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短文网

2025-08-19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

最近,我把路遥著名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三部都读完了。《平凡的世界》中主要讲了孙家、金家、田家,三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孙玉厚有四个儿女,大女儿孙兰花只上了小学,大儿子孙少安上完了初中,尽管他在学校学习很优秀,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只能回家帮助父亲干活。那时候生活十分贫困,但孙少安他们依旧努力学习,这让我联想到了我自己,现在我们学习的环境这么优越,家庭条件也都不错,如果我们还不去努力学习,真是辜负了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后来孙少安娶了个山西媳妇秀莲,一路鼓励少安,与他同命运,共患难,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有了秀莲后孙家的日子渐渐的有了好转。二儿子孙少平上学时家里很穷,每天吃饭,只能吃两个黑面馍。但是,他人穷志不短,在他身上总能找到一种乐观向上的正能量,他善于帮助他人,还经常省吃俭用地拿自己的钱接济他人,这种境界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最后只读到高中,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相当不易。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虽然他们最后没能在一起,但他们都是幸福的。

后来改革开放了,土地划分了,大家再也不是一起出山劳动,而是自己发家致富。孙少安在这时办起了砖厂,一下子,成了双水村的大人物。孙少安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的生活十分忐忑,他的想法也不同于人,办砖厂,那个时代在双水村,有些异想天开,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把砖厂办了起来,尽管这其中有很多困难,但他和秀莲,脚踏实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把砖厂办好了,但秀莲却去世了。后来,孙少平出去到了黄原揽工,进了大牙湾煤矿,成为了煤矿工人,因为他每月次次都下井,又工作卖力,所以拿的工资高,很快当上了二班班长,还成了大牙湾煤矿的先进个人。这让我感到做什么事要认真、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孙兰香,也在省城上大学,门门功课都很好。这让我觉得学习要努力勤奋。

《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了,要努力,要学习,有了知识、有了见识才能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知识还可以让自己变得充实,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

今天,凌晨四点,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

这是一本好书,从书中我看见了爱与坚持

我们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金波在青海当兵时,因为那首有名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而认识了一位藏族姑娘,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段令人揪心的爱情故事。

“我们立在军马场的草地上,相对而视。我不由得哭红了。她用厚墩墩的手掌为我揩着脸上的泪水,激动的说着什么。但是,她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什么她也听不懂,互相急的用手乱比划。但俩个人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她扑在了我的怀里,我紧紧抱住她。那时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但实际上什么都存在着。这时,军马场的政委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于是,一切都结束了……我很快复员了。”

当金波再去找那位藏族姑娘时,他却没有见到她。她被调到另一个军马场去了。他将一个公家发的搪瓷缸留给了他,而他也将他最心爱的竹笛留给了她。

这样,他们的爱情就算完结了。而直到现在,他们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道。既然两颗心曾经那么亲密的紧紧拥抱过,那么,姓名还有那么重要吗?

八年以后,他终于因为一个梦,奋不顾身的只身前往青海,找寻日思夜想的恋人。

“可是,她只是一个保持在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姑娘……我心爱的姑娘,你此刻在哪里?你是否珍视那些永远不会淡忘的甜美记忆?你,还唱那支歌吗?如果还在唱,那么,你现在唱给谁听呢?愿你听见这支歌,听见我心灵呻吟和飞溅着血泪的呼唤……”

他日思夜想的军马场已经不见了踪影,而他日思夜想的那位姑娘也终于找寻不到踪迹,可他仍迟迟不愿离开那个小镇。

“他长久的立在那个小湖边,立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望着深秋碧蓝的湖水,热泪在脸颊上淌个不停。波涛轻轻舔着他的脚尖,水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仍然是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时光再退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你美满的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一直到我闭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样会不息的唱那首歌,那只青春和爱情的歌,愿你长能听见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的企望,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或许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是在梦中,或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别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的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他终于决定明天离开这个小镇。”

“当天傍晚,当夕阳沉落,漫天飞起霞光的时候,他忍不住心潮澎湃的来到当年那个老地方。他曾在这里观看归牧的马群,和她对唱那首燃烧的歌。现在,这地方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十字街口了。”

“他遥望着远方,竟然又忘情的唱起了那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毡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

“他立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的唱着这支没有回声的歌。许多过路的藏汉行人,都惊奇的驻足而立,听他旁若无人的唱歌。人们多半认为,这是一个外地来的精神病人。不过,他却把这支美好的歌儿唱的如此让人揪心啊!”

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或者,他们经历了一场更加刻骨铭心的爱情!

爱,竟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

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

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为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都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吗?

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我突然间又想起了唐朝诗人崔护的那首著名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多美的句子!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3

超越浮华与喧嚣后返璞归真的平凡。

——题记

遥远的黄土高原啊,苍凉又厚重,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那,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

在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双水村的人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顶青天,脚踏黄土,这,是独属于那个年代,那一方天地的朴素与纯真。

镜头聚焦在孙少平身上,这是个默默承受人间苦难却从不放弃的,拥有着铮铮铁骨的有志青年。虽贫苦,不自卑;虽潦倒,不止步。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所以他怀揣着打破规律的热血,去往外面闯荡世界;因为他失去了灵魂导师,于是故事归寂于一个矿工家庭的平凡。

17岁的少年,缩着脖子,从泥地里蹒跚而来,当他慌张的把盆底混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碗里舀时,因高度紧张,血液涌上黄瘦脸庞,他无疑拥有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当檐水混着菜汤溅入眼睛,两颗泪珠从他面颊上滑过,包含着酸涩与羞煞。是的,他拥有着17岁贫穷少年的敏感,趋近于自卑。他也憧憬,也幻想,可都归于贫困,以及懂事。

