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短文网

2025-07-08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实验报告(精选3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报告 篇1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 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实验报告 篇2

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实验报告 篇3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 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 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加入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 在红烧的基础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加入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 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

(一) 调味

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调味的方法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调味 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加入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基本调味。

(2)定性调味 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称定性调味。

(3)辅助调味 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称辅助调味。

(二)煮制

(1)清煮 在肉汤中不加任何调味料,只是清水煮制,也称紧水、出水、白锅。通常在沸腾状态下加热

数分钟至一小时。它是辅助性的煮制工序,作用是去除原

料肉的腥、膻异味,同时通过撇沫、除油,将血污、浮油除去,保证产品风味纯正。

(2)红烧 是在加入各种调味料后进行煮制,加热的时间和火候依产品的要求而定。要掌握由汤与肉的比例和煮制中汤量的变化,分为宽汤和紧汤。加热火候根据加热火力的大小可分为旺火、文火和微火。最终使产品酥润可口、风味浓郁。

3. 材料及用具

(1)原料选择与整理

原料选用健康、新鲜、优质牛前肩或后腿肌肉,可选用淘汰乳牛或肥育牛肉。除去脂肪、淋巴、用冷水浸泡一下清除淤血,按部位分切肉,把肉再切成1~2kg左右的肉块备用。

(2)主要用具:台秤、不锈钢器皿、盐水注射机、滚揉机、刀具、煮锅、灶具、盘子、包装机、包装袋等。

4.传统酱牛肉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预煮

把肉块放入100℃的沸水中煮1h,目的是除去腥膻味,同时可在水中加几块胡萝卜。煮好后把肉捞出,再放在清水中洗涤干净,洗至无血水为止。

(2)调酱

取一定量水与黄酱拌和,把酱渣捞出,煮沸1h,并将浮在汤面上酱沫撇净,盛入容器内备用。

(3)煮制

锅底和四周应预先垫以竹篾,向煮锅内加水约3/4,待煮沸之后将调料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底。将结缔组织较多肉质坚韧的部位放在底部,较嫩的、结缔组织较少的放在上层,先用旺火煮沸1h,转至小火煨4h左右。期间为使肉块均匀煮烂,每隔1h左右倒锅一次,再补加适量老汤和食盐。必须使每块肉均浸入汤中煮,使各种调味料均匀地渗入肉中。用特制的铁铲将肉逐一托出,码在盘上,将锅中余汁淋在肉块上,使成品光亮油润。并计算成品率。

附:酱牛肉新工艺

(1)原料肉选择、处理同上

(2)工艺流程

原料肉处理→配制腌液→腌液注射→滚揉→煮制→成品→冷却→包装

(3)配制腌液:(以牛肉100kg计)将胡椒粒(用时砸开)、花椒、大料各15g;

鲜姜、大葱各75g放入料包投入20kg沸水中熬制30~40min,冷却至30℃左右,加入食盐2kg,品质改良剂2kg.搅拌溶化后过滤备用。

(4)注射及滚揉:用盐水注射机将配制好的腌液按10~20%注入牛肉块中;滚揉机放入牛肉块,低温条件(≤10℃)下持续滚揉4~6h。

(5)滚揉后立即酱牛肉块放入85~90℃的水中焖煮2~3h,出锅冷却,切片包装。

三.品质分析

产品描述:

酱牛肉我国大部地区都有生产,其中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最富盛名,因加入多种天然调味料,又名五香酱牛肉。其选料精良、做法独特,产品外表有光亮,深棕色,香浓味醇,食之酥嫩爽口,有韧性但不粗老,瘦而不柴,切片性好。 炸烧鸡腿加工的加工

1.原料选择与整理

冰鲜鸡翅或翅根为最佳,洗净晾表面无水待用。

2.主要用具:台秤、不锈钢器皿、刀具、(电)炸锅、煮锅、料袋、灶具、盘子、包装机、包装袋等。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选择和处理→腌制→(烫皮)上色→油炸 → 煮制→冷却→包装

(二)原料配方(单位:kg)

(三)烫皮上色

(四)油炸

(五)煮制

(六)冷却包装

五.品质分析

特色:香味浓郁、肉质熟烂,易消化、肥而不腻;完整、美观,肉色酱黄。咖喱鸡金黄味浓。

实验报告 篇4

器材:木头

步骤:

第一种:

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

通过v=m/p

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

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

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XXX

20xx年X月XX日

实验报告 篇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二)实验步骤

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2.抽出外套层,可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到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慢慢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剥掉外套层。

3.排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将线排序。

4.整理,排序后应尽量将线头拉直理平,然后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头剪掉。

5.插入水晶头,将排序后的双绞线线头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头中,插入后用力压住双绞线,尽力的将双绞线头向水晶头中推,以保证线头充分的插入水晶头中。

6.压线,经过上述步骤后,只要使用压线钳将线压紧即可。

(三)回答思考题。

1)双绞线、细缆、粗缆三种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同轴线和双绞线的区别主要是网络拓扑不同,同轴电缆只能是总线型结构,而双绞线则是星型结构。三种介质传输的最大带宽不同,粗缆传输带宽最宽,其次,细缆,最宅的双绞线。不过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比细缆和粗缆长。

2)A线序和B线序有何区别若不遵循上述标准,是否所做的网线不可用。

两端的线序相同叫直通线,都遵循568B标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连接使用直通线,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而一端为568B线序,一端为568A线序的为交叉线,即1-3、2-6调换,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如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等。

不按上述标准,只要保持线序正确,就可以正常使用。

实验报告 篇6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2. 掌握二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3. 学习二相相位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2.PSK 调制模块,位号A

3.PSK 解调模块,位号C

4.噪声模块,位号B

5.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

6.20M 双踪示波器1 台

7.小平口螺丝刀1 只

8.频率计1 台(选用)

9.信号连接线4 根

三、实验原理

相位键控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本实验箱采用相位选择法实现相位调制(二进制),绝对移相键控(PSK 或CPSK)是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绝对码)选择开关通断控制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对移相键控(DPSK)采用绝对码与相对码变换后,用相对码控制选择开关通断来实现。

(一) PSK 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相位键控的载波为1.024MHz,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s 伪随机码、及其相对码、32KHz 方波、外加数字信号等。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6-1 所示。

1.载波倒相器

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来实现。来自1.024MHz 载波信号输入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π相载波信号。为了使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37W01 和37W02 调节。

2.模拟开关相乘器

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A:CD4066 的输入端(1 脚)、模拟开关B:CD4066 的输入端(11 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13 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12 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

A 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A 导通,输出0 相载波,而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B 截止。反之,当信码为“0”码时,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A 截止。而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B 导通。输出π相载波,两个模拟开关输出通过载波输出开关37K02 合路叠加后输出为二相PSK 调制信号。另外,DPSK 调制是采用码型变换加绝对调相来实现,即把数据信息源(伪随机码序列)作为绝对码序列{an},通过码型变换器变成相对码序列{bn},然后再用相对码序列{bn},进行绝

对移相键控,此时该调制的输出就是DPSK 已调信号。本模块对应的操作是这样的(详细见图6-1),37P01 为PSK 调制模块的基带信号输入铆孔,可以送入4P01 点的绝对码信(PSK),也可以送入相对码基带信号(相对4P01 点的数字信号来说,此调制即为DPSK 调制)。

(二)相位键控解调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PSK(DPSK) 解调器的总电路方框图如图6-2 所示。

该解调器由三部分组成:载波提取电路、位定时恢复电路与信码再生整形电路。载波恢复和位定时提取,是数字载波传输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载波恢复的具体实现方案是和发送端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以相移键控为例,有:N 次方环、科斯塔斯环(Constas 环)、逆调制环和判决反馈环等。近几年来由于数字电路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基带数字处理载波跟踪环,并且已在实际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为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科斯塔斯环解调电路作为基本实验。

1.二相(PSK,DPSK)信号输入电路

由整形电路,对发送端送来的二相(PSK、DPSK)信号进行前后级隔离、放大后送至鉴相器1 与鉴相器2分别进行鉴相。

图6-2 解调器原理方框图

2.科斯塔斯环提取载波原理

经整形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分两路输出至两鉴相器的输入端,鉴相器1 与鉴相器2 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分别为0 相载波信号与π/2 相载波信号。这样经过两鉴相器输出的鉴相信号再通过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掉其高频分量,再由两比较判决器完成判决解调出数字基带信码,由相乘器电路,去掉数字基带信号中的数字信息。得到反映恢复载波与输入载波相位

之差的误差电压Ud, Ud 经过环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了一个平滑的误差控制电压,去控制VCO 压控振荡器74S124。它的中心振荡输出频率范围从1Hz 到60MHz,工作环境温度在0~70℃,当电源电压工作在+5V、频率控制电压与范围控制电压都为+2V 时,74S124 的输出频率表达式为: f0 = 5×10-4/Cext,在实验电路中,调节精密电位器38W01(10KΩ)的阻值,使频率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 的2 脚)与范围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 的3 脚)基本相等,此时,当电源电压为+5V 时,才符合:f0 = 5×10-4/Cext,再改变4、5 脚间电容,使74S124 的7 脚输出为2.048NHZ 方波信号。74S124 的6 脚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它开启压控振荡器工作;当74S124 的第7 脚输出的中心振荡频率偏离2.048MHz时,此时可调节38W01,用频率计监视测量点38TP02 上的频率值,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 的同步时钟信号。该2.048MHz 的载波信号经过分频(÷2)电路:一次分频变成1.024MHz 载波信号,并完成π/2 相移相。 这样就完成了载波恢复的功能。

从图中可看出该解调环路的优点是:

①该解调环在载波恢复的同时,即可解调出数字信息。

②该解调环电路结构简单,整个载波恢复环路可用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实现。

但该解调环路的缺点是:存在相位模糊,即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容易出现反向问题。DPSK 调制解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绝码转换在“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上完成。

四、各测量点及可调元件的作用

1.PSK 调制模块

37K02:两调制信号叠加。1-2 脚连,输出“1”的调制信号;2-3 脚连,输出“0”的调制信号。

37W01:调节0 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2 峰峰值2~4V。

37W02:调节π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3 峰峰值2~4V。

37P01:外加数字基带信号输入铆孔。

37TP01:频率为1.024MHz 方波信号,由4U01 芯片(EPM240)编程产生。

37TP02:0 相1.024MHZ 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1 改变幅度(2~4V 左右)。 37TP03:π 相1.024MHZ 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2 改变幅度(2~4V 左右)。 37P02:PSK 调制信号输出铆孔。由开关37K02 决定。

