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短文网

2025-08-29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海底两万里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1

当我第一次翻开《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时侯,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探险小说家。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一条巨鲸震惊了全世界,法国政府派出军舰去寻找巨鲸,却被巨鲸碰撞,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和捕鲸人尼德兰被摔下了船,才发现巨鲸是一艘潜水艇,他们在船上经历了海底打猎,托列期海峡,遇到了巴布亚岛的土著人,坐礁搁浅,到珊瑚墓地埋葬船上同伴,通过苏伊士海底通道…..许多事件似乎使我们身临其境。

作者虽未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但却写得和真实的一样,这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且其中的不少事物都在今天实现了,也表明了他的科学知识丰富。而且文中所描写的细节十分生动有趣,也表明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相信我,这绝对是本好书,不要错过了。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2

科幻,是寄于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而我觉得,科学的发展,也可以寄于幻想的基础上进行。

《海底两万里》是作者儒勒·凡尔纳于1870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距今为至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依旧经久不衰。

让众人喜爱的原因,不止是因为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也是因为这部书中的许多地方,都是想象出来的。

比如书中最重要的场景——“鹦鹉螺”号。这本书于1870年出版在世人面前,而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于1895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后才问世,在没有潜水艇的情况下,作者能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这样一艘结构复杂的潜水艇,实属不易。

但是文中如果只有这些东西,那也不会有趣到哪里去。在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涉及了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国等海洋生动知识。

能经久不衰的,必须拥有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文中有一句话说:“一千克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氨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和石碳酸。”

这书的特色,便是将大量的学只与丰富的想象还有生动的描写。

这本书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惊心动魄,令人百看不厌。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3

今年寒假,我读了法国著名小说家凡尔纳系列作品,让我尤为震撼的是《海底两万里》,它讲述了震惊全世界的海滩事件。阿龙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尼德兰参加了追捕“海怪”行动,结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身上,这个所谓的“海怪”其实就是一个潜水艇。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跟着“鹦鹉螺”号船长一起周游各大洋,并展开一段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

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它很精彩呢?我想你们一定会连连点头的。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跟他们相比,我胆小如鼠,太缺乏冒险精神了,所以错过许多美好的风景和惊心动魄的体验。

可这本书的最后一集,“鹦鹉螺”号受到章鱼的袭击,在船长及交情深厚的三位朋友奋不顾身、齐心协力合作下击退章鱼。可好景不长,一位船员被章鱼的触角紧紧缠住,生命危在旦夕,不一会,本来蔚蓝的大海顿时变成一片血海。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两件事情:第一,我一定要做个内心强大的男子汉,尝试着做各种事情,赏沿途风景和丰富人生经历。第二,做任何事情前,不要贸然行事,安全第一,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各种困难。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4

我曾看过无边无际的草原,辽阔得让人心潮澎湃,仿佛天地都是自己的;我曾去过葱葱的森林,清新脱俗的花朵高大粗壮的树木,流水淙淙,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但这都抵不过我对大海的向往,波谲云诡,幽奥迷离,尤其在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后,心中的神往越发越强烈了。

故事发生于1866年,阿龙纳斯刚结束在美国的一项艰苦的科学考察,同时,“海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阿龙纳斯受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加入了“林肯号”的远征。在途中,阿龙纳斯和他的仆人龚赛伊结识了位新的朋友,捕鲸大师奈德·兰。但在遇到“海怪”时,三人不慎成为了“海怪”的俘虏!原来这不是什么海怪,其实是一个叫“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尼摩艇长为了保守秘密,宣布他们在船上是自由的,但永不得离开艇上。就这样,他们展开了一次奇妙的海底之旅。

他们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奇特的景观,遇到形形色色的生物。在海底森林狩猎,潜艇搁浅,大战章鱼,珊瑚棺材,来到地中海,缺氧……各种奇异的事情发生,让人看一遍又一遍欲罢不能。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被冰山围困,靠着艇上的氧气,换着出去凿冰块,艇上的人只能用浑浊的氧气,只有出去凿冰的人才可以用新鲜氧气。到最后,氧气实在不够用了,阿龙纳斯已经缺氧晕倒了,是龚赛伊和奈德·兰将最后一点氧气,给了阿龙纳斯,这么珍贵的友谊,怎么能不珍惜?