当他遇见晓霞,一颗沉寂的心被唤醒,带着青年人的跃跃欲试像是要冲出胸膛。一次次的对话,心灵的交织,灵魂的碰撞,这个青年越发不安于平淡,他期盼着广阔的世界,期盼着更好的未来,期盼着更遥远的地方。

当他来到县城,桥头的等待,黑夜里的狂风,目睹了人间的不幸与苦难,痛苦使他成长。

心头的骚动,爱情的甜蜜,可爱的姑娘滋润他坚持。终于,他当了矿工,成了工人成分,他在黑色的世界里享受劳动的幸福和知识的浸润。是的,艰苦使他感到痛快,这是一种近乎于宗教信仰的执着。然而,当支柱倒塌,当爱人牺牲,他心如刀绞,于是他疯狂的奔跑直至心力衰竭。他痛苦的呻吟着,精神的打击使他神神魔魔近乎癫狂。心痛,心痛如海潮般涌至心间,他多么期望就有多么心痛。哭过,痛过,他依旧按照约定来到当初那个地方,完成某种仪式。他想,美丽的花朵永不凋零,那花朵仍开放在他心里。恍恍惚惚中,他突然明白,思念亲人,更应好好的活着。爱人的离去打碎了一场繁华的美梦,命运有太多的替身,偏偏我们看不到。人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这样永远无法触到未来的光亮。少平啊,他用自己诠释了这样一句话,“事情的真实不以我的意志而转移,哪怕我不情愿,却又能改变什么。”是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伤感?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经历追梦的时光与偷来的“清闲岁月”,因着一种报恩式的思想,少平的理想搁浅于一个平凡的矿工家庭。与师傅的妻子结合,也许是他最好的结局。虽平淡,却确确实实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在心田上烙下明显的印记。

当月光洗尽铅华,照着远方的深蓝幕布,生活这个舞台的幕布从未下落。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4

还在读大学时,我们就看过《平凡的世界》,当时我们寝室的姑娘们虽经济不是很宽裕,但还是人手一本,天天捧着看,看得个天昏地暗,看得书儿都皱了边。参加工作后,繁琐的生活磨去了少年的心性,看书已变得不再那么迫切,手机倒成了我们最亲近的人,可慢慢发现生活不再悠然,日子不再诗意,直到今年得知《平凡的世界》已被拍成电视剧,蓦然发现,我已离书墨飘香的日子太远了,心灵已似一片荒芜之地,于是又从书柜中翻出了这本已尘封多年的名著,一拿到手便舍不得放下,害得这段时间老公孩子都说我像着了魔,确实,我已被路遥笔下的世界所深深吸引,它让我对平凡一词有了更新的认识。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孝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平凡的世界》这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书中如此写道: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孙少平,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通过孙少平让我明白一个人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但我们在演绎平凡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让自己的心灵时刻是充实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价值。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5

虽然还没有读完《平凡的世界》,但它已经带给我不少的感触。

故事的开始就是在一个普通的双头村,人们在这里过着很平凡的生活。孙少平就是这里的一员。孙家是一个十分穷苦的家庭,在整个家中,就只有哥哥孙少安能干点农活来支撑他们家庭。这样的家真是生活不易呀。

孙少平就是孙少安的弟弟,还在读书上学的时候。弟弟在学校的日子也没好过。在学校,他连最差的饭菜都买不起,每天只能啃两个最没营养的黑面馍。每天,他只能在其他人都领完饭后,他才能去馍筐里拿两个黑面馍。孙少平能一直坚持下来也是不易的。孙少平可真是个敢于奋斗,不怕艰苦的人

孙少平虽然没有物质上的满足,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直想办法然自己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满足。他沉迷于阅读小说,他也经常会向他的朋友借书看。有时,他甚至会因为看书而废寝忘食。在后面,他得到与田晓霞要一起去表演的通知时,决定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也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孙少平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自强不息。

孙少安可真谓是孙家的顶梁柱。6岁时,他就开始和父亲干起农活。后来因为生活压力之下被迫辍学来撑起孙家。在多年的劳累以及极差的物质条件下,孙少安没有什么怨言。在分粥的时候,他也总想着把稠的部分给老人和年轻人喝。他始终没有倒下,可能是因为他一直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

孙少安小时候一直和田润叶的关系十分好,甚至想成家。但他心里十分清楚,田家是村里的有钱大户,田润叶的爸爸是也双水村的书记。反观自己,孙家在村里是穷的出了名的人家,自己怎么可能可以和田润叶成家?孙少安是已经清楚了,为了彻底打消田润叶的念头,孙少安便与贺秀莲结婚。难道孙少安真的不想和田润叶结婚?其实他内心一定是想的。但是如果和田润叶结婚,就一定会拖她的后腿,田润叶也有可能和他们家发生矛盾。所以,孙少安的选择也是颇为明智的。可以看出他也更是情愿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迈向成功。

孙少平和孙少安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也不怕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再看看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每一餐都能吃上肉;不用在烈日炎炎下在农地里干活;能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与他们比起来我们显然是幸福的。这的确是时代因素所是造成的。但是精神是不会随时代而改变的。他们那些乐观向上,不怕辛苦的精神,难道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自暴自弃,遇难则退吗?不,不是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优良品质是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做得到,难道我们就做不到了吗?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激励人心的书,它给我们展现的是最贫穷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凭借着自己的毅力走向成功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