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中秋教案

短文网

2025-08-24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精选24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中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看月饼

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依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馅来说。

2、数月饼

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小的有几个?分形状的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

3、放月饼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3)自由组合放月饼。

中班中秋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家家庆团圆,祭月、赏月、吃月饼,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影响很大。为了让我班的孩子更加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以中秋节为契机,开展了“快乐的中秋节”主题活动。目的在于综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在了解中秋节内涵风俗的基础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了解《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本课在中秋节后进行,小长假归来和孩子们聊天,有意问问有关中秋节的事情,在集体交流中丰富相关经验。聊到赏月时,李文博辰说“月亮里有嫦娥”,朱馨语说 “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兔子”,高蕴杰抢着说“嫦娥吃了不死药”……看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借助视频给他们讲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通过故事与交流,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活动二: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和表现力。

3、加深幼儿对我国民族节日的理解,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本课借助中四班的教学资源,利用图片展示歌词,形象生动,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中,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

活动三:手指游戏《月亮谣》

活动目标:

1、借助助手指游戏学习歌谣。

2、了解月圆月缺的变化。

本课通过和孩子们连玩手指游戏边念歌谣,明朗的节奏和形象的'手指动作让孩子们不但很快学会了歌谣,而且知道了月圆月缺的变化。

活动四:古诗《静夜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古诗,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静夜思》大多孩子都会背诵了,这首诗,语句朴实,没有奇谲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却敲开了每个思乡游子的心扉,所以体会诗句里流露的情感成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和欣赏歌曲,来体验孤独悲伤的思念之情,歌曲的渲染更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氛围。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有根有故乡的人。

活动五:美术活动《月饼圆圆》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中秋前一天,幼儿园的点心就是香香的月饼,假期回来时又和孩子们聊起了月饼,他们能说出月饼的各种形状和味道,已经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食品,今天我就组织了美术活动《月饼圆圆》,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心中的美味月饼。设计过程中,有意引导孩子以各种曲线为月饼画上花纹,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设计自己喜欢吃的月饼,对设计不作限制与要求,鼓励大胆创造。在活动结束拼合月饼时,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在合作、互助中尝试到了成功,体会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六:泥工《做月饼》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 、切、揉等技能,能借助辅助工具刻花纹。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在孩子们了解月饼,品尝月饼后,我组织他们通过团、压、切、揉等技能,借助像皮泥做一做月饼。我鼓励孩子利用辅助材料大胆设计,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特别好奇,表现的非常兴奋,积极动手,每人都制作了一个漂亮的月饼,互相介绍、欣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很多幼儿还制作了正方形、三角形环形的月饼,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了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②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③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④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体验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体验到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才会更好,当然这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就会高些,但是只要对孩子是好的,老师就应该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中班中秋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中班中秋教案 篇4

活动主题:

中秋节

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班中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

中班中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2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圆形瓶盖若干。

2收集各种月饼盒。

活动过程:

㈠月饼店开张

1小朋友知道中秋节吗?中秋节要吃什么(月饼),我们来做月饼送给爸爸、妈妈和你喜欢的人好吗?我们一起来制作月饼吧!

2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3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的图案。

㈡做月饼

1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2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3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4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饼:用手掌压或用工具压,然后用圆形瓶盖扣在泥饼上,按压成圆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圆形瓶盖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压,然后用手指在圆形泥饼上压出各种花纹。

5个别指导,鼓励不愿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想办法把月饼尽量做得圆一些。

中班中秋教案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中秋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而我们园的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对中秋节的来历及相关风俗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中秋节要吃美味的月饼,因此,趁此机会我们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中秋节传统节日带来的魅力。提高了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观察月亮、动手操作、观看PPT等活动,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

活动重点:

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月亮、动手操作、观看PPT等活动,体验中秋节美满团圆和喜庆丰收的快乐气氛,加深对父母和亲人的感情。

活动准备:

图片、PPT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月亮),想不想看一看呢?