1-2 相连3-4 断开时,37P02 为0 相载波输出;

1-2 断开3-4 相连时,37P02 为π相载波输出;

1-2 和3-4 相连时,37P02 为PSK 调制信号叠加输出。注意两相位载波幅度需调整相同,否则调制信号在相位跳变处易失真。

2.PSK 解调模块

38W01:载波提取电路中压控振荡器调节电位器。

38P01:PSK 解调信号输入铆孔。

38TP01:压控振荡器输出2.048MHz 的载波信号,建议用频率计监视测量该点上的频 率值 有偏差时,此时可调节38W01,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 的载波信号,即可解调输 出数字基带信号。

38TP02:频率为1.024MHz 的0 相载波输出信号。

38TP03:频率为1.024MHz 的π/2 相载波输出信号,对比38TP02。

38P02:PSK 解调输出铆孔。PSK 方式的科斯塔斯环解调时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解调出的基带信号可能会出现倒相情况;DPSK 方式解调后基带信号为相对码,相绝转换由下面的“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完成。

3.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

39SW01:功能设置开关。设置“0010”,为32K 相对码、绝对码转换。

39P01:外加基带信号输入铆孔。

39P07:相绝码转换输出铆孔。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PSK 调制模块” 、“噪声模块”、“PSK解调模块”、“同步提取模块”,插到底板“G、A、B、C、I”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

2.PSK、DPSK 信号线连接:

绝对码调制时的连接(PSK):用专用导线将4P01、37P01;37P02、3P01;3P02、38P01 连接。 相对码调制时的连接(DPSK):用专用导线将4P03、37P01;37P02、3P01;3P02、38P01;38P02、39P01连接。

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4.基带输入信号码型设置:

拨码器4SW02 设置为“00001 “,4P01 产生32K 的 15 位m 序列输出;4P03 输出为4P01 波形的相对码。

5. 跳线开关设置:

跳线开关37K02 1-2、3-4 相连。

6.载波幅度调节:

37W01:调节0 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2 峰峰值2~4V。(用示波器观测37TP02 的幅度,载波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波形失真)

37W02:调节π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3 峰峰值2~4V。(用示波器观测37TP03 的幅度)。

7.相位调制信号观察:

(1)PSK 调制信号观察: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测试4P01 点,另一测量探头测试37P02,调节示波器使两波形同步,观察BPSK 调制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2)DPSK 调制信号观察: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测试4P03 点,另一测量探头测试37P02,调节示波器使两波形同步,观察DPSK 调制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8.噪声模块调节:

调节3W01,将3TP01 噪声电平调为0;调节3W02,使3P02 信号峰峰值2~4V。

9.PSK 解调参数调节:

调节38W01 电位器,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20xxKHZ,同时可用频率计鉴测38TP01 点。注意观察38TP02和38TP03 两测量点波形的相位关系。

10.相位解调信号观测:

(1)PSK 调制方式

观察38P02 点PSK 解调输出波形,并作记录,并同时观察PSK 调制端37P01 的基带信号,比较两者波形相近为准(可能反向,如果波形不一致,可微调38W01)。

(2)DPSK 调制方式

“同步提取模块”的拨码器39SW01 设置为“0010”。观察38P02 和37P01 的两测试点,比较两相对码波形,观察是否存在反向问题;观察39P07 和4P01 的两测试点,比较两绝对码波形,观察是否还存在反向问题。作记录。

11.加入噪声相位解调信号观测:

调节3W01 逐步增加调制信号的噪声电平大小,看是否还能正确解调出基带信号。

12. 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

六、实验数据

1.基带输入信号码型设置:

拨码器4SW02 设置为“00001 “,4P01 产生32K 的 15 位m 序列输出;4P03 输出为4P01 波形的相对码。

2.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绝对码)

3.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相对码)

实验报告 篇7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c语言的学习对我们尤其重要。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c语言程序实践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c语言这门课程学习了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围,对里面的好多东西还是很陌生,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这次实践课程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只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块处理.简单界面程序.高级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线性回归处理以及用c语言程序来画粒度分布图等这几样比较重要的时间操作。

上机实验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特别是c语言灵活、简洁,更需要通过编程的实践来真正掌握它。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目的,可以概括为学习语法规定、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开发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充分的实际上机操作才能完成。

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必须保证有不少于课堂讲授学时的上机时间。因为学时所限,课程不能安排过多的统一上机实验,所以希望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上机实验的机会,尽快掌握用c语言开发程序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了12次上机实验。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课堂上要讲授许多关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语言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必须掌握它。通过多次上机练习,对于语法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对于一些内容自己认为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上机实践中会发现原来理解的偏差,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程序设计的实践所致。

学习c语言不能停留在学习它的.语法规则,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编写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即把c语言作为工具,描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由计算机帮助我们解题。只有通过上机才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c语言、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解题。

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自己编制的程序是否正确,恐怕是大多数同学在完成老师作业时的心态。但是在程序设计领域里这是一定要克服的传统的、错误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可能你会想办法去"掩盖"程序中的错误,而不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编好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时,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c语言的理解和程序开发能力。

2.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

一个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环境"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实验报告 篇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原结构、性质和应用;

2、了解洗涤剂配制流程和性能表征方法;

3、学会用白度仪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二、【实验背景】

洗涤剂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是物化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围绕洗涤剂的配制和表征这一课题,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同时这一知识性和生活常识性的物质。

三、【实验原理】

1、洗涤剂配方原料选择因素:

①价格因素

②从洗涤的角度看,配制的洗涤剂要具有洗涤、润湿、增溶、气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满足去除污垢的作用;

③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发挥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组分,来调节洗涤剂的酸碱度以及来自于杂质元素的影响;

④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具有好的应用性能,有时需要通过在洗涤剂中加入特别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等作用;

⑤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还要求使所使用的药品具有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2、洗涤剂具有洗涤效果的机理: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结构,在清除固体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涤过程中,可通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并发生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在其他组分和外界机械搅拌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唔够得到清除。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根据所具有的功能基团的差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亲表面活性剂及特种表面活性剂等。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价格、洗涤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用广泛,是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试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酸、粗盐、柠檬酸、三聚磷酸钠、氢氧化钠、脂肪酸聚氧

乙烯醚、水

仪器:SBDY型数显白度仪、量筒、烧杯、托盘天平

四、【实验步骤】

1.洗涤剂的配制

根据实验原理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依次加入下列药品配制洗涤剂,顺序和用量为: 水(7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粗盐(2g)——三聚磷酸钠(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柠檬酸(1g)——氢氧化钠(1g)

2.洗涤剂效果的测试(利用白度计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①白度计的校正:用已知白度的白板校正仪器;

②用白度计测定布条在洗涤前的白度;

③将白布条弄脏,如在窗台上擦拭;

④用白度计测定弄脏了的布条的白度;

⑤用刚刚所配制的洗涤剂清洗弄脏了的布条,洗涤干净后吹干;

⑥用白度计测量洗涤剂洗涤后布条的白度。

五、【实验现象记录及数据记录与处理】

1、各配料加入的顺序及现象:

2、洗涤剂的性状:

经不断搅拌,本次实验所配制的洗涤剂,为乳白色粘稠液体,泡沫洁白均匀细腻,防止一段时间液体稳定不分层。双手直接接触洗涤剂一会后明显感觉手部皮肤有紧绷感。

3、白度仪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

去污效率DE=(Rw-Rs)/(R0-Rs)×100% =(56.9-40.3)/(85.2-40.3)×100%=36.97%

六、【本次实验中共选择了8种组分,其对应的作用为:】

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性能: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性,具有良好的去污、湿润、乳化、分散能力。能产生丰富的泡沫,且易于用稳泡剂使之稳定,其泡沫又便于用抑泡剂进行调节使之符合低泡配方的要求;增溶效果显著;直连结构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与三聚磷酸钠一起使用时, 其性能更加优异。亲水基团(磺酸基)与疏水基(烷墓苯)间的联接是C一S键, 因而它的耐水解稳定性很好在热的碱或酸中很稳定。磺酸本身也可溶于水并完全电离,可在低pH 值条件下使用。

用途:烷基苯磺酸纳对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对天然纤维上颗粒污垢的洗涤作用尤佳,去污力随洗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对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衣粉、餐具洗涤剂及工业清洁剂中。

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匀染剂AN):

性能: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缓蚀、发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温和的洗涤性质不会损伤皮肤。在各种pH 下都可以使用,并表现为非离子(碱性或中性溶液中)或阳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特性。将高活性产品加到规定数量的水中去,同时加以搅拌。而不要将水加到高活性原料,否则便可能导致凝胶的形成。

用途:在纺织工业中主要用作染色助剂。也常用在人造丝生产中,不但可以增强纤维丝的强度,还可保持喷丝孔的清洁,防止污垢的沉积。在石油炼制工业中使用可以抑制酸气对金属设备的腐蚀,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工业洗涤剂中可以作助剂成分。

③椰子油酸:

椰子油脂肪酸的一种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CDEA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性状为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别明显,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能加强清洁效果、可用作添加剂、泡沫安定剂、助泡剂。在水中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雾状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浓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

④三聚磷酸钠:

性能: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助剂,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三聚磷酸钠具有螯合钙、镁、铁等离子的性质,能软化水;也是洗涤剂的胶溶剂、乳化剂,对蛋白质有膨润、增溶作用,有明显的解胶效果,对脂肪物质起促进乳化作用,对尘土等固体污垢有分散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起到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增强去污力的双重作用;能使液态、固态微粒更好的溶于液体(如水)介质中,使溶液外观完全透明,好像真溶液一样,即增溶作用。同时,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呈弱碱性(1%水溶液的PH值约为9.7),也是良好的缓冲剂,所以,即使有酸性污垢存在,三聚磷酸钠也能使洗涤液保持一定的碱度,有利于酸性污垢的除去;它还可以吸收水分防止洗涤剂结块。

用途:主要用作合成洗涤剂的助剂,用于肥皂增效剂和防止条皂油脂析出和起霜。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可用于调节缓冲皂液的PH值。

⑤氢氧化钠:

