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8-20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活着》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 篇1

有幸看过余华的《活着》,差不多是高一的时候,我从未因为读或者对文字表达的渲染力而掉过眼泪。《活着》让我感受到了贴切现实的底层人民生活的寒酸。来自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心酸历程,我想现实中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像富贵一样的经历吧……失去亲人也好、经历过暴富破产也罢。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向往都是自由的,生活的不如意并不会打倒每一个人,如同最经典的一句话“生活会像磨刀一样磨平你的棱角,降低你自己心里对生活想要的满足感、幸福感”。我想“人”大都该如此吧,也只有经历过那些痛苦的、真正触动内心的,才会对生活的理解升华到一定层次。

《活着》中揭示了一个最明了直观的主题,“无论生活给予你怎样的'不公平,总会有人去慢慢接受它”。人人都能像富贵一样或许每个人都会如清风般自由吧!可悲的是,最后陪伴富贵的只有那头老黄牛。余华对生活的理解程度和释怀,《活着》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许这个过程中会让你感觉到富贵真的好可怜,相继失去至亲,这样的过程和里面细节的文字描述既给了读者视觉冲击感,也会有真情实感和生命脆弱的碰撞。然而一切终归是美的,富贵依旧用平和的语言叙述着他一生的经历。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最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为感激,同时又相互仇视;但是又无法抛弃对方,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生活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化成泥土。《活着》讲述人生如何承载巨大的苦难,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他的人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他的苦难经历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儿女是世界上最好的。还有女婿和外孙,还有曾经一起生活的朋友,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着》讲述人生如何承载巨大苦难,人就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命运。《活着》里的福贵: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也许应该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

《活着》读后感 篇2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没错,只有活着才能“活”。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写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经历了战争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受了家庭的兴旺到衰落。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钱财,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骨瘦如柴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从去年开始,我就经常担心各种事情,怕自己出现什么意外,刚好那时学校发给了我《活着》这本书。看完后,我觉得这些担心根本不用存在,因为只要有一颗想要活着的心,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挡你。

但读到家珍死去时,我几乎看到了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那时忽然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哭,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眼泪——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打击。因为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时,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让他们安安静静地离开吧。但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敢于面对家人、朋友的离开呢?我是否敢于面对自己呢?我不敢回答。

或许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有人却要像福贵一样,劳累、坎坷地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平,无论怎样做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福贵的一生就像一艘小船,漂荡在社会这个海洋里,他只有受着命运的摆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救命“稻草”不放手,努力活着。

看完书后,我不禁为福贵感叹,为他有一种“忍”的力量而感叹;为他无论生活多艰难,都会努力活下去而感叹;为他……

活着,就要努力生活,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让我们一起“好好儿活”!

《活着》读后感 篇3

“勇气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题记

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也是一次沉重的阅读,但这并没有再煽情。在延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我重新拿起了《活着》这本书,坐在自己的房间,体味着余华笔下这部充满血泪的小说,体味着过去真正的现实。读着上世纪的这本书,总会甚感启发,觉人生无常。

这本书主要是以一个农民,名为富贵,却一生不“富贵”,死亡的阴云时刻笼罩在他家的上空,他活着的意义仿佛是为了给自己最亲的人送行,人生的末路苦楚,只一人承受。

富贵年轻时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地主少爷,沾赌使他败光祖业,此后的一生,厄运连连……先是父亲急气攻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而后母亲病死,接着儿子有庆被医院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大院抽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难横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而他经历从地主变为平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土改,大跃进,文革,分田到户……到晚年时期,年迈孤苦的`富贵与一头通人性的,也叫“富贵”的老牛相依为命……每每翻起书,总有止不住的叹息——生命里难得的温情总被一次次死亡撕得粉碎,无尽的绝望快要把人推向深渊。可是,富贵他撑下来了。

人生总是无常多变,灾祸或是人祸,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躲不去。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迅速传播,又导致了多少个家庭的悲剧?曾看到一视频:一女孩的父亲因感染病毒死亡后被急运去火化,女孩痛苦追着车子跑,旁边的大叔拦着抱住了她,女孩痛哭:再也没有爸爸了……哽咽到绝望透顶的话语,让我红了眼眶。现只觉得,活着,一切都好,活着,就觉人生值得。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苦难又奈何?等风停雨晴,又是一场梦的轮回,梦里风吹深林雾,海映晴空蓝,不枉人生如梦,今生几何。或许我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接踵而至的悲剧也让我无从同情,到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的,在作者的笔下,在老人福贵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所在。