师:看见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师:看到“月亮”你会想到什么节日呢?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中秋节是哪一天?

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居家团聚在一起。

师:关于中秋节你都知道什么?

幼:嫦娥、月饼。

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处在秋季之中和八月之间,故此叫做中秋节。关于中秋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嫦娥,通过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在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团圆节。

3、中秋节干什么?

师:中秋节应该做什么呢?(幼儿讨论交流)

师:祖国各地是怎样欢庆中秋节的?(幼儿讨论交流)

4、观看PPT、视频,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在这一天要赏月、吃月饼、听美丽的故事,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我们赶紧将中秋节这个美丽的传统节日故事讲给小班的小朋友听吧!

中班中秋教案 篇8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结合中秋节,教育孩子们关爱家人、学会分享,体验家人团圆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活动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班中秋教案 篇9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结合中秋节,教育孩子们关爱家人、学会分享,体验家人团圆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活动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班中秋教案 篇10

活动当天流程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9日下午3:00——5:40

活动地点:

中班

活动人员分配:

楠楠总指挥负责班级一切工作指挥安排。韩老师负责放音乐及住址组织幼儿如厕和拿去食品。露老师负责帮助楠组织游戏,月饼制作辅导。王老师负责班级物品领取,及简洁卫生打扫。

活动当天物品领取:

1、xx

2、xx

活动具体安排:

10:00各班班长到物管处领取活动用物品;

12:30————12:50各班生活老师到厨房领取活动用月饼馅儿和面,回班后进行分装。

12:50—————13:30班长开班级小会,明确个人工作,班级桌椅摆放。

14:30——15:00幼儿准时起床进行加餐、如厕、卫生整理、稳定幼儿情绪迎接家长到来。(王领取加餐,楠、露帮幼儿穿衣服、韩整理寝室卫生)

15:00开大门迎接家长(露站门口接待,楠组织幼儿)

15:10第一项活动:制作月饼(露主持)

过程:

1、教师讲解中秋节、国庆节家长和幼儿欢聚一堂来共同庆祝来制作月饼

2、介绍制作的工具材料

3、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月饼(放轻音乐)

15:50月饼制做结束,由王老师将月饼迅速送至厨房烤制。

15:50——16:10幼儿及家长休息、如厕、喝水(露、韩组织幼儿如厕,楠弹琴指挥幼儿入座拿杯子喝水)韩为幼儿倒水。露为家长倒水。

16:10——16:40第二项活动(亲子游戏)(楠主持)

目的:

为了更好的烘托气氛,让节日不在死板,运用了3个音乐游戏进行活动

1、音乐游戏:卷白菜(韩放电脑)过程:教师与幼儿先玩一次。第二次要求家长参与其中

2、音乐游戏:七个半跳(韩放电脑)过程:以幽默风趣的形式讲述秋天的蚊子特别厉害,当你看到蚊子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拍蚊子,教师扮演蚊子,根据音的时值请大家拍手,第一遍音乐,教师扮演蚊子,家长与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游戏(本班领两名教师带领)。第二遍音乐,请一名幼儿和他的家长进行表演。第三遍音乐可以做早操形式的动物模仿,提高气氛。

3、预备游戏《田纳西》(韩放电脑)小孩于家长手拉手跑园玩音乐游戏

4、动画片欣赏(幼儿与家长可以边观看边休息)动画内容《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第四季22中秋节的月亮动画梦工场20xx1002》(韩放电脑)

16:40——17:00

1、幼儿及家长休息、如厕、喝水;

2、王老师、韩老师一起领取月饼、幼儿晚餐

17:00——17:30

1、幼儿进餐时请王老师到物管处领取幼儿礼物;(其他教师按正常吃饭礼仪进餐)

