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1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里,我尽情地遨游。星期天,我读了《铁杵成针》这篇小故事,不禁感想万千。
《铁杵成针》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不做功课,溜下山玩,经过溪边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粗粗的铁杵,李白不知老奶奶磨铁杵做什么,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你磨这大铁杵干吗?”老奶奶笑着说:“我要将这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半信半疑追问道:“这大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老奶奶笑了笑说:“愚公都能移山,我这小小的铁杵为何不可磨成针?”李白被震撼了,受到了启发。从此他发愤读书,长大后成了人人皆知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读完故事,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学习骑自行车时经常摔跤,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本想放弃,可我一想到老奶奶铁杵都能磨成针,我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读了《铁杵成针》这篇小故事,我明白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我们要学习老奶奶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2
我读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但是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讲的.是说,诗仙李白小时候很厌学。有一天,他看见后门开了,就在这天上课的时候溜了出去玩。李白在外面走来走去,一会儿就走到了河边,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拿着一根很粗的铁棒在河边的石头上磨。李白不知道这奶奶在干嘛,于是就问老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呢?”奶奶摸着李白的头说:“我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呀。”李白回去后想了想,老奶奶都能将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而我却上课半途而废。我要向老奶奶一样。做事坚持不懈。李白如果不是看到老奶奶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也不会成为诗仙的。
我在平时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唱歌和画画。我一开始学画画时是画老虎像猫,画蛇像虫子,真是让我画不下去了。可是我看见奶奶在织毛衣时,要好几天才能织完,于是我去问奶奶,奶奶说:“如果上午下午不停的织一天,要几天就可以了。”如果我像奶奶一样,做什么事不半途而废,我也一定可以学好画画。于是,我每次学画一心一意,一直坚持,最后,我考过了四级素描,油画过了六级。
学唱歌当时我也是五音不全。唱歌就如鬼哭狼嚎,我又想起了这成语中老奶奶那种坚持不解的精神。又让我去坚持。最后也得到老师的认可。现在我相信坚持一定会成功。
经过这两件事后让我知道持之以恒,坚持一定成功。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3
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其中几道题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不会做,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索性不做了。后来经老师指导,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只要自己再仔细点,也能找到这种方法。
经过这几次教训,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凡事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少年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育。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句话将会伴随着我成长。你知道吗?这已经成为我和少年李白之间永远的小秘密。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4
看完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觉得主角保罗科恰金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他对一切都很执着。
这部小说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斯·米德多写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小说,完成于1933年。说说保罗科恰金从一个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然后成为一个坚强钢铁的故事,那时他在写小说方面是盲目而不屈的。
这部小说讲述了保罗&米德多;关于科恰金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几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保罗去牧师家化妆。他被学校开除是因为他在复活节给牧师的面团里撒了一撮烟,化妆失败。保罗的母亲请他在一家餐馆工作。保罗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但他的劳动成果却很少。月薪只有八毛钱。有一次,保罗忘记关水龙头,水溢出到餐厅里,导致很多乘客的行李被淹。当然,保罗被老板打得面红耳赤。于是保罗离开了酒店,到电厂工作。
一天晚上,保罗看到护送他的'朋友朱。这是影响保罗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人物。于是,保罗成功地攻击了押运兵,救了朱,但他因为维克托报告了这件事而被捕。在拷问过程中,机智的保罗骗过了审讯者,活了下来。后来,他成为了一名为祖国而战的士兵。在一次战斗中,一枚炸弹在保罗身边爆炸。保罗昏迷13天醒来,保罗康复后被送往其他位置。修铁路的时候,保罗带领的团队总是带领其他团队。因为天气太冷,保罗不幸患上了伤寒和肺炎。当大家误以为保罗死了的时候,他奇迹般地站在了人们面前。
后来,致力于革命工作的保罗病情加重。他瘫痪了,失明了,但他仍然要写小说。因为看不到东西,所以更难写。总是克服困难的保罗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纸板上刻出空格,这样你写字时就不会出格。最后,小说《暴风雨中的孩子》成功出版。
看了保罗成长的故事,我想:保罗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我们连学校都没上过,生活多幸福啊!但是遇到一点困难,总想找妈妈帮忙,真的不好!保罗的意志力好强啊!病重继续工作,瘫痪失明拿起笔继续战斗!但是我们有点不舒服,就回家休息了。所以要向保罗学习,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勇敢面对,要用智慧战胜!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5
