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 篇1
在闲暇之余,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写的《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一书,被他的高尚的人格、艺术化的工作深深震撼了,跟他对比,我感受到自己教育的无能,我为自己汗颜。
在寒假中,我照例又和我那班早已走上社会、在各条战线上奋斗的学生们欢聚一堂,联欢畅谈,喜看他们的成长,乐听他们的心声,能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感受到自己教育的成功,我为自己自豪!
是的,教育是一件高尚而复杂的事业,当然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我道不清自己从教20年的风雨历程,我理不清自己担当班主任工作的纷杂头绪,但总有那么两三点感受懵懂在心间,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 “爱”字挂帅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特别是对待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将进入或已进入叛逆期和青春期,更应“爱”字当头,尊重宽容,以理服人。我很少会和学生套近乎,表现的跟学生和亲热,但我会在上班的路上把正在焦急等待公交车的'学生捎带到学校,我会在早操的间隙在学生队伍中穿行,给这个整理一下衣服领子,给那个提醒一下该理发或洗澡了,我更会关心一下离异家庭的孩子:最近有和妈妈(爸爸)联系吗?你该怎么劝爸爸妈妈和好?你应怎么和后爸后妈相处等。话不会很多,爱永远都不会泛滥,但会让学生知道,老师的爱就在身边。
二、“严”字当头
一个最好的班级,若无班规也是不完善的,真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固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但在师生关系上须保证有一定距离,要有威信,要批判地运用“师道尊严”和传统教育,因此我对学生要求是说一不二,不能出尔反尔。在做思想工作上必要时须以小见大,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甚至可以小题大作。例男生交友方面(行为较差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事可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没有什么事可做可不做的。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恨铁不成钢和扯迷不悟,屡教不改的同学,也会用力做一点“功”,做到得理不饶人,非让他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错了不可,这一功对于教师,学生,家长有时能理解你和允许你,但教育法律法夫见却不被允许,为此我们做了功以后,必须及时去“抚摸”我们的学生,真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不会被学生记仇你和逆道而行之,这样我们才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切莫一概效仿,因为这样的学生和班级,起码要有一个学期的“培养期”,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你的自行车、摩托车会被人“莅临指导”。严是父,爱是母,班主任工作要有既做父亲又做母亲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甚至更加,让学生无懈可击。
三、“耗”字紧随
我们教师的这份活是良心活呀。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就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就觉得不舒服。这说明什么,责任感这个无形的法律,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你。责任感很班主任工作上,很主要地表现在耗得进时间和精力。一双眼睛始终不离开班级和学生。谁的书包纸袋随意放在地上了,提醒他捡起来放回抽屉;谁的书本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了,命令他立刻放回到左上角去;谁中饭时开溜不肯吃饭了,派遣其他学生把他抓回来吃饭;谁挑食偷偷地把饭菜倒了,责成他重新装上再吃(老师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同学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电脑课前谁排队有声音了、谁课间吵闹了,查!罚!(课任老师也怪可怜的,不为自己也为他们想想);谁今天的英语作业数学作业没有完成,查!补!也罚!……当然,好人好事也决不放过:谁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片,谁粘贴了一张墙纸,谁充分利用课间看课外书,谁放弃休息时间帮助同学值日,谁偷偷把老师的碗洗了,谁捐洗洁精餐巾纸课外书到班级了,口头表扬、放表扬条、表格记载、列入期末评比。
总而言之,耗进时间,耗进精力,抓细节,让细节成就学生,成就班级,成就未来!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 篇2
我从是班主任工作已经20余年,细细品味其中滋味,可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乐趣无穷。但我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后,不得不为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叫绝。看魏书生管理班级,我如沐春风,不仅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激情、乐观的态度与坚韧的毅力,而且深深为他独特的民主与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所折服。我认为,这种以服务为核心的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是魏书生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法宝,也是魏书生作为一个教育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对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亦有重要的启迪、借鉴意义:
一、”管理就是服务“,这是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
作为管理者树立服务意识,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可是在某些领导干部心中,这种服务意识变得陌生了,他们在下属、在群众面前首先想到的自己不是一个服务者,而是处处以”领导“自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下属、群众的想法、具体困难。魏书生不是这样。他不论做教师,还是做校长、教育局长,总是把自己放在与学生、教师平等的地位,心甘情愿当”助手“,扎扎实实做服务。由于魏老师始终真诚地、不带任何功利地坚持为他人服务的原则,他就能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老师、下属工作学习中的具体困难,并与他们一道探索出解决的有效办法。这样,魏书生就真正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拥护、支持。他所教的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而认为学习是个人份内的事,自觉性会大大增强;他的下属、教职工群众不再把工作看成是领导的命令,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由此看来,切实树立为教职工群众服务的意识,转变领导角色,放下架子为教职工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少说空话,多创实绩,是争取民心、凝聚民力,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法宝。
二、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这是魏书生民主管理的重要原则
魏书生自己首先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处理好,上级对下级,教师对班干部,要给足权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凡是学生能干的事,老师别干;老师能干的,教导主任不干;副校长能干的事,校长不干。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上下级、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势必能进一步使教职工群众身心得到解放,从而加强干群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育管理决策过程要多商量,这是魏书生民主管理思想的最大亮点
魏书生指出,我们是为别人服务的,是给老师、学生当助手的,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让大家这样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决策过程要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上。这里,协商要取得成功,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领导者、决策者要具有民主的心态,要相信集体智慧,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有丝毫独断专行的.思想苗头。其次,要动员全体教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民主协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经过协商形成的制度、规定,人人都要严格遵守执行,任何人,包括领导干部都没有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的特权。
四、建立计划立法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确保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是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落脚点
在魏书生看来,民主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主管理做得越好,就越为实现科学管理目标提供了充分保障,科学管理才是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将科学管理目标落到实处,教育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益。魏书生的教育科学管理包括计划立法、监督检查、总结反馈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系统。
正是由于这样完善的计划、检查、反馈系统的建立与运行,魏书生就如长了三头六臂,面对复杂繁重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创造出令世人、同行欣羡、赞叹的业绩。
总之,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既博大精深,其思想精髓在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教育理念,认真学习魏书生、研究魏书生,像魏书生那样充分地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用心爱护每一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也会更深的体会到为师的快乐。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 篇3