2、家长可于幼儿共同分享自助餐,放照片让家长参看9月幼儿生活情况。餐后发放中秋节礼物。

17:40活动结束,欢送家长幼儿离园。

中班中秋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

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小百科: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班中秋教案 篇12

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家家庆团圆,祭月、赏月、吃月饼,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影响很大。为了让我班的孩子更加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以中秋节为契机,开展了“快乐的中秋节”主题活动。目的在于综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在了解中秋节内涵风俗的基础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了解《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本课在中秋节后进行,小长假归来和孩子们聊天,有意问问有关中秋节的事情,在集体交流中丰富相关经验。聊到赏月时,李文博辰说“月亮里有嫦娥”,朱馨语说 “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兔子”,高蕴杰抢着说“嫦娥吃了不死药”……看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借助视频给他们讲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通过故事与交流,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活动二: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和表现力。

3、加深幼儿对我国民族节日的理解,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本课借助中四班的教学资源,利用图片展示歌词,形象生动,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中,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

活动三:手指游戏《月亮谣》

活动目标:

1、借助助手指游戏学习歌谣。

2、了解月圆月缺的变化。

本课通过和孩子们连玩手指游戏边念歌谣,明朗的节奏和形象的手指动作让孩子们不但很快学会了歌谣,而且知道了月圆月缺的变化。

活动四:古诗《静夜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古诗,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静夜思》大多孩子都会背诵了,这首诗,语句朴实,没有奇谲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却敲开了每个思乡游子的心扉,所以体会诗句里流露的情感成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和欣赏歌曲,来体验孤独悲伤的思念之情,歌曲的渲染更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氛围。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有根有故乡的人。

活动五:美术活动《月饼圆圆》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中秋前一天,幼儿园的点心就是香香的月饼,假期回来时又和孩子们聊起了月饼,他们能说出月饼的各种形状和味道,已经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食品,今天我就组织了美术活动《月饼圆圆》,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心中的美味月饼。设计过程中,有意引导孩子以各种曲线为月饼画上花纹,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设计自己喜欢吃的月饼,对设计不作限制与要求,鼓励大胆创造。在活动结束拼合月饼时,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在合作、互助中尝试到了成功,体会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六:泥工《做月饼》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 、切、揉等技能,能借助辅助工具刻花纹。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在孩子们了解月饼,品尝月饼后,我组织他们通过团、压、切、揉等技能,借助像皮泥做一做月饼。我鼓励孩子利用辅助材料大胆设计,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特别好奇,表现的非常兴奋,积极动手,每人都制作了一个漂亮的月饼,互相介绍、欣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很多幼儿还制作了正方形、三角形环形的月饼,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了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②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③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④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体验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体验到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才会更好,当然这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就会高些,但是只要对孩子是好的,老师就应该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儿童

中班中秋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难点难点:

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中班中秋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

【活动过程】

指导语:8月15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们幼儿园过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好吗?

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

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指导语:儿歌里的四个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各种味道的月饼,你们想一想,可以请谁和我们一起吃月饼?

5、吃月饼

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中班中秋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

中班中秋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

【活动过程】

指导语:8月15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们幼儿园过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好吗?

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

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指导语:儿歌里的四个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各种味道的月饼,你们想一想,可以请谁和我们一起吃月饼?

5、吃月饼

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中班中秋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中秋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大班)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讲述。

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班中秋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中秋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中班中秋教案模板(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模板(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中秋教案 篇19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结合中秋节,教育孩子们关爱家人、学会分享,体验家人团圆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活动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班中秋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精选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中秋教案 篇20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结合中秋节,教育孩子们关爱家人、学会分享,体验家人团圆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活动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班中秋教案 篇21

