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难中长大

短文网

2025-07-15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在艰难中长大(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艰难中长大 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青铜葵花》的书,作者是曹文轩。真的,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青铜,一个很不幸的孩子,一场大火使他变成了哑巴。他没有伙伴,就连学校也不肯收他。他从那时起就变得孤独。青铜家很贫穷,在这样的坏境下,他们家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葵花。葵花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妈妈,在亲爱的爸爸离她而去时,这个孩子便没了依靠。他们都是苦命的人,可他们都没就此放弃,而是互相鼓励,顽强地活下去。苦难其实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我们变得强大,这点我们似乎都忽略了。正如曹文轩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也许我们有些人还在嫌这嫌那,吃饭要挑,穿衣要挑,好像父母欠他们似的,觉得自已苦得不得了。与青铜葵花比比,不觉得惭愧吗?欢乐和痛苦是相对的,没有痛苦就没有欢乐。正视痛苦,尊敬痛苦,笑对痛苦,这比一味的抱怨要好得多。

这本书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世间万物都还是潮湿的。葵花穿过潮湿的空气,不一会儿,从头到脚都湿了。”晨雾袅袅,草木葱茏,我似乎去到了那个早晨,景色真美!在这里,也有许多美丽的心。虽然青铜一家非常贫穷,但他们下定决心绝不苦了葵花。我开始不信,但事实令我震惊了。爸爸妈妈宁愿让亲生儿子在家放牛,也要让葵花能上学。青铜在卖芦花鞋时,为了帮葵花多挣一些学费,把自己穿着的芦花鞋也卖掉了,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跑回了家。对于不是自己的亲人也能这样付出,毫无怨言,他们的心不美吗?我又似乎看到了葵花,她的笑容也好美。

这本书写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谊。葵花和青铜是好朋友,青铜家中非常贫穷。但当葵花无依无靠时,他还是劝说家人收留了葵花,把她当妹妹看待。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话:“青铜的家像一辆马车。一辆破旧的马车。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风里雨里地向前滚动着。车轴缺油,轮子破损,各个环节都显得有点松弛,咯吱咯吱地转动着,样子很吃力。但,它还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没有耽误路程。自从这辆马车上多了葵花,它就显得更加沉重了。”爱,是世间最美好、最奇妙的东西,它能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为彼此付出所有。青铜明知家中很贫穷,却依然劝说父母收留葵花,这正是因为他和葵花之间有爱。友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你遇到困难时最先伸出援手的就是朋友。记得有一次,我没带尺子,可偏偏要数学考试,老师说过,没用尺子打的线全算错。我很着急,立即向周围同学借,可真巧,大家都只带了一把。眼看老师在发考卷了,这可怎么办?就在这时,汤梦婷递给了我一把尺子。我一看,是她新买的伸缩尺,可是怎么只剩一半?我看了看她的座位,桌上放着另一半尺子,原来尺子是被分成了两半。这是她最喜欢的尺子,前几天还提起过的,怎么弄断了?考试过后,我去问她,她说:“我看你没带尺子,就把我的尺子掰断了,给了你一半。尺子说不定可以修好的,就算修不好也能用。我想,要是你也会给我的。”是的,正如伏尔泰所说——“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及一个好朋友。”这句话我会永远记住!

青铜葵花的故事就像一缕阳光,永远照在我的心底,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苦难的真谛!

在艰难中长大 篇2

葵花,从小没了妈妈,爸爸相继跌入河里,从此一去不复返。青铜,一场大火使他失去了语言他们一个在城市,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大麦地,一个在干校。

青铜本是很孤独,像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一个女孩出现了。本来是互不相接的平行线,因为命运,他们在了一起,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

女孩手臂如温暖的丝绸,眼黑得无一丝杂色,目光怯生生。全身如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男孩蓬乱的黑发下,闪烁着乌黑聪慧的眼睛,如天空上的星星。