魏书生对教育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与民主是其班级建设的两大支点。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是其民主的支柱。让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时间干,干事有反馈与指导,这是其科学管理的支柱。其中提到了教师的修养也是工作艺术的保证,如教师要保持平和心态,对做人归纳了三个特点:看他人长处;每个人都有上坡与下坡之时;人要互相支撑。对学生进行精气神进行训练,对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进行训练。由小见大,这些具体操作上的东西,在其背后应该有值得深思的地方。我试着揣磨:和谐是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的主线。表现在: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和谐:魏书生是一个一直在践行自已信念的人,思想上生活中都是一个样,不虚伪,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理想要高于实际,否则人活着无动力。但做人心态上要平和,不要把自已当成一回事。这种心态很像儒家提倡的“知命”。
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待自已他人的顺逆都要看得开,人与人之间要支撑。师生关系要建立一种互助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和谐: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这在魏书生的班级中是一个铁的现象。其根基类似于现在很流行的“孝育”。
个人与知识的和谐:“君子不器”,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激发学生向上的斗志,和学习的兴趣。
智力与非智力的和谐:智力的训练各校已经受到了足够的训练,所以他极其注意训练学生的意志与注意力,所用的'手段就是跑步、做好一件小事、传统气功。
民主与管理的和谐:很好地处理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要求的结合。从学生能做的入手进行引导。
德智体美劳各项的和谐:在学习之外求成绩。自身已具备,反向身外求。
以上是我对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的一点感悟,要想读懂他的教育理念,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 篇4
最近阅读了《班主任工作艺术》,我深深地有了这样的体会: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提高的。我掩卷深思,光有态度是不行的,还得讲究方法。后来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的班主任,而应是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于是我对书中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个人表现的独特性”和“班主任工作艺术运用的机变性”“班主任工作艺术表达的情感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撰写了德育论文《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再者是书中对教育特殊学生的教育艺术手段也让我受益匪浅。如《用好“暗示”增强教育效果》《请给孩子们积极的断言》《班主任的点化术》等章节让我明白了教师只有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爱融为一体,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但我认为爱要用行动来诠释。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她最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作业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她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这个孩子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针对她的情况,我开始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后来我在学习了《班主任工作艺术》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她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因此,我先帮助她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
首先对她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2、对她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她实现目标。
3、对于她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其次引导她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信心。
最后引导她逐渐提升目标,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
通过一个学期的转化,她上课会举手发言了,作业都能认真及时完成了,整个人也变得自信阳光,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了不断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读后感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认为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作为班主任,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严格要求,不歧视,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导。我们作为班主任只有用心用行动去教育学生,去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才能实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艺术读书心得 篇5
从师范毕业走出学校再走进学校,经常听到有关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故事。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可以做得这样出色,他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深深折服了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照魏老师的工作,深深感到了巨大的差距。下面简单说说自己对《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一书的体会。
一、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从儿时上学到成为老师走进校园,耳边经常响起要坚持学习的声音。魏老师在书中也说到、班主任要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进取,学会驾驭自己。善于学习,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才能把学生教得更好。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忙碌着,经常因为繁忙、疲惫忽视了学习,经常教学生坚持就会胜利,自己却经常因为某钟原因放弃了充电学习。经过学校多次的培训和书中的启发,我也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每天睡前坚持看15分钟书;办公室订阅的有关班主任或者学科的期刊每期必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进步。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不要替自己找借口,坚信学习会让自己进步!
二、给尖子生一个机会冒尖
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中,魏老师的方法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道理,但却非常细致非常实用。大到班级管理理念,小到班级布置都有具体的做法供我们参考。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到如何培养和选拔班干部。每个班都会有个别比较突出的学生,但是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太操心,不够放心,怕班长管不好,不敢放手。其实学生也一样,他的管理能力提高可能是通过很多次失败后才进步的,作为老师首先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学生的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所以,要大胆地放手,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锻炼自己,作为班上核心管理任务的班干部总有一天会让老师放心,做出得力小老师的样子。
三、给中层生一个机会表现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忽视了占班级总数最多的中层生,他们不是很优秀,也不会很让老师操心;他们不会很调皮,成绩也不会很差劲,经常会在班级管理中给放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其实在那群体当中也有很大部分很想表现的学生。班级事务会很多很多,全交给几个得力的助手当然会很放心,但是有很多学生也会因此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书中魏老师也讲过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事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只有有机会就让学生锻炼,久而久之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还可以带来成绩的'进步。
四、给后进生一个机会进步
班级中的后进生人数不多却很让老师操心,有时老师一天的工作大部分都会围着他们转。许多后进生在学校呆了几年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其实后进生也是渴望得到夸奖的,有时候他们做了10件错事,偶尔可能努力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却常常被忽略。只要我们细心地去扑捉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动,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也许就是让学生改变的时机。给他们一个表现和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虽然不可能一年半载让所有后进生进步,但是努力提高一个就少了一个,自己的经验也多了一点,持之以恒,自己会很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