作洗涤助剂,保持洗涤液的pH值在碱性范围,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剂。对污垢特别是油性污垢的洗净能力。因为多种表面埔活性剂的去污能力都受pH值的影响,而在碱性介质中去污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天然油脂污垢噌中含有30%左右的游离脂肪酸,在洗涤剂中加入一定量碱,可以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肥皂,有利于把油脂乳化、分散达到去污目的。以这种目的加入的洗涤助剂有碳酸钠、三聚磷酸钠等。碳酸钠的碱性作用较强,缺点是有时它会与水中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各种磷酸盐和硅酸盐它们耐硬水性能好在水中还能形成活性胶体因此使用效果较好

⑥柠檬酸:

调节洗涤剂PH值至6.5-7.5.作为助洗剂,能有效改善洗涤产品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工业生产中,柠檬酸和改性柠檬酸可制成一种无甲醛防皱整顿剂,用于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不仅防皱效果好,而且成本低。

⑦粗盐:

氯化钠和硫酸钠等中性电解质盐类本身并没有洗涤能力,但它们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会促进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降低,促进胶束形成、表面活性的提高,有使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使表面活性剂在污垢和清洗物体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强,从而使表面活性剂的洗涤能力提高。

⑧水:作为溶剂,能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2、本实验的去污效率DE=36.97% ,偏低。分析原因,可能有:

①洗涤剂本身去污效果不佳。投料顺序可能没有按最佳的顺序加入,导致在配制过程中某些原料相互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等,从而降低了它的功效。

根据部分文献资料显示,投料的顺序应为:

先加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溶解到水中,慢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椰子油酸,氢氧化钠、柠檬酸等洗涤助剂稍后加,盐最后加入,作用调节到所需粘度。调节之前应把产品冷却到室温或测粘度时的标准温度。

②白布上的污染物并为标准污染液,污染成分可能单纯为某种物质,不均匀且时间久,此外,白布本身污染度不高,所以污物不易洗去,且洗涤时间短,若增加洗涤浸泡时间效果会更好。

③实验所测原始白布白度R0并非污布沾污前的`白度,计算结果有误差。

七、【注意事项】

本实验的关键在于洗涤剂配方的选择,配方中每一种药品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时会有协同效果,有时也会有不好的作用。所以配制洗涤剂时,要根据药品的性能特点,使用具有同样功能的药品进行替换,也可达同样洗涤效果。

八、【提问与思考】

1、洗涤剂中加入碱性物质有何作用,有何弊端?

答:洗涤剂中加入碱性物质,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因为衣物上的常见污垢大多是有机污渍,显酸性,故洗衣粉洗衣液中大多加入了一定数量的碱性物质;但过量的碱性物质会对皮肤和衣物带来伤害,同时,碱性物质易与硬水形成沉淀,所以洗衣粉中过多的碱性物质便会导致洗涤时形成大量的沉淀,直接影响洗涤效果。

2、三聚磷酸钠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的替代品有哪些?

三聚磷酸钠(STPP)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并广泛使用的洗涤助剂,它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时可以产生理想的协同作用,能赋予洗涤剂极佳的去污能力及洗涤效果,而且其价格低廉,因此一度被视为洗涤剂的“黄金搭档”。但含磷洗涤废水等生活污水排放对某些特定水体的富营养化贡献较大由此掀起了代磷洗涤助剂研发与应用的高潮。

目前,代磷助剂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离子交换剂,主要有一下几大类:

① 4A沸石

是人工合成的铝硅酸盐白色晶体,最早替代三聚磷酸钠并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无磷洗涤助剂,也是目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代磷助剂。目前,4A沸石因其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工艺成熟、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代磷洗涤助剂的首选。但同时,4A沸石生产中还应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合成4A沸石的同时联产其他化工原料,进一步提升综合效益。

②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是在高温处理下由非晶态无定型二硅酸钠经加工处理转化为硅氧四面体有序排列的晶态硅酸盐,它伴生的有δ、β、α及γ四种晶型。其中,δ晶型的助洗效果最好,而且热稳定性强、容易生成。由于它具有层状结构,粉末手感细滑,加入到洗衣粉中对织物无损害。晶层中的钠离子还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将其牢牢吸附到晶层中,其软化水的能力强于4A沸石。同时,δ晶型还具有乳化分散能力好、碱性大、缓冲能力强、抗沉积、使用安全等特点,因此作为洗涤助剂极具商业价值,也是继4A沸石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代磷助剂。

③聚丙烯酸钠

是一种线状、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聚集了高密度的羧酸根,对Ca2+、Mg2+的螯合能力很强,对固体污垢有吸附作用,并可抑制污垢在织物上的沉积。聚丙烯酸钠还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力、冷水速溶、热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其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安全无毒,综合性能要显著优于其他无磷洗涤助剂。但分子主链上的C-C结构决定了聚丙烯酸钠的生物降解性较差,高浓度使用时其去污能力会降低且易导致絮凝。所以。目前聚丙烯酸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改善聚丙烯酸钠的生物降解性,通常经过化学改性的办法在聚丙烯酸钠中引入酯基或醚基等基团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多局限于特殊要求的洗涤剂应用中,作为普通洗涤剂的助剂代价大、经济效益低。

④淀粉

是聚合的多糖类物质,受到其自身化学结构的局限,目前难以工业化应用。但是,淀粉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引入某些化学基团使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改性淀粉。

实验报告 篇9

一、 实验内容概述

用友ERP 软件II企业典型业务(圆珠笔)实验课程,主要是针对企业典型业务,包括生产、供应链、财务、销售、人力等业务进行的模拟企业经营实验。在这个实验课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重新组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的一起合作,对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营进行决策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还要用ERP软件建立本公司帐套,并将各个模块的实验数据输入企业帐套中。

用友ERP软件主要包括了生产、人力资源、财务和供应链四大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由企业不同的部门与之对应。ERP软件的功能虽然模块化划分,但是每个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本报告将针对本人所负责的人力资源模块和销售模块进行实验报告陈述。人力资源模块主要包括公司组织架构、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岗位档案、职工类别、薪酬管理方面的内容。销售模块主要是销售订单、销售预订单、销售报价、发货、销售发票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人力模块是我专业要求掌握的ERP内容,因而做起来难度较小,而销售模块因为不是我专业要求内容,在ERP实验II之前从未接触过,因而感觉很困难。但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还有与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和协作沟通,最后还是能按时按量完成课程实验。

二、 实验过程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ERP软件II企业典型业务(圆珠笔)处理实验,对ERP软件I专业模块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对相关模块软件操作的熟悉程度。

2、 通过ERP软件II企业典型业务(圆珠笔)处理实验,了解不同专业学习的ERP软件的不同模块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对用友U8-ERP软件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

(二) 实验内容

1、 授予用户权限

2、 ERP软件II人力资源模块的实验内容

(1) 设置部门档案

(2) 设置岗位档案

(3) 设置员工类别

(4) 设置人员档案

(5) 设置职工薪酬

3、 ERP软件II销售模块的实验内容

1) 填写销售报价单

2) 填写销售订单

3) 填写销售预订单

4) 填写销售发货单

5) 填写销售专用发票

6) 填写销售出库单

(三) 实验步骤

1、 授予用户权限

(1) 修改“XXX”权限,在“权限”中选中“权限”,选中帐套“467BB”,在左侧列表选中“XXX”,单击“修改”,在右侧窗口选择人力资源和销售部分需要的权限

2、 ERP软件II人力资源模块的实验内容

(1) 设置部门档案

A. 在“基础设置”选项卡中,执行“基础档案”-“机构人员”=“部门档案”命令

B. 点击“增加”输入公司部门信息并保存

(2) 设置人员类别

A. 在“基础设置”选项卡中,执行“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类别”命令

B. 单击“增加”在“在职人员”下,根据实验资料分别输入“生产员工”、“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其他人员”并保存

(3) 增加职务

A. 在“基础设置”选项卡中,执行“基础档案”-“机构人员”-“职务档案”命令

B. 单击“增加”,分别输入“总经理”、“部门经理”、“部门业务主管”、“一般管理人员”并保存

实验报告 篇1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3、熟悉MBSA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采用MBSA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并分析原因。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

1、配置本地安全设置,完成以下内容:

(1)账户策略:包括密码策略(最小密码长度、密码最长存留期、密码最短存留期、强制密码历史等)和账户锁定策略(锁定阈值、锁定时间、锁定计数等)

(2)账户和口令的安全设置: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User用户、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禁用guest账户、禁止枚举帐号、创建两个管理员帐号、创建陷阱用户(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权限

设置为最低)、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实验报告 篇11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创建锚点链接。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锚点链接。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页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单元格中输入导航文字。

2) 分别选中各单元格的文字,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超级链接”对话框上的“链接”文本框分别输入“#01”“#02”“#03”“#04”。

3)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1”,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4) 在文章的结尾处换行,输入文字并设置锚记名称“02”,按下“ enter”键换行,输入一篇文章。

5) 同样的方法在页面下文分别输入文字和命名锚记为“03”和“04”,并输入文章。

6) 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添加瞄记的作用是可以帮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时也可以使页面更加精简。本实验的关键难点在于链接文本框输入的名称和瞄记的名称要相一致才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同时要记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处输入文字并设置瞄记名称,并记得输入对应的文章,否则瞄记可能不能用。熟练程度低在实验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工具,无法一次准确地寻找到适当的位置。实验中忘记选择“不可见元素”,几次实验都失败,最后才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在实验前要先做好预习,否则实验过程会比较吃力。

实验报告 篇12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了解、掌握电子顺磁共振谱仪的调节与使用;

3. 测定DMPO-OH 的EPR 信号。

二、实验原理

1.电子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或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anetic Resonance,EPR),是指在稳恒磁场作用下,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顺磁性物质,对微波发生的共振吸收。1944年,苏联物理学家扎沃伊斯基(Zavoisky)首次从CuCl2 、MnCl2等顺磁性盐类发现。电子自旋共振(顺磁共振)研究主要对象是化学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及其化合物、固体中的杂质缺陷等,通过对这类顺磁物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观测(测量因子、线宽、弛豫时间、超精细结构参数等),可了解这些物质中未成对电子状态及所处环境的信息,因而它是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状态的重要工具。由于这种方法不改变或破坏被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因而对寿命短、化学活性高又很不稳定的自由基或三重态分子显得特别有用。近年来,一种新的高时间分辨ESR技术,被用来研究激光光解所产生的瞬态顺磁物质(光解自由基)的电子自旋极化机制,以获得分子激发态和自由基反应动力学信息,成为光物理与光化学研究中了解光与分子相互作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的这种独特作用,已经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EPR基本原理

