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报告

短文网

2025-08-12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精选7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 运行 Windows 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

2. 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 了解 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 更好的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 ipconfig 命令

该命令显示IP 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 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 息。

2. ping 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 命令

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 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 以及当前TCP/IP 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 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 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名字列表。

5. arp 命令

使用ARP 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 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 命令

ROUTE 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 命令

net 命令是WIN 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 命令。

8. tracert 命令

Tracert 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 后面跟一个IP 地址或URL,tracert 会在进 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Tracert 一般用来检测故障的位置,可以用tracert IP 在哪个

环节上出了问题。

四、实验步骤

1. 执行 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 执行 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性。

3. 执行 net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执行 nbtstat,查看使用NBT 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 的TCP/IP 连接。

5. 执行 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映射。

6. 执行 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7. 执行 net,查看域列表、计算机列表、共享资源列表等信息。

8. 执行 tracert,查看到达某网络结点的路径信息。

9. 设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2

综合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

一、实验名称:个人简历的制作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Word20xx的基本操作

2、掌握利用网络搜索获得个人简历所需的资料

3、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实验内容:

1、利用网络搜索个人所需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2、设计个人简历的版式,并对其进行排版美化。

3、完善个人简历并认真总结。

四、实验步骤:

1、规划个人简历

2、搜索个人简历制作所需的素材

3、确定个人简历的内容结构

4、设计个人简历的布局

5、丰富个人简历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排版美化

6、完善个人简历

五、实验内容: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七、问题解决方案:

八、总结:

九、实验设备:

一台PC机及相关应用软件。

注:红色字体是自己需要填写的要求:

1、个人简历的风格、版式不限。

2、内容原则上至少包含三个页面:封面、个人简介和大学规划三个部分

3、要尽量利用Word中的表格、绘图、插入多媒体元素等功能来美化个人简历

4、建议参考网上的个人简历的制作模板。

5、将个人简历的电子版上传到教师机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3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节课的专业教学,教学对象为中学生,教学内容自选,学习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以Authorware或Flash为开发平台。课件有片头和片尾,片头展示教学主题、片尾呈现作者信息等内容,用flash等相关软件实现动画。

3、课件主控界面:以按钮或热区或下拉式菜单实现,有随时可开关的背景音乐(按钮或菜单都可以),有自定义类型的退出按钮。

4、教学内容:呈现课件的具体教学内容、过程和环节.要有页面导航系统、AW的3种以上交互技术、2种以上动画技术。用户能够很方便地操作你所设计出来的课件。

5、课件整体评价:设计美观、实用,运行稳定、信息量要充分,知识介绍准确;多媒体素材使用尽可能要全面。

二、课件的整体设计思想

首先,我先用了一个移动片头告诉同学们我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并告诉他们我的个人信息。接着,我用一张大自然的图片引入新课,并引起他们的思考(热对象)。让他们讨论后,才告诉他们答案(热区域)。揭晓谜底之后,我会让他们看一组探究性实验(插入视频)。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图,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超文本链接)!接着,我会就实验里的相关问题对学生们提问,让他们主动去思考!等到讨论出结果后,再告诉学生们答案,并作出总结(按钮交互)。然后,我让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探究相同目的的实验!做实验不仅有助于勾起同学们的兴趣,上课会更认真;而且,还有助于让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得更加深刻。接着,根据实验结果,我会提出相关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总结!我会做出一些实验建议!然后,我们就这个实验区探讨,交流(超文本链接)!最后,我会让学生们做几道课后习题(按钮交互)以巩固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片尾用了和片头一样的手法(移动)!

三、实验步骤

1.课件片头:采用Authorware的动画形式,加上特效,展现课程主题,并注明作者信息。

2.课件内容:主要采用“超文本链接”、“热对象”、“热区域”、“按钮”来控制整个课件。

第一,通过片头介绍课件内容。用“热对象”的交互方式,用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熟练使用函数Goto(iconID@""),使课件进行的更流畅。

第二,用“热对象 ”、“热区域”、“按钮“引出一些跟空气成分、实验有关的内容。

第三,在回答完课后习题后,假如学生回答得好,我会点击“掌声”的按钮,鼓励鼓励他们!

第四,课件的图片选择性的用上了特效,使课件效果更加好同时也用了等待,擦除使动画更完美的进行。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4

计 算 机 硬 件 的 组 装

实验时间:3 月30 日晚6:00-9:00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理解各部件的功能,了解微型机的各

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3.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内部部件的连接和装机步骤

4.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技巧。

二、实验内容

1、了解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种类和发展情况;

2、掌握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3、知道如何选购计算机的主要器件和外部设备;

4、根据了解的知识,动手实践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

5、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调试、维护方法。

三、实验步骤

(一)计算机主要器件及外部设备

1、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微处理器、主板、内存、外存储器、

输入系统设备、显示系统设备、机箱与电源。

2、计算机的结构构成和功能

⑴.主板:主板是一块方形的电路板,在其上面分布着众多电子

元件和各种设备的插槽等。

w w w .d o c in .c o m

⑵.主板的插座:主板上的插座主要是指主板上的CPU 插座和电

源插座。

⑶. 主板的插槽

⑷. 主板的芯片组:主板的芯片组是整个主板的核心,主板上各

个部件的运行都是通过主板芯片组来控制的。

⑸.CPU:CPU 由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个主要部件组成。控制器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器的指挥控制下,运算器、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构成了一台完整的通

