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防疫团课心得体会(精选10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了身为共青团员应该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积极响应行动令,有序参与防控工作,积极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奉献青春力量。
作为新时代青年,抗击疫情、守卫家园,我们义不容辞。作为土木学院的一名学生,我也会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确保自身及周边人安全的前提下,当好“第一响应人”,正确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不信谣、不传谣,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
自疫情发生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持续影响着大家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一场关乎每个人的战争,各级干部、医务人员、科研人员集中会战,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企业和个人捐款捐助,每一个普通人自觉“宅”在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9000万共产党员在泱泱华夏总人口中只占百分之六,而在战“疫”中牺牲人员占百分之六七十。共产党员们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在祖国繁荣昌盛的白昼里默默付出,在陷入危机的黑夜中挺身而出。他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积极影响着身边的广大群众。我的父母是老党员,他们在疫情到来的时候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征集社区防控党员志愿者,他们积极报名并在晚上10点钟到小区门口执勤。那时候天气非常的`冷,我在一次探望值班的母亲的时候仅仅是在外面站了十来分钟,就冻得直发抖。看着在寒风中不断跺着腿取暖的母亲,我也想像她一样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所以第二天我就在母亲的介绍下成为了一名社区团员志愿者。
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相信只要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国人民一条心,一定能打败疫情这个魔鬼,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珠区疾控中心共青团员,发挥着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坚守阵地,无所畏惧,凝聚力量,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光荣传统和战斗风格,为疫情防控发挥青春力量。
中心90后青年团员罗成利,是个身高1米8多的高萌帅,平时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小罗。新冠病毒防疫攻坚战打响后,小罗便主动请缨申请参加一线防疫工作,成为密接者管理与培训组的一员,在组内负责密接者采样、转运、处理外区外市的密接者协查函及培训工作。在转运密接者的工作中,面队高风险密接工作,小罗无所畏惧,运用他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多次通过医警合作完成对密接者的转运;充分发扬了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的团员精神,在疫情处置期间坚守好每一班岗,常常工作至凌晨,为的是每一位密接者顺利到达我区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而在某次采样工作中,被采集对象是一名102岁的老奶奶。要兼顾好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既要同时又能准确的采集到咽拭子样本,身材高大的小罗为了更好的看到老奶奶的咽部,单膝下跪,顺利的为老奶奶采集到咽拭子样本。当时大家笑称:“你是在求婚呀”。男儿膝下有黄金,在疫情防控面前,团员青年充分地彰显出防控卫士的职责和使命。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3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阶段性成效初步显现,但我们防疫的势头不松、干劲不减,仍然时刻绷紧防控之弦。全国上下坚定必胜信心,精准施策,相信久久为功,必能用“持久性”战斗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打好身心防疫持久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强健的身体是打赢这场防疫战的重要基础。一线防疫人员不顾身体透支的困难,尽心尽力救治病员、披星戴月设卡检查、挨家逐户调查走访,争分夺秒同病毒进行赛跑,还要面对着部分群众的不理解和家人的担忧,身心都承担着重担。防疫后方的我们尽全力作出有力的支援,重点关怀着防疫一线人员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合理安排出勤值班,注重营养补给,做好后勤保障、劳逸结合,让他们在一线打好体力持久战;另一方面,在不增加其负担的前提下,探望慰问,加大宣传,优先提拔任用,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提神振气,打好心理持久战。
打好舆论防疫持久战。正月初一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群众面对长时间的闭门防疫,担惊受怕,交通不便,生活受阻,易受负面新闻影响,被网络谣言误导。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弹性”工作制责任不能“弹”,我们广大党员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占据舆论主战场,弘扬社会正能量。面对不实朋友圈、面对过激网络“喷子”,我们笔耕不缀,用文字发声,做回怼谣言的“辩论队”,做网络正能量的倡导家,做主旋律的讴歌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增强社会信心,以强有力的引导,打好舆论防疫的持久战。
打好资源防疫持久战。做好物资供给保障。“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用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是取胜之道。现阶段根据疫情状况,科研院校、医疗机构、政府企业都科学、合理输送了大批专业性人才到专业岗位上,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疫情防治、难点攻克、研发生产集中赋能。做好科学政策制定。各行各业面临疫情冲击,各地政府争分夺秒,分情形制定出台了对冲疫情影响的众多政策措施,既高度关注了参与疫情防控的重点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相关行业,也兼顾到延迟复工的各类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援企稳岗,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疫情面前,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众志成城、持之以恒,构筑联防联控、克敌制胜的铜墙铁壁,定无惧那“东西南北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我们一定赢!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4
回溯人类漫长的发展史,科学一直是我们战胜各种重大疾病的最有力武器。战胜这波德尔塔变异毒株,需要继续用好科学“武器”,让科学防治贯穿到疫情防控的全过程。
当前,加强疫苗接种,依旧是预防德尔塔病毒的有效科学手段,每个人应打尽打,筑起“免疫长城”。同时,也要强化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养,不信谣不传谣,不断涵养科学理性的心态。
此外,及时录入并用好“健康码”和“行程码”,“双码”蕴含着科学防疫的大智慧,能大幅提高人员信息核验效率和精准度,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也要创新方式方法,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实现“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刷身份证即可显示“双码”,真正让数据为群众解忧。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5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它的发展变化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场磨难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人,有不畏生死、依然奔赴抗“疫”一线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们,有不畏严寒、始终坚守在各主要卡口的警察、交警们,也有着基层可爱、可敬的党员们,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着大多数人的安全而付出努力,他们是这一“疫”中最美的样子。
