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童年》有感 篇1
记得曾听人说过,说过的话,泼出的水,哪能收的回来?以前,我很不以为然:不就说几句话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就在最近几天,我对这一观点有了重新的认识。
前些日子,老师让我读一篇文章——《童年宋庆龄》。故事很短,我花了十几分钟就看完了,可是我觉得不过瘾,又看了一遍,这才合上书本,深深地嘘了一口气。不容质疑,我被宋庆龄童年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仅仅为了小珍和自己约好学做花篮的事,宋庆龄竟放弃了去叔叔家看鸽子的难得的机会,即使在父亲和姐姐的劝说下也坚持信守承诺,说: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应该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了。很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宋庆龄心中坚定的信念。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有一次,朋友小玲约了我在公园门口见面,一起去科技馆玩。可是,当天妈妈正好有空,要拉我去街上买衣服。我虽然还记得小玲约了我的事情,但想到妈妈工作那么忙,带我上街的机会可是不多啊,我马上就跟妈妈走了,想也没想要不要信守诺言的事。我在大街上出入一家家童装店,逛得真是快乐,可谁知道,因为我的不守诺言,害得小玲在公园门口苦苦地等了一个多小时。虽然事后,我向她一再道歉,可是已经不能挽回小玲对我的友谊。她再也不轻易相信我的话了,跟她说件事情,都要再三强调:我不说谎,我说话算数。
现在,读了《童年宋庆龄》的故事,我才明白,我当时不信守诺言是一件多么值得遗憾的事。宋庆龄之所以是一代伟人,这跟她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是分不开的吧!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我们小学生被称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更应该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重诚实讲信用的人。
童年宋庆龄的故事是我懂得:诚信应该是每一位小学生美好人生的起点。
读《童年》有感 篇2
冬夜很静,白茫茫的天地间白茫茫的雪花仍然纷纷的落着,一座建在山坡右侧的平方院子又传来了一阵阵毒打声、辱骂声和孩子凄惨的啼哭声……
可怜的阿廖沙就是在这充满黑暗、贪婪;布满阴森、可怖;弥漫卑鄙、龌龊的环境下长大的。
善良、高尚,拥有一颗纯洁之心的阿廖沙在吝啬、专横残暴的外祖父的毒打下;在自私、暴躁贪财的舅舅们的愚昧下,深切地体会到当时小市民习气的恶劣。在乐观小茨冈,正直工人格里戈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下;在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的外祖母的感染下,阿廖沙渐渐长大,成了一个正义好学,仁爱向上的好少年。
想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想要任何东西父母都会尽可能地满足你,我们沉浸在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中沐浴在朋友同学给予的阳光般的关心鼓励中,一切在我们眼中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但对于阿廖沙来说,他仅能依偎在外祖母的温暖怀抱中,听她讲述着一个又一个遥远美好的童话故事。当时俄罗斯的小市民习气,完全剥夺了人们最纯净的灵魂,毫不留情地注入一股又一股残暴、凶狠、劫掠、吝啬的污流。
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容胸怀的外祖母竭力用自己的慈祥、温柔保护着敏感而孤独的阿廖沙 ,守护着他内心善良、纯洁的本质,但阿廖沙不得不学着自己长大,自己走向未知的、变幻莫测的人间……
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经历过挫折的如阿廖沙一样的孩子似乎总是比一般人成熟些。他们并没有好好享受各自专属的美好童年,但在他们的记忆中,多了一道历练的彩虹。所以,我们拥有的“美好”童年只是一个称谓,一个回忆的工具,与那类人相比,这样的童年就太枯燥无味了。我们何尝不需要一个可以磨砺自己,可以获得成长能量的童年呢?
