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调查报告

短文网

2025-08-31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零食调查报告(精选7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零食调查报告 篇1

1.调查目的:

我们青少年正需要长身体,应该补补身体,但是,零食都是我们小学生喜爱的零食对身体有很多危害,如果多吃零食会扰乱正常消化规律,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影响正常进食后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孩子的饮食。所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吃零食情况,我们利用国庆假期对小区里的同学进行了吃零食情况调查,建议大家多吃绿色食品、讲究卫生。

2.调查者:

组长:苗敏 组员:苑航

3.调查对象:

小区里1到6年级学生。

4.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采访

5.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4日、10月5日

6.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收回48份,其中有效问卷47份,在小区里采访了23位同学,有高年级的,有低年级的。其中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也有35人,高年级同学25人,低年级同学45人。从调查情况看,低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85%,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喜欢吃零食,大人不会阻拦;高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5%,这是因为家长不让学生吃零食或者学生自己对零食不感兴趣。男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男同学总数的75%;女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女同学总数的60%。可见,同学们都把零食当做了自己的“好朋友”。

零食调查报告 篇2

一、前言:

美味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并能帮助使用者缓解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日常开支中,美味休闲类零食的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即使在深受经济危机的这几年里,休闲食品收到的冲击依然很小,国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减反增的势头。

(一)目的

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尽管发展速度快、数量多,但整个行业的历史积淀薄,整体实力依然较弱。各休闲食品生产企业想要以最快速度缩短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需要在产品研发创新和营销思路拓展上下功夫,

这对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休闲食品企业而言,是一大挑战。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为公司的相关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产品品类:区域板块效应明显

市场现状:发展潜力巨大

产品品类:品类细化和口味化趋势日趋明显

掌握潜在的目标客户信息,如商场、专卖店、超市、批发市场、其他网络消费者等,并记录他们的详细信息,包括历史、规模、实力、经营范围。品种、联系方式、信誉评价等。

(三)调查方法

(1)设计调查问卷在问道网上发布

(2)网络观察法

(3)用搜索引擎搜集资料

(4)利用网络数据库收集资料

(5)利用电子邮件或来客登记簿获得市场信息

(6)给予访问者奖品或者免费商品

(7)吸引访问者注册从而获得个人信息

二、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上述对休闲食品目标人群的细分,休闲食品生产厂家应该根据目标客户的不同性别、职业类别、年龄等不同变量进行市场细分,并设计生产出有针对性的产品系列和推广方案。因此,笔者做出如下建议:

(1)儿童类休闲食品应突出“童趣”特点。 因为青少年儿童属于纯粹的消费群体,虽然经济上完全依靠父母,但是在食品选择上则完全是从自身的主观意愿出发,属于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也会妥协。这类人群最大的特点是对新奇的、刺激性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而且乐于、勇于尝试,而对“健康”则没有任何概念,从来不在乎是不是对健康不利,尤其对奇形怪状或者卡通元素特别感兴趣。 所以,针对这一目标人群的产品应该适当提升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如小熊饼干、如好多鱼、鬼脸嘟嘟、奥利奥等,要么是形状可爱,要么是名字怪异,抑或者是充满童趣的吃法。 除此之外,儿童类休闲食品在促销上,可以适当赠送卡通玩具,尤其是经典形象更受青少年欢迎,如白雪公主、变形金刚等,这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旦挑拨起孩子的欲望,父母基本很难拒绝。

(2)青年类休闲食品应重视品牌概念的打造。

居于25-34岁之间的消费者对休闲食品的消费比例最高,这是一个被“品牌概念”熏陶长大的消费群体,而且也是目前社会中最忙碌的一类人。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精挑细选、斤斤计较,所以他们更讲究品牌,更在意包装精致,对价格不是太敏感,但一定要方便购买和携带。这是需求最多样化的。

零食调查报告 篇3

如果你从学校经过,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学校三令五申让同学们注意食品安全,拒绝零食,可是放学后,大部分同学还是如饿虎般地朝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冲去,去买各式各样的小食品,导致马路上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

为什么大家对小食品那么钟情呢?我特意对我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了调查。

调 查

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到放学的时间,对着校门的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我数了数,三年级四班一共57名同学,走出校门后,只有18名同学径直回家,或被家长接走。其余39名同学都被吸引了过去,约占总数的70%;。

我又对32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经常吃零食的19人,占59%;偶尔吃零食的10人,占31%;从未在校门口买过零食的仅有3人,还不到10%。 可见吃零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吃小零食,难以抵挡它的诱惑。

