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7-08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姥姥语录读后感(精选11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

前几日,妈妈给我买了王校长推荐的四本书,我先一口气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朴实、亲切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我。

姥姥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没想到姥姥也经常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我想我们这些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更应该多做反思,清楚认识自己,摆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多么富有自然哲理!换个角度看,姥姥也是个心态极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些简单的话我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也许表现的是焦虑和急躁,能做到泰然处之,那也是需要的一个境界。姥姥有这种良好的心态,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姥姥的认识是“有些事能使使劲,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劲了,天黑了,谁也挡不住喽!”并不是说姥姥是个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认识比较深。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不缺钱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认为只要给钱了物质丰富就是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现在的老人缺的是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2

倪萍老师说,这就是他们家老太太讲的话,也是所有家里老太太讲的话。各家各户都有位老太太吧,或许学历不高,或许身形很小,围着锅碗瓢盆转,拉扯了一帮儿女长大,等大家伙儿回来看一看。书里说,有学历的不一定没文化,没学历的也不一定没文化。

是啊,家里的老太太,文化水平不高,嘴里蹦出来的词儿,说出来的话儿句句掷地有声儿,像是老家自己蒸的馒头,皮儿黑,却香甜养人,话糙理不糙,更何况有些话,听着特别动人。任凭再多华丽的辞藻也写不得那样贴切。看完倪萍老师的.姥姥,特别想念奶奶,每次离家,奶奶都在门口送了又送,看了又看,悄悄抹泪,我也偷偷抹泪,奶奶最后悔的事情,是当年选择错了,没做老师,奶奶气质很好,如今年近八十,在我眼里依旧是别人说着当年唱戏的梳大辫子的姑娘,很想念,很想念,倪萍老师用剥瓜子的方式想阻止姥姥变老,我也用过各种方法,想阻止奶奶变老,可惜我太没用了,奶奶老去的速度太快太快,我害怕我还没成材,奶奶变老去了。所以,等等我,请等等我,我会再努努力,再努努力,变得更好,我想带她享享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3

第一次知道《姥姥语录》是倪萍在朗读者节目中,一口气听完了《姥姥语录》,倪萍通过她的嘴转述着姥姥的话。书里没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隐约间看得到姥姥的模样——一个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没看过,但我相信,就算她出书为了赚钱,只要是她亲自写的,就一定会受用。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臃肿的面容上堆积着生活中的经过风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记。倪萍是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个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个心里、肩上承载太多的女人,她是一个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学历却又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这些再平实、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话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给了我无数的启发。

非常感谢《姥姥语录》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这样面对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用乘法追忆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减法怨恨。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4

《姥姥语录》是含着热泪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说倪萍老师善于煽情,可是写姥姥我想煽情绝对不是有意为之。倪老师字字真情,她含着泪写完,读者含着泪读完。

姥姥的爱一生养育着倪老师和一大家子的心灵。姥姥的生活哲学如同储蓄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容、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姥姥的宽容、良善,不断地修正着孩子们的`缺点,改正着孩子们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到她离开之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大家子人才辈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老师拿着这张姥姥赠与她永远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笃行着大爱的人生哲学。对于姥姥的离开,倪老师始终不能释怀,可是人啊总要经历生离死别,是姥姥先撒手的啊。但是就像姥姥说的,一家人一个一个的来,一个一个的走,到那边一家人还会团聚。从写姥姥开始,到写儿子结束,生命生生不息,姥姥精神一代一代传承。而且如今我们不也读到了姥姥的语录吗?这是大爱啊!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5

假期里张建平校长推荐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书中的姥姥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安享九十九岁高龄,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况,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终保持一种淡泊自守、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遍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帮助别人。还有姥姥好强的心理,但那并不是争强好胜。

一生平庸的姥姥却贪命。姥姥活了快一个世纪啦,但她还是不想走。姥姥的每个精神都值得我去学习。姥姥用她最朴实、最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6