如果你仔细寻找,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时光轴”上,会不断出现不同的“童年”需要你去经历、去探索、去成长。但成长途中遇到的风风雨雨,有时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闯过去,你只有硬着头皮向前冲,突破重重障碍才能看到另一个灿烂而又危机四伏的“童年”。我们的生命也就在这周而复始的“童年”中变得更有意义。
而在每一个“童年”中,都会出现一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默默看着你,担心着你,关注着你——
等你再次长大,等你面对下一个充满挑战的“童年”。
读《童年》有感 篇3
人的一生,挫折总是难免的。它既可以成为失败者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也可以成为成功者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题记
窗外又下大雨了,银币似的雨点,吧嗒吧嗒地抽打在滚热的土地上,冒起一阵水气。原本平静的河水被雨点打得像个马蜂窝,溅起一个个小玻璃罩似的水泡。刹那间,闪电划破长空,在云中乱舞,巨雷隆隆做响,震耳欲聋。
和窗外一样,我的内心也正下着一场铺天盖地的滂沱大雨,老师的批评声在我耳边不停地回响:“你这次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一下子从第一名退步到了第十二名,哎,你回去好好地想想吧!”顿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疲惫和无助,似乎同学们、老师们的目光都变得异样了,考试的失利彻彻底底地击垮了我……
银练似的暴雨依旧下着,我茫然地望着窗外,悲伤、绝望。也许书籍原本就是治疗沮丧的良药,在这样的巧合下,我认识了《童年》。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生活总是美好而多彩的。每天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问候,有朋友们快乐的陪伴、玩耍,还有那一大堆数不清的玩具、零食、故事书……
可主人公阿辽沙呢?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地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外祖父变得野蛮残暴、惟利是图;两个舅舅也被金钱改造成了自私自利的人,经常为家产而吵架斗殴……幸好,阿辽沙的生活中还有善良的外祖母的存在,她和蔼可亲,教会了阿辽沙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面对逆境阿辽沙没有灰心丧气,相反的,他一直保持着与生俱来的正直、勤劳和对生活的信心、勇气。正是因为这样,我对他的印象更深刻了,也更加佩服他。
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心中的暴风雨也似乎在这一瞬间停息了。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经历。我明白了:虽然童年经历截然不同,但人的一生中,挫折总是存在的。阿辽沙能勇敢地面对童年中的不幸,战胜了挫折,所以挫折变成了他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若只因途中的一点障碍就停下前行的脚步,那我是应该感到可笑还是可悲呢?
是啊,生活就如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第二天,令同学们都惊叹不已的是原来那个快乐开朗、勤奋踏实的我又回来了,我重新点燃了对学习的热情。之后的每个日子,教室里多了我质疑问难的声音,办公室里也多了我虚心求教的身影……每当我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阿辽沙勇敢顽强的形象总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鼓励着我不应放弃,努力向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又一次考试来临时,我胸有成竹,思路清晰,笔底像是有泉水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来……最后捷报传来,我果然是那闪亮的第一,我果然成功了!
我怀抱着成绩单和试卷,又一次站在了窗前,欣赏着柳枝摆动的优雅,花儿绽放的美丽;倾听着小鸟欢快的歌唱,知了喜悦的长鸣……在西边的天空只剩下最后一片晚霞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那么灿烂,那么耀眼……
读《童年》有感 篇4
可怜的高尔基幼年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关于《童年》读后感。
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暴躁,经常殴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但慈祥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婪无厌,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两个舅舅。其中还有两个常常捉弄高尔基的表哥,朴实善良的"小茨冈"和高尔基成为好朋友。两人无话不谈,可是好景不长,可怜的"小茨冈"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高尔基就失去好朋友。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祖母死了,母亲也死了,他就被外祖赶出家门,靠捡垃圾为生。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黑暗,残暴,残怖,自私与贪婪,如果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高尔基根本就没有实际物质上的快乐童年,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童年。