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几年前,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曾有这样一部小说《摆渡人》,由于学习的压力和氛围,也没有机会读过这个曾经夺得五项文学大奖的治愈小说。如今有机会,在读过之后,确实感受颇深,受到震撼。
本书的女主角——迪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在学校受够了同学的嬉笑,但性格本应懦弱,不反抗的迪伦却第一次的选择了逃课去坐火车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是却在乘坐火车的时候遭遇了车祸。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叛逆,迪伦也突破自我,做出了自己的抗争。《摆渡人》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念,在我们的女主角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并没有感到死亡或是生存,在她面前的是一片无尽的荒原,身后是已经发生事故的火车,在这她遇见了属于她的摆渡人——崔斯特,摆渡人的职责是保护这些飘荡的灵魂,免受恶魔的伤害,最后让他们成功到达彼岸的边界,那是也是他们飘荡的灵魂正式迎接死亡。在旅途中,迪伦和崔斯特产生了不应该产生的情感,他们也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到达分界处分时候,却又返回要回到自己的身体,在路上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先要救助那些弱小的灵魂,不让他们遭受恶魔的伤害而堕落于其中,摆渡人不应该接近人类的世界,而迪伦却带着崔斯特一同穿越。他们做了许多许多不可思议却又情理之中的事,最终成功的返回了人类世界。
《摆渡人》构造了荒原上的规则。但是主人公却根本没有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他们打破了规则,只是因为至真的情感,一切看似破坏,却又那么有意义。
迪伦没有面对即将死亡的恐惧,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飘荡着许多其他摆渡人和他们所保护的灵魂。白天是安全的,可夜晚却恐怖无比,他们只有在天黑之前尽早的赶到下一个安全屋,待到天亮才可以继续赶路。如果赶不到安全屋,他们只能面对恶魔的攻击,最后被拽下地狱。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迪伦却爱上了她的摆渡人。他们欣赏日出日落,欣赏着荒原的美景,他们相互依偎,成为彼此的依靠。在即将达到最后终点时,迪伦敢于再次返回那危险的荒原,带着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找寻人生的意义,曾经软弱的小女孩,慢慢变得坚强起来,或许在作者所塑造的这个世界之中,被束缚的只有我们自己。而崔斯特作为灵魂的摆渡人,与其说是摆渡别人,不如说是摆渡自己。他曾经摆渡过成千上万的灵魂,但是对于他来说,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或许其中有一些小插曲,这却也只是他的职责。就在迪伦要求他去帮助其他的摆渡人的时候,他也在犹豫,因为他从来没有如此做过,他被束缚了太多太多,却始终没有勇气去突破。直到遇见了迪伦,他才明白人生的意义,不仅是实现自己的意义,更是对生命的成全!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假如我们的内心有一片荒原,谁是我们的摆渡人?是父母,还是朋友,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很难完成这段旅程,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的内心荒原才会开花。
最近我读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里面迪伦和崔斯坦之间的温情让我感动。
迪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但她的世界是一团糟的,她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捉弄,唯一谈的来的朋友也离他而去。一天,迪伦独自踏上火车,去寻找她的父亲,不想遭遇车祸。她认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其实是唯一的牺牲者,在那她遇到了崔斯坦,开始一段艰险旅程……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温情,迪伦面前的荒原是她心像的投影,在这段艰险的旅程,崔斯坦处处帮助她,好几次她差点被魔鬼抓住,但都被崔斯坦救回来了,迪伦也感染了崔斯坦,让他爱上了她,不再认为把她带到另一个世界只是执行任务,崔斯坦一路陪伴迪伦给了她温情,他帮她洗衣服,晚上睡觉时守护着她,并给她讲他遇到的一个个灵魂的故事。他们之间的那种温情让我感动。