EPR 是把电子的自旋磁矩作为探针,从电子自旋磁矩与物质中其它部分的相互作用导致EPR 谱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结构的,所以只有具有电子自旋未完全配对,电子壳层只被部分填充(即分子轨道中有单个排列的电子或几个平行排列的电子)的物质,才适合作EPR 的研究。不成对电子有自旋运动,自旋运动产生自旋磁矩, 外加磁场后,自旋磁矩将平行或反平行磁场方向排列。经典电磁学可知,将磁矩为μ的小磁体放在外磁场H 中,它们的相互作用能为:

E=-μ· H = -μH cosθ

这里θ为μ与H 之间的夹角,当θ= 0 时,E = -μH, 能量最低,体系最稳定。θ=π时,E=μH,能量最高。如果体系从低能量状态改变到高能量状态,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反之,如果体系由高能量状态改变为低能量状态,体系则向外释放能量。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的自旋运动和相应的磁矩为:

μs=-gβS

其中S 是自旋算符,它在磁场方向的投影记为MS, MS 称为磁量子数,对自由电子的MS 只可能取两个值,MS=±1/2, 因此,自由电子在磁场中有两个不同的能量状态,相应的能量是:

E±=±(1/2)geβH

记为: Eα= +(1/2)geβH

Eβ= -(1/2)geβH

式中Eα代表自旋磁矩反平行外磁场方向排列,能量最高;Eβ代表平行外磁场方向排列,能量最低。但当H=0 时,Eα=Eβ, 相应的Ms=±1/2 的两种自旋状态具有相同的能量。当H≠0 时,能级分裂为二,这种分裂称为Zemman 分裂。它们的能级差为:

△Ee=geβH

若在垂直稳恒磁场方向加一频率为υ的电磁辐射场,且满足条件:

hυ = gβH

式中,h—为Planck 常数,β—为Bohr 磁子,g —朗德因子;

则处在低能态的电子将吸收电磁辐射能量而跃入高能量状态,即发生受激跃迁,这就是EPR 现象。因而,hυ = gβH 称为实现EPR 所应满足的共振条件。

3.g因子

自由电子g=ge=2.002,实际情况下g=h?/?B(H0+H’),g反映分子内部结构(因附加磁场H’与自旋、轨道及相互作用有关),自由基g值偏离很少超过±0.5%,非有机自由基,g值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过渡金属离子,因轨道角动量对磁矩有贡献,g偏离ge。

4.主要特征

由于通常采用高频调场以提高仪器灵敏度,记录仪上记出的不是微波吸收曲线(由吸收系数X''对磁场强强度H作图)本身,而是它对H的一次微分曲线。后者的两个极值对应于吸收曲线上斜率最大的两点,而它与基线的交点对应于吸收曲线的顶点。

g值从共振条件hv=gβH看来,h、β为常数,在微波频率固定后,v亦为常数,余下的g与H二者成反比关系,因此g足以表明共振磁场的位置。g值在本质上反映出一种物质分子内局部磁场的特征,这种局部磁场主要来自轨道磁矩。自旋运动与轨道运动的偶合作用越强,则g值对ge(自由电子的g值)的增值越大,因此g值能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对于只含C、H、N和O的自由基,g值非常接近ge,其增值只有千分之几。

当单电子定域在硫原子时,g值为2.02-2.06。多数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的g值就远离ge,原因就是它们原子中轨道磁矩的贡献很大。例如在一种Fe3+络合物中,g值高达9.7。

线宽通常用一次微分曲线上两极值之间的距离表示(以高斯为单位),称“峰对峰宽度”,记作ΔHpp。线宽可作为对电子自旋与其环境所起磁的相互作用的一种检测,理论上的线宽应为无限小,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它被大大的增宽了。

超精细结构如在单电子附近存在具有磁性的原子核,通过二者自旋磁矩的相互作用,使单一的共振吸收谱线分裂成许多较狭的谱线,它们被称为波谱的超精细结构。设n为磁性核的个数,I为它的核自旋量子数,原来的单峰波谱便分裂成(2nI+1)条谱线,相对强度服从于一定规律。在化学和生物学中最常见的磁性核为1H及14N,它们的I各为1/2及1。如有n个1H原子存在,即得(n+1)条谱线,相对强度服从于(1+x)n中的二项式分配系数。如有n个14N原子存在,即得(2n+1)条谱线,相对强度服从于(1+x+X2)n中的3项式分配系数。超精细结构对于自由基的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吸收曲线下所包的面积可从一次微分曲线进行两次积分算出,与含已知数的单电子的标准样品作比较,可测出试样中单电子的含量,即自旋浓度。

5.主要检测对象 可分为两大类:

①在分子轨道中出现不配对电子(或称单电子)的物质。如自由基(含有一个单电子的分子)、双基及多基(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单电子的分子)、三重态分子(在分子轨道中亦具有两个单电子,但它们相距很近,彼此间有很强的磁的相互作用,与双基不同)等。

②在原子轨道中出现单电子的物质,如碱金属的原子、过渡金属离子(包括铁族、钯族、铂族离子,它们依次具有未充满的3d,4d,5d壳层)、稀土金属离子(具有未充满的4f壳层)等。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羟基自由基(?OH)等氧自由基是主要的活性物种,然而由于?OH 的活性高、寿命短,因而难以直接测定。捕获剂捕获短寿命的氧自由基生成相对稳定的、寿命较长的自由基,这些具有顺磁性的有机物种在磁场和微波的协同作用下容易被EPR 分析检测。 DMPO 是一种对氧自由基捕集效率很高的自旋捕集剂,而且形成的自旋加合物,DMPO-OH,有很特征的超精细分裂图谱和超精细分裂常数。

实验步骤如下:

1、取适量DMPO样品于样品管中装样,将样品管一端封住;

2、在插入样品管前用纸擦拭确保其干净;

3、样品管垂直放入谐振腔,等待EPR 检测。

4、调节仪器参数,得到谱图。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得到数据见附图。从图中可见,DMPO-OH 的EPR 波谱由四条谱线组成,强度比为1:2:2:1。

五、实验心得

电子顺磁共振(EPR)和核磁共振(NMR)的区别:

a. EPR和NMR是分别研究电子磁矩和核磁矩在外磁场中重新取向所需的能量; b. EPR的共振频率在微波波段,NMR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

c. EPR的灵敏度比NMR的灵敏度高,EPR检出所需自由基的绝对浓度约在10-8M的数量级;

d. EPR和NMR仪器结构上的差别,前者是恒定频率,采取扫场法,后者还可以恒定磁场,采取扫频法。

实验报告 篇13

《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江苏徐州丰县奥鹏

层 次: 高中起点专科

专 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 级: 年春/秋 季

学 号:

学生姓名: 胡贺

1.请简述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切削运动可分为哪两种运动。

答: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提供切削可能性的运动。在切削过程中,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动力最大。

进给运动是提供继续切削可能性的运动。

2.请简述卧式铣床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组成:床身、主轴、纵向工作台、转台、横向工作台、升降台、横梁和底座等组成。

作用:

床身是铣床的基础零件,用于支撑和连接铣床各部件。

床身的内部装有传动机构。

底座用于支撑床身,并与地基连接。

3.请简述牛头刨床的组成及作用。

答:组成:床身、滑枕、刀架、横梁、、工作台、底座。

作用:

床身用于支撑和连接刨床各部件、其顶部水平导轨供滑枕作往复运动用。

滑枕带动刨刀作往复直线运到。

刀架滑枕前端安装刨刀的部分。

横梁可沿床身前侧垂直导轨上下移动。

工作台用于安装夹具和工作。

4.刨床主运动是什么?

答:刨床主运动是滑枕带动刨刀的反复运动为主运动。

5.平面磨床的组成及其作用有哪些?

答:组成:平面磨庆由床身、工作台、立柱、磨头、电气操作板组成。

作用:磨头:砂轮装在磨头上,砂轮可高速旋转,磨头可沿庆身后部横向导轨作横向及前后移动或进给。磨头还可沿立柱上的垂直导轨作垂向及上下移动或进给。 工作台安装在床身水平纵向导轨上由液压传动实现工作台的纵向及左右往复移动。工作台移动的速度可根据磨削加工的需要进行无级调速工作台装有电磁吸盘。用以装夹钢、铸造铁等磁性工件。

6.外圆磨床的组成及其作用有哪些?

答:组成:万能外圆磨床由床身、工作台、工件头架、尾座、砂轮架、电器操作板等组成。

作用:

砂轮架:砂轮装在砂轮架上。砂轮由单独电机驱动高速旋转。砂轮架可沿床身后部横向导轨作横向及前后移动或进给。

工作台:工作台有上下两层。下层带动整个工作台沿床身水平纵向导轨作纵向及左右移动。上层可相对下层工作台翻转一定 角度用以磨削锥面。

工件头架:安装在上工作台上根据工件的.结构不同工件头架上可以安装卡盘,也可以安装前顶尖。

7.请简述Z412型台式钻床的工作特点。

答:

8.麻花钻的结构包括哪些?

答:

9.扩孔钻的特点有哪些?

答:

10.攻螺纹要点包括哪些?

