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1
此书果然不负盛名!
你若以为这是本历史书,却从未有如此跨度(从人类起源前到未来人类何去何从),更未有如此角度(绝非复制已知历史,而是客观辩证的分析与求证,对历史的分析都是记录而已,很少去分析缘由,更没有从人类是否感到幸福快乐的标准评价),更不用说如此深度(从金钱、帝国、宗教三方面分析人类的融合、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来分析人类的演化);
你若以为这是本哲学书,却从未有如此对比思辨(挖掘了宗教的产生与演化,对比了各大宗教的异同),更从未有如此本质深刻(快乐幸福,源自内心,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恰恰追求就是痛苦的来源,想要快乐幸福,除了要自知自足,也要放弃对追求的坚持,无欲则福。这是建立在今时今日物质已经足够的基础上,但是对无知的认知,对无知的探索,还是要继续,这是幸福的支撑),也许在此能找到你人生哲学的答案;
你若以为这是本经济学的书,也未尝不可,作者对金钱的出现、人类历史上对经济的短视、进步带来对未来的可期,进而带来了信用、互相推动经济的极大发展、现存各种思想主义对经济、人类自身的影响,难以列举;
你若以为这是本启发人类的科幻书,其实也很好,作者真的不但能说出来人类从哪里来,更是思考了人类何去何从!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思考本质的书,相信会对你有启发!感谢作者的存在,这是个大大大大神!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2
书籍介绍从人类诞生到如今的发展史,其中包括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科学革命等几个阶段,以及每次重大变革对人类的影响。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会对世界有另一种认知。
下面内容想什么就写什么吧!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逐渐加大,自然法则或许会因为人类而改变。同时人类自身的发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是被其他生物取代?还是被战争毁灭?或是被人类亲手创造的某种东西奴役?
科技的.种类越来越多,而哪些才是人类进化真正需要的。科技的发展为了金钱?还是为改善人类生活?
人类的生活空间从小族群到“地球村”,在活动范围扩大、视野变广的条件下,可以寻找全世界同样爱好的人,可我们在拥抱精神的想象的“社群”时,同时也疏远了身边的实际的“社群”。想象的“社群”难道会比实际的“社群”让我们更加不寂寞吗?
现在比以往更加“安全”,不用担心被野兽吃掉,战火也只在少部分地区燃起。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一个朝代有现在这样安全和“自由”。
说到自由,自由与平等生来就是在矛盾的对立面。个人的自由与人类的平等似乎从进入农业革命开始就无法解决。并且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信仰,一个资本家、一个佛教徒、一个回族穆斯林、一个共产主义者、一个犬儒主义者……现在看来,这些人坐在一起吃饭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回望过去,不用说中古欧洲十字东征,即使是上个世纪,这个场景都可能让人无法想象。现在面临的或许不是信仰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
历史已逝,未来可期,珍惜现在。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3
如果说有些书适合通过纸质书,而不适合通过电子书阅读,这大概就是其中一本了吧。
虽然书名是简史,但是整个文章思路与常见的历史类书籍不同。作者的关注点,不是各种文明的碰撞,不是朝代的更替,而是真正的人类进化,如何从处于食物链中层的普通动物,一步步发现到今天这样可以改变自然法则的物种。这个历史不是上下五千年,而是更远,远至几百万年前,作者在行文中自带上帝视角。
全书主要分为四部分,解答了人类如何进化至今的问题。第一部分认知革命,让智人慢慢产生了有别于猿类和其他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语言来沟通,还有虚构的故事和想象的规则,让人类有了文化及传承的雏形。第二部分农业革命,是人类从游牧型的采集部落慢慢演化成永久固定群落,人类也开始慢慢能驯化其他物种(植物和家禽),慢慢形成大规模合作网络,慢慢产生了文字和阶级。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人类慢慢产生了金钱、帝国和宗教。第四部分是科学革命,这部分使人类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可以操纵甚至创造的自然资源更多了,全球化进展也得到了飞跃,甚至可以改变原本的自然法则。
但是,看似一切的进化真的是向好的方向进化吗?现在的.我们真的比几百万年前的采集部落的人幸福吗?真的不一定。人类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曾经住在欧洲的人不知道世界还有美洲澳洲,现在可以自在旅行。未来会不会发展地球之外的其他文明?那时人类又会怎样?