这本书还让我感受到了崔斯坦带给迪伦的温暖,当迪伦冒险想去救其它灵魂时,被崔斯坦救了回来,告诉她这是别的摆渡人的事让她不要再去冒险,怕她受到伤害,其实这是崔斯坦对迪伦的一种关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自己的“摆渡人”,他们可能是家人,可能是朋友,在你遇到困难时会一直保护你安全通过,就像迪伦和崔斯坦一样,荒原上会有许多困难,有河流,还会遭遇到魔鬼,正是有了崔斯坦的保护,迪伦才能安全通过。
他们俩离别的场景也很感人,想到自己就要和崔斯坦分别了迪伦内心很难过,过了那面墙还回头望望崔斯坦,可惜看不到。这才有了后面迪伦沿原路返回去找崔斯坦,一路上没有崔斯坦的保护,但她为了能见到崔斯坦,不畏艰险,最终她找到了崔斯坦。
在崔斯坦这迪伦找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样子,她与崔斯坦一起踏上了往回走的旅途,并获得了成功。
合上书本后脑海中仍有不时闪现的各种人物:勇敢的女孩迪伦,摆渡人崔斯坦,不愿杀人的纳粹士兵乔纳斯,等待丈夫到来的老人伊莱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一个故事变成能赋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载体,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虽然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的改变,她明白了什么是温情,亲情,也变得坚强起来,她让崔斯坦走近了她的内心,从而有了温情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温情,父母和朋友都能当自己摆渡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自己的荒原上才开出了花,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忙碌又絮叨的母亲琼并没有给到她多少温暖,她内向,自卑,胆小,不自信,同学们也嘲讽她,唯一能够倾诉的朋友凯蒂也搬家了。
于是她期待着与素昧谋面父亲的见面,那天的冷风,那天的暴雨,那天的火车——却隔绝了与她父亲见面的期望。似乎期待在那一瞬间破灭。她死了,那趟火车唯一的遇难者,然而她并不明白。
迪伦一路跌跌撞撞挣脱着逃出火车,她期待着警察救护车能在这一刻出现,然而什么都没有,周围仅有空荡荡的山跟空气。绝望在心中弥漫。
在抬头仰望苍穹的那一刻,她看见一个少年坐在山上,迪伦心想最终有人来分担她的恐惧了,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他。
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灵魂摆渡人:他们的职责跟使命是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让他们到达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灵魂心里的映射,天气的好坏取决于灵魂的心境。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险,而安全屋却像是休息的驿站。
应对阴晴不定的荒原天气,黑暗沼泽,应对成千上万的随时能够吞噬迪伦灵魂的恶魔,崔斯坦引导并帮忙着迪伦,使迪伦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敢于应对自我的恐惧,脆弱,迷茫的内心世界,最终摆渡到彼岸。
崔斯坦带着迪伦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崔斯坦便是迪伦的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彼此温暖,互生情愫,崔斯坦有自我的职责跟使命,他的任务仅限于把灵魂摆渡到彼岸,似乎也注定了与迪伦的分别。
当其他灵魂摆渡到边界,穿越边界便能看到心中想要的家,可是当迪伦穿越过来,却还是一片荒原,因为在迪伦心中,崔斯坦才是一个让她感到温暖的人,而崔斯坦在荒原。显然他们在的不是同一个荒原,这个荒原没有崔斯坦,没有迪伦想要的温暖。
之后的之后,尽管害怕应对荒原,应对魔鬼,迪伦为了能够再见到崔斯坦,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重返荒原之旅。迪伦战胜了不可能攻克的困难,读后感。因为心中强烈的信念支撑着她,此时的她不在胆小懦弱,而是变得勇敢,不在畏惧。最终迪伦带着崔斯坦,打破命运的牢笼一齐回到现实世界中。这一次迪伦便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完成对崔斯坦生命的救赎。
在现实中,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亦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摆渡人,在我们心中难免有迷茫有困境,他们亦有可能在那一刻成为我们的摆渡人,带我们走过迷惘,跨过困境,感激在那些时刻为你摆渡的人儿。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我们度过一生,唯有自我才能做自我一生的摆渡人,最好的状态是你——心中有爱,无惧,在那一刻你便是自我的摆渡人,亦能摆渡别人。
嗯嗯,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
