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8-20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1

《呼兰河传》这本书主要讲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里面回忆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些往事,特别是与祖父在一起的`日子。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和她的祖父在园子里种菜的场景。萧红的祖父种菜,小萧红就会跟在后面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小萧红并没有真的溜平,而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还把菜种踢飞了。

这令我想到在我小的时候,在老家的那段时光,我跟爷爷一起去家后面的菜园玩。爷爷穿着一双大靴子,我也闹着要穿,于是我换上了奶奶的靴子,奶奶的脚虽然很小,但对我来说,依然是大大的靴子。我就这样穿着奶奶的靴子,晃悠悠地跟在爷爷身后。爷爷种菜籽,让我浇水,而我没有好好地浇水,反而是把水倒在没菜的地方,然后在上面踩。泥溅得到处都是,爷爷并没有骂我,反而轻轻擦拭着我鼻子上的泥,看着我笑了。突然,我又是不小心“啪”一下,哎呀,我摔到了地上,爷爷一把抓住了我,可没有来得及,反而溅了自己一脸的泥。爷爷并没有怪我,只记得那天,我们俩个泥人在田边笑得很开心。

回到家,爷爷就被奶奶批评了,可奶奶也没有骂我,反而是耐心地帮我换洗衣物。我一直很好奇,奶奶为什么只骂爷爷不骂我,毕竟,调皮的是我呀,而爷爷也不辩解,只是笑笑。

我想就像萧红的爷爷对萧红一样,宠爱萧红,包容萧红,我的爷爷也是这样毫无保留地爱我。我想萧红与爷爷相处的日子是最快乐的日子了吧,因为我也是。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2

前不久,我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作家称这是一部优美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本书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卑琐,落后的生活和愚味的精神。

《呼兰河传》中的第三章写出了“我”和祖父的童年时光。第三章中,祖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他和蔼可亲,总是笑盈盈的。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比如把小孩子的帽子取下来,有时放在袖口里,有时放在衣襟下,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你来找吧!”祖父很喜欢孩子们组,孩子们也喜欢祖父,而对于我,祖父尤其喜欢。第四章写了“我”家房子的荒凉。第五-七章写了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有二伯的`故事和冯歪嘴子一家的不幸生活。冯歪嘴子的王大姑娘死后,她就一个人坚强地带着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候也偷偷抹眼泪,但他一旦看到大儿子能牵着小驴喝水了,就立刻笑了起来,他只是想满怀希望地活下去,他对生命有一种珍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光明,而这丝光明,足以让我们拥有希望。

《呼兰河传》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愚昧思想与恶俗的牺牲品,她是老胡家花钱买的童养媳。初进家门是一个“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孩子,后来被婆婆打出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直入等不同人不断折磨,摧残,最终离开了人世。多好的一个姑娘啊!那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女孩去哪儿了?她的青春和童心呢?对,是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迷信了跳大神的鬼话,亲手一步一步地将这姑娘送上黄泉之路,使12岁的女孩子永永远远地合上了眼。看到这,我多么想冲上前,一把救下那可怜的团圆媳妇,让她不再饱受痛苦。可是,我不能!为什么人们只顾看,他们怎么这么没人性呢?这便是他们的愚昧。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人人都要有颗善良的心,要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是啊!哪怕生活再苦再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值得大家去阅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3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并不繁华,语句中有着一丝丝悲凉,有因迷信而造成的人生悲剧,有东二道街的“大泥坑”,有大大的祖父家的后花园……这篇小说十分朴素,但从言语中听到了萧红讲述着呼兰河的故事,尽管有些忧郁,却依然美丽动人。从儿童的视觉,写明了呼兰河这座朴实的小城。

呼兰河里住着普普通通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平淡淡,偶尔会翻起一些小事。如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淹死的猪,卖豆芽菜半疯的王寡妇,染缸房内死了一个人,买麻花的一家人,变化极多的火烧云……呼兰河城里的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只有在大型的盛会上,人们才会忘记生活的劳苦,一同狂欢!无论高贵卑贱,都一起享受。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们,在集市上买自己喜爱的.东西,好吃的好玩的都有。萧红笔下的祖父更体现出了浓浓的祖孙之情,调皮的萧红总给祖父增添了不少“麻烦”,但祖父一直笑呵呵的。祖父、后花园已经成了萧红每天不可缺少的了。萧红特别调皮,所以祖母并不喜欢她,同样,萧红也不喜欢凶巴巴的祖母。祖母去世后,萧红仍然调皮的将祖母的遗物翻了一遍,祖父也不介意。

迷信是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人给我的另一个印象。胡家的团圆媳妇,因为折磨而生了重病,胡家的人听信了整座小城的各种偏方,花了多少吊钱啊!最后还是徒劳无功,团圆媳妇被开水烫了三次后悲惨的死去了。这就是迷信的造成的恶果!

