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短文网

2025-08-26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精选9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1

首先感谢网校的领导和老师给我们这次相聚的机会,让我们相互分享彼此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是xx的妈妈。自孩子上网校以来,我明显感到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我深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学习能力提高的保证。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我们的希望。他们承载着每个家长、每个家庭、整个着社会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与命运。因而,教育好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重中之重。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她把北京四中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以及学生们连接起来,是尖端信息技术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完美结合。网校学习便于家长参与、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家长能够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与网校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我们不能把孩子送入网校就万事大吉了,以为就能收获孩子的成功,分享孩子的幸福。试想,在家里我们几家人守护教育一个孩子都头疼累人难教育。而一个老师的精力是要均分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的。可见老师的责任之大,难度之大,都是不难想象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配合老师和网校,与老师、网校形成帮助孩子成长得最大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培养一个品学兼优、人格高尚、热爱生命、阳光自信、乐观向上、社会责任感强的好孩子是我们大家的心愿。相信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家也都比我了解得多,也做得更好。我只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监督

无论家庭作业网校作业我们都应配合老师监督孩子认真完成。如,每天必背二十个单词,知识导学是指导孩子预习新知识的,测评系统的查漏补缺更要认真对待。如果孩子课堂听课效果不太好,可以通过高清课堂补上。不定时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网校的学习情况。

二、陪伴

孩子做作业学习时,我们不要自己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只顾自己高兴,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惰性是人人都有的,而孩子的自制力比我们更差。最好的办法是家长也看一些积极健康的书籍,在自己增长知识见识外更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共处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很踏实、安心,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三、沟通

这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但极少有家长会真正的沟通。唠叨、指责、批评、抱怨不是沟通。那只是家长单方面的行为,而真正的沟通是指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心平气和、推心置腹、换位思考、理解谅解,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帮助。好孩子是爱出来的,好成绩也是爱出来的。真诚地爱孩子、体谅孩子、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便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

四、分享

分享一般是指与他人共同感受体会自己的快乐幸福或喜悦美好。在这里我说的不只是陪着孩子一起享受美好快乐,而更多的是感受孩子的挫折、失意。让孩子不会感到孤单无助、畏怯不前。孩子一生中遇到的任何情况父母都不能缺席!

五、坚持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一切好的习惯;社会责任心、集体荣誉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爱国情操、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等等所有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大家崇尚追求的。而这一切优秀的品质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告诉我们的是贵在坚持。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是水,父母是容器。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容器。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2

与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于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

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阅读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册、《贝贝熊系列丛书》、《米尼狼系列》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3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4

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和孩子亲密度大大加强,在看书的途中,我们互相以自己的语言讲解所读的故事,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读书途中我仿佛回到童年,享受书中得到的乐趣,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梓伦小时候爱听故事,于是我们会让他天天在故事的陪伴下入睡。

孩子爱听却不会读,或是不喜欢读。有了活动之后,他开始拿起有趣的故事书自己读了,孩子的行动改变了我,我也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读。真的应该感谢老师,开始孩子是任务式的`读书,只是从头读到尾,后来竟然能读的眉飞色舞,还给我讲故事里的精彩细节,让我和他共享快乐,我当然真的很快乐!

“亲子共读”让我们共同成长!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5

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和孩子亲密度大大加强,在看书的途中,我们互相以自己的语言讲解所读的故事,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读书途中我仿佛回到童年,享受书中得到的乐趣,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梓伦小时候爱听故事,于是我们会让他天天在故事的陪伴下入睡。孩子爱听却不会读,或是不喜欢读。有了活动之后,他开始拿起有趣的故事书自己读了,孩子的行动改变了我,我也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读。真的应该感谢老师,开始孩子是任务式的读书,只是从头读到尾,后来竟然能读的眉飞色舞,还给我讲故事里的精彩细节,让我和他共享快乐,我当然真的很快乐!

“亲子共读”让我们共同成长!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6

首先感谢网校的领导和老师给我们这次相聚的机会,让我们相互分享彼此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是欣雨的妈妈。自孩子上网校以来,我明显感到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我深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是学习能力提高的保证。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我们的希望。他们承载着每个家长、每个家庭、整个着社会乃至一个民族的希望与命运。因而,教育好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重中之重。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她把北京四中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以及学生们连接起来,是尖端信息技术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完美结合。网校学习便于家长参与、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家长能够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与网校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

我们不能把孩子送入网校就万事大吉了,以为就能收获孩子的成功,分享孩子的幸福。试想,在家里我们几家人守护教育一个孩子都头疼累人难教育。而一个老师的精力是要均分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的。可见老师的责任之大,难度之大,都是不难想象的。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配合老师和网校,与老师、网校形成帮助孩子成长得最大合力 ,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培养一个品学兼优、人格高尚、热爱生命、阳光自信、乐观向上、社会责任感强的好孩子是我们大家的心愿。相信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家也都比我了解得多,也做得更好。我只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监督