答:

11. 学习心得

为区分实验报告是否独立完成,请写些自己对该实验课程的想法或者学习心得。(本段在完成自己内容后删除。)

实验报告 篇14

同时,股票市场的趋势可能领先于经济状况,它的周期性变动对可以看到也可能看不到的临时发生的技术上、心理上和投资者情绪上的事件会引起反应,使有些股票的波动比市场大一些,有些比市场小一些,不过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每种股票价格的变动负主要责任,做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把个别股票的预测与整个股市的预测联系起来,互相对照,以提高个别股票价格预测的准确性。

所谓基本分析方法,也称为基本面分析方法,是指把对股票的分析研究重点放在它本身的内在价值上。股票价值在市场上所表现的价格,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频繁变动。因此一种股票的实际价值很难与市场上的价格完全一致。如果有某一天受了一种非常性因素的影响,价格背离了价值,又加上某些投资者的恐慌心理的烘托,必然会造成股市混乱,甚至形成危机。如在市场上发现某种股票估价过高,必然竟相出手,如另一种股票估价过低,则肯定引起投资者的抢购。影响股票价值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全国的经济环境是繁荣还是萧条。二是各经济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公用事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的状况如何。三是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如果经营得当,盈利丰厚,则它的股票价值就高,股价相应的也高;反之,其价值就低,股价就贱。

技术分析的基本观点是:所有股票的实际供需量及其背后起引导作用的种种因素,包括股票市场上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担心、恐惧等等,都集中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和交易量上。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空中楼阁理论。空中楼阁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的,该理论完全抛开股票的内在价值,强调心理构造出来的空中楼阁。投资者之所以要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某种股票,是因为他相信有人将以更高的价格向他购买这种股票。至于股价的高低,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更大的“笨蛋”愿以更高的价格向你购买。精明的投资者无须去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他所须做的只是抢在最大“笨蛋”之前成交,即股价达到最高点之前买进股票,而在股价达到最高点之后将其卖出。

具体个股在实验二(证券模拟交易)中加以分析。

1.股价的涨跌情况呈一种不规则的变化,但整个走势却有明显的趋势,也就是说,虽然在图表上看不出第二天或下周的股价是涨是跌,但在整个长期的'趋势上,仍有明显的轨迹可循。

2.一旦一种趋势开始后,即难以制止或转变。这个原则意指当一种股票呈现上涨或下跌趋势后,不会于短期内产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但须注意,这个原则是指纯粹的市场心理而言,并不适用于重大利空或利多消息出现时。

3.除非有肯定的技术确认指标出现,否则应认为原来趋势仍会持续发总结。

4.未来的趋势可由线本身推论出来。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可在线路图上依整个头部或底部的延伸线明确画出往后行情可能发展的趋势。

5.任何特定方向的主要趋势经常遭反方向力量阻挡而改变,但1/3或2/3幅度的波动对整个延伸趋势的预测影响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假设个别股票在一段上涨幅度为三元的行情中,回档一元甚至二元时,仍不应视为上涨趋势已经反转只要不超过2/3的幅度,仍应认为整个趋势属于上升行情中。

实验报告 篇15

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

二、实验目的

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可附页):

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和称量

(2)给物质加热

(3)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4)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5)仪器的洗涤

(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收集

(1)三种气体(H2、O2、CO2)的制备

(2)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

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

(2)(2)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

5.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

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实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实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在实验室要观察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实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注意事项。还要观察各种各类成套的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察和记忆。例如:

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掌握各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且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因为在实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很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这都不利于对实验的分析和判断。

(2)如何做好观察

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察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察,要求:观察要全面、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还要动脑思考。①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

一般应包括,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焰、声、色、放热、沉淀、气味等变化、反应剧烈的程度等。例如:将铜丝插在硝酸汞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铜丝表面由红逐渐变为银白色,另一个是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而不少同学只观察到了铜丝变为银白色而忽视了溶液颜色的变化,就属于不全面。进而分析反应本质时,就不深刻,同时,也说明不了生成物中还有硝酸铜蓝色溶液存在。

②对于观察到的现象描述要准确。

注意“光”和“焰”的区别,“烟”和“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燃烧有火焰,而固体物质燃烧没有火焰而发光。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这些气体燃烧,分别为淡蓝色火焰及蓝色火焰。硫虽然是固体,但它在燃烧时先熔化进而挥发成硫蒸气,所以,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微弱的淡蓝色,在氧气中为明亮蓝紫色火焰。固体物质,如木炭、铁丝、镁带等燃烧,分别为发白光,火星四射,耀眼强光。“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如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酸雾。“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如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大量的、浓厚的“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小颗粒聚集而成的。

③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

化学实验现象五彩缤纷,多种多样,有的现象十分突出而明显,有些转瞬即逝,而有些隐蔽不易察觉,观察时注意抓住反应变化本质的现象。如何才能抓住反应本质的现象呢?为此,实验前要仔细研究实验目的、过程,确定观察现象的重点。例如,在实验验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时,重点观察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有否不同于原物质的新物质生成,才是观察的重点。如将镁条剪短,说明只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仍保持了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和富于弹性。但是,把镁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产生了耀眼的白光,冒烟,反应剧烈且放热,熄灭后生成了白色粉末。这一系列的实验现象,重点即是生成了不同于原来镁带的白色固体物质,这是一种新物质,这才是观察的重点,白色固体物质无论从光泽、状态及弹性等方面都不同于原来的镁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发生反应时出现的白光、放热,则是伴随化学变化的现象,不是判断物质变化的本质现象。④观察现象要深化,要思考,力求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每次实验后要将观察到的现象给综合加以分析,认真思考找到原因进行对比、推理、判断,然后得出结论,以求对事物深入了解和认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对化学学习中出现的概念、原理、定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⑤正确地记录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正确的实验现象描述如下:试管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用手握试管感到有些发热。错误的描述说成:“试管内有氢气产生”。眼睛只能看到气泡,至于气泡是什么气体,眼睛是分辨不出的。又如:将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盐酸溶液,正确的描述应为“溶液变红”或说“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而不能说“盐酸变红”。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常见错误

1.操作不当造成容器的爆炸或炸裂

(1)点燃等可燃性气体时,未检验其纯度或检验有误,造成混入空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2)用时,混入可燃性固体杂质造成加热时剧烈燃烧发生爆炸。

(3)拿着酒精灯到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火,或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及熄灭酒精灯时不用灯帽而用嘴吹,引起灯体内酒精燃烧发生爆炸。

(4)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试管中出现的水蒸气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热试管等仪器时,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试干净、没有预热或仪器底部同灯芯相接触造成炸裂。

(6)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未先移去导管后撤灯,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进行加热或稀释浓硫酸等实验,造成量筒炸裂。

(8)做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致使集气瓶炸裂。

2.操作不当造成药品污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塞上一团棉花,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和水槽使水染色。

(2)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分别取用不同药品时,在使用中间没有将其擦试或洗涤干净,造成试剂的污染。

(3)药品用量过多,使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4)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钠的滴瓶口上,造成药品污染。

(5)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着掌心,造成液体里混入杂质,标签被腐蚀。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用浓盐酸使得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等杂质,影响实验的现象。

(7)一些易与空气中的等反应的药品,保存不够严密,致使变质。

3.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失败或出现偏差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没有正确读数,造成量取的液体体积同实验要求有偏差,致使实验不够成功。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天平的使用有误,如将物品与砝码放反,致使最终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误。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集所瓶倒置于水中,集气瓶内没有灌满水,造成气体不纯。

(4)做实验中,过早停止通入。

(5)过滤时操作没有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致使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

4.其他方面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

(1)连接仪器时,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内,玻璃管没有沾水或没有用布包住,使得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2)使用胶头滴管时,将胶头滴管伸入到容器内,并触及容器内壁,造成药品用量增多和污染。

(3)制取气体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得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4)用蒸发皿蒸发或浓缩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实验报告 篇16

【1】 地沟油的精炼:

(1)将地沟油加热,并趁热过滤

(2)将过滤后地沟油加热到105℃,直至无气泡产生,以除去水分和刺激性气味,

(3)在经过前两步处理后的地沟油中加入3.5%的双氧水,在60℃下搅拌反应20 分钟,再加入5%的活性白土,升温至60℃,搅拌25 分钟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脱色效果 。

【2】 草木灰碱液的准备:将草木灰倒入塑料桶内,然后倒入热水,没过草木灰2cm即可。在静置2天后,需要放一个正常的鸡蛋进行浮力实验,如果鸡蛋能浮起来,说明浓度达标了。如果不能,就再静置久一点。 仔细过滤;为了防止碱液灼伤皮肤,最好戴手套;

【3】称取200g精炼地沟油和量取1000ml碱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放在不锈钢锅里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两者的温度达到45摄氏度时,将碱液和精炼地沟油缓缓倒入大玻璃缸里混合,加入50ml酒精,再放入不锈钢锅中水浴加热,同时用电动搅拌棒搅拌。

【4】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混合的液体迅速变成乳白色,二者开始皂化反应,因为水油不融,所以需要不停搅拌来支持皂化反应。搅拌皂液的时间长达3小时;当出现.固体状态时添加丁香粉

【5】将皂液装入准备好的牛奶盒里(即入模),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星期后去掉牛奶盒(即脱模),然后切块。可以看出表面成熟度高于内部。把这样的肥皂放在阴凉通风处,任其成熟2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肥皂颜色会加深,水分逐渐蒸发,体积会缩减图为脱模后的.样子,这张照片里是加入了丁香粉的肥皂。

【6】去污效果:将肥皂用水打湿放在沾有黑、红墨水的手上揉洗一会,没有大颗的泡泡,是细密的白沫,当然,很快就变成黑沫了;冲洗干净后。清洁效果还是相当可以的!关键是洗完了真的不干燥,好像有甘油留在手背上。

实验报告 篇17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 蒸馏水 热水 硬脂酸 氢氧化钠 乙醇 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 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 、硬脂酸与NaOH 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 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为6.5: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达到6.5 以上时,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实验报告 篇18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二)实验步骤

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2.抽出外套层,可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到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慢慢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剥掉外套层。

3.排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将线排序。

4.整理,排序后应尽量将线头拉直理平,然后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头剪掉。

5.插入水晶头,将排序后的双绞线线头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头中,插入后用力压住双绞线,尽力的将双绞线头向水晶头中推,以保证线头充分的插入水晶头中。

6.压线,经过上述步骤后,只要使用压线钳将线压紧即可。

(三)回答思考题。

1)双绞线、细缆、粗缆三种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同轴线和双绞线的区别主要是网络拓扑不同,同轴电缆只能是总线型结构,而双绞线则是星型结构。三种介质传输的最大带宽不同,粗缆传输带宽最宽,其次,细缆,最宅的双绞线。不过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比细缆和粗缆长。

2)A线序和B线序有何区别若不遵循上述标准,是否所做的网线不可用。

两端的线序相同叫直通线,都遵循568B标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连接使用直通线,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而一端为568B线序,一端为568A线序的为交叉线,即1-3、2-6调换,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如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等。