我是一个小皮猴,上课总是动个不停,爱做小动作,做任何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等热情过后说什么也不想坚持了。为这点,妈妈非常头疼,为此她找到了我们的陈老师,陈老师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小故事,说:“我相信聪明的陈栋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老师的微笑似乎有魔力,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故事。
这是一个《铁杵成针》的故事,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事情。
李白小时候学习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奶奶你磨这铁杵干什么?”老太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李白说:“铁杵这么粗,针那么细,要磨成针,太不可思义了!”老太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极大的成就。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又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当看到那微小的小滴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弱弱的、软软的.水滴怎么能把坚硬的石滴穿透呢?我读了《铁杵成针》后才明白,铁杵磨成针和滴水穿石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就能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学习知识一样,每天积累,肯下功夫,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现在的我不是跟李白小时候一样吗?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总爱做些小动作,回家也不坚持看书,这样考试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今后我要发扬这种铁杵磨成针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改掉自己的缺点,好好学习,我相信只要我肯下功夫就能有好的成绩。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6
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其中几道题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不会做,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索性不做了。后来经老师指导,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只要自己再仔细点,也能找到这种方法。
经过这几次教训,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凡事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少年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育。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句话将会伴随着我成长。你知道吗?这已经成为我和少年李白之间永远的小秘密。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7
我读了《铁杵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很聪明,可就是贪玩,不愿意学习。有一天,他逃学后四处闲逛,来到一条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拼命地磨。李白非常吃惊:“这么粗的铁棒也能磨成针?”老婆婆意味深长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听完他就继续学习,每天都很用功学习,终于成了著名的诗人。
我读完之后,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故事中的老婆婆这种精神让我感到敬佩,也让我想起了《夏洛的网》当中的夏洛,坚持给小猪威尔伯织网,织了“好猪”“杰出”“谦虚”等等的.汉字。
我记得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时候,爬到三分之一时,我累得汗流浃背,坐在地上休息,爸爸鼓励我,让我想了老婆婆说的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又想到了夏洛坚持的意念。再听见爸爸的鼓励让我更有精神,爬到半山腰时,汗水一滴一滴的流下我脸颊,我的衣服全汗湿了,爸爸看见我的衣服会汗湿了,于是让我休息一会,而我坚持要自己爬上去。
终于,我爬上了山顶。凉风拂过我的脸颊,舒服极了!
就像《铁杵成针》中的老婆婆,以一颗恒心,我又像《夏洛的网》中的夏洛,已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只要拥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什么难事不能克服呢?。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8
故事讲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是个不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很差,爱逃学去玩的孩子。
一天,李白又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杵在磨刀石上磨来磨去,李白忍不住好奇,就问道:“老奶奶,您在做什么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老奶奶回答,她头也没抬,认真的磨着手里的铁杵。李白听了心中暗笑,说:“老奶奶,针是非常细小的,而您磨得是一根粗大的铁杵啊!”老奶奶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细小的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大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抬起头来,慈祥的`说:“是的,要把铁杵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的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呀!”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心想:只要有恒心,什么事都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只要用功读,就会读好。想到这,李白高兴地说:“我懂了,老奶奶,谢谢您!”说完,李白跑回了家,拿起书本,认真的读了起来。
从此李白不再贪玩,他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大诗人。
这说明做任何事只要肯下苦功夫,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9