看完全书,感觉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彻,小小的生活细节里蕴藏着大大的智慧,一个上世纪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观念我觉得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先进,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虽然没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从小到大,还是感受到了外婆对我深深的关心和爱护。她曾经为了我和舅妈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时候她总是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娘儿俩”,她也总说“好在你那么听话,***就没那么辛苦,你看那谁谁谁……”每次想起,我的`内心都感觉特别温暖,又有点难过。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去告诉她,她眼泛泪光,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你们了,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将来挣大钱,过好日子!”她是真的高兴,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过完年我们走的时候,坐在车上的我看到她憋着眼泪拿着扫把假装在扫地,心里特别难受,也许八十多岁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个子女中,老妈排第六,我一直觉得自己现在二十多了,还能有外婆,真的特别幸福。但愿外婆健康无病,长命百岁。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7

经过校长的推荐我买了《姥姥语录》这本书,读后让我很受启发。

为《姥姥语录》”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

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你看倪姥姥这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用朴实的语言讲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说:”一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己的脑子往人家脑子套“,这句话貌似更有学问的.表达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还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就看惯了“,姥姥其实是想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国家和小家一样,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这个姥姥多不简单,语录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还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姥姥的语录还有很很多。

姥姥语录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一直身体力行着。原来,生活,才是我们最伟大的导师。当然,姥姥毫无疑问是所有经过生活磨砺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应该是姥姥有一颗善良、宽容、感恩的心。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8

《姥姥语录》给我的感受很大,我的心中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姥姥是个农家妇女,可是她却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教育我,让我明白了很多连聪明的人都说不清的道理。姥姥心中一直有一个结,就是小舅死。那年作者的小舅为救他的战友牺牲了。那时姥姥认为天塌了,而姥爷把蚊帐烧了,在那时蚊帐可是大件啊。姥姥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让姥爷烧了。姥姥还喜欢看书,陈丹青、季老的书,姥姥对季老的母亲表示遗憾。姥姥也是能人。干什么都很能,从春天开始,姥姥家的水果、蔬菜就没断过。冬天也能吃上最脆的大青萝卜,因为能人能;姥姥家的咸鸭蛋是真香,因为能人能。

姥姥是作者50多年的朋友了,而这个好朋友却没见到她最后一面,作者心中一直是个伤疤。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9

文章很朴素,却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世,生活的大哲学。虽是些平常的大道理,但却不见得人人都悟得明白。有时觉得姥姥说的话就像是哲学家说的一样,细心研读都感觉是真理。姥姥的理儿很直白、很实在,她为什么不悲观、不放弃呢?是无奈还是现实?她从没想着以此来教育谁、给予谁,她就是这么想的、这么过的,她认为这些都是“是个人都该明了的理儿”。姥姥一生崇尚文化、崇尚知识、崇尚富裕、崇尚美好,可这一切她都不曾拥有,但你总觉得她什么都有。那时候因为日子穷,姥姥没有识过字读过书,但是她对知识学问却是非常渴望,姥姥一直敬佩那些有大学问,会读书的人。在姥姥眼里,“念书的人不管长得么样,你仔细看都长得好看。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没念过书的人眼神是傻的。”虽然姥姥没读过书,但姥姥读了很多生活的书,同样有大学问,她一生过得清醒,很充实……

姥姥说:“人的肚子不怕饿,没有稠的'就喝点稀的,没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没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像这样简单朴素却有蕴含大哲理的话,姥姥经常说,或许我们每人家里都有像这样的一个“姥姥”。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0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姥姥语录读后感 篇11

看完全书,感觉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彻,小小的生活细节里蕴藏着大大的智慧,一个上世纪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观念我觉得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先进,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虽然没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么深,但是从小到大,还是感受到了外婆对我深深的关心和爱护。她曾经为了我和舅妈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时候她总是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娘儿俩”,她也总说“好在你那么听话,***就没那么辛苦,你看那谁谁谁……”每次想起,我的内心都感觉特别温暖,又有点难过。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去告诉她,她眼泛泪光,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你们了,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将来挣大钱,过好日子!”她是真的高兴,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过完年我们走的时候,坐在车上的我看到她憋着眼泪拿着扫把假装在扫地,心里特别难受,也许八十多岁的她心里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个子女中,老妈排第六,我一直觉得自己现在二十多了,还能有外婆,真的特别幸福。但愿外婆健康无病,长命百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