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家家庆团圆,祭月、赏月、吃月饼,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影响很大。为了让我班的孩子更加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以中秋节为契机,开展了“快乐的中秋节”主题活动。目的在于综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在了解中秋节内涵风俗的基础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能在调查、访问、欣赏等活动中获得中秋节的相关经验,并大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了解《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本课在中秋节后进行,小长假归来和孩子们聊天,有意问问有关中秋节的事情,在集体交流中丰富相关经验。聊到赏月时,李文博辰说“月亮里有嫦娥”,朱馨语说“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兔子”,高蕴杰抢着说“嫦娥吃了不死药”……看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借助视频给他们讲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通过故事与交流,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时间和有关风俗习惯。

活动二: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加深幼儿对我国民族节日的理解,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本课借助中四班的教学资源,利用图片展示歌词,形象生动,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中,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

活动三:手指游戏《月亮谣》

活动目标:

1、借助助手指游戏学习歌谣。

2、了解月圆月缺的变化。

本课通过和孩子们连玩手指游戏边念歌谣,明朗的节奏和形象的手指动作让孩子们不但很快学会了歌谣,而且知道了月圆月缺的变化。

活动四:古诗《静夜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古诗,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静夜思》大多孩子都会背诵了,这首诗,语句朴实,没有奇谲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却敲开了每个思乡游子的心扉,所以体会诗句里流露的情感成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和欣赏歌曲,来体验孤独悲伤的思念之情,歌曲的渲染更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氛围。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有根有故乡的人。

活动五:美术活动《月饼圆圆》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中秋前一天,幼儿园的点心就是香香的月饼,假期回来时又和孩子们聊起了月饼,他们能说出月饼的各种形状和味道,已经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食品,今天我就组织了美术活动《月饼圆圆》,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心中的美味月饼。设计过程中,有意引导孩子以各种曲线为月饼画上花纹,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设计自己喜欢吃的月饼,对设计不作限制与要求,鼓励大胆创造。在活动结束拼合月饼时,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在合作、互助中尝试到了成功,体会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六:泥工《做月饼》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切、揉等技能,能借助辅助工具刻花纹。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在孩子们了解月饼,品尝月饼后,我组织他们通过团、压、切、揉等技能,借助像皮泥做一做月饼。我鼓励孩子利用辅助材料大胆设计,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特别好奇,表现的非常兴奋,积极动手,每人都制作了一个漂亮的月饼,互相介绍、欣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很多幼儿还制作了正方形、三角形环形的月饼,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活动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了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②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③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④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孩子的直接体验是非常重要,只有直接体验到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才会更好,当然这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就会高些,但是只要对孩子是好的,老师就应该用心去做好的,相信也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儿童

中班中秋教案 篇22

活动目标:

1、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3、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

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活动准备:

《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PPT课件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知道歌曲里都提到什么了?(引导幼儿回答:歌曲里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饼等)引出课题二、了解八月十五的来历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提到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在那天吃吗?(八月十五)为什么呢?(因为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引导幼儿胆回答)师小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所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2、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引导幼儿回答: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3、那我们小朋友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呢?(引导幼儿胆讲述)教师出示过节图片,让幼儿了解师小结:我们全家团圆,吃月饼,并且还会在吃完饭后去五四广场放孔明灯。

4、了解3个不中种族的中秋习俗中秋节在中国是全民性的重节日,不但我们汉族过中秋,侗族、壮族、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风俗各异。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少数民族过中秋是什么样子的?(激起幼儿兴趣)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娘歌。就会找到自己的心上人。

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

族:其实族和我们汉族差不多,但族喜欢群庆,他们全家老小,或亲朋好友,结群成队地带上美食、饮料、酒水、鼓乐器,到户外去活动。所以每到节假日,你在广场、公园、郊外等任何一个场所,都会看到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人群围成圈儿,载歌载舞,野餐聚会。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三、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活动延伸:

让幼儿将诗歌回家说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

中班中秋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看月饼

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依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馅来说。

2、数月饼

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小的有几个?分形状的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

3、放月饼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3)自由组合放月饼。

中班中秋教案 篇24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大班)

中班中秋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中秋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