当我读这本书时,不禁动容。每一篇故事都让我落泪,每一篇故事都让我感动,这些文字散发着墨香。《芦花鞋》中,青铜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葵花,他是多么的想去上学呀!而他稚嫩的心灵上已被划上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他失去了语言。葵花上学了,有一天,二瘸子来照相,葵花很懂事,知道家里生活拮据,青铜知道了妹妹的心事,告诉了家人,从此,家人发奋挣钱。青铜去卖芦花鞋,不管风吹雨打,青铜总是去卖。有一天,大雪纷飞,青铜执意去卖鞋子。鞋子卖光了,一个人还想买,青铜把自己的卖给了那个人,自己赤脚奔波回家的路上,他的脚冻得通红;《三月蝗》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扰乱了他们安稳幸福温馨的美满生活,孩子们从兴奋到害怕到无助,大人们从烧香拜佛到恐惧到无可奈何,蝗虫来了,灾难来了,一切都没了,一切都是恐惧,只有一番令人伤心的干净,天依然蓝,云依然白,人们心中只有空旷,人们已山穷水尽了。青铜逮到了一只鸭子,嘎鱼家少了一只鸭子,嘎鱼以为是自家的鸭子,大闹了一番。后来,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悲剧发生了,奶奶为了给孩子添衣,自己病倒了,牛也去了,家里急需要钱,这时,我们一直认为是坏孩子的嘎鱼却送来了鸭子,给奶奶补补身子……令人动容。懂事的葵花故意考砸了,家里人很气愤,他们终于懂得了葵花的用心良苦,一家人泣不成声。葵花一去不返,葵花回来了,奶奶却永远走了……最终,葵花也要走了,嘎鱼藏着她,天天给她送饭。纸包不住火,城里人把她带走了,人们哭了,葵花虽然走了,但抹不去人们对她的映象。葵花走了,只留下一个美丽的谜……青铜那一声“葵花”惊天动地,让人泪如雨下。

只要你有纯真善良的心,即使你不怎么聪慧漂亮,但却能一样被人敬重。我有个朋友,她很聪明,多才多艺,但我们却离她而去,不是她不聪明,不是她不乐于助人,而是她对别人的不足而斤斤计较,而她没想过别人的感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玩,因为她经常不守信,我们就没带上她。事后,她指责我们不让她一起去,我们向她表示了歉意,虽然我们没有不对的地方,她生气了,一甩辫子,走了。嘴里还念着:不让我去,不跟你们好了……让我们做个像青铜葵花一样善良的的心。我看完的《青铜葵花》,心里满是感动……

心善一点,感动多一点。青铜葵花虽穷,但掩盖不了那一颗颗善良人,世界如果人人都这样,世界该多美好!

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幸福了,我不必去卖芦花鞋挣学费,也不必在南瓜灯下写作业,更不必为填不饱肚子而苦恼。我每天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坐在明亮的护眼灯下写着作业,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和各种零食。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软弱了,青铜葵花面对各种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正是我缺少的,无论学习和生活中,只要遇到了一丁点儿困难,我都要向爸爸妈妈寻求帮助。

感谢青铜葵花,是你们教会了我面对困难时要做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在艰难中长大 篇3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垂泪的故事,这更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每每读起《青铜葵花》时,泪水总是溢满眼眶。也许,就是为了字里行间中青铜一家那互相扶持、互相关心的爱吧!不过,这浓浓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爱的背后,是那美丽的痛苦!

文章开篇,作者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用美构成的世界,然而,慢慢读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言难尽的痛苦。正是因为葵花一夜之间便融入了青铜一家,所以,我们更可以看出这种血浓于水的爱是纯真的,不容怀疑的。

有人说,既痛苦,何来美丽?其实,《青铜葵花》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纸灯笼》这篇中,令人感动的是奶奶临终前那一个用尽力气,挤出来的那抹慈祥的微笑。这微笑包含了奶奶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孙女”的疼爱,也是想告诉葵花,自己不是离开,是永久的陪伴在坚强的葵花身边。看到这里,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眼前一片模糊,泪水擦了再流,反复多次,还是不能平静下来,一种失去亲人的痛楚和青铜葵花对奶奶的呼喊在我心中回荡着,久久不能散去。这痛苦又是温暖的,奶奶临终前的那抹微笑,无疑是人间最美的祝福。

该篇结尾说“这是大麦地最亮最美丽的灯”。是呀,这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哥哥对妹妹应有的呵护与关爱,正是因为痛苦,才让兄妹之间的爱如此的美丽和原汁原味!

