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乌塔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 篇1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之后,我非常佩服乌塔。一个14岁的小姑娘,竟然能一个人独自游完全欧洲。
“一个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课文中的这句话我也同意。在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要是真有一个中国孩子要外出游玩很多天,即使自己愿意,他的父母也肯定是千万个不同意的。他们怕孩子遇到危险,怕孩子肚子饿没饭吃,怕孩子生病不会照顾自己,怕孩子在外面不会自己洗衣物……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抱在怀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来对待。
我听说过一件事,中国有个大学生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可是,他总是依靠父母,虽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不会照顾自己,最后,他只能退学回家了。
外国的父母,虽然过得很宽裕,但他们会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极的事,从小得到锻炼。而中国父母只会宠坏孩子,让孩子有一个依赖的'思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就怎样,自私且没有独立能力。
乌塔的父母没有让乌塔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她闯荡世界,让她成为搏击暴风骤雨中的雄鹰。所以,中国的父母们,我知道你们也不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那就大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吧,让我们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乌塔读后感 篇2
昨天上午,我们刚学过《乌塔》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可以独自环游欧洲,她的独立、能干和勇敢深深地震撼了我。读完课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太了不起了!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到罗马去游玩,遇见了十四岁的乌塔。乌塔要独游欧洲,并在三年前开始准备,周末去打工挣旅费,翻阅资料了解各国风情,设计路线和日程。在旅行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安全,也会及时向家里报平安。
十四岁,外国的小孩已开始独自环游欧洲,但中国的小孩连中国也独游不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生存能力和勇气吗?不,我们都有,但只是被茂密的树林给遮掩住了。
我们凡事都由父母帮我们打理,什么都会帮我们准备好。这样,我们被爱我们的父母惯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能力低下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想要做一次煎饺,那可是我第一次煎煎饺,而且我才二年级。但我那时自以为我可以做得很好,不耐烦地听完妈妈讲的.话,转头就去做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饺子,把平底锅放在煤气炉上,在锅里倒入一杯水。“哎呀,水太多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听了妈妈的话,我把水倒掉了一点。接着我把饺子放进锅里,打开了火。“火太大了!”妈妈随手把大火转成了中火。过了一会,饺子变得有些透明了,我从冰箱里拿出猪油,用锅铲刮了一些油在锅里。“油要涂的均匀。”唉,真烦!终于,我的杰作出锅了!
看,我们并不是那么的生活能力低下,只是我们太习惯于依赖父母了,想当然的以为我们自己还小什么还都不会。其实只要我们伸出手,事情我们都可以自己完成的。花盆里栽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做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
乌塔读后感 篇3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叫《乌塔》的课文。讲的是作者在意大利的罗马结识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姑娘,了解到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课文中的'乌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乌塔是一个14岁的德国姑娘。我很惊讶:一个14岁的小女孩,竟能独自一人游欧洲!在中国,如果孩子独自去旅游,父母会以“你还是个孩子,外面太危险”这类理由拒绝。中国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了,只让我们在他们的“保护区”里成长,却从没想过锻炼一下我们。因此,我就没有过象乌塔那样,离开家长的陪伴,独自出远门的经历。
乌塔在旅行之前光做准备就花了三年时间。她都做了哪些准备呢?首先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出行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许多有关旅游国家介绍的书籍。其次,乌塔为了挣旅费,她在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去别人家陪小孩玩。可见,她准备得是多么充分!在我家,旅行之前也会做许多准备。提前拟定旅游线路、行程,准备各类物品,但这些工作都是爸爸妈妈做的,我只负责去玩,所以每次旅行回来,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乌塔还很有礼貌,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姑娘。她能主动和素不相训的作者打招呼。我在家里也是如此。每次在楼道里遇到陌生的爷爷奶奶,我都会主动向他们打招呼。他们总会开心地夸我有礼貌。
不仅如此,乌塔还很有主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话在乌塔看来是错的,尽管她只是个孩子。当我爸爸妈妈教导我时,对于他们说的不对的,我也会反驳他们。而爸爸妈妈也会认真听我表达我的观点,适当采纳。
读完《乌塔》,我掩卷沉思,乌塔这么自立自强,我以后也要做个自立自强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 篇4
今日,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不由得佩服乌塔。
课文主要讲了十四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环游欧洲的事。乌塔的计划很周全,她在家中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并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乌塔每到一地就查询警察局号码,再给家中寄一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
更令人吃惊的是乌塔的的.旅费全是她自我挣的,发广告单、陪小孩玩全不在话下。从中能够看出乌塔的自立。
我们何尝不想自立一些呢?可这个念头已经被覆盖了。
记得二年级的一天,爸爸来接我回家,在路上看见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别班同学背着书包一个人回家,我见了心里挺羡慕。一回家,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能不能让我自我回家。爸爸妈妈坚决反对,并拿出了很多理由拒绝,这可把一旁的我急坏了。我又是恳求,又是发誓,在我的死缠烂打下,爸爸才迟疑地把备用钥匙递给我。
第二天放学,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拐弯处,我忽然发现爸爸一向在跟着我,我的心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此时,我真像一只霜打过的茄子,失望极了。
之后,妈妈又以“年底不安全”为由阻止我独自回家。而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因为我对到底要不要独自回家已经麻木了。
都说:“骄养儿不能成大器”,爸爸妈妈们,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让我们去自主、独立地迈开人生的脚步吧!
乌塔读后感 篇5
最近,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十四岁的小学生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勇气让我非常佩服。而且,乌塔去欧洲旅行时,有一半旅费是她自己挣的,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她都去餐馆或者超级市场打工,她真是个独立、能干的小姑娘啊!更加令人赞叹的是:不管来到哪个国家,她都要给爸爸妈妈买礼物,她真孝顺,真了不起啊!
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时,我不由得联想到我自己: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操心,出门旅游也同样是什么心都不用操,一般都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旅行,让爸爸妈妈给我准备旅游计划、准备旅游要带的东西。我从未想过自己去设计旅行线路或去阅读“旅行目的地”的旅游指南,而我就是爸爸妈妈的跟屁虫,只要跟着他们就行了,看到好吃、好玩的就缠着他们要买,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而乌塔为这次旅行,整整准备了三年,读了很多关于目的地的书籍,还懂得了怎样独立自主地生活、怎样勤俭节约,这样充分的准备,就算是完全一样的'旅行线路,感受和体会也完全不一样吧?就象妈妈说的那样,外国的孩子比我们国内的孩子体验得多、经历得多、成熟早、懂事、勤俭,因为他们的家长做到了放手。这引起了我和爸爸妈妈的深思。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制订了我的新的生活计划:
1、每天自己整理床铺和书桌;
2、每周自己洗衣服;
3、每个周末自己做一个菜;
4、独自去一次颐和园玩。相信我以后不会那么娇气了,也不会总依赖大人了。我要做个会安排时间、热爱生活、勤俭节约、体谅他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