星期天的上午,我在本真作文读了一篇《铁杵成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讲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弃学离开了。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就回去完成学业。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事例。比如说这件事:有一天,我们老师留了非常非常多的作业,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想写了,都想出去玩。我站起来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要不然,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听了我的.话,我们班的同学都纷纷写上了作业,过了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们班的同学作业都写完了。其实,有时失败与成功就在一念之间。
还有一次,因为我们班上课总说话,所以老师让我们所有的人围绕操场跑十圈。“这操场可有400m长,让我们跑十圈,这不是想累死我们吗?”我们不约而同的说。随后,老师发话了:“谁第一个跑完,就一星期没作业。”听到这话,同学们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跑的飞快。但他们的体力没我好,也没我跑得快,最终,我是第一名,但他们也都跑完了,因为我跟他们说你们要有恒心。
朋友,你们快去坚持把之前没有做完的事做完吧!坚持就是胜利。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10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里,我尽情地遨游。星期天,我读了《铁杵成针》这篇小故事,不禁感想万千。
《铁杵成针》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不做功课,溜下山玩,经过溪边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粗粗的铁杵,李白不知老奶奶磨铁杵做什么,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你磨这大铁杵干吗?”老奶奶笑着说:“我要将这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半信半疑追问道:“这大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老奶奶笑了笑说:“愚公都能移山,我这小小的铁杵为何不可磨成针?”李白被震撼了,受到了启发。从此他发愤读书,长大后成了人人皆知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读完故事,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学习骑自行车时经常摔跤,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本想放弃,可我一想到老奶奶铁杵都能磨成针,我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读了《铁杵成针》这篇小故事,我明白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我们要学习老奶奶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11
每次我阅读一本新书,当读到文章里的精彩片段时,书中的画面仿佛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令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铁杵成针》这篇文章就是如此,使我受益匪浅。
《铁杵成针》这篇文章讲的是诗仙李白小时候的一件故事,那时的李白跟我们现在很多小学生一样,非常贪玩,不爱学习。有一次他逃学偷偷地跑到外面玩,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想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就好奇地问老奶奶:“铁棒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针呢?”老奶奶却不以为意,很认真地回答李白:“只要持之以恒,绝不放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李白突然感到很惭愧,自此刻苦用功,终于名满天下,成为千古传诵的大唐诗仙。
孟子也讲过:“做事就好比挖井,挖到六七丈深而还没有见到水,如果自己放弃了,那依然只是一口废井。”有作为的人做事,贵在坚持,挖井挖了六七丈深,不能说不努力,也不能说没有艰苦的付出。可是即便如此,即使自己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如果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回报,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难免会对前途产生悲观失望,而伟大人物和普通人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就看自己能不能坚持?是咬紧牙关、默默奋斗还是半途而废而功亏一篑?结果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读《铁杵成针》有感 篇12
唐代有个大诗人李白,他年幼时贪玩不爱学习。一天他的老师没在家。他就趁这时逃课,走到山下玩,突然看见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正在拿着一根铁棒在往磨石上磨,李白有些不明白呢,那么粗的一根铁棒要干什么?李白上前问道:“老婆婆要铁杵干什么?”老婆婆回答道:“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又问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老婆婆又回答:“只要坚持每天都磨,终有一天会把这根针磨成的。李白听了心里感到十分惭愧,就立志要发奋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之后李白就没有逃过一次课,他终于成了一个博学的人
我读过铁杵成针后想到那一次,是在三年级时,我那时还在老学校上学,哪里的看管不是怎样严,那天下午我和朋友正在睡觉,忽然有一个人说外面有卖麦芽糖的,我一开始时坚决不去的,可是他们又说:“那个人还会把麦芽糖做成各种各样的样子,有小狗,小猫,龙还有小人。”我一听了这些话,心里想也就是一次,应该没事的。于是我和他们趁看门的老爷爷睡觉时溜了出去。到了门外,只看见一个买糖葫芦的'和一个买麦芽糖的,大多数人在那个买糖葫芦的周围。很明显,那个买糖球的生意被那个买麦芽糖抢去了。于是我们拿了两块钱去买,看了价格,五毛钱一个,我看了看我们有三人,怎么分呢,于是我主动要求把多出来的一枝让出来,后来又一个也让出来,最后决定把这枝让给另一个人。我们的行为被看到了之后那个买麦芽糖的人又给了我们两只。我们感谢的说:“谢谢。”因为还没有上课我们有逗留了一会儿,我们看着那个人做麦芽糖,做一个要很麻烦,当做到龙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累的样子,后来我问:“叔叔你做这个要做很多,要什么时候做出来。”那个叔叔说:“只要努力的做,最终总会把他们做出来。”我听了这句话之后想起了铁杵成针的故事,感到十分惭愧,后来我和同学回到班级向老师认了错,老师知道后没有批评我们,只是说:“知错是正确的,但也要能改。”我们听了这句话,心中老想着要在学习上发奋。到了家我还是想,这件事也要像妈妈爸爸认错,我想妈妈爸爸认错后,他们也没批评我,也执着了一句话和老师说的虽然不同,但是意思大体一样。
又一次读过《铁杵成针》后,总想到小时候的经历,那一次深深的刻在我心中,从此以后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力求上进,再往后的日子里多看课外书,多明白一些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