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金色的鱼钩》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篇1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对文章中的炊事班班长充满了敬佩于惋惜。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小梁同志和两位同志的了胃病,指导员让炊事班老班长照顾他们。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看到了一条鱼。于是他用针做鱼钩来钓鱼。于是3位伤员吃到了鱼。3位伤员吃到了鱼,可是老班长吃的草根。老班长和3位伤员终于来到了草地边,可是老班长食物不够,永远留在了草地上。
我觉得《金色的鱼钩》中舍己为人的`炊事班班长,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记得有一次,爸爸陪我一起去上兴趣班,突然天黑了下来,爸爸对我说:“要下雨了,我们走快一点,争取在下雨之前赶到车里。”我点点头,步子夸大了。可是当离停车场300多米远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就从天上落了下来。爸爸撑开了事先准备用的一把只能让一个人不淋到雨的雨伞,爸爸把大部分的雨伞都让给了我,当我们来到车里,我就只有手臂淋湿了一点点,可爸爸的后背却湿透了。
像《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老班长这样的有舍己为人的精神的人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篇2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1935年秋天的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三个得了肠胃病的战士过草地而不惜一切牺牲自己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最崇敬的是老班长那种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和爱护同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宁可自己受苦受累、忍饥挨饿,也要照顾好三个病号。如果我是老班长,我就不会自己吃鱼骨头,因为我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听听吧。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时给我买了一盒巧克力,正在这时,家里来了客人,我想:“巧克力这么好吃,如果就这样给客人吃掉,那我就没得吃了……”。于是,我就把巧克力收了起来。而老班长就不同,见到有鱼,就立刻捉住给战士们煮汤喝,宁愿自己吃少一点,也要战士们吃好一点。所以我们要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那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精神。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比如说丛飞叔叔吧。丛飞,只是一个平凡的歌手,可他做出来的`事却不平凡,他用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钱捐助山里的100多个穷孩子,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在校园里学习。在身患癌症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山区里那100多个孩子;在去世以后,捐出自己的眼角膜,让好几个患眼疾的病人重见光明。你们说,这难道不是舍己为人吗?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篇3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眼睛湿润了。文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情节不断地浮现在我眼前。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班长为了照顾作者和另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硬咽下去”的时候,我的`喉咙哽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呀!宁愿自已吃苦,也要让这几位小同志吃好。那硬梆梆的鱼骨,他昰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那惊人的毅力和革命精神。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献给了革命事业。而我呢!在这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这幸福的时光。回想起来,真惭愧呀!
平时,天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种”上一些饭粒。尤其是吃完米饭,桌子上,地上,便会有些饭粒。父母说了我几句,我还向他们顶嘴,仍不以为然。有时,觉得不好吃的饭菜,还赌气着不吃。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易,粮食也来得不易。我们要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东西。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篇4
常常听父亲讲红军的故事。最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很受感动。
这篇文章记述的是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四方面进入茫茫大草地后的一件事。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班长带了掉队的'三个病号艰难的走着。后来,青稞吃玩了,老班长就钓鱼给病号吃,自己却连一口鱼汤也没喝,最后牺牲在草地里。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他留给我们不仅是一个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读到老班长不吃鱼肉,不喝鱼汤,只吃病号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的内心里深受感动,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享受享受我们今天的生活。
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片忠心。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啊!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你的精神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篇5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有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它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就是那个曾经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生命的鱼钩。
那是在1935年的秋天,红四方面军在进入草地的时候,有很多同志得了肠胃病,小梁和另外两个小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三个人病得实在走不动了,指导员派炊事班的'老班长来帮助他们走出草地。老班长为了让他们吃得好一点,把钓上来的鱼全给他们吃,自己一点都不吃。小梁发现后劝老班长一起吃,可是他坚持不吃。直到有一天,他饿得昏迷不醒,即便在临死前,他还是想着让别人吃。最后,他光荣牺牲了。
我想,其实老班长他完全可以和他们三个一起吃的,但却他没有这么做。实在是因为食物太少了!才够一个人吃的。万一同志们有个三长两短,老班长怎么向指导员交代啊?所以老班长是为了自己心中神圣的责任感才这么做。当小梁要求帮助老班长时,他也不能同意,小梁已经很虚弱了,再运动,恐怕不行。可是小梁已经是个党员了,他也应该能克服困难帮助其他同志啊。老班长却不想拖累任何人,毅然拒绝了。
我觉得,小梁让我确实感到了心酸的滋味,因为如果让我看到老班长不吃东西时,我也会去阻止,毕竟,那是一个生命呀!而当提议被拒绝时,我也会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味。小梁原本在最后可以把汤给老班长灌下去的,可他却在对话中被分散了注意力,我想,也许这是老班长为了让同志们走出草地想的最后一条计谋吧!
不管如何,老班长都很伟大,舍己为人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我想,这金色的鱼钩值得我们子子孙孙去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