不按上述标准,只要保持线序正确,就可以正常使用。

实验报告 篇19

赏能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它诞生于南京,创始人是我国杰出的教育专家王立宏老师。赏能教育的理念是“唯赏识可出才能 以亮点带动全面”,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今年二月,我首次在互联网上看到赏能教育法。在赏能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南京市竹山小学8岁儿童王珮璐已完成了5万多字的系列长篇小说《天使历险记1》、《天使历险记2》、《天使历险记3》,目前正在创作《天使历险记4》,《天使历险记4》预计超10万字,已经完成了2万多字。同为竹山小学学生的吴子溪也在8岁时为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的《青铜葵花》写出了续集,并亲手交到曹文轩教授手中,受到曹教授的好评,吴子溪目前已完成了近5万字的作品,正创作中的《前传》计划篇幅也在10万字以上,目前已完成2万字。进行长篇文学创作的远远不止这两个孩子,南京江宁有一批这样的小学生,这些孩子现在已经完成了70万字的创作量,江苏教育电视台、江宁电视台、《现代快报》、《东方卫报》、中国教育网、网易教育频道等众多媒体做了多次报道,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为了探索出一条效果明显且易于家长和老师操作实践的少儿教育方法,小珮璐的父亲王立宏老师竟然放弃了常人眼羡的大学学生处长的职务,自费研究赏能教育法,并在一两年内取得惊人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令人咋舌。赏能教育法在国内乃至国外都属首创。

据报道: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南京市竹山小学的赏能教育校外辅导员王立宏老师辅导六名小学生完成8万字的童话创作,辑录为《快乐小天使》一书。(江苏教育电视台、《现代快报》、南京江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xx年暑假,参与赏能教育法实验的十几名小学生完成了15万字的原创童话作品,辑录七篇优秀者共12万字成《梦幻小天使》一书。

20xx年9月,南京市竹山小学正式将赏能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与理念,全面践行赏能教育,在学校选择了一个整建制班作为赏能教育写作实验班,另选择八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分别以赏能教育思想引导30多名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目前已完成了赏能写作实验班中期研究报告。同时,学校开始在“校园赏能专栏”连载本校参与赏能试验志愿者的原创的20万字的长篇童话故事。

今年3月,赏能教育又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实验老师,我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悄悄地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试验起来。几经周折,竟然发现了几个好“苗子”,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便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现在,我将这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记下来,希望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点帮助。

一、学校和学生现状

西乡四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碧波荡漾的牧马河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舍新颖,西乡四中是我县城南经济试验区一处最靓丽的风景。

20xx年,我校“灾后重建项目”和“标准化初中建设项目”同时启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占地面积 89 亩,校舍建筑面积20329平方米。新建教学大楼3栋、教师办公大楼1栋,新增教室48个;图书馆一栋,藏书60000余万册;大型阶梯教室一个,可容纳320人;大型餐厅一栋,可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学校还建有:远程教育系统、闭路双控系统和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学校部室齐全,微机室、语音室达到一人一机,建有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器材室、卫生室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实验仪器室、准备室,实验仪器、桌凳、药品及水电等配套设施符合标准。学校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主体建筑新颖别致,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卫生整洁的学生食堂,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目前,全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6人,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1人,教师队伍业务精,素质高,学历达标率100%。具有高级职称9人,骨干教师3人,名师2人。省级标准化初中建成后,预计教师将达160人,学生将达2400人,班级增至48个。

近年来,在新任校长杨功彦的英明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校管理,实行量化考核,细化工作职责,明确目标责任,深化校本教研,搭建我校与汉中四中的合作平台,继续保持与西乡三中的名师交流。教师勤恳敬业,积极探索,赏能教育实验已初见成效。学生文明守纪,努力拼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以极浓郁的人文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培优转差,良好的班风校风正在形成。

学校拥有一支充满人文关怀、深谙管理艺术、富有育人智慧的班主任队伍,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措施,构建学科渗透,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教师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重视师德修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课堂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学生进取的热情。享受学习,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是四中学子的真实写照。

实验报告 篇20

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公司主要负责xxx。我想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是太难得的锻炼机会,所以我也十分的珍惜。对上头的指示都按时完成,有很多不懂的操作我也进取地去提问在一系列工作的同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自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便到达能够新颖的全面的展现我公司的实力以及产品或者活动的内涵,从而产生相对进取的社会影响力,因为对于新生的企业,社会影响是企业前进与生存不可忽略的一方面,是容不得怠慢的。

在平时工作的环境中我学会了如何简便地工作同时把工作质量提高这主要窍门在于多与公司部门的职员沟通态度谦卑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懂就要问要谦虚的理解前辈的提议。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要生存于社会之中的不易与艰难。室内设计是个苦差使,每个设计师都不容易。但我既然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这个专业,我此刻也未曾后悔过我的选择。室内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室内设计要提高生活审美质量,如果设计师的思维跟不上趋势,那么室内设计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个人认为室内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有专攻并且还要博闻强识。经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室内设计方向的一些状况,明确了自我的位置,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方向选择供给了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依据,为我走好下一步做好了基础。其次,做一个室内设计师,我深深的体会到知识面越广设计就越做的得心应手。所以,回到学校,我还仍有很多书要看,很多东西要学。文字的东西总是相互关联的,“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经过这次是社会实践,我懂得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一课就是人际交往。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就是缺乏社会经验。那么对于还是学生的我们来说,多参加社会实践是有效的增加社会阅历的捷径了。那么对于我自我来说,我拥有的.专业知识也是很有限的,可是我对自我的专业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对于将来的工作也是有着很多的想法以及憧憬。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之中,针对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所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类似于对于室内设计的相关软件的运用,对于一些使用技巧的修炼还是需要必须的时间去磨练的,并且要在剩下的大学生活中更加牢固自我的专业知识,我想这才能够使自我做的更好!同时我也感激学校给予我们知识和实践的机会以及公司对我们学生的照顾,多谢你们!

实验报告 篇2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

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碘水、CCl4

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

四、实验步骤:

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

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

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

五、实验室制备图:

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2、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

3、振荡操作要领:右手顶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倒置振荡;振荡过程中要放气2—3次,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

4、要及时记录萃取前后的液面情况及颜色变化;振荡前,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振荡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下层为紫色;

5、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6、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七、问题:

1、如果将萃取剂换成苯,实验现象是否相同?使用哪种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更好些?为什么?

实验报告 篇22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以H3O+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lnC=-kt+lnC0(1)

式中:C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t时间时的蔗糖的浓度。 当C=0.5C0时,t可用t1/2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率常数k,而与起始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本实验利用该反应不同物质蔗比旋光度不同,通过跟踪体系旋光度变化来指示lnC与t的关系。在蔗糖水解反应中设β1、β2、β3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与浓度的比例常数

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蔗糖浓度:0.3817 mol/L HCl浓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转化反应旋光度的测定结果

五、作lnt~ t图,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及半衰期t1/2 求算过程:

由计算机作图可得斜率=-0.02 既测得反应速率常数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讨论思考:

1.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2.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

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骸2×10/100×(52.2-91.9)=-3.94°

3.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可否用蒸馏水来进行 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若需要精确测量α的绝对值,则需要对仪器零点进行校正,因为仪器本身有一系统误差;水本身没有旋光性,故可用来校正仪器零

点。本实验测定k不需要对α进行零点校正,因为αt,α∞是在同一台仪器上测量,而结果是以ln(αt-α∞)对t作图求得的。

4.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晚了一些,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为什么答:不会影响;因为蔗糖转化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本实验是 以ln(αt-α∞)对t作图求k,不需要α0的数值。

5.如何判断某一旋光物质是左旋还是右旋

答:根据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浓度成正比。配制若干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旋光度。即可判断。

6.配制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或实验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此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利用实验数据求k时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浓度。所以配溶液时可用粗天平称量。若蔗糖中的不纯物对 反应本身无影影响,则对实验结果也无影响。

实验报告 篇23

一、实验目的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2。小灯泡电阻极小,所以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连入电路;电压应从0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并且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一盏,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台,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直尺一把。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如图: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逐渐向B端移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且注意电压表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取8组,记录数据,整理分析。 3。拆除电路,整理桌面,将器材整齐地放回原位。

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八、实验结论

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2。曲线原因的分析:根据欧姆定理,R U应该是一条直线,但是那仅仅是理想IU来说,RI电阻,R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的试验中,电阻R是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的,此时随着电阻本身通过电流,温度就会增加,R自然上升,对于R

代表图线中的斜率,当R不变时,图像是直线,当变化时,自然就是曲线。九、误差分析

1。测量时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流I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 2。读数时没有读准确,在估读的时候出现误差。 3。描绘图像时没有描绘准确造成误差。

实验报告 篇24

一、研究问题

振动分析是研究各种振动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涉及到振动分析,就这段时间根据自己所看的一些资料,就谈一谈我个人对桥梁上关于振动的分析和应用的认识。就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速度和承载重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于是我国对桥梁的质量要求不断增加,车辆与外界因素对桥梁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编的更加突出,车辆与桥梁的共振问题和桥梁在移动车辆的载荷作用下的耦合过程给理论分析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主要研究的问题有如下两个个方面:

1.通过建立模型,提出假定和进行验证分析车辆与桥梁的共振条件和预防措施。

2车辆和桥梁耦合振动所包含的各种情况还有影响因素等问题。

二、应用的方法和手段

1.建立车辆桥梁系统的振动模型

为了避开车辆轮轨和桥梁衔接是的一系列不确定的困难,我们就把车辆和桥梁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用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的原理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建立桥梁车辆的方程。把车辆的各部分视为刚体,不再考虑车辆的横向震动只考虑竖向震动。建立具有十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如下图所示: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选取桥梁为等截面单元。

其中扭转中心为K。单位元移差值函数取三次多项式:

V,tNVe

NNNNN2341

N113/L2/L

N222332/L/L 2

N33

2/L232/L32N4/L/L

根据弹性系统力学总势能不变的原理,四轴车辆-桥梁由车辆和桥梁组成。单元总势能J包括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阻尼力势能和惯性力势能。 车辆—桥梁单元产生的重力势能包括车体的重力势能 两个转向架的重力势能 和四个轮的重力势能。 单元的弹性应变能包括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弹性变能 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弹性变能和四个梁之间的弯曲应变能 车辆—桥梁单元的阻力势能包括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一系悬挂阻尼器的阻尼力势能 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二系悬挂阻尼的阻尼力势能和梁单元的粘滞阻

尼力势能。 车辆—桥梁单元的惯性力势能包括车体的惯性力势能 两个转向架的惯性力势能 四个轮对的惯性力势能和四个梁单元的惯性力势能。

运用总势能不变的原理列出车辆—桥梁单元的动力学方程:

运用对号入座法则,得到车辆—桥梁系统的振动方程:

