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7-31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们观看了电影《活着》,看完了我们心里都有很多感慨!

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小说我没有读过,据说很沉重,不过通过这部电影已足以感受心头之重。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提到“活着”,影片中福贵和春生在国民党抓去的时候,在无数的尸体中说:要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去;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葛优的活着只是中国千千万老百姓活着的缩影,

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

福贵的命运,是时代的命运,也是一部分人的命运。一个败家的子弟,看着家道中落,在穷困潦倒中生存,由富有变为贫穷,母亲的去世,巡演皮影戏被抓服役,参加内战,意外地失去自己的儿子,女儿的死,都是那么惨痛,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家人极力的维持中,命运和社会给他们开着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玩笑。看得出来,生活没有丝毫动情,要给他一个完好的感觉。福贵居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晚年与妻子为伴,想这种可怕的生活。一个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生活又是如此的无奈。深深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真是一个要自己必须回答的问题。

电影最后富贵的外甥孙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像儿歌似的略带疲惫的而又韵味悠长的话语: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一切都好起来了……

看完这个电影,我们会明白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不再需要太多,我们活着不仅为自己,还为了爱着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着的人!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2

看完的时候心里是堵着的,感觉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眼里有点难受,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可能因为人是活的才会有这种感觉吧[咖啡]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有人问:

“人为什么要活着?”

最让我有感触的回答是“人不就是为了寻找自己为什么要活着的理由而活着吗?”

初阅不识文中戏,再看已是戏中人...

福贵活的一辈子都在和这个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一起成长,或许他的一生更是当时广大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这一辈的人们经历过太多风浪,看过太多世事变换,相信还会有许许多多个福贵活在这个世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生味道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尝,有人说,老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死法了,站在生命进化常理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件美好的事情了,尽管福贵在年轻时候如此放荡不堪,却总有些人的生命平淡无奇羡慕福贵这样的生活,人活一世,总得过的精彩一点,没有些起起落落,没有些跌宕起伏日子总是索然无味,如果可以,希望自己也能来一次福贵这样的人生,有过轻狂放纵,享过荣华富贵,经历过生死的瞬间,尝受过离别的痛楚....最后可以清楚的记得自己一生的过往,然后平常的讲出自己的故事,原来也不过如此啊...

不是不会痛心,而是已经习惯,习惯了一个人承受,一个人怀念,一个人活着,活着活着就那样了...

其实,人活着已经不易,你还能跟这个世界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人活着已经是幸福,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希望每一个生命都不要辜负自己活着的每一个日子,直到生命的尽头[爱心]...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3

阅读《活着》其实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吗?尽是人生。有很多的读者都把《活着》奉为最好看的书,甚至于定义为“最好看,没有之一”。

这并非没有道理,年少轻狂时的放纵不羁到家产败光之后的落魄凄惨,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失望吧。

更为失望的啊,父亲是在接受不了风光无限的家一夜之间沦落,自杀而死,失望吧。一个家的支柱没了。

然后,母亲一生几乎未下地干活,就因为福贵的作孽,在年老迟暮之际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一点一点地做活,然后患病,却是没有钱,失望吧。

然后,因为女儿生病去城内请医生却被抓去充兵,几年未归,生活在随时被从天而降战场上,失望吧。

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儿女不识。女儿因生病再也无法开口说话,绝望吧。

听话懂事的女儿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好人家,却是因为难产死在了医院中,福贵还是连夜埋掉了自己的女儿,绝望吧。

然后,出门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儿子到晚上就变成了躺在姐姐死的那家医院里的尸体,又是亲手埋掉,还得想着怎么安抚重病的妻子,绝望吧。

然后,从小娇贵的妻子患病了却为了几个可怜的工分坚持下地,到最后又在儿女死的那家医院,还是福贵亲手埋掉,绝望吧。

女婿带着外孙艰难生活,但是女婿在工地上被意外致死,还是他亲手埋掉,看着还不懂世事的外孙失去双亲,绝望吧。

带着外孙回到了乡下,却被福贵煮的过多的豆子撑死,亲手埋掉了自己的外孙,绝望吧。

苍凉难耐的人生,凄凉悲怆的经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人的心灵,可是这真的也就是人生啊。

这本书会让我们用同情的目光看待这世界,会让我们珍惜当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会让我们明白人生是在猛兽随时出没的荆棘之路上走完的。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4

