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8-21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都研究精深,个人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所以,在《傅雷家书》中有许多人生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道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追求不到,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是无止境的······”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剩余的,以组成原有的镜子。一路上它由于有棱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风景。当它千辛万苦找地到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滚的很快,一路的风景刹那掠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得到的同时又会失去些什么,所以有的时候要学会放弃。

读这本书除了能让我懂得人生道理,还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小到吃穿、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会讲这些大道理,但是他们也很爱我,处处为我着想。

《傅雷家书》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指引我走向前方坎坷的人生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看《傅雷家书》,我受益匪浅,有了许多对读书的见解。

我总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历。我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

就像傅雷说的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未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它起码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充实。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只有在互相的鼓励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我一直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如果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现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就像傅雷在信中写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却能用宽厚和委婉之心体谅,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却可以成为思想上的伴侣,这也是傅雷的福气啊!

读书,读好书,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这本书,又不算是书。它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优雅,礼貌,炽热,真情。

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这是傅雷。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这是傅雷。他是一个好教师,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好父亲。两百多封家书,是他真情的写照,是他关爱的体现。但家书里没有短暂的嘘寒问暖,也没有长久的朝想暮思。只是有一种默契在他们父子二人之间。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以如此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子女,傅聪的人生道路上也少了许多曲折。没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来爱你,无论严爱还是溺爱。而傅雷,他不断用自己的经验教育着、激励着儿子。他很严格,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爱。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纵然心中有万分不舍,却还是让自己狠下心来。没有人可以自由自在度过一生,唯有乘风破浪,方能前程似锦。傅雷可能在儿子的人生中制造了许多困难,但这正是为儿子正在期待的未来做准备。或许不那么明显,或许不那么令人喜爱。但他终究成功了,傅聪也成功了。

傅雷和傅聪,是父子,也是朋友。他们可以无话不谈,也可以字句不说。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可能是最后的礼物。

一人一生,父母二字更是烙在灵魂深处的,不可抹灭。很少有人能懂天下父母心,他们会忘记很多事。但是,请记住,无论怎样,无论什么时候,他们从未忘记爱你。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我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职责。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那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不明白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可是想来是没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富。如今,我逐渐读懂了父亲,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我常问到你经济情景,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坚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异常关心。再过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境。”

羡慕傅聪有一个好父亲。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我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个严肃而又幽默的人,小时候,记忆中的他总是喜欢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而此刻,随着我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也外出赚钱,许久才回来一次。而他却没有像傅雷一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可是我明白,父亲仍是很爱我的。

天下父亲,或许不会像母亲一样,天天守候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爱,一向很安静。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一封封书信,承载着一位父亲对儿子呕心沥血的教诲,以及对儿子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让人不禁感动。

第一篇,写的就是父亲因儿子走后的不舍。“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一句简短的话,流露着傅雷对傅聪那深沉的爱。

书一页页翻过,我见证了父子情深。傅雷对傅聪无微不至关照着。生活上,傅雷教傅聪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但又担心儿子睡眠时间,总叮嘱他不要过累,看似有些矛盾的话,满满的对儿子的关心。艺术上,傅雷教导傅聪弹琴要控制感情,如何才能使琴艺提升。精神上,在傅聪获得比赛第三名后,给予适当鼓励,加之时刻提醒他不要过于骄傲。傅雷对傅聪,也有感情上的提醒,理论上的告诫,交友的谨慎……

我体会到了为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牵挂。傅雷在一封书信中提到,因傅聪近日没有写信,他就开始惶恐,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他的心中,既有对儿子安全的担忧,又有对儿子之间感情的担忧。他害怕最多的是儿子不想再与他交谈。

中国父母总有一个特点,他们总想极力纠正孩子,给孩子开辟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却没有考虑自己。傅雷闹关节炎,本想不提笔写信,但在孩子有问题后,撑起写字,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父亲,眉头紧锁,额头上有些汗珠,强忍着关节的疼痛,提笔坐在书桌前,认真给儿子写信,时不时停下,再下笔,读到这里,我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伟大,他总是想着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自己。

《傅雷家书》,我懂得了,父母只有对我们的爱,对我们望子成龙的心切,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对我们的无私奉献。

合上书,脑中还回想着父母对孩子倾尽所有的付出,他们是伟大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