得到方程之后验证程序的正确性。通过车辆的各个参数,和选取车辆在常规的速度下运行,车辆的初始位移和初始速度均为零。把计算的结果取出与相应文献的数值和图形进行比较,看结果是不是吻合,如果吻合说明分析程序是正确的。

2.进行具体的分析

(1)车速对系统共振的影响分析,首先要明确当车辆以车速v通过桥梁时,载荷对桥梁的动力作用就相当一个频率为=V的周期性载荷。如果与桥梁的自振频率f成倍数i关系时,桥梁就会出现共振现象。

根据桥梁动力响应评判标准,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极限值3.5m/s考虑轨道不平顺对分析的影响,对系统进行动力响应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绘出桥梁和车辆动力响应所对应的各种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变化图来进一步分析车速对系统的影响。

(2)桥梁阻尼对系统共振的影响。对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较小的脉冲情况下,阻尼比在百分之0.3左右,而在中小强度的振动时为百分之0.5左右。故研究桥梁阻尼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桥梁阻尼比0 0.025和0.5计算的时候选取适当的桥梁跨度,采用动力分散式编组,同时不考虑轨道不平顺时对系统的影响。计算出三种不同阻尼桥梁条件下的车以及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同样以变化曲线的形式描述出来。

(3)桥梁跨径布置的影响。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等跨度的桥梁时,会受到桥跨绕度的连续冲击,因而车辆可能发生共振现象。桥梁的绕度影响对于车辆来说就相当于一个频率为V/Lb的周期性不平顺。如果此频率等于或者接近车辆自2身的固有频率,系统就会出现共振现象。此时桥梁绕度所引起的车辆共振的临界速度为:Vvr3.6fvLbkm/h

为了分析不同跨度对系统共振的影响,我们选取特定的车辆为研究对象,编组采用动力分散式,不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绘出各个桥跨方案下的系统动力响应随车速的变化关系图。

(4)考虑不平顺情况下车辆—桥梁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还是选用CRH3高速列车,以及十跨等跨简支撑桥梁为研究对象,来考虑不平顺对系统的影响进行计算,并且把计算结果以图像的结果表示出来进行分析。

3.在研究列车—曲线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时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有限元模型与振动微分方程

桥梁有限元模型可采用梁单元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来提高计算效率。具体建立全桥的有限元模型时,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来减少节点和单元的数目,节约计算时间。具体简化的项目有:基础模型简化,肋板式梁等代简化。在建立列车曲线运动模型时根据相关文献采用26个或35个自由度。在这里,采用曲线匀速运动来计算自由度。

笛卡尔坐标系下的车辆和桥梁的振动微分方程可统一表示为:

通过叠代法得到模态运动方程:

通过分析可知车辆—桥梁的耦合震动的整体分析是非线性的,将系统分为车辆轨道和桥梁两个子系统。通过运动微分方程分析耦合振动的反应。

(2)列车在桥梁上几何关系的位置确定

建立列车的移动坐标系,坐标转换矩阵应考虑列车在曲线平面内的旋转以及曲线超高引起的列车的曲线平面外的转动。分别列出这两种情况下的坐标转换矩阵。在外置关系确定时,桥梁的行心与轨道的中心可假定为刚性连接。通过刚臂约束方程,转换为轨道中心处的振型向量。若桥梁行心上的节点与轮对中心的水平投影不重合,则在重合点之间通过样条插值得到线路中心线上任意点的中心位移。

实验报告 篇25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与大家共勉:

1.手脚勤快,热心帮忙他人。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就应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能够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要记住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

5.独立而不孤立。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实验,但要记住与他人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和实验事永远不是你自己的。

6.实事求是做实验。不骗自己更不要骗他人。

7.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纪录。不要当你真正用到它时才知它的重要所在。

实验报告 篇26

实验名称:word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⑴熟练掌握文档基本操作方法

⑵熟练掌握文档中各种元素的输入

⑶熟练掌握文档中各种元素的格式化

⑷熟练掌握图、文、表的混排

实验要求:建立一个word文档,正文不少于800字,不少于五段,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如:一个小故事或一段小散文,文字字体、字号自己设置,要求美观。文档中要体现出:

1)图片

2)艺术字1、2、3中任选2个与文本混排

3)文本框

4)为文章第一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2行,距正文0.1cm

5)第二段设置首行缩进2个字符,并进行分栏,栏数为2,加分隔线,其它默认。

6)后三段加项目符号或编号

7)要有页眉页脚,页眉中输入自己的'十位学号和姓名,居中对齐;页脚中输入沈阳理工大学和自己所在学院,右对齐

8)页面要求A4纸,左右边距3.0,上下边距2.5

9)在文档中插入一个不大于6行6列的表格,表格内容与文章标题一致,要体现出表格边框、底纹、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等设置。

实验报告 篇27

试验日期 实验一:昆特管

预习部分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

【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

【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衡点相遇,使震动的现象放大。 报告部分 【实验内容】:一根玻璃长,管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

【实验体会】: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

受到物理的神奇。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二: 鱼洗实验

【实验目的:演示共振现象 】

【实验仪器:鱼洗盆 】

【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用手摩擦“洗耳”时,“鱼洗”会随着摩擦的频率产生振动。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鱼洗”壁产生共振,振动幅度急剧增大。但由于“鱼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用手摩擦一个圆盆形的物体,最容易产生一个数值较低的共振频率,也就是由四个波腹和四个波节组成的振动形态,“鱼洗壁”上振幅最大处会立即激荡水面,将附近的水激出而形成水花。当四个波腹同时作用时,就会出现水花四溅。有意识地在“鱼洗壁”上的四个振幅最大处铸上四条鱼,水花就像从鱼口里喷出的一样。 五: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时,把“鱼洗”盆中放入适量水,将双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用双手去摩擦“鱼洗”耳的顶部。随着双手同步

地同步摩擦时,“鱼洗”盆会发出悦耳的蜂呜声,水珠从4个部位喷出,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水花四溅。继续用手摩擦“鱼洗”耳,就会使水花喷溅得很高,就象鱼喷水一样有趣。

【原始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实 验 三:锥 体 上 滚

预习部分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

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

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

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注意事项】:1:不要将椎体搬离轨道

2:椎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滚动式摔下来造成损坏

报告部分 【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 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 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 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 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实验报告 篇28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实验报告 篇29

实验名称、光盘刻录机的使用操作

实验仪器、DVD光盘刻录机和CD刻录机

实验步骤、

CD和 VCD的操作步骤是、

1、启动NERO软件,依次选择CD,视频和制作视频光盘。

2、在“我的视频光盘”对话框中,按“添加”按钮添加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光盘的容量、如果只有一个视频,可以不勾选“启动VCD菜单,单击“属性”可以更改视频轨道的标题等信息。添加完文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我的视频光盘菜单”对话框中设置内容编排,背景,文字标题等信息。

4、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刻录参数设置界面并刻录光盘。

DVD光盘的刻录、

1、打开NERO软件,在刻录光盘类型上一栏选择刻录DVD的格式。

2、添加数据文件,注意选择DVD光盘上的刻录类型。

3、在光盘内容的对话框中,单击“添加”进行文件添加。

4、在“选择文件及文件夹”对话框,在“位置”选择驱动器,然后选择目录或文件,单击“添加到刻录列表,添加完毕,按”已完成”关闭对话框。

5、此时返回到“光盘内容”对话框,蓝色为当前容量指示条,刻录的文件大小不能超过光盘容量上限。

6、在“最终刻录设置“对话框里设置刻录参数。

7、“刻录过程”对话框。

8、在“刻录过程”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退出”,选择“不保存”,关闭NERO软件界面窗口,光驱会自动弹出光盘。

实验目的、在于了解光盘刻录机的作原理,能够进行日常维护,能够排除遇到的常见故障,实验是因为使操作人员应掌握光盘刻录机的操作步骤,学会使用光盘对文件资料进行分发和拷贝与永久存档,在实际工作中能胜任电子资料的管理工作。这实验操作以便在日常办公国内工程中灵活进行移动文件存储,提高办公效率。

实验总结、

1、CD光盘是不是能重复刻录,DVD光盘只能刻录一次

2、VD的光盘和刻录CD的光盘是不是不一样的?

是的,是不一样的,刻录DVD的是DVD—R CD的是CD—R

cd刻录空盘 dvd刻录空盘 都是存放数据资料的 音乐cd 视频vcd 视频dvd 广义来说也是数据dvd刻录盘容量大 单面单层dvd一般在4.3g左右 能存放3.5g左右数据 别放多了很容易飞盘的 cd刻录盘容量相对就小很多 一般就700mb 可放650mb至680mb的数据 也别放太多 会刻飞的 另外还有 cd—rw 和dvd—rw 是可以反复擦写的刻录盘 这样的盘比普通刻盘较贵一点 刻录机出现故障的原因、 这是因为系统安装了nero express后,自带的cd刻录功能被屏蔽了导致。

步骤一、在系统下打开 "运行",输入services。msc,确定后弹出一个"服务"设置窗口,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项目,双击该项目,把启动类型由禁用改为自动,确定后重启系统。 步骤二、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刻录机的驱动器属性,在刻录的选项卡中,把"这个设备上启动cd录制"前打勾,再重新放入空白光盘,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或者在系统下打开 "运行",输入services。msc,确定后弹出一个"服务"设置窗口,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项目,双击该项目,把启动类型由禁用改为自动,确定后重启系统。

如何刻录光盘及注意事项?