用计算机。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现数据加工处理等功能的部

件,它接受控制器的命令,负责完成对操作数据的加工处理任务,

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单元。

⑹.内存:内存主要由内存颗粒、PCB 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

内存的作用是和CPU 进行数据交换的,用于直接提供CPU 要处理的

数据,同时内存容量有限,它需要不断的从外存调入当前操作需要

的数据以备CPU 使用。

3.计算机的拆装

工具︰螺丝刀

⑴ .拆卸部件操作步骤: 关闭电源,用螺丝刀拆下螺丝,拆卸机箱。

观察主机各部件的连接线(电源和信号线),各部件的固定位置

和方式(固定点、螺钉类型),并登记。拆除电源和信号线、板

卡、内存、硬盘和软驱。(不要拆除CPU、风扇、主板)

⑵.安装计算机部件的操作步骤:

w w w .d o c in .c o m

①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

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

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②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接下来插上电源线,

并在硬盘上联上数据线,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接口连接。

③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

口连接,数据线的1 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

光驱的电源插头。

④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

箱上。

⑤安装声卡:找到一个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

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⑥连接机箱内部连线

⑧连接主板电源线

⑨整理内部连线

4.组装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CPU :Celeron TM 7331128166 11.7V,QO49A275-0935 SL4P7

内存 ﹕ Ram axel 32M×64 DDR RME340H28C5T-266 256M

PC2100-2533

硬盘 :Seagate Model ST 360021A 60Gbytes +5v 0.85A~+12v 0.75A

显卡 :Grdering-code_pv-t02A-BRIB V9.5 W02103 TNI2 M64 32MB SDR

FAGP VGA

w w w .d o c in .c o m

软驱:Panasonic Model No.ju-256A907PC RED.M

光驱:CD-ROM DRIVE MODEL D-48×6D DC==5V 1.0A DC==12V 1.5A

四、实验小结

1.计算机是由各个部件组成的,缺一不可。

2.拆计算机时必须先拔除电源线,不然会对计算机内部组件造成一定

影响。

3.计算机数据线的孔数不同,对应不同的接口。

w w w .d o c in .c o m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5

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

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

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

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

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

2、网络资源的获取;

3、E-mail的申请及应用;

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

四、思考与总结

(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6

班级:计算机01班

实验题目:计算机的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计算机的拆卸和组装的过程,知道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以及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并掌握计算机拆卸和组装基础技能。

二、试验环境

硬件环境:硬件部件完备的计算机一台,维修工具若干。

三、实验过程

第一:用螺丝刀拧下机箱侧面板的螺丝拆开机箱。第二:把主板上的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拔掉(注意记住它们的位置)。

第三:依次把主板上的内存、显卡、网卡、CPU风扇,CPU拆下。

第四:把主板上的螺钉卸了,把主板拆下。第五:把硬盘,光驱,软驱拿下来。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能够安全并有效的拆装计算机主机,能够迅速发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并能记清各个部件的位置及拆卸顺序,实验很顺利。

五、心得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计算机拆装实验,我基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以前在家里只是把外壳打开吹一吹灰尘,而这次试验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电脑机箱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机箱内部CPU,网卡,插槽,CPU风扇,数据线的各个位置,通过这次自己动手拆卸电脑。也让我明白“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当然,在这次拆机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拆机时去没有注意到网卡与中央处理下面有卡子。当把这些拆下来后去不认识他是什么部件。最后才逐渐明白过来。

这次试验除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锻炼了我实际动手能力,也是我认识了电脑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也深刻明白我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装机时,有点小麻烦,总是感觉装的位置不对,线路理的也不顺。这方面需要加强啊。

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7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使学生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配置

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实验原理

1、双绞线(TP:TwistedPair)

a)也称双扭线,是最常见的一种传输介质。

b)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线组成。

2、为什么两根线要扭在一块?

c)当传输差分信号时,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程度上降低信号干扰。

3、双绞线的分类

d)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TP)距离很短时,传输率可达100Mbps~155Mbps。

e)屏蔽双绞线(STP:ShildedTP)铅包裹,减小辐射。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

4、UTP优缺点

f)缺点:对电波干扰敏感性较大,电气性较差。g)优点:直径小,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价格便宜。

4、双绞线导线色彩编码白蓝、蓝白橙、橙白绿、绿白棕、棕

5、双绞线的连接方法:直通线缆水晶头两端都采用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交叉线缆一端采用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B标准应用场合

四、实验过程(步骤)直通UTP线缆的制做交叉UTP线缆的制做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

第二步、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道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第三步,把4个线对的八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标准排列线序。

第四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口把理齐的线缆顶端剪整齐(1.5cm)。

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第六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第七步、利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

主测试仪:1-2-3-4-5-6-7-8-G

远程测试仪:1-2-3-4-5-6-7-8-G(直通线)远程测试仪:3-6-1-4-5-2-7-8-G(交叉线)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2、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六、实验心得

在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时要注意方向,钳口要和线口垂直。

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时要小心剥掉,以免破损了内部的铜线。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时,要轻轻的转到一周,这样效果更好。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时,要保持好位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