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短文网

2025-08-28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

周五,我在学校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主题节目,这个节目非常感动。从这节目里,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第一个上场的是女孩,他的.爸爸因工作落下残疾,妈妈消失,奶奶身体不好,年幼的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无法给父亲治病,就做出了个大胆的选择,推着父亲千里寻医。推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可是医生说她父亲的病无法治愈,只好掉头回家。

第二个,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是他的妈妈却有残疾和尿毒症。他的爸爸妈妈离异,他被判给了爸爸,但却选择了妈妈,他每天推着妈妈去做透析,做饭,一天忙到晚,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时刻让我们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2

周五晚上,我和妈妈观看孝心少年颁奖礼,看着,我和妈妈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妈妈问我看后有什么感想,我说他们都是孝敬

父母的孩子,我要向他们学习。

我最佩服石培昊,他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打动了我。他有一天说要给妈妈坚持送饭,这一送就送了一年。他还给爸爸说先给妈妈送饭,送完后再自己吃饭。有一天,和爸爸去乡下摘瓜,爸爸在摘瓜时腰扭伤了,他告诉爸爸要帮爸爸分担家务,感觉自己干活能行的。他先去赶羊,再去摘瓜,干得满头大汗,没说一下自己累了,我觉得他很坚强,他那种勇挑重担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我还喜欢冉俊超,他的爸爸干的是又累又辛苦的棒棒,可他从来没有嫌弃过他的爸爸,反而是更加心疼他的爸爸了。他的爸爸天天跑几十次,搬那么重的东西,为了家庭在拼命干。俊超也很棒,10岁的时候就和爸爸干累活,有时爸爸不让他做,他就给爸爸做饭,他的孝心,打动了太多人,我以后也要像他学习,为家人分担。

十二位孝心少年,每个人家庭都充满艰难,但他们还是那么阳光向上,在贫苦的地方成长,从不埋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也做个孝心少年,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3

本届颁奖典礼由孝心少年人物事迹短片、颁奖嘉宾颁奖、现场采访、文艺元素等部分组成。活动自20xx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最长、社会效益最佳、收视范围最广的活动之一。今年活动自9月启动以来,经历了全国征集、人物事迹展播、官网公示、推选委员会推选等多个阶段。最终,活动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数百名候选少年中选出了10位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成都少年吴钟和黄鹏轩进入前30,荣获20xx“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并受邀到现场参与节目录制。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你,温暖了四季……”伴随《听我说谢谢你》原创手势舞的表演,主持人白岩松和鞠萍登上舞台,正式开启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紧扣精准扶贫、全面小康主题主线,不仅表现了新时代孝心少年向上向善、自立自强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孝心少年本人及其家庭的关爱与扶助,生动体现了近年来党和国家在精准扶贫、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从而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孝老爱亲,践行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今年入选的“最美孝心少年”较往届更具丰富性、多样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孝心孝行故事也颇具时代感,其中既有抗疫家庭的感人事迹,也有脱贫攻坚家庭的温馨故事。

来自成都的两名孝心少年也被邀请到录制现场。12岁的吴钟,由于父亲突然患上罕见的Ⅰ型糖尿病,他一边悉心照料父亲,同时还以优异成绩被成功保送到全县最好的中学,展现了一个成都少年的`孝心孝道,从数百名候选少年中脱颖而出。刚上小学的黄鹏轩,因为父亲被诊断为急性混合白血病,年幼的他得知自己的骨髓与父亲匹配成功时,毫不犹豫地为父捐髓。不仅如此,在父亲住院期间,他还用幼小稚嫩的肩膀主动扛起了家务……凭借孝心之举,也让他受邀参加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的录制。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4

今天下午第三节班会课,陈老师陪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了这个节目,我明白了孝心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也让我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一心只为父亲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还有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20xx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吴林香,微笑着坦然面对生活,不抛弃,不失望,坚强地面对逆境。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赵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时刻让我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5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组织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

孝,这个字的结构是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意思是子女要孝敬长辈。古人创造的汉字中还包含有这么多中国人博大精深的品格呀!