向命运屈服等同于苟活,生活的勇气是我们所追寻的,可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我们都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啊。作者:何敏

《活着》读后感 篇4

说实话,这个读后感我不想写,为了和儿子的约定,我不得不第三次重新走进余华的世界。四个小时,八万字的《活着》从我心底平静地流过,不起一丝波澜,我开始分析自己平静的原因,那种初读的感慨万千,仰天无语去哪里了?

大概五六年前,第一次读《活着》,是在沈阳出差,边吃饭边读书,我一下子走进了主人公富贵的世界,跟随他经历一个个亲人离去,看一会儿便仰头望望星空,让思绪任意的流淌,一种无言的沉重压的.我无法释怀,一杯酒下去,接着感伤无限。

这次阅读后的平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是我的内心麻木了吗?没有。”我回答自己。现在的我已经走过了通过富贵的悲惨来彰显自己幸福生活的阶段。如果第一次阅读我写读后感,一定声情并茂,情感满腔,对富贵的遭遇给予最大的同情,对富贵在所有亲人离去后的淡然给予最大的肯定和敬仰,并感同身受。这也是大部分读者的情感。

富贵的人生没有波澜壮阔,如果用笔调去描绘,它一定是黑白的,任何其他颜色都无法添加进去,如果是一碗汤,它一定是苦的,余华吝啬地加一点滋味进去,也是为了发酵过后有更多涩的味道。

富贵的经历是那一代底层人民共同的回忆,经历解放战争,大跃进,,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啊,作为底层人民的富贵,在历史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哪有资格和能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承受,忍受,无奈的面对还能做什么。所以我不会去赞扬富贵失去所有亲人后的淡然,我只是哀伤那一段苦难的历史。

《活着》无疑是一部深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人对苦难的承受力是无限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我们没有经历更多的苦难之前,无论感觉自己有多么深刻,也是没有资格讨论如此一个广大而沉重的话题,在真正的苦难来临时,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我们要做的,除了无法逃避地面对,哪怕有一丝的坦然自若,便无愧此生了。

《活着》读后感 篇5

日子像细沙般慢慢从指缝中划过,转眼步入工作岗位已经一年有余,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唯有读书方能使自己身心得到沉淀。最近有朋友偶提起《活着》这本书,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与大学初读时相比有了更深的体会。

初见《活着》,我不太明白余华先生为什么给书取这么一个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就算苟延残喘不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

如今,我明白了余华先生起这个名字的意义。活着不应是用尽一切办法留在人世;而是在生命经过无数磨难后仍不放弃生命,活着只为活着,纯粹简单。

福贵,文章的主人公,这个曾经的富少,过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人往往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富贵他爹因为赌输了一半的家产,在富贵这里,把另一半家产也丢了,顿时富贵成了一穷二白的落魄少爷,一夜瘦了一大圈。

家道中落,富贵也在贫困中顿悟,也许这并不算迟,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可厄运的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的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他的父母在家境落败后相继离去,丈人来雪上加霜,带走了他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完有庆回来时,我以为富贵会过上幸福的日子了,虽然不能像之前那样锦衣玉食,可是在爱的'人的陪伴下,粗茶淡饭胜过锦衣玉食。

可命运仍要跟福贵开玩笑,去城里请郎中不幸被国民党军队叫去拉大炮,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命回来。

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苦难仍没准备放过福贵,送走了有庆,女儿嫁了个好人家,却难产死了,妻子家珍也熬不下去了,女婿干活的时候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只有苦根跟自己相依为命。本以为这样富贵在死的时候还有人收尸安葬,可苦根最后也戏剧化的离开了人世,留福贵一个人在这世上继续忍受着苦难。

余华先生在中文版序里写道,写《活着》,是因为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黑奴历经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去,可他仍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所以才开始写《活着》,他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只为活着,简单纯粹,世间万物都应这样纯粹,为喜欢而喜欢,为活着而活着,这样子世界就会简单很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