1、你的光驱必须是支持刻录功能。

2、准备新买来的空白光盘,可以是CD或DVD型号。

3、准备安装刻录软件,比如NERO等。

4、放入空白光盘,打开NERO软件,选择你像刻录的类型复制即可。

5、质量好的光盘的话,建议使用52X,一般为48X为刻录速度。

注意、

1、不能随意按下刻录机的“弹出“键”。

2、未刻录完不能随意终止刻录过程,否则光盘作废。

实验报告 篇30

《金工实习(二)》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江苏南通通州奥鹏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xx年秋 季

学 号:

学生姓名:

1.车床安装工件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只要满足加工要求,应尽量减少工件悬伸长度;

2、工件要装正夹牢;

3、夹紧工件后随手取下三爪扳手,以免开车后飞出伤人;

4、安装大工件时,卡盘下面要垫木板,以免工件落下,砸坏床身导轨。

2.请简述车床在车削中试切的意义。

答:刻度盘和丝杠的螺距均有一定误差,往往不能满足精车尺寸精度的要求,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常采用试切的方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3.请简述三面刃铣刀及立铣刀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答:三面刃铣刀:在其圆周和两个端面上均有刀齿。三面刃铣刀除圆周有主切削刃外,两侧面也有副切削刃,从而改善了切削条件,可用于加工凹槽和阶台面由于三面刃铣刀的结构特点。它可以在工件上同时铣削。 立铣刀:一般由3~4个刀齿组成,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是主切削刃,端面上分布着副切削刃,工作时不能沿铣刀轴线方向作进给运动。它主要用于加工凹槽,台阶面以及利用靠模加工成形面。

4.请简述刨床刨削T型槽的步骤。

答:1、首先按照在铸铁平板的端面和上平面已经画好的加工线找正和装夹平板。

2、用切槽刀刨出直角槽。如果T型槽较小(槽宽小于100mm),顶部直角槽精度要求不高,可在一次走刀中切出,使其宽度等于T形槽槽口的宽度。如果T形槽较小和槽口精度要求较高或T形槽较大时,必须粗刨和精刨两次刨出直角槽。

3、刨侧面左右凹槽。加工前,用铸铁直角尺或铸铁方尺检查弯头切刀切削刃与铸铁平板顶面是否垂直(允许倾斜一个小度角ε,一般取ε=25'~30',以抵抗切削抗力使刨刀刀杆产生的弯曲弹性变形),若不垂直,则应重新调整刀具到保证垂直为止。然后用弯头切刀分别刨削左右侧面的凹槽。

4、倒角。用两个主偏角均为45°的尖头刨刀倒角。

5.请简述砂轮和砂轮的组成。

答:用磨料和结合剂树脂等制成的中央有通孔的圆形固结磨具。砂轮是磨具中用 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 砂轮由 基体,磨料层,过渡层组成。

6.请简述磨削加工范围。

答: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岗花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7.请简述微机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工件的操作流程。

答:1、按润滑卡片规定加油,做到合理润滑,防止研磨事故发生。

2、各项操作关开位置必须正确,搬动必须灵活。4 o/ A3 t. G& w9 C; F

3、电器开关的门必须关闭,防护罩必须齐全,安装正确。

4、工件必须安装牢固,导线连接要牢固,工作前检查冷却液是否有,能否正常喷射。

5、“走丝”电机最好在刚换向后关断,不要随意关闭总开关,否则可能使贮丝筒在惯性作用下越出限位开关,拉断钢丝。

6、清除废丝必须关断总电源,否则撞块碰上行程开关可以启动走丝电机,容易发生事故,废丝应揉成小团。放在箱内,不要随地乱扔。

7、数控线切割机床高频电源开启前,必须先开走丝电机,否则丝碰到工件即会绕断丝,也不可双手同时接触工件和床身,以免高频电源麻电。

8、在使用手柄转动贮丝筒后,应立即取下手柄,以免疏忽,开启走丝电机时,手柄飞出伤人。

9、在换数控线切割机床冷却液时,拆下油泵电机后,不能随意乱放,应使电机头高于水轮,以免水流入电机头。

8.什么是加工中心?

答:数控铣床是在普通铣床上集成了数字控制系统,可以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较精确地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9.什么是研磨?研磨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

答:研磨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 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如切削加工)。

特点和用途: 研磨可用于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的表面形状有平面,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凸、凹球面,螺纹,齿面及其他型面。加工精度可达IT5~01,表面粗糙度可达Ra0.63~0.01微米。

10.请比较模数是2,齿数分别为26和34的齿轮齿形。

答:齿轮模数一定,齿数越多,分度圆直径就越大,基圆直径也越大(两个齿轮压力角也应该相同,一般是20°);基圆直径越小,渐开线越弯曲(曲率大);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曲率小);标准齿轮(变位系数是0),齿厚是 πm/2 。所以,26齿的齿轮齿形比34齿的齿轮齿形凸出、齿顶较尖。

11. 学习心得

经过对金工实习的学习,了解了自己在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所学的内容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慢慢体会,把自己的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面对着现在社会,没有一项自己拿得出的技能,是要被社会淘汰的,只有自己去学习才能提高,在提高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实验报告 篇31

一.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食品外在的形状和颜色特点及通过品尝食品来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灵敏性.

二. 实验方法:

1, 视觉:通过视觉观察商品的外形特点和颜色等。

2, 嗅觉:通过嗅觉感觉商品的气味。

3, 味觉:通过听觉听到尝吃商品时的声音。

4, 舌觉:色觉主要感觉商品的味道。

5, 触觉:感觉商品的坚硬柔软等。

三. 实验内容:

1, 不丢手与周包谷的对比:

(1),遵义不丢手爆米花是贵州间传统休闲食品,口感酥松、香脆、不腻、不燥,食而不忘,好滋味当然让您不忍停手,因而命名“不丢手”

(2)周包谷与不丢手比起来比较硬,比较翠且颜色也比不丢手更深。甜味比不丢手淡。

2,好丽友、派,外形圆柱形,外表呈巧克力色,闻起来巧克力味十足,夹层白色的海绵状,手感柔软的饼干、富有纯正香浓的巧克力(代可可脂)及麦淇酪(不含脂肪),再搭配滑软柔韧且含有果冻成分的果汁软糖夹心。

3,白色的草饼:手感软绵,闻起来清香可口,花生味的,夹层中间有红糖。

四. 实验总结:

1, 通过实验可感知自己的感觉器官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我自身视觉和嗅觉都还可以,舌觉不怎么灵敏,有待加强。

2, 很多食品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要亲身体验,实际触及和感觉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

实验报告 篇32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化学方法提纯粗盐,同时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

2、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干燥的基本操作.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2+,Mg2+,SO42—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加试剂使之沉淀,在过滤,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四、实验操作:

五、实验总结

1、在除去Ca2+,Mg2+,SO42—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然后加Na2CO3溶液。

2、蒸发前为什么要将粗盐溶液的pH调到4—5。

实验报告 篇33

一,实验目的

1、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

三,实验内容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实验中对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进行如下表热处理

2、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的测定。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平衡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测试硬度。

2、进行热处理。

3、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察并拍摄显微组织。

五,实验处理:

1,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平衡组织一般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从相图来看,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所组成。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

2、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

3、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

组织:在室温下,碳质量分数不同时,合金的组织在变化。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大,组织按下列顺序变化:F、F+P、P+Fe3CⅡ、P+Fe3CⅡ+Le’、Le’+Fe3CⅠ、Fe3C。性能:硬度主要决定于组织中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硬度和相对数量,而受他们的形态影响比较小,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由于硬度高的Fe3C增多,硬度低的F减少,所以合金的硬度呈直线关系增大,由全部为F的硬度约为80HRB增大到全部为Fe3C时约800HRB。

强度是一个对组织形态很敏感的性能。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加,亚共析钢中P增加而F高,F的强度值较低,所以亚共析钢的强度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减少,P的强度比较高,其大小与细密程度有关,组织越细密则强度值越当碳质量分数超过共析成分之后,由于强度较低的Fe3CⅡ沿晶界出现,合金强度增高变慢,到W(C)为0.9%时,Fe3CⅡ沿晶界形成完整的网,强度迅速降低,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强度继续降低。塑性变形全部由F提供,所以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加,F量不断减少时,合金的塑性连续下降。

4、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的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其基本的工艺过程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它的特点是:只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尽量避免改变零件的形状。同样的材料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内部组织,因此,热处理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5、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对于亚共析钢采用Ac3+30~50°,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采用Ac1+20~40°。对于亚共析钢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淬火后严重影响和降低塑性和韧性,如果淬火温度过低,奥氏体化就会不完全,淬火后会有铁素体,导致淬火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对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温度高了,同样奥氏体晶粒就会粗大,同时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多,淬火后容易变形开裂,同时严重降低硬度和强度,如果温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过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来,淬火后也容易变形开裂,奥氏体化后奥氏体含碳量过低,导致淬不上火,导致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不够,强度降低。

实验报告 篇34

实验名称:

蒸馏工业酒精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认识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掌握实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学习和认知蒸馏的基本仪器和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3、掌握,熟悉蒸馏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纯液态物质在一定压力下具有一定沸点,一般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沸点。蒸馏就是利用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对液态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当液态混合物受热时,低沸点物质易挥发,首先被蒸出,而高沸点物质因不易挥发而留在蒸馏瓶中,从而使混合物分离。若要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组分的沸点差在30℃以上。

三、仪器与试剂

试剂:未知纯度的工业酒精,沸石。

仪器:500ml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橡皮管,电热套,量筒,气流烘干机,温度计套管,铁架台,循环水真空汞。

四、仪器装置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

1、将所有装置洗净按图装接(玻璃内壁没有杂质,且清澈透明)。

2、取出圆底烧瓶,量取30ml的工业酒精,再加入1‐2颗沸石。

3、先将冷凝管注满水后打开电热套的`开关。

4、记录第一滴流出液时和最后一滴时的温度,期间控制温度在90℃以下。

5、当不再有液滴流出时,关闭电热套。待冷却后,拆下装置,测量锥形瓶中的液体体积,计算产率。

六、注意事项

1、温度计的位置是红色感应部分应与具支口的下端持平。当温度计的温度急速升高时,应该减小加热强度,不然会超过限定温度。

2、酒精的沸点为78℃,实验中蒸馏温度在80-83℃。

七、问题与讨论

1、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靠近页面,测得的温度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

答:偏高。页面上不仅有酒精蒸汽,还有水蒸气,而水蒸气的温度有

100℃,所以混合气体的温度会高于酒精的温度。

2、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为加入沸石怎么办?

答:沸石是多空物质,他可以液体内部气体导入液体表面,形成气化中心,使液体保持平稳沸腾。若忘加沸石,应先停止加热,待液体稍冷后在加入沸石。

3、当加热后有流出液体来,发现为通入冷凝水,应该怎样处理?

答:这时应停止加热,使冷凝管冷却一下,在通水,再次加热继续蒸馏。之前的流出液不用作废,可以当做空气冷凝的,一样有效果。

实验报告 篇35

一、 实验名称:鸡的解剖

二、 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

三、 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 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 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 观察内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

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

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壶腹部:受精部位

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

峡部:形成蛋壳膜

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

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

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

19. 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

七、 体会:通过这次解剖实验课,我对鸡的一些组织和器官有了一

定的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在外人看来也许解剖课很没意思,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乐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