整本书中,道出了许许多多的痛苦,但是没有人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像竹子一样,越来越坚韧。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少年才有的。我们应该去面对它。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闹蝗灾的那段时间。由于没有粮食吃,大家饿的只好吃芦根。那又白又嫩的,在平常毫不起眼的芦根,在蝗灾的这段时间里成了宝贝。在那段苦不堪言、饥不择食的日子里,大麦地的人们都是皮包骨头,眼睛大得出奇,整天地期盼着粮船的到来。可上帝和死神开了个玩笑,使多少人倒了下去,又使多少人萎靡不振,大麦地笼罩着一片面对死亡惶惶不安的黑暗。

读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颤:青铜和葵花一直想吃一顿饱饭,却只能浮想联翩、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而我们这些被溺爱的孩子们啊,挑食、赌气不吃饭、嫌饭菜不好吃等恶习在我们身上频繁出现。我们这些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会体谅父母,不会分担家务,更不会从痛苦中找到美丽。在这冥冥痛苦中,唯一的亮点和美丽是奶奶割爱用自己的嫁妆去当铺当掉换米的事。想起奶奶那弱不禁风、苍老的背影时,心里总是一阵酸楚,眼眶总是微微潮湿。这看似苦涩难熬的生活,慢慢抽丝剥茧,留下的是那一份藏进心底的感动和温暖。这种爱,是美的;这种用痛苦写出来的爱,更是美的!

曹文轩说:“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青铜一家老老少少每个人都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面对困难不屈不挠。

《青铜葵花》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谢谢你,《青铜葵花》,使我在这段平淡无奇的日子里获得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也使我学会在苦难中坚强面对,学会穿过苦难的外衣去感受人世间最深的亲情的温度,让我透过磨难看到光明与美丽!

在艰难中长大 篇4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坚强、懂事的哑巴男孩青铜和一个美丽、可爱、善良的聪明女孩葵花之间的故事。

为了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梦想;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有灯点,青铜捉来最大的十只萤火虫做了盏南瓜花灯;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赚钱,葵花一放学就去采芦苇花;为了赚钱给奶奶治病,葵花独自一人跑到江南捡银杏……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章:城里人要接葵花回家,起初青铜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葵花都不同意,后来,城里来的人亲自去说服青铜一家,青铜一家终于同意了。走的那一天,妈妈为葵花整理衣服时落下了眼泪。大麦地的人也都是依依不舍的,妈妈哭得眼圈都红了。虽然万般不舍,但葵花还是被接走了。

每当我读到这本小说,我就会有一番感慨:这个女孩,本应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却在一场意外后,她失去了所有。但值得庆幸的是,她遇到了青铜一家,在这个家中的经历,圆满了她的童年,让她,一个孤儿,也能体会到家的温暖。

相比于现实中的我们,我觉得我们太幸福了,家里不贫穷,没有受过自然灾害,有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想要的都能得到,何不知足常乐?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珍惜现在。当我们受到打击时,何不想想坚强乐观的青铜葵花?当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何不想想青铜葵花与大麦地少男少女们之间深厚纯洁的友谊?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那我们能不能在现实中传播这种精神呢?

答案是——可以!我们可以做些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照顾小孩,给医院里住院的人带去快乐,或为宠物医院捐钱、领养宠物……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以自己的力量去为社会做出贡献,为需要帮助的人、动物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每年的假期,我都会去西湖边为游人指路。当他们口渴时,为他们倒水,让他们感受到——杭州,是一座能给大家带来温暖的城市。每当有人游玩时,杭州人定会以热情相待,就像大麦地人对待葵花一般热情。

这,就是青铜葵花所带给我的感受,所传播给我们的一种大爱精神。这种童年的快乐,家的温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陪我看尽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每一道风景。

青铜和葵花的故事,我第一次接触的时候是妈妈讲给我听的,我觉得他们好可怜。现在,哥哥送了我一本《青铜葵花》,再次翻阅,兄妹俩彼此相爱的情感依然让我很感动!

青铜和葵花不是亲兄妹,但青铜爱妹妹的心却比亲兄妹还亲:为了给葵花挣学费,去油麻地镇卖芦花鞋时,青铜竟然把自己穿着的芦花鞋也卖掉了,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跑回了家;为了让葵花更清楚地看到精彩的马戏表演,青铜竟然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了整场马戏,而自己却累得几乎瘫倒在地上;为了给葵花找吃的,在芦苇荡里抓野鸭时,青铜竟然被锋利的芦苇茬几乎扎穿了脚板……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作为哥哥,我也没有全心全意的爱着我的亲弟弟,有时候还要和弟弟打架,实在惭愧。

“宝宝啊呜痛,呜呜……哇哇……”,听,这是我弟弟凄惨的哭声,我造成的。哎,都怪我,只顾着疯狂地玩耍,高兴地跳跃,不知道怎么的,弟弟的手弄脱臼了,我真是对不起弟弟!这件事也给妈妈带来了很多麻烦。

对于弟弟,我缺少一颗宽恕的心。那次我和弟弟玩枪战游戏,弟弟力气好大,一把枪砸过来,刚好打到我脑袋上,我疼得哇哇大叫,我知道弟弟不是存心的,玩打仗游戏和真的打架他也分不清楚,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再摸摸被打疼的脑袋,我想都没想,就伸出手,在弟弟背上狠狠扭了一把,弟弟也大哭!现在想想真后悔!

