任的。”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的低下了头。从那一天之后,我深深知道了诚信是做人之本。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合格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积极践行,努力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8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许多善良、讲诚信的人,比如:有热心助人的“轮椅哥”——马成良、有一个个将“病人背过河”的吴孟超、有“中国第一飞人”——杨利伟、有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的陈万霞、还有做小买卖守大诚信的“鸡蛋哥”……除了这些守诚信,讲信用无限高尚品质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像他(她)们一样的人,他(她)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是我们的奋斗的目标!
这本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写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小学生需要做到的事情。
书中最让我敬佩的是在“为自由民主而英勇献身的战士”——闻一多。他喜好中国古典诗词和美术,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发出新中国。”这是朱自清爷爷为他的题词。“一团火”指的就是闻一多。李公朴被杀害,而他不顾自己牺牲的危险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强烈谴责反动派特务的罪恶行径。就是因为有着这些不怕牺牲的先烈们,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太阳般的白礼芳,在世间洒下金子般的光芒,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温暖与怀念!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白礼芳卖掉了他和老伴的老屋,在紧靠天津火车站的一角,开了一个7平方米的小售货亭,白天他请人看店,自己依旧蹬三轮车赚钱。后来售货亭因车站整顿被拆除了,白礼芳开始犯愁了:他老了,腿脚没劲了,以后还指望用什么挣钱资助孩子们读书呢?那年冬天,老人蜷缩在车站附近的一个自行车棚里,硬是给人家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等存满500元时,他端上饭盒,蹬上车,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水浸湿。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在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在场的老师们全哭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每个人积极努力,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做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造和谐新社会!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一书中一篇文章《分数低不一定是差生》。文里说道:在现在的学校教育里,很多时候,分数成了鉴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成了学校鉴定生源优劣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好分数高的学生,自然可以冠之以“优秀学生”或者被褒为“学霸”,学习差分数低的学生,却被称之为“差生”或者被贬为“学渣”。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各科成绩都会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各科成绩差强人意,唯独英语却令人称道;有的好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却能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文中拿爱因斯坦小时候做例子: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次劳作课作业“小板凳”只得了2分,但他却说这是他的第三次作品,前两次的比这次更糟。正是在这种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他发现了相对论。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有相同的感想,我们不能够以分取人,就像不能以貌取人一样,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就像人的五个手指都各有长短一样。现在我们小学生要求全面均衡发展,是为了将来长大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又红又专。
文中最后呼吁:我们应当全面观察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篇10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曾经丢失过一些东西,有文具,有的丢金钱,有些丢失让我很后悔,有的是丢失再也找不回了。而那件事却让我丢失了“诚信”,在读完《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这本书后,“诚信”又找回我的身边。
那是发生在上星期的一个早上,老师把第一单元的试卷发下来了,作为学习委员,我才考了“76”分。有的面对“家长签字”,怎么办?一想到妈妈看到试卷后的严厉批评我就害怕。突然间,我萌发了“学妈妈签字”的念头,于是,我模仿妈妈妈的笔迹在试卷上写下了妈妈的名字。当我把试卷交上去时,虽然老师没有看出试卷上的破绽,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像丢了什么似地,心理多了一份说不出的担心……我究竟丢失了什么呢?
下午,我一个人闷闷不乐的翻开《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阅读起来,读到《诚信小学生:拾到近万元交还失主》这则小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位像我一样三年级的女孩吴萱,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捡到9300元钱后,一分不少的交还失主……看到这我终于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我丢失的分明就是“诚实’呀。我要把它找回来!于是,我加快了去老师办公室的步伐……
从老师办公室走出来,我如释重负,披着“诚实“这件最美的外衣回到教室,我又找来了《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这本书,在书的第一页大大地写上”诚信“两个字,然后又津津有味地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