中国十大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慨万千,不过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梁蓉的事迹。梁蓉才5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突发的脑溢血而导致左半身都瘫痪了。只有右半身可以动,而且还使不上劲。不久后,爸爸就不辞而别了。小梁蓉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上了免费的`幼儿园。小梁蓉在幼儿园学会了拼音后,因为妈妈不认识多少字,小梁蓉就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拼音代替。于是他在药上标上a、0、e的拼音。每一个拼音都有一种不同的含义。有一次,妈妈的病情又发作了。到了上学的时候,小梁蓉也不去上学,硬要在家中照顾妈妈。在剥土豆时,因为妈妈的手使不上劲,一个土豆掉到了地上。懂事的小梁蓉看见了,怕妈妈吃到泥,就立刻捡起来吃,妈妈看见了,怕梁蓉吃了脏,便又抢过来吃,于是梁蓉和妈妈就又抢着吃。一个拥抱、一声妈妈流露出了她们的感情。

比起懂事的小梁蓉,我是多么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她五岁就会帮父母分担,可是我在街上不是要买这个就要买哪个。我突然想起了方明老师在演讲中讲到的:孝心不分大小,孝心不在远近,孝心不论贫富。我以后一定要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永远牢记方明老师的这一番话。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6

中国人都说:“百善孝为先。”感恩慈孝,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准则。父母,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温暖着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今天,我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我被深深地打动了,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着家庭里多少重担啊,这些孩子在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里,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却依旧坚强,依旧灿烂地笑。看完视频,不禁让我热泪盈眶。

影片中,这些孝心少年,他们与我的年龄相仿,但是我的能力远远不及他们。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与我年龄差不多,一个仅有十岁的小女孩——王荠悦。她的妈妈双目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视力,有许多好心的群众都帮助他们,帮他们买一些可帮助荠悦父母的物品,可他们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们觉得小荠悦就是他们的眼睛,父母给小荠悦树立了榜样,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是啊,荠悦不会因为妈妈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还带妈妈去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年幼懂事的她,帮爸爸整理店里的物品,小荠悦从五岁起,便搭着小板凳做饭,这一站便是五年。小荠悦从不觉得辛苦,因为她能看见爸爸妈妈欣慰的笑容。一双小手,拉着两双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岁月中,留下小荠悦和爸爸妈妈永恒的幸福,一双眼睛给三个人带来光明。

还有许多孝心少年的事迹让我感动,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足以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命运的坎坷,使他们体会到了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艰辛。我常常享受在父母的爱中,却从未想过如何去回报自己的父母。这些孝心少年这么伟大,这么懂事!他们令我的脸上火辣辣的。这些孩子用孝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孝敬父母和敢于担当的美德。

尽孝,不要等待,就是现在,孝心来自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起用爱,填满世界;用行动,孝顺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7

今天下午,我们班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有吴林香、黄凤、赵文龙、高雨欣、龙花等评为“最美孝心少年”,还有二十位被视为特别关注少年。看完了,我的心里深深地烙上了一个字—孝。主持这个节目的叔叔,白岩松说:“这个孝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这正说明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俗话说“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感恩是在于实际行动的,而不是只在嘴上说说。

当我们乳臭未干,偶尔会投到妈妈的怀抱撒娇时,他们却在忍受着厄运的折磨;当我们的爸爸妈妈开着汽车接送我们上学时,他们却在走着泥泞的`山路;当我们在吃着美味佳肴时,他们却在吃清水煮白菜;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琅琅读书沐浴着知识时,他们却在做着与年龄不符合的事情,比如说:耕地、洗衣服、做饭、砍柴、卖烤串。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龙花,她为了供自己的弟弟上学,不惜放弃自己的学业,自己在家做农活,同时她也渴望再重返校园。

这孝心感天动地,他们值得我们去学习。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8

星期五的晚上八点钟,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转播的《最美孝心少年》,我十分同情那些少年,更深深地感到敬佩。

在节目中,有的孩子六岁就担当起家里的顶梁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有的男孩从八岁开始,就照顾患了尿毒症的母亲;有一个姐弟,照顾得了疾病的妈妈,天天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县城为妈妈卖茶,给妈妈买药······这些少年都有着同样的特点:坚强、乐观、积极向上。

看了这些少年的故事,我再想想我自己,我十分惭愧。我生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里,一个幸福的家庭,除了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外,还有外公外婆的关照,我觉得我十分幸福。那些少年既要去上学,又要做家里的顶梁柱,还要上山砍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最孝少年,才让父母看到了希望,我们看到了阳光,在那样的逆境中感到快乐。

那些少年什么菜都会做,晚上还要起来给妈妈翻身。再想想我,只会做蛋炒饭,早上睡觉连喊都喊不醒,我跟他们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有一个女孩才七八岁,就推着躺在床上瘫痪的父亲到县城,从早上推到下午两三点。而我走几公里就要走不动了,我十分惭愧!那些少年是开在大山中美丽的小花,他们的'家庭并不富有,却经受着挑战和磨炼,他们在这种环境下倔强而固执地绽放。他们对父母的爱根本无法用财富来衡量。

我总以为长大了再去孝敬,原来,孝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就可以孝敬父母、长辈,孝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要感谢生活、感谢命运。

让我们从感谢父母,尊重长辈开始做起吧!我们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做,不能依靠父母。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孝”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9