我要向青铜学习,勇敢、坚强;要爱弟弟,孝敬父母。弟弟,我以后一定会多包容你,往后余生,让我爱你多一点!

在艰难中长大 篇5

她,一个懂事乖巧、聪明美丽的女孩——葵花。

他,一个不会说话,爱护妹妹的男孩——青铜。

读完《青铜葵花》后,我的脑海中已经深深记住了这两个兄妹,男孩青铜,女孩葵花。也记住了大麦地这个充满爱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演绎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人情的冷暖,患难中的真情,纯厚的兄妹之情,父爱,母爱……

青铜,葵花。

葵花,青铜。

两者密不可分。

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便感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便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便孤独……葵花随着父亲来到干校,没有母亲、没有伙伴,在父亲繁忙的时候她只能独自坐在河边看着河对岸的大麦地人。作为一个城里孩子,面对一切陌生的境地,我相信她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思念,有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也许她盼望自己变成一只飞鸟,可以摆脱没处可去的寂寞。可是不幸的却是,她的孤独恰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一只鸟的孤独。她在广阔的天空下飞翔,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她甚至看不见一丝云彩,她实在忍不住发出的叫声,只能显得天空更加空阔,而她的心则更加寂寞。

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条同样的河流,但是这世界上却存在着一种极其相似的心情、一种相同的寂寞。住在河对岸的青铜便和葵花有了这种于寂寞、孤独中产生的缘份。若说葵花的寂寞是一只鸟的寂寞,那么青铜的寂寞更像是一条鱼的寂寞。他原本就聪明、自由自在,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他的耳朵失聪,从此与世“隔绝”。他把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他唯一的伙伴便是家中的好头牛。他每天骑着牛在田埂上狂奔,在大河里穿行。他不理睬其他孩子对他的态度,也不理睬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独立而坚强。恰似一条在水中独自翻跳的鱼,特立独行,倔强得有些苍凉。没有人能猜透他的心思,他的世界对于就像大麦地的夏夜,很梦幻。

青铜与葵花的偶遇恰似曾经听过的一首歌《飞鸟与鱼》,“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是缺少自由之时渴望的一种境界,然而,当干净得如水洗过的青石板一样的天空只有一只鸟在飞,当浩翰得如掉下的天空一般的海里只有一尾鱼的时候,那种寂寞的苍凉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的。

在动荡的年代,特殊的岁月中,这两个寂寞孩子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相依为命,那是一种生死之约,是一种不解之缘。他们的命运就像是葵花爸爸最为满意的那些作品——用青铜制作成的葵花,永远闪耀着清冷而古朴的光泽,给人无垠的暖意。暖调的葵花与冷调的青铜结合在一起,气韵简直无穷。青铜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哥哥对妹妹的关爱,更是张显着一种男子汉应有的气慨。在饿死人的岁月,他为葵花挖芦根吃,自己饿得眼冒金星,却舍不得尝一口。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兄妹俩心里却始终充盈着一种满足与幸福,我深深为他们感动。在生命的极限中所表现出的“爱”是如此动人,在痛苦中盛开的美是如此灿烂。

然而大人似乎总是不懂孩子的心。在动荡的岁月过后,城里的人突然想起特殊年月寄养在青铜家的葵花,为了“关心”这个受苦的孩子,硬是要把她带回城去,也不管葵花是否愿意,更不管青铜一家人的痛苦。在他们自以为的好意中,硬生生的把一对相依为命的孩子拆开了,这两个因为拥有了对方而不再寂寞的孩子又一次被推进了深深的孤独与寂寞中,葵花像只被猎走的鸟,青铜则像是一条失去了水的鱼,快要被太阳晒干。没有哭,没有闹,在这种安静中所流露出来的痛苦让人心雨纷纷,我不得不承认最大的痛苦不是肉体的痛,而是心灵失去寄托的痛。最大的美也不是于快乐中表现的美,而是于痛苦中盛开的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