这本书写得最多的便是海底了。光线由而上穿透海水,瑰丽奇幻,各种各样的鱼争奇斗艳,仿佛在开一场灯会。眸里的泼墨江南,一恍化为了大海的碧蓝汪洋,清新海风,不再沉浸于陆地上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陶醉于大海的波阑壮阔,从一而终。

他让我认识了热爱科学的阿龙纳斯教授,善良勇敢的尼摩船长,忠心耿耿的仆人龚赛伊,为他人着想的奈德兰,每个人我都同那晶莹的浪花,烙入心底,陪我一同在海底邀游。纵至海底两万里,终见穹顶三千光。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5

起初,我对《海底两万里》是毫无兴趣的,经过老师的介绍,我带着好奇心翻开了这部极具科幻艺术的小说,在阅读这部小说的同时,我相当于与阿龙纳克斯等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壮美、勇敢的旅行。从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开始的一段充满想象的旅行。

这件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淌无人知晓的“怪物”——所谓的独角鲸。一位叫阿龙纳克斯的教授接受邀请并与他的仆人——孔塞伊一同参加了捕捉行动,但两人在捕捉过程中,不幸与捕鲸手内德.兰德一同落入水中,三人醒来时发现所谓的怪物原来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并结识了这艘潜艇的艇长:尼摩。从此,这个与世隔绝的尼摩艇长带着他自己建造奇妙的潜水艇和他的`“俘虏”一同遨游海底世界。整个航程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尼摩艇长一行人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经受许多惊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与大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濒于绝种的儒艮,在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狩猎,穿越阿拉伯海底隧道,参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礼,还遇到了潜艇搁浅堵人围攻,冰层封道…….在十个月的慢慢航程中“鹦鹉螺”号载着尼摩等人一起经过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回到北冰洋,最后阿龙纳克斯教授,孔塞伊和内德.兰德三人起逃回了陆地,并把尼摩艇长的秘密公布于众。

这本书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在此次旅行中,我与尼摩艇长等人随着事情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有时轻松愉快,有时惶恐、不安……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完成自然的知识启迪。例如,人们在无法确定方向之时,可利用太阳来确定方位。

同学们,这就是集神奇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性,朴质的人性美于一身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它的作者就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作者写这部巨作的时候,世界才刚刚研发了潜水艇呢!潜水艇刚刚问世,就在作者笔下生辉。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想象力,多丰富的知识底蕴啊!

这本书告诉了我: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有能力、可发掘就可以创造奇迹。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篇6

与鲨鱼展开危险搏斗,受到土著人的疯狂袭击,因为对弱者的同情而去攻击尖头鲸,经临冰山封路,死里逃生,又被章鱼围攻……我细细回想着《海底两万里》中的故事,不禁赞服于作者凡尔纳波澜起伏的描写功底和情节安排。可我心中充斥的不仅是敬佩,还有小说深处的思索。

故事起于1866年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逐怪兽,谁知,与同伴落入水中并到了那所谓的怪兽“鹦鹉螺号”的脊柱上,被尼摩船长收留,开始了海底旅行,发生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经历,最后,阿龙纳斯教授三人还是逃离了潜艇,并把此事公之于众。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留给了我无限的幻想:“鹦鹉螺号”在北冰洋大风暴中逃过一劫了吗?尼摩船长是否生还?他还会继续对人类的仇恨和报复吗?他心中的思想斗争能否化解?我和作者一样,为尼摩船长深深祈福。毕竟,尼摩船长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作者只是展现了他表面的神秘莫测,可他在同伴死后会流下痛苦的眼泪;他可以毫不吝啬地帮助贫穷的采珠人;当尖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他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在最后阿龙纳斯要逃跑时,他只是低声抽泣,发出了“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这般令人心痛的悔恨自白。他受到了伤害,复仇的愿望却不断与内心的良知斗争,才造就了这个无比奇怪的好心人。

当然,《海底两万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最重要的是,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与各种各样惊世骇俗的发明,竟然有很多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实现了。这让人不得不惊叹于作者凡尔纳的幻想力,他似乎具有预知的力量。这看似是一个巧合,可在我眼中,这是必然。记得尼摩船长说过的一句话吗?“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这其实是作者凡尔纳的内心流露。凡尔纳热爱幻想,正是幻想,造就了那所谓的预知和这本不朽名著,也只有幻想,才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东西。没有幻想的人,不管他有多少渊博的知识,也只能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就是由幻想构成的吗?幻想,是人类进步的翅膀。

这又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当今许多中国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了。在他们的眼中,幻想即“发呆”,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还不如用来上课、写作业呢。或许正是缺少了这所谓的发呆时间,我们才比别国的孩子多了一分固守陈规,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才至始至终还未出现在一些国际舞台上。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中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谨记《海底两万里》带给我们的启迪——幻想,才是进步的翅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