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9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黄,让我来看看我排第几名“赵、钱、孙、李……”黄这个姓氏怎么排在那么后面,哼!我倒要看一看,按什么在排,于是我对姓氏的排名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翻书查看
2、上网寻找
3、询问身边人
三、资料整理
最开始记录,我国汉族姓氏的一本书是《百家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该书每次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
据说百家姓这本书成于北宋初年,是一位姓钱的书生编著的,里面收录的姓氏有中国大部分的姓氏。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列顺序并不是依据,当时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政治地位,因为当时的作者生活的地区还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管辖,而当时的皇帝姓“赵”,“钱”是吴越国国王姓氏,“孙”是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而接下来的”周吴正王”四个姓都是开国国王的妻子姓氏。
而现在还有一种百家姓叫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是按姓氏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名,2018年统计,王姓位居第一人口超过一个亿。
四、研究结论
1、百家姓是按当时的政治地位去排名的地位越高就在越前面。
2、新百家姓就是按姓氏人口去排名的,2018年姓王的最多。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关姓的由来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关”这个姓氏。我自己也姓关,所以特别想知道关姓的由来以及姓关的名人。这样我对关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使用手机查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关氏分为满族关氏和汉族关氏。满族关氏,原来是清朝的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而汉族的'关氏则是夏朝大臣关龙逢的后代。汉族的关姓普遍比满族关姓较多。
关氏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夏朝的大臣关龙逢,也是汉族关姓的祖先。比如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关胜。还有元末的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剧,文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契机人。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研究结论
1、关氏分为汉族关姓和满族关姓,汉族关姓是关龙逢的后代,满族关姓是由清朝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2、关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将关羽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还有身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这些人都被中国的建设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截止到xx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的同学姓氏一样的有很多,可姓“曾”的只有我一个。我不禁有点好奇:“曾”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姓“曾”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打算做一个关于“曾”姓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一些关于“曾”姓的书籍,并了解它的来历。
2、查一查相关资料,认识那些姓“曾”的历史名人
3、上网浏览,了解姓“曾”的人的人口数量。
4、询问家人,听听姓“曾”的祖祖辈辈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我去查了关于“曾”姓的书籍,知道了“曾”姓的来历: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偏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始祖。
2、历史上“曾”姓的名人
在知道了“曾”氏的来历,我不禁有点好奇:你说我们这些姓“曾”的.人,有多少是像那孔子一样的历史名人呢?于是我并且查看了资料。这一看,还发现了不少嘞!
曾子、曾国藩、曾巩、曾公亮、曾几......
3、曾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是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约650万人。
最后,我又在奶奶膝下听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奶奶竟告诉我我是曾国藩的后代,我半信半疑,最后我不禁为我的先辈感到自豪,更为我的姓氏自豪!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田,我也姓田。于是我想了解一下田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田姓在人口的数量排位。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田姓的来源:妫姓,田姓出自妫姓,为妫满之后。陈国灭亡后,陈胡宫后裔陈完逃到齐国,后以田为氏,得姓始祖为陈后完。
田姓的历史名人:田穰苴。
1、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
2、田单。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齐国远房宗室。
3、田齐桓公。
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
4、田横。
齐王田荣的弟弟,秦末从兄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兵败奔彭越。汉建立,率徒五百人逃亡海岛,因不愿称臣于汉,全部自杀。
5、田锡田。
清代书法家,好收藏金石文字,著有《书学偶录》。
6、田文镜。
汉军正黄旗人,清代大臣,为雍正之心腹。雍正即位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后又兼领山东,称河东总督。
7、田兴恕。
清代将领。行伍出身,因镇压太平军、贵州苗民起义,而历任青州镇总兵、贵州提督、贵州巡抚、钦差大臣等职。
田姓的现状: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贵州四省,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湖北,这五省又集中了29%的田姓人口。河北为当代田姓第一大省,居住了田姓总人口的11%。
全国形成了以河北、贵州为中心的中原冀豫鲁、川湘两个田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田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回迁的流动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四、研究结论
田姓源头众多,历史最久远的当属出自妫姓的一枝,妫姓相传是舜的后裔,武王灭商后,妫姓中的妫满被封为陈侯,称陈胡公,后裔姓陈。春秋时,陈历公之子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恒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姓,改称田氏,陈完成为田姓始祖。历史上,外族因种种原因改姓为田也是田姓来源之一。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身边有不少亲人姓张,我有许多朋友姓张。所以“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张”姓在全国人口数量的第几?
