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使我走进了充满爱的世界。书中每一则故事都很让我感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允许侮辱我的国家》这则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贫苦的`意大利少年,从小就被卖到马戏团,经常挨打受骂,还要挨饿。有一天,他终于逃了出来。在意大利领事馆的帮助下,他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船上的乘客们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纷纷给了他一点钱。正在他庆幸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吃一顿饱饭时,他听到了那些给他钱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国意大利,于是那个小男孩就毅然地把这些钱愤怒的扔了出来,并高吼到:“我不稀罕你们这些人的钱,你们侮辱我的国家!”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小男孩宁可挨饿,也要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行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这样的爱国者。南宋名将岳飞,他少年时就立志“精忠报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忍辱负重,含冤而死;多少健儿,为了让五星红旗能高高飘扬在赛场的上空,忍者伤痛,奋力拼搏……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无数人奋发向上。
我们从小就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树立爱祖国的思想。爱祖国,平时应体现在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方面。爱祖国就一定要为祖国而奋斗,自己将来也像他们一样,要为祖国增光添彩!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2
《爱的教育》一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每月故事——《爱国少年》。一个意大利少年用他的一个举动——将钱扔回给侮辱他祖国的人,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也为“爱国”这两个闪亮的字眼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少年的一句“你们侮辱了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显示出他内心坚定的信念。这位少年的故事使我颇为震撼,也令我陷入了沉思……
我身为一个中华儿女,我有没有尽到我爱国的责任?》什么是爱国?其实,“爱国”的含义很广,爱国的范围更广。由古至今,涌现出许多爱国的'中华儿女:刘胡兰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坚持不出卖,最终鲜血横飞,头颅抛地,但她却无怨无悔;抗战时期,国民党非但没有专心抗日,反而来“剿共”。国难当头,张学良、杨虎城毅然起军扣押了蒋介石,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最终被迫同意,但两位爱国将领缺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张学良被软禁了99年,杨虎城则被杀害。但他们却因此而流芳百世!这便是爱国。
如今,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广东选手陈燮霞的女子48公斤级举重为中国赢得了首金!紧接着庞伟冲破困境射下了第二枚金牌!郭晶晶/吴敏霞天衣无缝的组合也为中国摘下了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的桂冠……这是健儿们的爱国体现,他们不愧是中华儿女!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3
“这是爱的人间,我在爱的人间成长……”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眼前便会出现一部书,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形式,讲述了许多小,从中,使人感受人类是多么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是核心的东西——爱!因为有爱,我将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给我的心灵带来新的震撼!
在《爱的.教育》中,我最喜欢看的、最难忘的是《医院天使》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爸爸到英国去做工,前几天刚回意大利,可是在下船后,突然生病了,因此住院了,在医院里,他写信他的妻子,妻子收到信后,也想去看望她的丈夫,可是她的一个儿子生病了,还要扶养一个小女孩,她只好让齐启禄去,可是到了医院,他却忙照顾别的陌生人,在这位病人幸福地去世之后,他这才回到了亲爱的爸爸身边。这个故事铭刻在我的头脑里,再也忘不了。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爸爸独自一人在外工作,妈妈留在家中专心陪伴教育我,每当他生病、难过的时候,便会从远方打来电话,而我就会安慰他,让他重新变得快乐起来,我和齐启禄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我们身上都有着相同的一个字,那就是“爱”。
该爱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仅要学会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更要学会爱集体,爱社会,大爱无限。让爱走进我们的心灵。我相信只要拥有一颗爱之心,世界将会更加绚烂无比!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4
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这个社会中,学校和家庭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今天看到《烧炭工人和绅士》这一节。绅士的儿子在学校里骂了烧炭工人的女儿:“你爸爸是个叫化子!”当绅士知道后,他态度坚决地要求自己的儿子对小女生说:“请你原谅,我说了一个无知的、不理智的人说的不正确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如果你的父亲同意的话,我的父亲会和他握手致歉,并为此感到荣幸!”
我的内心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位绅士以自己的言行教育了自己的儿子,也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碰巧了,不久前,我们班有一位男生的母亲只因为我班的一位女生在出时,不小心动到了这个男生的桌子,就跑到学校打了这个女生一巴掌。我真心疼这个无辜的女生,但是她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关心与支持。而反感这个男生,我真为他感到可怜!他母亲这一巴掌打断了孩子们平日里对他原有的同情与帮助(他的腿有点儿不方便),也可能打断了这孩子原有的优良品行。到现在,孩子们讲起这事还个个忿忿不平!
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得教育好家长。每一个家长心疼自己孩子的同时,应该想想怎么做才是真正地对孩子好。如果只因一点点小事就不分轻重,做了一个成年人不应该做的行为,那么,这个行为背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可能恰恰是要他的孩子来承受!才是孩子品行教育的最大阵地啊!!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5
今天,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还有一个书名叫《一个小学生的日记》。
书的内容是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写的日记:包括学校感人的事,父母的信,老师说的动人故事,以及家里的'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保护弱者的卡隆。经常有孩子欺负弱者,而卡隆总是站在前面讲理,如果那个孩子不听劝告,卡隆就会动手脚。确实,如果有人仗恃欺凌弱小,我们应该阻止,或者告诉老师。
书上说:老师也会“发火”,我们也会“发火”。读完书后,我觉得老师“发火”容易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我们的作业不认真,我们上课开小差等等,这些原因都可 能使老师“发火”。而我们对此不太理解,还说:“这个老师狠死了,一点儿也不好。”现在我懂了,严厉也是一种爱!或者说老师批评我们甚至“发火”,也是一种爱!有些家长不理解老师,甚至埋怨老师。我觉得这些家长应该设身处地的替老师着想,理解老师。
这本书可以给我们许多爱的教育: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等等。读完之后,我自己收获很多。
《爱的教育》名著读后感 篇6
《爱的教育》12月介绍了沃提尼、卡罗菲、女老师等几位性格有特点的同学和老师。
在介绍卡罗菲时先写出了对他的精明,吝啬和贪财的不好印象,然后有写到卡罗菲用水球无意中砸向一位老人时,他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并去看望受伤的老人,主动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送给老人,从这些事件中表现出了他慷慨、善良的一面,让人看到这个人物的形象丰满。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卡罗菲这样的人,虽然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性格不同,但是在关键的时刻都展示出人性的温暖与善良。我听妈妈说过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就有很多感人的事迹,有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在地震发生后自己又帮助好多同学逃出废墟,特别令人感动。
在感恩这篇日记中,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不容易,老师也有可能发生情绪急躁的.时候,懂得了“老师”是最尊敬、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因为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培育孩子们的心灵,开启孩子们的智慧!
在这个月中的故事处处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