分 析

1. 零食基本上都是包装简单,色彩鲜艳的三无产品,很不卫生但价格低廉,一般在1-3元,学生都能承受。

2. 零食大部分为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还有一些甜食和饮料,热量高又没营养。为了增加口感,加了许多添加剂,对身体都发育非常不利,但很合孩子们的胃口。

3. 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学生把零食带到教室,影响大家学习。

结 论

小学生喜欢买零食吃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家长都溺爱孩子,让孩子兜里装着零花钱,大手大脚地花。

2.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 容易被五花八门的零食包装、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气所吸引。

3、商家为了挣钱,采用抽奖、赠送小礼物等各种促销方式,欺骗吸引孩子们消费。

4、一些同学不吃早饭,到放学时早已饥肠辘辘,难以抵挡美食诱惑。

建 议

小学生乱买零食,浪费金钱、影响健康、污染环境,危害非常大,为了帮助大家拒绝零食,还校园洁净,还身体健康,我给老师和家长以下建议:

1、控制零花钱。使学生兜里没钱,不得不远离零食。

2、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危害,正确对待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证早餐质量,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保证营养,不给零食可乘之机。

4、联合工商管理部门,治理周边小商小贩,让三无产品远离校园。

零食调查报告 篇4

在学校门口有许多贩卖三无零食的小店,下课后有许多同学会去购买零食。同学们有没有去购买过?买的都是些什么?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些三无零食的?我们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时间:20xx年1月9日~30日

二调查地点:

1、学校

2、学校门口

三、调查对象:小学生

四、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希望比较准确地了解与统计小学生购买零食的情况,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总结出一些尽量避免购买零食的方法,使家长和学生们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避免购买三无零食。

五、调查事例 :

“左手一个果冻棒冰,右手一袋辣条,吃完一袋再来一袋”,这是每天发生在学校门口的场景。一名四年级学生告诉我们,“(小零食)好吃,每天都会花1 块钱买两袋辣条。我会看生产日期,过期的坚决不买”。当问他是否知道添加剂时,小朋友连连摇头,表示不会看配料表。我们花十元钱分别从多所小学门口购得20 件小学生最爱买的5 毛钱小零食。把买来的这些小零食堆在一起, 一股甜腻腻的味道顿时飘满了房间。查看配料表后发现,基本上每件小零食中都加有七八种添加剂,有的则高达13种。色素、香精、甜味剂为主要添加种类。

在校门口的小店中一包薯条就含有香辛料(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谷氨酸钠(味精)、山梨酸钾(食品防腐剂)、食用香精(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合而成,用于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强烈甜味,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80倍,其甜味与砂糖十分近似,并有清凉感,和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味质佳),这五种添加剂。

六、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小学生在校园门口买零食现象的调查问卷

问题1

你一个月买几次零食?

问题2

你买零食(1次)用多少钱?

问题3

你买的零食有哪些类型?

问题4

你为什么买零食?

问题5

家长让你买(你要买的类型)吗?

七、调查方法:

1、询问同学

2、电话咨询

3、查阅报刊

八、调查结果 :

我们一共调查了30份问卷,从上各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同学一个月买零食的次数较少(只有小部分同学是门口零食的“常客”),但是买的种类很多,钱又花的少,由此可以推断出大家买的都是5毛的廉价零食.这些零食对人体都是有害的,而大部分同学是因为饿才来买,可他们的家长也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我们向通过这个调查来呼吁大家:“对5毛零食Say goodbye!”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杜绝廉价零食吧!

九、 感想与结论:

多数的小学生,都会买自己喜欢的食物上,只有小部分同学没有买过,还有一些小学生会购买大量零食。但大部分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尽量避免购买零食;因为这些同学是因为饿才来买,所以可以与父母沟通,多给些零花钱去面包店里买面包吃,并把小票和支出报给家长,这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让家长放心。一般有零食的地方文具就不会多,可那些商家都打着文具店的旗号买廉价零食,所以请同学、家长对自己、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

零食调查报告 篇5

在学校门口有许多贩卖三无零食的小店,下课后有许多同学会去购买零食。同学们有没有去购买过?买的都是些什么?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些三无零食的?我们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时间:20xx年1月9日~30日

二、调查地点:

1、学校

2、学校门口

三、调查对象:小学生

四、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希望比较准确地了解与统计小学生购买零食的情况,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总结出一些尽量避免购买零食的方法,使家长和学生们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避免购买三无零食。

五、调查事例 :