深夜用两三个小时读完余华的《活着》,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痛!全文没有过多的抒情,作者的情绪全靠富贵的一生带动,作为读者我的心也特别的沉闷,其中的几段读的已是眼泪溢出。有谁能评价说福贵的一生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他如果是幸运的那他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远去就幸运吗?如果说他命苦不幸运,那他差一点就被地主的地位给害死,这能算不幸运嘛?所以说,我们也根本没有办法去判定富贵这一生到底应该算作什么???只能说: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这本书读起来会让现代人发出更多的沉思,会感谢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的负面影响!在农忙的一个中午,我走进一家敞开大门的房屋去找水喝,一个穿短裤的男人神色慌张地挡住了我,把我引到井旁,殷勤地替我打上来一桶水,随后又像耗子一样窜进了屋里。

当我望着到处都充满绿色的土地时,我就会进一步明白庄稼为何长得如此旺盛。

这两句话是我看懂了却不想懂的。活着却想死了一样,重复的日子,好没朝气,很多人活的像行尸走肉,生活渺茫!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活着,从来都不知道!

文中富贵的那一点点幸福,让人记忆深刻,像儿时得到心爱的玩具,以小见大,从一个县城一个村子,富贵经历的不同时代,他的遭遇,现象那个时代的中国令人惋惜又令人无奈。

“本身临其境,何谈感同身受”阅读之后不免让我想起儿时,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幸运的。

“别无病呻吟了,活着吧”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着,我们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仅此而已!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5

最近,赵宝刚导演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三部《北京青年》正在热播,偶然间听到它的片头曲,名字叫《活着》。歌里唱道:“生活啊生活,离不开折磨……这就是生活,就这么活着吧。我们离不开生活也难免犯错。爱过了错过了伤过了痛过了,也曾失落过,到最后你还是会爱上这生活……” 听到这首歌,激起了我想看看这部电视剧的冲动。活着,就这么活着。我不禁想问,怎样活着?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就这样涌入脑海。当然,当问题出现在脑海的时候,大脑也会随即寻找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于是我联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余华的小说《活着》,小说的理念是活着的本质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充满辛酸血泪的沉重人心的小说。在介绍小说之前,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作者。余华,当代著名作家,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迁居浙江海盐,现定居浙江杭州。在其青春成长期间,学习了一回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文后先后发表了很多作品,被翻译为多种文字,畅销国内外,对社会的影响颇深,因此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项。《活着》是其著名代表作之一。

《活着》叙述了在中国三四十年代时,一位地主少爷福贵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后在为母求医的路上误打误撞被国民党抓去充当壮丁,最后成为共产党解放军的俘虏。返回家乡后得知母亲早已去世,可爱的女儿也成了聋哑人,但还好,他的儿子聪明机灵,活泼可爱。然而,命运很残酷,悲剧逐渐来袭。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历了人世间莫大的痛苦,他的妻子、女儿、儿子都相继离去,从此与他阴阳相隔,只剩下一头老牛陪伴在他身边。《活着》向人们揭示了人活着的本质,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承受了人生中的巨大苦难,洒下了无数的泪水,但依然没有绝望,因为他还活着。活着,就这么活着。没有希望,没有绝望,就这样活着,直到生命终结。

经典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6

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福贵对生的渴望就一点一点的增强。也许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当他看到什么是“坏”的时候,自然可以做到“好”。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只有活着才能去追求,去选择,去改变。

单纯的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应该倾尽一生去追求的,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单纯的活着,欲望始终束缚着人的内心,无法摆脱的。其实所谓的痛苦和欲望,都是我们的主观思想,如果真的可以把生存的意义上升到活着,便可以选择性的接受与不接受,甚至是选择性的面对于不面对,福贵这种经历过人世间极苦极悲的人应该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也好,顺其自然也好,随遇而安也好,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生命并非一个绝对体,有些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外界的必然条件视时回归现实,基于现实做出自己的判断,给出自己的评价。

总之这都是一种对自己考验,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参悟。

同时,福贵这种释然一切,对生死无所谓的态度也是一种悲哀。我们不能追求生死无谓,而是应该追求生死无畏,如果功利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放弃所有流泪的理由,甚至连一个借口都不给自己留,活在一个虚设的环境里,生活自然是枯燥泛味的,也是失去了其根本意义的。

有些人在有些时候是没办法的,就像福贵,经历了那么多,到最后他身边就只剩一头将死的老牛了,他一生都在选择,却一生都没有被幸福选择,只是悲哀,是他自己的放荡还有社会的动荡造就了他的悲哀。不说那些打着解放旗号的革命运动是否科学,我只看到了福贵这类人的真实的悲剧。

穷困人民是没有地位的,福贵一家的悲惨泯灭也并非偶然,有造成其发生的必然原因。那就是黑暗的社会对于穷苦人民的蔑视甚至是无视,他们的生死没有人在意,却要在不必要的时候被剥夺生存的权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