他们是此“疫”中的“指挥官”,不分昼夜践行初心。在接到疫情通知的第一时间,他们放弃了春节假期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对疫情相关情况进行通报,立即着手成立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安排志愿者到村口站岗执勤。无论何时,大喇叭里都会传来他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细心叮嘱,村口执勤队伍里总会看见他们在带头忙碌,村民的家门口也有他们发放传单、张贴宣传海报的身影,甚至在元宵节执勤人员还能收到他们送来得热乎乎的汤圆、饺子。他们说:“我们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因为我们是千千万万党员中的`一个,我们是基层干部。”
他们是此“疫”中的“逆行者”,不分年龄值岗执勤。随着防疫抗疫形势逐渐变化,外地人员返京人员也逐渐增多,这就增加了人员排查的难度。还没等村委会头疼人手不足的问题,辛集村16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党员主动报名参与村口站岗执勤,24小时不间断倒班进行。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颗星,他们总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毫无怨言。80多岁的老党员王志昌虽然腿脚已不太灵便,但是却坚持走上防疫一线。他说:“不论年纪大小,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身为党员就要随时整装待发,继续为人民服务,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寒风中守护执勤的他们虽然佝偻着身躯,但却是那么高大。
他们是此“疫”中的“外卖员”,不分时间有求必应。此次疫情隔断了许多人回家的路,也让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居家观察最无奈的是缺乏生活必需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让很多人感到焦灼不安。但是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有专门的“外卖员”,他们就是村里的在职党员。村里专门为外地返京进行居家观察的村民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上报体温以便观察,另外只要有蔬菜、粮食、药品等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在微信群里说一声,村委会便会安排专人送货上门,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他们说:“能在这个时候为大家解决问题,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此次疫情。”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珠区疾控中心共青团员,发挥着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坚守阵地,无所畏惧,凝聚力量,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发扬着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光荣传统和战斗风格,为疫情防控发挥青春力量。
中心90后青年团员罗成利,是个身高1米8多的高萌帅,平时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小罗。新冠病毒防疫攻坚战打响后,小罗便主动请缨申请参加一线防疫工作,成为密接者管理与培训组的一员,在组内负责密接者采样、转运、处理外区外市的密接者协查函及培训工作。在转运密接者的工作中,面队高风险密接工作,小罗无所畏惧,运用他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多次通过医警合作完成对密接者的转运;充分发扬了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的团员精神,在疫情处置期间坚守好每一班岗,常常工作至凌晨,为的是每一位密接者顺利到达我区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而在某次采样工作中,被采集对象是一名102岁的老奶奶。要兼顾好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既要同时又能准确的采集到咽拭子样本,身材高大的小罗为了更好的看到老奶奶的咽部,单膝下跪,顺利的为老奶奶采集到咽拭子样本。当时大家笑称:“你是在求婚呀”。男儿膝下有黄金,在疫情防控面前,团员青年充分地彰显出防控卫士的职责和使命。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7
疫情终会消散,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止步。在严格防控的过程中,我国还探索出科学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绿、黄、红,健康码更精确预警;限量、预约、错峰,出行指引更精准有效。我们的防控措施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准,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好促进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发展。
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严格防疫不仅收获了中国人民的信心,还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信心。我们树立起全球抗疫的中国样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国家提供援助;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如期举办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等,为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搭建平台。中国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落实,树立起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
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只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赢得这场重大斗争,一定会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8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首都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立即行动,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青春力量。“我是青年我先上”“团员报到亮身份”,首都各区青年投身“战疫”一线,冲锋在医疗健康、应急服务、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他们用火热青春驱赶病毒阴霾、带来希望。
危难之中,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给人们带来信心、带来希望。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团员青年听从党的号令、响应团的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展示了“战疫”中激情澎湃的青春力量。
担当的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危难时,越需要青年勇挑重担。我们看到,“战疫”的号令吹响后,许多青年“学着前辈的样子”,写下“我年轻,让我上”的请战书,义无反顾投身于抗疫一线。“作为一名‘90后’,有责任有义务参加战斗。”“疫情来召,我们上!责无旁贷,义无反顾。我们是热血青年,我们是战疫先锋!”内心涌动着家国情怀,肩头扛着责任担当,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人守护生命安全,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样子。正如一位“90后”表示,我们是能担当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一代。
奉献的力量。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无论在哪个年代,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大考,练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在这场“战疫”中,无论是奔赴武汉一线,还是留守家乡防控,无论是下沉包村帮扶,还是深入社区服务,广大青年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一双双被汗水浸得发白起皱的双手,一张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都见证了青春燃烧的热血。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奉献。
