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我看过许多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铜葵花》。
令我感动的情景是:男孩儿青铜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学校上学,他还有个妹妹叫葵花,虽然他们两个不是一个妈妈生的,但是他们比亲兄妹还要亲,因为他们家境贫穷,他们两个只能选其中一个人去上学,但是青铜的梦想就是去上学,不过,他比妹妹葵花大,让妹妹先去上学,于是他跟爸爸妈妈商量说:要让葵花妹妹去上学,就算我上了学也读不进去,我要放牛,明年我再去上学。"于是妈妈就让葵花妹妹先去上学,妈妈伤心的哭了,于是他们努力挣钱,为了让青铜上学,青铜的奶奶说我们每个人一个星期就吃一次饭,省钱给青铜明年去上学。
像青铜这样的哥哥,知道先让着妹妹去上学,自己后面再去上学,我们也要像青铜这样,让着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
还有一段令我感动的是:葵花和青铜一家,他们家里很贫穷,只能靠卖芦花鞋赚一点点钱,妈妈叫青铜和葵花去田里摘一些芦花,把它们搓成一根根的线,编织成鞋,叫青铜拿出去卖,当第一双男鞋和女鞋从爸爸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每天早上青铜背着芦花鞋到镇上去卖,有一天外面下着鹅毛般的大雪,青铜坚决要去买鞋,在镇上有几个人非常喜欢青铜的芦花鞋,每个人都买了一双,鞋子一下子就卖完了,当青铜拿着钱要回家时,有一个人跑过来问青铜,你还有那双芦花鞋吗?青铜摇了摇头,那个人心里很伤心,于是青铜就把自己脚上的那块芦花鞋卖给了那个人,自己光着脚回到了家里,回到家时脚已经冻僵了。
像青铜,为了家人这一笔收入,冒着鹅毛般大雪出去卖鞋,就连自己脚上那双鞋都卖给了别人,光着脚回到家里,脚都已经冻僵了,我们也要像青铜这种精神学习。
青铜是一个为别人着想而善良的孩子。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
作品主要讲了一个叫葵花的城里女孩,随她爸爸和他的同事来到芦荡,他们要盖房子,开荒种地,挖塘养鱼。葵花的爸爸妈妈都是孤儿,妈妈在她两岁时离开了她。她除了爸爸,没有一个亲人。在一场意外中,葵花爸爸被淹死了。和爸爸一道来的两个阿姨把葵花寄养给了对岸大麦地最穷的一家人—青铜一家。青铜因为一场大病而成了哑巴。从此,不管有多少困难,他们绝不会让葵花受一点苦。青铜爸爸妈妈把她认作自己的女儿一样,青铜则成了葵花的哥哥。他们一家把青铜念聋哑学校的钱给葵花念书。葵花聪明机灵,成了老师最喜欢的学生。12岁那年,葵花又被召回她的城市,青铜肯定不肯,妈妈就让青铜去外婆家取个鞋样儿,要给葵花做双鞋。可回来,青铜见葵花不见了,他没有哭,整天坐在草垛上,遥望葵花所在的城市。他幻想到了葵花,用尽生平力气,大喊一声“葵花!”正在赶鸭的嘎鱼丢下他的鸭群,向大麦地人宣布:“青铜会说话了!”从这里我看到了青铜爸爸妈妈的无私的爱,青铜的善良。青铜无声胜有声!
最感人的一件事,茨菰到过年可以卖个好价钱,青铜爸爸生怕鸭子吃了茨菰,便让一家人轮流守着,到了葵花守的那一天,嘎鱼家的鸭子来了,无论怎么赶,都赶不走,最后嘎鱼家的鸭把茨菰给吃完了。青铜知道了,便跟爸爸用手势说那天是他守着,他为了抓一只兔子不小心让鸭吃了茨菰。爸爸用烂泥扔青铜,青铜没有躲避,奶奶来了,对爸爸说:“你朝我扔啊,怎么不扔了?”晚上爸爸不让青铜回家,不让他吃饭。葵花跪着求情:“茨菰那天是我守着,哥哥在采芦花,芦花还藏在草垛里!”他们果然从门后找出一袋芦花。这时奶奶,妈妈,爸爸,青铜,葵花全都哭成一团。青铜这种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保护妹妹的一种男子汉形象,深深打动了我。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我一定要细细品味这本书。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青铜葵花》这个书名包含了这本书里的两种意思——一个是青铜葵花(青铜做的葵花)另外一个就是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而正是青铜做的葵花让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从互不相识变得有了感情。
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因为“青铜(做的)葵花”连在了一起,这是天意。而第二种呢,则是因为葵花***妈、哥哥本来就死了,他父母又全是孤儿,她爸爸又因去画葵花,劳动工作错失了看葵花的机会而感到了一种太想看看葵花而又看不到的感觉,急于渡河,因为自然灾害,而不会在水里求生而死。让葵花成了孤儿,在大麦地里选亲属先到了青铜家,在他家和青铜有了感情。
虽然青铜和葵花有了感情,天意也让他们在一起,但命运又将11岁的“乡村”女孩葵花唤道城市,分离了这个“骨肉兄妹”,葵花舍不得离开,青铜也不愿她离去,为何要如此呢?