据说作者的这本书,在每个国家出版之前,他都会做点微调,所以在阅读中,以中国做例子的点还是挺多的。也是十分用心了。
我看电子书总是犯困,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好书,推荐阅读。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4
春节假期读完这本书,看到作者最后提到人类有了神的能力,却不负责任,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实是莫大的危险,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忍不住重读一遍序,高老师序写的非常好,基本上写出了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说这本书是历史著作确实算是非主流的奇书,能成为畅销书无疑是抓住了现代智人心中一直有的困惑,应该说,这样一个篇幅描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图景,看问题角度,表述人类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深度实在让人佩服,特别关于资本主义教条,写的真是精彩,很短的文字让人对金融的本质,资本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按照作者提及的,没有太大的生物学差异,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电视上在播着最近大行其道的美食节目,大约也同样反应出人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佛太难,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比较容易,就像拜年时说的恭喜发财,好运啥的,说白了就是期待不劳而获,都是顺从自己内心的`人,到一起就会有冲突,所以才需要规则。
基因技术是神一样的技术,外化的人工智能也可能制造一个神,这种趋势依旧不可逆转,但是这方面的规则远没有技术发展的快。看起来我们能在人类革自己命之前活着实在是幸运!起码社会种种不公平还没撕破人人平等的温情面纱,也还没有像我们看动物一样看人类的超级新物种让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看到太阳。
继续努力,也好好享受生活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5
第一部分
以横跨神学宗教,历史学,生物学,地质学,逻辑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全新观点阐述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并同时探讨了人类发展的动力。
但也提出了一种与世界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总结——人类的辛苦程度其实一直没有下降,每一次生产革命,虽然生产力提升,但是人却变得更加辛苦。
第二部分
探讨帝国这种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形成的.原因,作者给出的观点也很是新奇——人类的共同想象构建出帝国制度的基础
第三部分
探讨科技革命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然,依然不同于科幻小说的观点。人类更多的时候会希望未来还是我们这个物种在利用更高的科技实现着宏伟的蓝图。然而与此相伴的担忧是,未来的人,究竟还是不是人。其实人类的科技已经可以通过改变大脑来改变心灵,改变机能。甚至完全没有目前人类的情感弱点,但是却无数倍放大优点。所以,未来的人更多的应该称之为神。只是,只怕只是少数人成神,而多数人究竟会面临什么?
总结
这部书受到了不知道多少学术权威的严厉批评。因为作者给出的观点太不符合业界权威,太不符合人类对世界的主观认识以及长久以来人们被灌输的价值观。不过正因为如此,这才是真正开阔眼界的奇书啊。
这本书的观点不可全信,我们读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也提醒我们对于世界要有一种多方面的视角去理解,对于人类面临的问题也要有更深的危机意识。
《人类简史》读后感 篇6
从人类到上帝,是这本书的主旨。
—尤瓦尔.赫拉利
从书架上拿下这本书,乍一看。啊,好有深奥的内涵,在通读后,感受变了,这分明是一本通俗易懂,却令人深思的一本书嘛!
人类的起源并不突兀,早在两百五十万年前,人这一族,就已经在世界出现了。而智人的出现,则又晚了五十万年。但在短短数百年数千年后,智人将世界“占为己有”,其它人类种族全部消失,只要人到了某个地方,那便是洪水,一点儿渣也不留下。从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到一万二千年前的'“农业革命”,再到五百年前的“科技工业革命”,人类只用了不到十万年的时间,走上了世界顶端,而之前一直位居榜首的老虎、鲨鱼,在智人的出现后,慢慢消失,它们想不懂,它们都几百万年未进化,智人在几万年前还是它们的食物,可现在统治世界?
在智人进化之前,非常好地利用了“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这道理,他们不断战斗,吞噬,才走到现在称霸世界的局面。现在很少人有想用,人之所以只有一个,单一的物种是为什么,而以后,世界上会不会只有人这种生物?可能几十亿年前地球从未想过会在能量耗尽前寿终就寝,而人类的出现,已大大消耗了她的生命,可能几万,不几千年后,智人这个物种会伴随着其他物种消失,而灭绝,其它生物而是幸运的,因为它们已延继了几百万年,而人类,在几万年前登上历史舞台,而没观顾整个世界,世界就要毁在自己利益中了。
“最犀利的剑,视为最强的种族推动”。这一说明,终究会让智人毁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