但事实上高尔基拥有童年,他的童年比我们现代的任何人的童年还要有意义,都还要富裕!在他的童年之中,他不能随心所欲;在他的童年,他不能挥金如土;在他的童年,他不能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正是如此,高尔基才看到了与常人所不一样的世界,也懂得、明白了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目标!因此,他才成为了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与高尔基相比,我们拥有灿烂的童年,彩色的童年,没有烦恼的童年,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多数孩子不曾领会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家人的勾心斗角,为争财产而六亲不认,打架斗殴这种事,几乎不会在我们家中出现。更不会发生折磨人致死这种"恐怖事件"。
仔细比较之下,我们现在的孩子显得太过幸福了,仿佛每天都生活在温室里,不用担心天寒地冻,不用担心忍饥挨饿…幸运之神总是眷顾着他们。
读《童年》有感 篇5
一束阳光流进我的胸膛,温暖的不是我的胸膛,而是我的生命。
——题记
打开记忆的门,自己如同只蜜蜂,飞出蜂巢,嗡嗡地采集着与各种不同人的交往经历,不论年纪,不论性别,把他们的思想知识送进我的蜂窝里。他们尽可能地丰富着我的心灵,引领着我的成长,这种过程和结果都如同蜜一般的甜。
但是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无疑是不堪回首的。
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感染霍乱去世后,就一直在外祖父的家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在他的眼里,成人世界是那样的丑陋无情,在外祖父这个充满仇恨与残暴的家庭里,年幼的阿廖沙早早的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痛苦、丑恶和残酷无情。
这唯一的家中,舅舅们成天为了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强壮的男性欺负甚至毒打着弱小的妇女和儿童。越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生活环境中,越是需要一束温暖的光来照耀阿廖沙的生活,这就是慈详的外祖母。她慈详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着圣母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同一团火焰温暖着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幽暗的童年岁月了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他一生的爱和感激,正是这种爱,让孤独的阿廖沙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爱。
除了外祖母朴实、活泼的小茨冈,正直本分的老工人格里戈利,快乐善良的保姆叶芙盖妮娅,知识渊博却又沉默寡言的“好事情”,他们都给他强大的精神支撑,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并逐渐成为一个善良、坚强、勇敢、纯洁、能干、自信的人。
童年的生活环境能够影响一个孩童的心灵,要想在不如意的环境中如意的生长、成长,我想是需要际遇的。在那黑暗的两年里,我如同阿廖沙一般幸运,遇到了这样的亲人。是他,我才能如同正常的孩子一般,是他我才能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那一天,母亲的突然离世,父亲瞬间因悲伤,眼底出血眼前一片黑暗而踏上茫茫的求医路。我的世界也同父母的世界一样,瞬间黑暗。我躲在床角,无力的抽泣着,那时我甚至不知道母亲的离开意味着什么,或者只是因为一味的孤独、茶饭不暖和昼夜不分而哭泣。直到一双枯柴般的老手将我的手捞起,拖拽出这座空大死寂的房子时,我才知道原来太阳一直都在。
我跟在他佝偻的背后,没有言语,只是跟着,似乎没有思想,只知道这是救我出黑暗的唯一稻草,即便是这稻草是苍老的,弯曲的。我清楚的记得,我被带到了那矮小晕黄的屋前,在院子里,他用一块湿毛巾粗鲁的在我的脸上乱抹了几下,丢下一句“自己洗手,吃饭”,便到门前蹲下“吧嗒”“吧嗒”的吸着廉价的旱烟。我洗了很长时间的手,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这样静静的站在他的面前,很久,很久。
“龙,来,吃饭吧。”
我又被那只枯柴推坐在饭桌前,半个馒头,一碗面条,却是自父母离开后吃的最饱、最香的一餐。他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吃,依旧是在我的对面“吧嗒”“吧嗒”着。
一直到奶奶陪着爸爸回来,我才真实的感受到了变化:奶奶的以泪洗面,爸爸的动则脾气震天,静则哭天抢地。我抱怨,我愤怒: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要让我摊上,为什么百帮疼爱自己的妈妈会离开,为什么健硕豪爽的爸爸会变这样,为什么,为什么……我常常在深夜里无声的控诉,慢慢地肆无忌惮地当着奶奶的面发脾气,直到那一次歇斯底里后的一巴掌,把我的世界打的颠倒了。我愤然的离家,躲在了屋后的草堆里,煎熬着夜的凄冷。
又是这双枯手将我捞起,拽着我回家。
“孩子,谁都不容易,你还有你爸,你奶。你爸还有你奶,你。你奶还有你爸,你。谁都不比谁强,谁也不欠谁的。”听了这样的话,似乎我明白了什么,但也似乎什么都没有明白。只是在日后的日子里,我沉默了许多,不是无谓的控诉,不是无用的歇斯底里。
时间一晃,我也知书明理。
现在的我能够平静的对待很多人、事,我想离不开他的那句话“谁都不比谁强,谁也不欠谁的”。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幸运的阿廖沙,他就是给我光明的“外祖母”。这束阳光流进我的胸膛,温暖的不是我的胸膛,而是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