迪伦——“原先你在那里”,崔斯坦——“我在那里”。
《摆渡人》读后感 篇4
灵魂深处,有一座城,有一颗心,住着一个人。
——题记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这是崔斯坦对迪伦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人——摆渡人;对一个人——死去的人;产生了情——爱情。
他们之间有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像一根红线,牵引着他们走向旅途,他们相亲相爱,共同进退,难分难舍。
当灵魂的神降临的时候,他们遇见了。谁说没有一见钟情?一见倾心?崔斯坦就是一个,一个没有生命的光一般的人物,却爱着一个现实上的死去的人。他说,“为了你,我愿意牺牲我自己而送你进入灵的另一边。”这是怎样的一份责任啊!或许这并不是尽的摆渡人的责任,而是尽上一棵大树的责任。当他被魔鬼抓去,却意外流血不能复原时,他就知道,眼前这个人注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最终他们相互倾诉,相互融入,他们都谁也离不开谁了。
他们都拥有奋进的人生,他们都给予了我巨大感动:
责任:人生在世,为了什么?为了一份责任与担当。那么,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中华,为了崛起。故事中的崔斯坦尽职尽责,他摆渡了成千上万的魂灵。他摆渡灵魂,得不到丝毫回报,却依然坚持着。或许,有人会认为他的人生没有意义吧!可是错了,他跨越荒原,迎接新生,他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感动,他从不孤单,从不绝望。因为一切都是他心灵的映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生活就像挖井,挖得越深则越纯净,我们绝不允许让自己的生活像掘土一般只注重表面。”崔斯坦正是懂得了这种道理,所以他固守职业,越来越净。
信任:记得有一个关于黑奴的故事。一个小黑奴在三角贸易中落水了,他挣扎着,船上却无人知晓。他告诫自己,船长一定会来救他的。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了他在水中的呼救,最后船长真的来救他了。故事中的迪伦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将自己托付给摆渡人,选择去信任他。当崔斯坦不再出现时,迪伦告诫自己,“崔斯坦会来的,我相信他。”她站在安全屋里等待,呼喊,熬过了无依无靠的漫长日夜。正是她这种信任救回了崔斯坦的命(或许不是救吧),也救回了自己的命。她毫不怀疑的选择去信任摆渡人,最终赢回了属于自己的幸运。
爱情:爱情是两个人情投意合,爱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两个人相识相知那是一种最美好的境界。故事中的迪伦失去了崔斯坦,她感觉自己的人生失去了价值,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他。她打破命运的瓶子,穿越去新的世界。她跨过魔鬼出没的荒原,她趟过污水漫天的魔湖。她奔跑,她失去知觉的奔跑,为的只是去见他一面。崔斯坦离开了她,也不自在,也心不在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远隔千里的爱恋。
像迪伦一样,像崔斯坦一样为了生活而奋斗吧!
《摆渡人》读后感 篇5
这是一个有关于生与死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迪伦和单身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不过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很好。
学校里她也不受欢迎,唯一的好朋友转学离开。书中说迪伦是一个内向羞涩,做事一板一眼,沉着勤奋,但不是很聪明的人。也许她在学校不被老师同学所理解,和她这样的性格有关。
所以她很渴望从在另一个城市的父亲那里得到些许安慰。但去往父亲城市的那列火车出了事故,而迪伦的故事此刻拉开了帷幕。
令女主公处处受挫的雨天让这个世界变得模糊。
迪伦似乎是幸运的,因为她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她见到了男主人公——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者。
跟着荒野中唯一的“活人”崔斯坦,迪伦心中的疑惑越发的深。终于,她知道自己才是在事故中死亡的那个。虽然难以接受,但她勇敢面对。
接下来就是同恶灵的对抗,他们拼命的想要在白天结束前赶到临时屋,可即使这样,也无法避免的与恶灵恶斗了几场。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处处会遇到“恶灵”,他们想要把我们变成成员之一,壮大他们的队伍,拉更多的人坠入深渊。
懒惰、贪婪、拜金、逐利、好色、自私······
迪伦有崔斯坦的保护,一次次从恶灵口中逃脱。我们虽然没有灵魂的摆渡人,却有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嘱咐和同学朋友的监督。
如果人心本恶,那好的书籍和良师益友就是驱除恶的净瓶。