二、研究方法
1、网络搜集
2、查阅书籍和报刊
3、询问身边的亲人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张姓,是全国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在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先后战胜蚩尤、炎帝,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生活在东部地区以少昊为首的东夷族看到黄帝的势力强大,就臣服于黄帝。
历史名人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现状
20xx年所统计的数据中,中国张姓人口,有89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只比王姓和李姓人口略少。这还不包括海外华人的张氏宗亲,全世界张姓人口总共将近一个亿!其实,中国姓氏人口记住三个重要数据就可以了:王李张三个姓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1%,前十大姓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2%,前100个姓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截止20xx年,张姓人口约为8480万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07%。作为中华姓氏之一,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以及其他姓改姓等。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张姓源远流长,传说皇帝的第五子挥在观察天象时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弓矢,这个是古代重要的武器。所以,挥被皇帝赐弓氏,然后又成了张氏。后来,又有许多姓氏先后改为张姓:比如聂氏、诸氏……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改为张姓。
2、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刘邦重要的谋士张良,西汉外交家张青,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我们为张姓祖先创造的历史辉煌而感到自豪。
3、张姓是当代中国人口的三大姓氏之一,在世界上人口也是名列前茅,据统计伤心人口总数是也超过1亿。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的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我自己就姓张,“张”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历有哪些姓“张”的名人?现在“张”姓有多少人?带着一些疑问,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的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大名人。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的情况。
3、咨询你身边的人,比如说你的老师、同学、父母、姐姐、哥哥、朋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来源:据说“张”姓是皇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和迁移。秦汉时期,“张”姓发展迅速,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第一大姓。
历史名人:张良、张骞、张飞、张巡、张经、张仲景、张择端、张大千、张自忠、张云逸……
人口数量:据统计,2017年“张”姓人口有816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左右,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张”姓历史悠久,传说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名氏,也称张氏。
2、我国“张”姓人才辈出。有运筹帷幄的张良,有勇冠三军的张飞,有以身殉国的将领张自忠……
3、“张”姓人口数目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姚,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姚。“姚”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姚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姚”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姚”姓的历史和先这样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起源一:出自妫姓,为舜的后裔。帝舜是颛(zhun)顼的后代,因为生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起源二:出于白子姓。据《路史》中记载春秋时期有姚国,是商族的后代,后世子孙以国为氏;起源三:出自他族改姓。《晋书》中记载,西晋末年,有羌族首领姚弋仲,本是汉代西羌烧当氏的后人,自称虞舜之后,故改为姚姓。
历史名人:
1、姚绶(1422—1495)
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2、姚文田(1758—1827)
字秋农,号梅漪。归安(浙江吴兴)人。清代状元。姚文田清朝嘉庆4年(1799)己未科进士第1名,世称文状元。翰苑名贤,文坛巨匠。是清代一代蜚声朝野的著名学士,他于嘉庆年间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学严谨,为官耿直,一身正气。
3、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
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惮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现状:现在全国共有420万人姓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这些姓姚的.人大约都集中在安徽、广州、江苏三省
四、研究结论
1、姚氏的发源地大致有两处,即江苏苏州和今甘肃陇西一带。早期由于家族势力不足。所以发展繁衍的较为缓慢,从晋代开始,姚氏因有来自甘肃陇西一带的羌族首领姚戈仲后裔及所带来的部众作为姚氏的加入而壮大起来。这两支姚氏后来不断繁衍播迁,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浙江吴兴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吴康有一支姚氏分迁于陕郡,至隋时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
2、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
3、历史上,“姚”姓人才辈出。有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有黑衣宰相姚广孝,有政治家姚启圣等。
姓氏的研究报告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姓王,爸爸经常和我开玩笑说:“五百年前,你和王钧杰是一家。”妈妈听到我和爸爸的对话后,不紧不慢地说:“姓氏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很有研究价值!”我心里疑惑不解,心想:姓氏生来就有,有什么好研究的?于是带着这个疑问,我展开了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
二、调查方法
1.浏览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查阅、了解王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2.通过报刊了解王姓的人口和现状;
3.询问老师、父母、祖辈,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地区情况;
4.通过其他渠道,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书籍《百家姓》王姓的起源
传说殷商王子比干,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国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网络历史王姓名人王昭君、王莽、王充、王羲之、王献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昌龄、王之涣等。
网络王姓人口数量据统计,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G。
爸爸的陈述王姓族谱在四川珙县下罗乡五星村保存着清王廷等主修光绪四年刊印的王氏族谱。
四、结论
1.我国的王姓历史悠久,传说殷王子比干,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国都朝歌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文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勿罢,赐曰王姓。这也是王姓人口增长的一大原因之一。
2.在历史中王姓名人辈出。有江南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东汉大思想家王充,被誉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唐朝诗人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元朝画家王冕。
3.经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王姓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