呼兰河城里还有一个特点:爱凑热闹。凑热闹只为一时欢乐,就像今天所说的“吃瓜群众”,还有一点迷信的说法使得事情越发复杂。

呼兰河是作者萧红的童年记忆,这中间有悲有喜,但更多的还是呼兰河城里人们的特点,他们朴实善良,虽然十分平凡,但他们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顽强地活着,给我以深深的震撼。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4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著名作家茅盾读了《呼兰河传》之后发出的感慨。

《呼兰河传》是一本充满无奈的“回忆式”长篇小说,是萧红一生的写照,它是一篇叙事诗;萧红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写了呼兰河这个小镇几个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风俗,它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萧红虽是一代才女,可生活并不如意,芳年早逝,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我读《呼兰河传》,羡慕小时候无拘无束的萧红,又为成年后的萧红默默垂泪……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祖父家的园子,那里留下了萧红快乐的童年印记。

那个“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快乐的人间乐园。那里的'玉米,想长多高,就长多高;那里的小鸟,爱怎么飞,就怎么飞,无忧无虑;想铲地,就铲地,想浇水,就浇水。在这儿,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曾有这样的一个园子。那时,爸爸妈妈在江都工作,我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我的老家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口大井,门前是一片松林,再前面是一条小河。夏天的夜晚,奶奶常常坐在院子里,一只手轻轻地搂着我,一只手拿着扇子,对着天空指指点点,奶奶看着,我也跟着看着,看那漫天的繁星对我眨眼,对我笑,我也对它们眨眼,对它们笑。流汗了,泼泼井水……

后来,我被爸爸妈妈接到江都上幼儿园、上小学,坐着旋转木马,玩着蹦蹦床……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我也开始了艺术熏陶,学芭蕾,学钢琴……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不知不觉中,那个“祖父的园子”也离我越来越远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5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我非常地爱《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这本书描写了她的童年生活,以及以前的呼兰河边人们的生活。萧红的小时候是自由的、快乐的。她可以“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上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这不禁让我想起我才八岁的时候,也将水泼向天空,闭上眼在地上转圈,那感觉太美妙了,我的心中,绽放了一朵自由的花儿。和萧红的父母一样,我的'爸爸妈妈也只是在一旁宠溺地笑着。

《火烧云》这一章,我的爸爸妈妈在课本上也学过。爸爸告诉我,他的故乡也在黑龙江。那里的冬天很冷,但在夕阳西下时,爸爸和他的小伙伴还是会不顾严寒、不顾父母的批评,爬上青砖的房顶,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红色的天空、金色的夕阳、多变的火烧云,夕阳给所有的东西都蒙上了一层纱。那情景光想着也会觉得太美丽了,所以我的爸爸,他学到那一课时特别的激动,特别的有感触。

有时,我在某一片不知名的草地上躺着,半睁着眼,望向天空。“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阳光静静地照着,我把四肢展开,浑身暖洋洋的;过了不一会儿,我就困了,再一会儿就在草地上睡着了。阳光就像被子一样,草比床单还要软,我就这么着感受到了萧红的快乐。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虽然书中有许多地方充满忧伤,但是生死难料,我们只能把带着逝去的人的回忆记在心中,永远的怀念,就像是他还活着。

每个人都有忧伤的时候,有时候哭一场就好了。但是不论多难过,在我的心中,我仍会向往自由和快乐!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6

呼兰河这座小城,实在“安静”得很。

大事不过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等四五件。除去这些,便剩下这家妯娌与婆婆闹矛盾,那家又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吵去此等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封建旧疾在当地老人眼里固不可彻,两家订下娃娃亲,待子女成人后,若一方家境衰落,婚约定是要被取消的。若取消的是男方则相安无事,若是女人,出门上街便少不了被指指点点、议论非议,往后也再难婚配,而且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妻子才能称之为良妻。谁家里人生了病,不先去药铺就诊,反而听从乡人空口无凭的偏方,等到病情刻不容缓时,再请大神来家里跳上一段,美其名曰驱赶鬼魂,现如今想想实在荒唐了些,那病自然石沉大海了。生活在这样的小城里,萧红应该是无趣寂寞的。

呼兰河这座小城,有时静谧美好。

斜阳细碎斑驳,庭院下嫣然一片,黄瓜、冬瓜、小麦镀上粼粼金波,盈盈闪烁,“卖豆腐哩,新鲜的豆腐”,街市上由远及近的冷硬的叫卖声划破小城的宁静。大户小户的门闻声即开,清香的豆腐香潜入深巷,在飘忽不定的叫卖声中倏地爆发,沁入人心。有钱人家呢,便解囊买下几块,拌上葱花,嫩白嫩白的`点缀上浅绿的花边,入口即化。待到盛夏傍晚,坐在门槛上,与邻居畅谈时舀上几嘴,那真是炎日里最幸福的事。没钱的人家呢,光闻闻味,便心满意足了。

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她的祖父。

星光漫天,留给夜空独有的温柔,漆黑的幕布下,祖孙俩倚在小床一隅,她缠着祖父念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韵飘香,悄然潜入小丫头的美梦中,静谧的夜里,传来甜甜的鼾声,祖父握着烟头,柔柔地注视着女孩,烟雾四溢,朦胧中老人浑浊的眸中闪过一明一灭的清明。小虫细碎的秘语,泛淡白色清辉的皎月,郁郁青青的庭院似全都沉溺在这一刻的美好中,睡吧,醒来便知花落多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