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8-13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也是我所喜欢的一本课外读物。

看过电视剧或动画片《西游记》的大家都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的故事。我们会被唐僧的虔诚、孙悟空的机灵、猪八戒的贪吃、沙悟净的憨厚等栩栩如生的主要人物所吸引,但是除了这些主角,我却对玉帝的特使——太白金星有独特的喜爱之情。

太白金星是天上众神中的普通一员,书中并没有强调他高超的战斗力和无边的法力,那么他身上是什么闪光的地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让我喜欢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色呢?是他冷静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他的方式既不是天兵天将们那样用手上的兵器来暴力解决,也不是玉帝那样用粗犷的嗓门和权威发号施令来解决,而是凭着沉着冷静的办法。比如,当天兵天将与孙悟空正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太白金星向玉帝建议:不妨将孙悟空招到天庭,封个小官给他,这样既可以体现玉帝对人才的爱惜之情,又可以轻松地把孙悟空控制住,不用花多大的代价就能化解危机。又比如,当孙悟空得知“弼马温”是天上最低级别的官员时,他一气之下就回到了花果山,还封自己为“齐天大圣”。天庭得知情况后,玉帝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派托塔李天王带天兵天将去花果山捉拿孙悟空,太白金星却不慌不忙地说:“不如封他当个齐天大圣这个空头衔,给他一些小事情做,这样不但可以省去许多麻烦,而且落个太平。”太白金星的这些意见和方法轻松缓解了孙悟空与天庭之间的争斗。

看到这里时,我回想起有一次,作为领读班长的我正卖力带领大家晨读,可是班上却吵得和菜市场一样,为了让大家能安静下来,我就毫不犹豫地拿起了讲台桌上的教鞭,一边敲打,一边大声地喊叫着:“安静!都给我安静下来!”但是班上的同学似乎都没有听到,依然交头接耳、问作业、聊天……我恨不得用出“河东狮吼”般的声音对大家嚷。现在回想起来时,我才发觉当时选择的方法不妥当。太白金星如果在场的话,他一定会打开课堂的加分栏,为表现好的同学加分。大家听见了加分的声音,一定会全部坐好,这可是关系着大家积分的排行,同学们平时可珍惜着呢!这样就可以顺利地组织好班级的纪律秩序开始晨读,又激发大家的上进心。真可谓一举两得!

现实中的我,也要像太白金星一样,遇事沉着冷静,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太白金星先生,虽然我们生活的时空不同,但是我相信,您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铭记于心的!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西游记》,不仅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体现出了高于现实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容。瞧,齐天大圣孙悟空,一心向佛的唐僧,贪吃贪色的八戒,名不见经传的沙僧……一个个人物,宛如鲜花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并绽放,那馥郁花香,飘经滚滚的时间长河,芬芳传世。

《西游记》读来脍炙人口,说的是一个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连同坐骑白龙马保护唐僧西行取经,路途中共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最后取得了真经并带回东土播传与世人,他们也功成正果而成佛。

这个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以现实作为背景搭建起来的“梦幻世界”,赋予了我对人生的又一个认识——

锲而不舍地朝目标奋进,才是成功的前提。

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中片尾曲有一句歌词:“容易干不成大业绩。”说得好,唐僧刚开始和两个和尚出发取经,途中路过虎穴,老虎把两个和尚和马都一并吞吃了,唐僧幸得一猎人相救,不过也吓掉了半条命。但唐僧重振雄心,在第二天的曙光中与猎人一家的送行下踏上征途。后得四个徒弟作伴,有时,八戒突然来一句:“散伙了罢!”但另外三人坚定不移,又一起向前挺进,奔向未知的变数。

时间一点一滴从他们的步伐间轻轻流逝过,弹指十几年如一瞬。不断的日月更替中,有悲欢离合,可是彼此坚定的意志支撑着身躯,不然这么多年乏味路途加上无数噩梦的挑战,谁能受得了?十几年的不懈奋进,最终换来了得到真经的那刻几乎要潸然泪下的欢喜。他们终于成功了,看到这里我也不禁笑了。是啊,多么艰苦,该需要多大的毅力?

在平时的生活里,不提似取经那般的伟事,就算是再也普通不过的学习,也需我们坚实的奋进脚步。

刚升初中那会儿,我的英语烂的就像一潭稀泥:单词无积累、语法不通、音标认不会。英语习作对于小学从未接触过的我简直是天方夜谭;英语课上老师的话,仿佛是一串外星语言,“无法识别”。但我一秒不放过地认真听着那节教音标的课,将每一个单词书写在手心、烙在心里,将每一篇指定的课文都牢牢掌握……我相当于从零开始学英语,但慢慢步入了正轨——一切都归于我的不懈努力,就像唐僧师徒四人,我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如今掩卷了《西游记》,它那无比的魅力仍氤氲于我的精神世界里。它教会了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松懈时,想象自己是八戒,再说“散伙”,可要小心被大师兄的金箍棒打手心了!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是对“西游”精神的一种提炼和概括,既写出了“西游”披荆斩棘的艰辛,更反映了一路向前的无畏乐观。

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正是的“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杨红叶坠”的秋深时节,唐僧迎着清霜,披着明月,西出长安,踏上了取经之路。虽说是如来的得意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可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肉胎凡身的和尚。他不知道前方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等在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毒魔恶怪正眈眈虎视着他那能让人长生的皮肉口滴涎水。他当然也不曾期待有几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来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他的心里只装着一件事:取经。他的脚下只有一条路:西天。伴随他一起上路的,是求取真经的信念和永不退缩的意志。哪怕落入妖魔之手,饱受绳捆线绑笼屉蒸煮之苦,几度命悬一线,可是只要一脱险境,他又会立刻踏上西行的路。

