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短文网

2025-07-12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书里有许多关于用爱感化周围人的故事。

其实,刚看书名的时候,我就困惑了:爱,怎么是教育呢?爱怎么教育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书。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其中《扫烟囱的孩子》给予我的触动最大。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多增添一份收入,只好为别人家扫烟囱,每天能赚一些钱,运气好的话,可以多赚一些。可是,有一天他的运气坏透了,只赚了1元6钱,还弄了一身黑,但是,他却把这些钱给了一个小女孩买了一束花。

看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自己,在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一点家务都不做,成天只知道玩,要什么玩具从来只管跟父母开口;父母的辛苦,我熟视无睹,更谈不上帮他们减轻负担了。我和故事中这么小就可以为家庭分担的男孩相比,真是差远了!一股愧意慢慢涌上心头,我的心像被洗过了一般。我知道,我得改变……

《爱的教育》,让我真的受到了教育,懂得了去爱自己,爱别人。我逐渐地明白,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我一时竟无法用准确的文字给爱下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什么?我常问自己这个问题。直到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对爱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口气读完《爱的教育》,我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都难以忘记。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匠》了。

文章主人公是一个四年级的,名叫朱利奥的'学生。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爸爸是铁路职员,因为工资很少,所以他要去找额外的抄写工作。朱利奥白天学习,晚上帮爸爸抄写。日子久了,他的学习就差了下来。可他却默默忍住父亲的责备。最后父亲终于知道了真相,惭愧万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利奥小小年纪就背负起了家庭的重任,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啊!而且,他顶着爸爸的责备还帮爸爸抄写,这更是一种坚强。要是是我,早就和爸爸赌气不干了。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脸,他愿意自己默默吞下泪水和委屈。朱利奥的那种坚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再想想我们自己,一个个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食住行都有爸爸妈妈张罗着。一有什么不顺心的,还要找爸爸妈妈发脾气。一碰到小挫折、小困难,就害怕得手足无措。甚至还有人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学习上不如意了,就以跳楼自杀来反抗,实在不应该啊!

坚强是我们每个孩子必备的优秀品质。只有学会了坚强,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轻轻翻开《爱的教育》一书的扉页,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伟大作品,他以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把“爱的教育”传递给了下一代。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坚韧勤奋的.斯代蒂、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给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当然还有慈爱的母亲、父亲,令人尊敬的老师,他们给了安利柯最无私的疼爱。与其说是“爱的教育”,倒不如说安利柯发现并体悟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我们的身边又何尝缺少爱呢?

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女孩在学校受了气,回家后母亲为了安慰她,决定带她去滑雪,可是没想到,她们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掩盖,可怕的是她们穿着银白色的羽绒服,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了很久也没找到她们。机智的妈妈为了女儿,咬破血管,用血的鲜红指引直升机,当躺在医院的女儿醒来时,妈妈已去了遥远的天国……

二零零八年,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地震来的那一刹那间,谭千秋老师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的逃离,就在谭老师要逃离的时候,他发现有四个孩子在慌张之下没有逃离出去,于是谭老师就让这四个孩子躲在讲桌下,谭老师本来可以逃离开,可是谭老师不放心这四位学生,于是他死死的护住讲桌,以免他们受到伤害,那四个孩子是幸存了下来,可是谭千秋却永久的离开了我们,他展开的双臂就是四个孩子新生的翅膀……

曾经看过一则广告,一位小男孩手端一盆水吃力地走过来,用稚嫩的声音对母亲说:“妈妈,洗脚!”望着画面中那位母亲惬意的笑容,我不由潸然泪下。是啊,爱,原来如此简单。

爱,用不着我们刻意安排,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它就会悄悄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如水,她会将你浸在其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用温情爱意环绕着你。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令我记忆深刻。这篇文章讲得是安利柯因为一件小事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母亲很伤心,父亲得知后写了一封信告知安利柯他母亲的不易。安利柯看过信后悔不已,他真诚地同母亲道歉,一家人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篇文章中的事情虽微不足道,但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

回忆起从前的点点滴滴,你是否记得病床边那焦急的身影;你是否记得每天香喷喷的饭菜;你又是否记得是谁伴着你成长。

突然,母亲这个字眼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又回想起了那件事。一个冬日的早上,我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在去辅导班的`路上,时间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终于到了辅导班的楼前,我赶紧跑了进去。“好暖和呀!”我正搓着手享受此时的温暖,突然,我想起练习本忘带了。心想:怎么办?怎么办?外面实在是太冷了,而且回去取了再回来上课也会迟到的。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妞妞,你的练习本,真是丢三落四的,快去上课吧!”妈妈将书递给我。看着脸冻得通红却依然挂着微笑的母亲。我的心像夏天的太阳,像墙边的火炉,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依旧是温暖的。

母爱无处不在!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5

捧起《爱的教育》,它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整本书,作者亚米契斯借着他的笔端为我们勾画了“爱”的经典主题。他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这使所有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虽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会发现爱是无处不在。在《爱的教育》中,有一段极为特别的板块,就是主人公小安利柯父母的留言。他们给予他的循循诱导,是那种谦和与礼貌,把一个父亲胸膛中热烈的情爱稳稳地表达了出来。任何一个父亲其实都是急切地盼望着自己的儿子长大的,可是安利柯的父亲却不急着表露出来,他深知只有用“爱”去感化他的儿子,小安利柯才能掌握“爱”的能力。未读之前,我曾为“爱”是何物而感纳闷。家庭中的爱是亲情与亲情间的相濡以沫,校园中的爱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只要孩子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父母依然陪在身边……这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现在,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将目光专注于学生是否会回报父母的爱这一方面。还记得本册书第六单元讲述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故事。学生们都能切身体会作者的母亲强烈的爱,可是在回报父母方面只有只言片语,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当时我感到孩子们是渴望对父母表示点什么,然而怎么做,怎么说呢?我灵机一动,布置一道作文题《给妈妈洗脚》。孩子们知道后,似乎找到了些感觉。第二天,我把作文本收起来后一看,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好,真情实感渲染纸间,很多学生的文章根本不需要我动笔修改,就连娇生惯养的张思成也写出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多么可爱啊!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爱,那是因为缺乏机会。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一句贴心的话,一次帮忙作家务的行动,一次照顾家人的表现,都会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爱,主动去回报爱的。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就像生活是辛苦的,但如果它看成是旅游,一路上就会很轻松,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崇高的爱。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并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作一名合格的教师,接受时代的挑战,认真执教,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培养合格的人才。爱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人是有感情有理性的动物。我们的感情需要有正确的引导,那就是依靠开发人本能中潜藏着的“爱”的本能。爱是需要土壤去培养。《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