如果人性本善,那好的教育和自我约束就是阻隔污染的保护伞。
也许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认为大家都在做,那这件事就一定是对的,或者干脆不思考对与错,盲目的随大流。就如之前的抢盐事件。
但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要有判断能力和敢于抗争错误的魄力。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
故事几经波折,迪伦和崔斯坦终于度过了所有难关,崔斯坦完成了他的任务,迪伦被护送到了该去的地方,本来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但女主人公没有屈服于安排。
她离开了死人应该呆的地方,回到那片荒野寻找崔斯坦。她决定要和崔斯坦一起回到原本的世界去。
他们成功了,虽然代价是牺牲了崔斯坦又引导的一个灵魂。
大概世间事就是这样,并非那么公平,所以要想成为不被炮灰的主人公,要靠自己努力。
迪伦放弃荒野终点的安逸、平静的生活。她一个人踏入满是魔鬼的荒野,在没有崔斯坦保护下一个人战斗,她胜利了。她坚定的意志和改变陈规的决心让她活了下来。
创新很可能意味着打破一套运行很久的旧规,惯性不止存在于物理方面,人的心理也是有的。所以要抛弃旧的,接受新的,必定坚持,因为让人们消除心理的惯性需要时间。
崔斯坦也许从没想过他可以像正常人,像他摆渡的那些灵魂生前那样活着。是迪伦最终让他冒险一试,结果是人们的乐见其成。
故事结束在迪伦被救生员放在担架上看到崔斯坦,他们彼此微笑,崔斯坦说:“我在这里。”
故事虽然结束,但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欢笑悲苦,他们将共同面对。
《摆渡人》读后感 篇6
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教导下,我一直相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从来没有想过假若灵魂不灭,会是怎样的世界?借由《摆渡人》这个故事,我看到了一个灵魂不灭的世界。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离开现实世界,在摆渡人的指引下,经过荒原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继续生活,等待着与亲人们的灵魂团聚。灵魂不灭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人在临死时还有生的希望。这样我们在想到死亡时,就不会那么的绝望吧。我的灵魂不灭,便是我生的延续。这样我就能更平静坦然、甚至带点小乐观的精神,去接受人终有的一死!
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人,将死者的灵魂从现实世界引导到另一个世界,是他的天职。他没有自己的相貌,以什么相貌出现取决于他要引导的灵魂,哪种相貌合适就是哪种相貌。他没有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无休无止的护送每个灵魂穿过荒原,与疯狂的恶鬼作战,护送灵魂安全到达彼岸是他唯一的使命。“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们需要我。”这是他对迪伦说的一句话,迪伦,他护送的无数灵魂之一,读懂了他的悲伤,体会了他的无奈,打开了他早已封闭的心扉,走进了他早已麻木的灵魂。迪伦打破了他单调乏味的生活,带给了他曙光。
迪伦在生的世界里一直过得不快乐,妈妈的唠叨、同学的欺负、好友的离开,都让迪伦快乐不起来。在去与爸爸见面的火车上发生了意外,迪伦走入了死的世界,因为爱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她的世界也开始明亮起来。爱的力量让迪伦变得勇敢,她不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不要离开她的崔斯坦,她确定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即便重返荒原意味着血色天空的威胁、疯狂恶鬼的攻击,甚至可能找不到崔斯坦,但迪伦,很坚定!魂飞魄散也在所不惜!爱的力量到底有多巨大,让迪伦如此的勇敢!
也许“一定要找到崔斯坦”的信念太坚定了,也许迪伦对崔斯坦的爱太执着了,感动了荒原的天地与所有生物。紧锁的阻挡着前路的大门在她手上轻轻松松就打开了,荒原的天空也没有那么阴暗了,荒原的沼泽地也没有那么泥泞了,荒原的恶鬼也没有那么凶猛了……原来,只要你坚定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因为,你内心的坚定与勇敢,就是你的心像,而所有的外境都是境由心转。你沮丧沉沦,荒原就变得阴暗恐怖;你斗志昂扬,荒原也就变得可爱明亮起来。
迪伦与崔斯坦有惊无险地冲破了阴阳界,开始了人间的甜蜜新生活,这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我变得坚定且勇敢。因为坚定,我不轻易放弃和退缩。因为勇敢,我不惜代价去追求。所以,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永远属于勇敢且坚定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