与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不同,三个徒弟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个个都能腾云驾雾斩妖除魔,去往西天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的事。然而,他们却跟随着唐僧亦步亦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取经人”。期间,也闹过误会与争执,取经的团队也几乎分崩离析。然而,他们三个谨记着对观音菩萨的承诺--“护送取经人”,一而再再而三放下嫌隙,各展所长合力驱魔,最终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十四年的取经路,孙悟空从一个冲动的石猴成长为沉着冷静的“斗战圣佛”,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完成了对各自罪愆的救赎。他们的西行路,是一条坚守承诺自我成长的路。

师徒四人奔走在取经的路上,而各种妖魔鬼怪也奔走在各自的修仙之路。他们有的脱胎于草木,有的幻化于禽兽,都为了在神仙之列占有一席之地而奋力修行。然而,对于成仙的渴望使他们的内心成了一座焦灼的火焰山,为了达成目的,他们不择手段,尤其是听说唐僧肉可以延年益寿便使尽手段欲施毒手。对长生的渴望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甚至忽视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可怜的他们,自以为走上了终南捷径,却不料反因此失了修行,丢了性命。

不论是仙是妖,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尘世间的每个人也一样。赶路的时候,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地,关键是不要走上岔路。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八大金驾起香风,把师徒4人送到了东土。历经十四年的西经之路,终于要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途中,唐太宗在唐僧出城后,让人修了一座望经楼,现在,望经楼终于头能看到归来的唐僧与历经千辛万苦,从佛祖那里取到的真考经!

猪八戒挑着担,沙和尚牵着白龙马,孙悟空扶着唐僧,在望经楼边出现了。而唐僧的徒弟惊讶地发现寺中几株松树的头都向东。原口这可是奇闻!不过他们又想起十四多年前,他们的师傅唐僧取经前,曾对他们说,兴若松树枝头转向东,他也就回来了。唐僧这一去,共取来三十五部经,一关五千零四十八卷!紧接着,唐僧又讲述了他的徒弟们一唐太宗还以为徒弟四个是外国人泥。“大约有十万八千里,历经十四年。不得不说,唐僧也是有为毅力,普通人也许不会为了帮皇上而走十万八千里,这路程都相当于地球赤道的长度了。而且这西行之路,师徒几人共收集了十二三种国印,也就是说,他们到了13国国家也可能不止13个。不过正当唐僧打算念圣经的时候,八大金刚则要求他们回到西天,神仙一出现,唐太宗大臣们吓得连连行礼。如来说,唐僧本来前世是如来的二徒弟,名叫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才成为和尚,还级封为了檀功德佛。孙悟空因为无怨无悔保护唐僧西行,被称封为了斗战胜佛。而猪八戒仍有贪财好色文心,没有成佛,被封为净坛使者,为此他略有不满。沙和尚伤生吃人造孽,后来忠心耿耿,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之子,如今甘愿作唐僧的坐骑,被封为八部天龙马,然后进了化龙池成了真正的龙!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白松马最终修成了正果归了本位。

好人还是有好报,无怨无悔的唐僧成了佛。曾经淘气顽皮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封为了斗战胜佛。曾经好吃懒惰,负财好色的猪八成仍没有故掉这个生病,也却也成了净云使者。曾经杀牛吃人的沙和尚,如今也忠心十足,成了金身罗汉。曾经不听话的小白龙受尽了磨炼,最终成了八部天龙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的功绩可也是难啊。不过只要心中有佛,自然也会成佛。

《西游记》已经画上了句号,不过我相信心地善良的唐僧,聪明无比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勤劳能干的沙和尚,他们会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缓缓前进,他们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西游记》读后感 篇5

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幻想。每当想起童年的自己,拿着半懂不懂的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或者听父亲讲着那些奇幻的情节时,对那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仙们的本事更是十分佩服与向往。今天,做完作业的嘉翊就

缠着我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读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时光。

孙悟空是嘉翊最最佩服的,因为他本事最大、法术最强,每当孙悟空一喊:“筋斗云!”筋斗云就像听话的孩子一样,立刻出现在了眼前,坐上去就在空中腾云驾雾了,一溜烟便飞出去十万八千里。而金箍棒更了不起,

要它变大就变大,要它变小就变小。一棒下去,妖精就死在了它的脚下。再加上孙悟空那双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它当然能斩妖除魔、天下无敌了!他对孙悟空的崇拜使得他买了一个又一个“金箍棒”,时常带在身旁,不管

走在哪里,总是舞来舞去的。嘉翊佩服孙悟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忠心不二,总是能在危急时刻历尽艰辛、打败妖魔鬼怪,救出师父,他对师父的忠心耿耿,让嘉翊深为折服。除了本领高强还有孙悟空,还有时常偷懒耍滑的

猪八戒、慈悲懦弱的唐僧以及憨厚老实的沙和尚,都给嘉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给嘉翊讲解西游记故事情节的同时,我没忘记积极地引导他:师徒四人为求得真经,就必须有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样,想要学好任何一样本领,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怎么才能学得好?只有付出辛勤和汗

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获得成功;为什么孙悟空要不畏艰辛护送师父往西天取经?我告诉他,因为取得真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真经代表着正义,孙悟空就是正义力量捍卫者的化身。

总之,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古典名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首先,父母与子女共同阅读文章,有利于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不易产生代沟,让忙于纷繁事务的我们在心态上也年轻一些,多一份童真和童趣;其次,在给

子女讲解故事情节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诸如努力奋、勤不畏艰辛、维护正义等等这些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最后亲子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对文学经典的兴趣。

因此,我十分赞成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把亲子阅读这件事做好并一直坚持下去,共同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新一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