奋斗的力量。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更有价值。无奋斗,不青春!诚如马克思所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生存发展全部包含在两个字中——奋斗。”在这场“战疫”中,广大青年再次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心系疫情,返岗复工青年兼顾“战疫”;恪守使命,“90后”白衣战士坚守一线;情书越千里,夫妻互相鼓励;微视频义诊,青年志愿者缓解居民焦虑……描绘了一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画卷。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广大青年表现出的担当、奉献、奋斗等精神,汇聚成激情澎湃的青春力量,为打赢“战疫”注入了强劲动力。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被打断,各行各业也面临极大困难。这既是一场全国人民对抗疫情的战役,也是一场用实干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大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守住初心、汇聚民心、坚定信心才能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首先要守住我们作为党员干部的初心。这份初心表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只有做好防控摸排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前线医务工作者的负担,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就个人而言,自从接到摸排值守任务,我就将此次抗击疫情工作当成组织对我党性品格的考验,始终抱着“不辜负组织信任”的信念努力工作,将这份“初心”贯穿其中。这样方能起到表率作用,更掌握了做实做细工作的不二法门。
其次要汇聚人民群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在我们国家70年的辉煌历程中,全国人民与病毒进行的战斗数不胜数,在每一次的战斗中我们都取得了胜利!新型冠状病毒既不是其中烈度最高的,也不是传染性最强的。一切恐惧都来源于对这种病毒的`不了解。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提高,应急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病毒神秘的面纱已被揭开。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先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下,我们有能力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大敌当前更要稳定军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展现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号召身边人理性认识病毒危害、进行科学防范。要想生活依然充满阳光,就别让病毒住进我们的心里!
最后是要保持一颗持续作战的恒心。现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一种新型病毒从出现到战胜它,还需一段时间。高度紧张的疫情排查与防控工作仍需持续。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胜疫情需要保持恒心,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筑牢责任之堤,始终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坚实的工作担当面对挑战,直至我们完全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疾风劲草见忠诚,推动落实勇担当。我们把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作为自身理想信念的一次大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将党员的力量全面发挥,向防控一线出发,为自己、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防疫团课心得体会 篇10
疫情如火,人命关天。战“疫”当前,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和“一张网”的思维,时刻担当起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他们前赴后继,毫不犹豫冲上前线,热血奋战,为防疫抗疫筑牢坚实的“后盾”,让一个个坚强堡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驻立。
如今,在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强大合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疫情防控工作也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如何更好地打赢这场“抗疫”之战,不仅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决心,亦是对他们党性的淬炼。在这个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继续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践行中坚持做到“观镜鉴,知行止”,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扛责任,强担当”,在联防联控中“通下情、连民心”。
以勤廉“观镜鉴,知行止”,筑牢基层思想防线。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战“疫”抗战一线,是最能直接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表现,也是磨砺党员干部的“大熔炉”。在战“疫”面前虚喊“口号”,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就会使得上级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基层得不到实质实效,老百姓得到的是“口号”而不是“口罩”,基层干部本应得的实惠被人为地“打折”。基层就是战“疫”中的一线,我们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强有力的指导基层实行精准措施,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应对、搞真落实,千万不能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当作儿戏,要坚持不懈,持续把宣传、摸排、劝导、监督等工作做到位,站好自己的“哨位尖兵”,守住自己的“战斗堡垒”,引导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先锋、做表率,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在斗争实践中筑牢基层思想防线!
以奋勇“扛责任,强担当”,高举党员鲜红旗帜。“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做好新时代使命担当,必须明确责任所在。一般人遇到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态度,或自我保护的措施。党员干部必须敢字当头、干字在前,敢于扛责任、敢于强担当,关键时刻做到勇担当、真落实,在解决难题中练本领、长才干。战“疫”无论顺境逆境,不能只是简单地“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更精准有效的举措,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以实干“通下情、连民心”,连结群众生命大堤。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基层一些偏远村镇防疫信息相对闭塞,防控举措执行力相对较低,获得防控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这时就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心手相连,上下同欲,全力攻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全民疫情防控的“大堤”筑得更牢,要坚持不懈的把防疫宣传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将防疫宣传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中,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既要当好群众的“菜篮子”,又要当好“代购员”,哪里有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让党员干部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连结群众的生命大堤!
党旗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在这场突如其来、来势凶猛的疫情面前,我们广大共产党员将以一种特殊的坚守,向最“亮”的党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