“左手一个果冻棒冰,右手一袋辣条,吃完一袋再来一袋”,这是每天发生在学校门口的场景。一名四年级学生告诉我们,“(小零食)好吃,每天都会花1 块钱买两袋辣条。我会看生产日期,过期的坚决不买”。当问他是否知道添加剂时,小朋友连连摇头,表示不会看配料表。我们花十元钱分别从多所小学门口购得20 件小学生最爱买的5 毛钱小零食。把买来的这些小零食堆在一起, 一股甜腻腻的味道顿时飘满了房间。查看配料表后发现,基本上每件小零食中都加有七八种添加剂,有的则高达13种。色素、香精、甜味剂为主要添加种类。

在校门口的小店中一包薯条就含有香辛料(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谷氨酸钠(味精)、山梨酸钾(食品防腐剂)、食用香精(由各种食用香料和许可使用的附加物调合而成,用于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强烈甜味,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80倍,其甜味与砂糖十分近似,并有清凉感,和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味质佳),这五种添加剂。

六、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小学生在校园门口买零食现象的调查问卷

问题1

你一个月买几次零食?

问题2

你买零食(1次)用多少钱?

问题3

你买的零食有哪些类型?

问题4

你为什么买零食?

问题5

家长让你买(你要买的类型)吗?

七、调查方法:

1、询问同学

2、电话咨询

3、查阅报刊

八、调查结果 :

我们一共调查了30份问卷,从上各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同学一个月买零食的次数较少(只有小部分同学是门口零食的“常客”),但是买的种类很多,钱又花的少,由此可以推断出大家买的都是5毛的廉价零食.这些零食对人体都是有害的,而大部分同学是因为饿才来买,可他们的家长也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我们向通过这个调查来呼吁大家:“对5毛零食Say goodbye!”为了我们身体的健康杜绝廉价零食吧!

九、 感想与结论:

多数的小学生,都会买自己喜欢的食物上,只有小部分同学没有买过,还有一些小学生会购买大量零食。但大部分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尽量避免购买零食;因为这些同学是因为饿才来买,所以可以与父母沟通,多给些零花钱去面包店里买面包吃,并把小票和支出报给家长,这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让家长放心。一般有零食的地方文具就不会多,可那些商家都打着文具店的旗号买廉价零食,所以请同学、家长对自己、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

零食调查报告 篇6

一、提出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油炸食品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一直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我们学校的许多小胖子多是油炸食品的爱好者。油炸食品是属于健康食品吗?为什么那么多的小胖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壮、身体却是虚弱致极、稍微运动两圈就喘不过气来呢?

二、分析问题: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三、科学依据: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四、研究结果: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五、我的建议: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零食调查报告 篇7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据《imi20xx年消费行为年鉴》)。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及家长在消费儿童食品时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调查背景资料及市场潜力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于20xx年8~9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长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山西运城等11城市展开此项调研。由于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样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时在一户城市家庭需要访问两个样本,即孩子样本和成年家庭成员样本。夸克公司对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庭,访问其成年家庭成员;对孩子年龄在7~12岁的家庭,则访问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调研全部样本量为4048个,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同时每个城市还附带进行对孩子样本的7类食品(糖果、果冻、蜜饯等)的口味测试;在上海、广州、湖州、山西运城等地还进行每城市67个商店的样本调查。

调查中发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类排在第一位,达到44.5%,其他依次为:日用品及其他类35%,衣着类11.1%,居住类9.4%。可见,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中国有3亿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年新生儿有1342万人,通过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年龄在3~12岁间),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费额为1400元左右,因而儿童食品的市场潜力实在很大!

购买决策者不单一,消费心理、行为及购买习惯区别大

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0~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 %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最常购买地点: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在此次研究中,夸克公司还对以上购物场所作了简单调查,从难易程度及费用上看,学校附近的杂货店最方便和省钱,生活区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选商场成本较高并比较难以进入。

儿童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对厂家的促销建议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儿童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广告促销既迎合家长的理性消费,又不忽视儿童感性心理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

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儿童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对厂家的产品开发建议

在本次研究中,夸克站在行业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发现外,夸克公司还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话题和广大企业界人士探讨,以揭示中国未来儿童食品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

1. 儿童食品不仅仅是吃,而且还包括娱乐、智力开发等附加值,儿童食品营销要朝引导“儿童时尚”的高度发展。

2. 开发绿色环保食品,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能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 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儿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级原始产品加工上。

4. 由于儿童食品给予消费者“营养、卫生”等观念,儿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领域进行渗透,比如果冻食品等。

5. 及时了解和跟踪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态,因为了解“新新人类”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越来越重要,他们正逐渐成为时尚的追随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