当然,虽然他们已经天各一方,但我还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重新相逢,不过,这,这只是希望罢了!
葵花走后,青铜竟然进入了忘我境界,还能从一个大哑巴变得能开口说话!这显然就是他的痛苦!我相信葵花会想:我什么时候能会青铜家?这也显然是她的痛苦!我们的痛苦是什么?不正是“作业怎么那么多?”“什么时候能玩?”“没时间玩怎么办?”正如本小说的作者曹文轩所说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吗?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我们正在告别贫穷的过去,可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与日俱增。因为在告别贫穷的同时,人性的荒漠化似乎在扩大。这实在令我困惑!沉浸在文学阅读的天地里,与创造经典的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我似有所悟。在这样的的经典作品中,就有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记不得曾经多少次翻阅这本书了,也记不得流了多少次泪了,只记得每翻阅一次或阅读其中的一些章节之后,我就觉得心灵的天空更加澄明,躁动的心绪会变得平和,有时还会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我要为身边的人,所有我认识的人,做些什么……
一次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影不离。他们一家人经历过洪灾、蝗灾等自然灾害,还因奶奶生病和造房子而亏了一大笔钱。面对苦难,他们选择了坚强。一切的不幸,被真情真爱从容化解。一家人对苦难的记忆不止是苦涩,还有幸福的充盈!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们确实生活在一个苦难的时代,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生活条件与今天无法相比。然而,冷静的思索之后,我又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兄妹之间,一家人之间,那种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牺牲自我、毫不做作的感情在今天已难得一见。而我认为,这一切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值得珍惜的。
这种苦难中的真情真爱在青铜与葵花之间表现得最为充分,也最感人至深。“抓银杏”决定谁上学,青铜为葵花做“钻石”项链,葵花为减轻家庭负担,瞒着家人去江南采银杏……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饱含着他们对亲人、对家庭多深的爱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切都是他们的自发行动!我们的年龄与他们相仿,我们的生活水平远比他们高,我们承受父母长辈的爱不可谓不多,可我们做得怎样呢?经常上演的各种形式的自私,冷漠,猜忌,放纵的行为,与青铜葵花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却总不自足?又是什么正在销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苦难终将过去,但支撑我们度过苦难的东西不能丢,因为那样将使我们最终面对和承受更大的苦难!
生活中确有比金钱更重要的,青铜和葵花在苦难中锻造出来的美好品质决不应该让它随着苦难生活的逝去而成为追忆!让我们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5
《青铜葵花》,就是一支爱的赞歌。我刚拿起这本书,就被它感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青铜家领养了幼年丧父的葵花,一家人都十分喜欢葵花,一起度过了种种困难。葵花的哥哥——青铜更是让人感动。除了每天接送妹妹去上学,时刻保护着她,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就是在飘着鹅毛大雪的冬日,青铜为了给家人多赚些钱,为了给葵花挣学费,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卖了,赤着双脚在冰天雪地里回家……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泪流满面,不能自己。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想起我和妹妹相处的时光。小时候,每每和她一起玩耍,做游戏,玩玩具时,难免都会闹出一些小矛盾,严重时还会互相瞪圆了双眼,目视对方,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架来,吵着吵着就会动手打起来。但是,结果总是一样,每次挨骂的都是我,全是“你这么大了还欺负妹妹啊?”“你要让着妹妹呀,她毕竟比你小嘛”。说实话,我心里总是不服气,她的臭脾气,谁不知道啊?轻轻一碰,她就装模作样地哇哇大哭,活像个碰瓷的。
可是,今天读这本《青铜葵花》,看到青铜对待领养的葵花,却是那么的关爱,总是护着她让着她,这使我决定,以后我也像青铜一样对待自己的妹妹,做一个优秀的好哥哥。我要伴随着她的成长,在她成长的时光里,我要做她的守护者,我要给她遮风挡雨。我要让她明白,有哥哥的爱护是幸福的。
合上《青铜葵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爱是什么?爱是博大的,无穷的力量,一家人团结起来,互助互爱,那一定会凝结成最伟大的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