无论家庭作业网校作业我们都应配合老师监督孩子认真完成。如,每天必背二十个单词,知识导学是指导孩子预习新知识的,测评系统的查漏补缺更要认真对待。如果孩子课堂听课效果不太好,可以通过高清课堂补上。不定时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网校的学习情况。

二、陪伴

孩子做作业学习时,我们不要自己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只顾自己高兴,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惰性是人人都有的,而孩子的自制力比我们更差。最好的办法是家长也看一些积极健康的书籍,在自己增长知识见识外更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共处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很踏实、安心,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三、沟通

这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但极少有家长会真正的沟通。唠叨、指责、批评、抱怨不是沟通。那只是家长单方面的行为,而真正的沟通是指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心平气和、推心置腹、换位思考、理解谅解,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帮助。好孩子是爱出来的,好成绩也是爱出来的。真诚地爱孩子、体谅孩子、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便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

四、分享

分享一般是指与他人共同感受体会自己的快乐幸福或喜悦美好。在这里我说的不只是陪着孩子一起享受美好快乐,而更多的是感受孩子的挫折、失意。让孩子不会感到孤单无助、畏怯不前。孩子一生中遇到的任何情况父母都不能缺席!

五、坚持

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一切好的习惯;社会责任心、集体荣誉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爱国情操、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等等所有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大家崇尚追求的。而这一切优秀的品质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告诉我们的是贵在坚持。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孩子是水,父母是容器。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容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浅见拙识,望大家批评指正。并祝大家身体安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愿所有孩子们都能快乐成长!

谢谢大家!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7

时间过得很快,再过一个多月儿子即将结束一年级的学习,而这365天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匆匆流走。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的懂事和成熟,我从心底里感谢学校和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下长大,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在家长学校里受益匪浅,感觉颇深!

记得第一次参加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时,还带着不少的疑惑:家长学校———多么陌生的词语!可当一堂课听下来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针对我们这些年轻父母专门开办的学校,也是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更是让我们明白做人远比分数重要的一所好学校。所以,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下面结合在家长学校听课后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启发谈几点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同时也与各位老师和家长共同交流与探讨:

一、赏识教育

关于赏识教育,我还特地买过碟子来看过,后来也在家长学校的讲座里听老师提起。我们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进步,不仅影响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进步不听、不看、不肯定、不赞扬,孩子的学习态度肯定会受到打击。所以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和表扬,常给他们鼓励:“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骄傲!”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道着拒绝批评,只是别忘了在批评他们过后仍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

二、学会宽容,拒绝自私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相信众多的家长对此都深有体会。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到大,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无须其操心,因为父母会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贴贴,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个人拥有独享。做错了事,打不得,说不得,由此一来就养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宽容。所以我们就要培训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团队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我常常告诉儿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时常帮助别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学的帮助时,要懂得谢谢和感恩!

都说独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们这样从小缺少必要的磨练和经历,显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机,而这很容易造成其个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确实很难想象将来步入社会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姿态。

三、接受挫折和失败

对于自己的儿子,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做得非常差。从他出生到现在,几乎没受过挫折,也没经历过失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儿子在学校由于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从没被老师批评过的他由于太紧张而脸色大变,反倒把老师吓倒。由此可见,过于的呵护备至让他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没有承受能力,所以适当的让孩子出温室见风雨是有必要的。有一天儿子回来后告诉我说他今天被老师罚站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上课讲话,在我还没来得及发表评论时他说:“妈妈,你不是说要让我接受挫折教育吗?被老师罚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当时我就笑了,是啊,也许偶尔犯一下错误被老师批评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是更为成熟更为深沉的勇敢。而这种承受或者这种承受力正是我们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许将来我们不会为他们的学习担心,不会为他们的成绩担心,但却会为他们如何走向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适应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而担心?

那么孩子在学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就要互相谦让,这种谦让与委屈不会让他失去什么。而我们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时更要勇敢地站立起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五、养成良好的习惯

能改变我们一生的,也许就是一些良好的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对孩子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受用终生。父母的言传教也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影响着孩子。所以在我们要求孩子别这样别那样,要这样要那样时请问问自己是否这样做了。而良好的习惯都是在一些琐碎和细微的小事中培养和形成的。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将来在寻找成功时不至于两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有朋友跟我说小学的孩子应该是在玩耍中度过,不应该整天学习。也许这话不错。能让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乐就多快乐,在他还是无忧少年时尽情享受快乐时光。可是,现实的教育却让我们不能这样。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真恨不得教会孩子七十二变的本领,所以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了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寻找幸福,作家长的只能是让他们学会更多的东西。当然,拨苗助长也不好,孩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那些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家长,你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感到骄傲,只要他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所以,作为家长,我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是你们辛勤的培养,才让我们的孩子获取知识,茁壮成长。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能有多大成就,无论他们是大树还是小草,是汪洋还是浪花,是名人还是凡人,是工人还是农民,是军人还是商人,只要他们诚实、正直、善良、上进,做父母的也就知足了!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8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会心得体会 篇9

与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一直以来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耐于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

儿子喜欢看书,更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他曾经说:“我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这样感觉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个寒假,我们一起阅读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册、《贝贝熊系列丛书》、《米尼狼系列》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