“没想到蓝晓萍、蓝芸萍的家庭那么困难,她们还能笑着生活。比起来我们很幸福,更要关心爸爸妈妈,不能让他们生气。”

“我在家里也帮奶奶扫地、烧火。我要天天帮奶奶干活。”

这是11月9日下午,我们学校的师生观看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后的反思与心声。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20xx“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通过短片、小品等方式,展现了来自甘肃的李依桐、李易轩姐弟、来自山东的王荠悦、来自河南的王帅康、来自湖北的刘倩、来自湖南的杨沛锦、来自西藏的次旦拉姆、来自浙江的徐煜岑、来自四川的蒲晓燕、来自陕西的冯莫林、来自广西的蓝晓萍、蓝芸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节目依靠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给学生上了一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感染着师生们的内心,为他们带来充满温暖与感动的精神能量,让孝心美德再绽芬芳。

观影完毕,我们校发起了“致敬最美孝心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倡议,引导学生回家后给父母一声问候,劳动后给父母端一杯茶水,空闲时和长辈一起劳动;学习时专心听讲,作业时认真书写;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积极向上。

各班将建立“孝心少年光荣榜”,通过班队会学生汇报和教师家访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班级最美孝心少年,在学期末集中表彰。我们都要正当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们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深受教育!

节目中共介绍了十位孝心少年,其中令我最感动的就是的一位就是武陟县的“王帅康”了!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改嫁他乡,从6岁起他就承担了照顾患有心脏病的奶奶的重任。可不幸的是他又被检查出患了“马凡氏综合症”,视力下降很快,身高还不住的超常增长。然而,他却坚强面对生活,在学校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回到家还帮爷爷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他只有十岁,可以想想在这期间王帅康忍受了多少痛苦呀!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老在上,子在下,这更能体现出我们民族的`优良品质!可如今能做到“孝”的人有又有多少?而一个小学生却做到了,难道我们不该感到羞愧吗?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孝顺”的中国人!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1

11月8日星期五晚上,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通过观看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育与启示。但在这些孝心少年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烤肠女孩——高雨欣。

高雨欣,今年十一岁,她非常的瘦弱,脑后扎着一个小辫子,黝黑的皮肤。她八岁那年爸爸离开了她们,妈妈又被精神失常的舅舅砍伤,右手落下残疾,不能干重活提重物,高雨欣就开始承担起整个家的重任。她白天拼命地读书,一分钟都不舍得浪费,每秒钟对她来说都很珍贵。到了晚上,她帮妈妈一起去卖烧烤,就算腿被蚊子叮了一个个绿豆般的包,她都无暇理会。就算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她的成绩依然保持全年纪第一。今年,高雨欣以四门功课全部满分的成绩成为小升初考试中全县第一名。妈妈为了奖励她,特意烤了根她烤过无数次却从没舍得尝一口的香肠。她却对妈妈说:“这是用来卖钱的',给妹妹交学费的,不能吃。”看到这儿,我的眼泪不停地在眼眶了打转儿。

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好似苦藤上结出的一粒粒璀璨夺目的果实,尽管饱满而通红,却并非这个世界的全部风景,但他们带给了人间卓然不群的美丽。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2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你也许会说:不就是孝顺吗?那还不简单,回家给父母一句暖暖的问候,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一杯温暖的热茶……大家顺口都能说出这么多关于孝顺的话题,但是,你真的做到了吗?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些可怜的孩子大多出生在不幸的家庭,他们以幼小的身躯和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奏响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孝顺之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岁的小梁蓉。五岁,一个我们还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可是小梁蓉已经学会了洗衣、做饭、买药,甚至还成了妈妈的“妈妈”。从小她的`爸爸就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她的妈妈也身患重病,瘫痪在床,苦难的家庭使弱小的她过早地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而她并没有选择退缩,她什么事都要去做,除了打理自己的生活,还要细心照料生病的妈妈。

小女孩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成长,依然阳光;面临破碎不幸的家庭,没有绝望;饱受生活的煎熬却依然坚强……孝顺而坚强的小梁蓉,我真心为你点赞!

想想我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虽然经常也口中念着心中想着要孝顺父母,可是一放学回家,直接把书包一扔,躺在沙发上,拿起遥控器就沉浸在动画片中,还要对着忙里忙外侍候我的母亲发火:“怎么今天又是炒肉,我都吃腻了!”对比小梁蓉,我是多么渺小,我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父母的辛苦,少让父母为我操一份心呢?父母天天辛苦上班,回家还时时处处想着我,好吃的留给我,生怕我受到一点伤害和委屈,可我还经常无故地对他们发火耍脾气,想想真是太惭愧了!

看完了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我心潮难平,小梁蓉的弱小而又高大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我一定学习她那种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精神,做一个心中有爱孝顺父母的好少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