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博物馆观后感 篇1
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历史博物馆有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于20xx年3月动工,9.25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殷墟一直以来都没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个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向我们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厅2、青铜厅3、玉器厅4、文字厅5、特别展厅—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个博物馆只有两件是复原品,其余都是真品!
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
博物馆观后感 篇2
今天,为了庆祝抗日六十五周年,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博物馆里面的抗日纪念馆,这使我们感触很深......
一九三七年,日本为了侵略全中国而发起了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开始全面性的发动了抗日战争......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四日凌晨,日本用飞机向常德,投撒了三十六公斤带有强烈性鼠疫传染细菌跳蚤及大量麦子、谷粒、豆类、棉絮块、破布等。鼠疫传染细菌通过跳蚤、老鼠、空气、水等各种捷径来传染人,被传染的人会直接死亡。常德七千六百四十三人牺牲。
因为常德食物充足,并且离重庆很近,所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日,日本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常德。而常德只有八千人,但常德的部队个个是猛将,一共坚持了十六天,日本伤亡惨重,我们的部队只有三百人了。这三百人突围出去,率领大部队回来时,日本早已落荒而逃。
一九四五年,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日本人终于宣布投降。抗战了八年,中国取得了胜利。
走出博物馆,有一个同学问我:“常德八千人为什么敢对抗日本是万人呢?为什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我对他说:“大概是他们爱祖国,互相团结的缘故吧!”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博物馆观后感 篇3
星期二下午,我们中年级老师同学们一起兴高采烈去苏州博物馆'参观了一番。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大家迈着轻快的脚步,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富有历史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是一座苏州地方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它的藏馆文物是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明清工艺品等。成为一座具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他是国宝级文物,是苏州博物馆的'珍贵宝藏之一,莲花碗构思精妙,造型精致,端庄有姿,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瓷莲花碗的艺术造型与艺术价值是无以伦比的,我看着晶莹剔透的它,久久不愿离去。参观完之后我们一起吃了糖粥,呀!一眨眼的功夫,老师就对我们说,要回去了。我真是依依不舍啊!
博物馆观后感 篇4
1月7日,学校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带领着四五六年级的全体同学,踏上了前往首都博物馆的旅程。一路上,大家兴奋不已,纷纷讨论起了首都博物馆,车内一片欢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首都博物馆。一入馆,我们就被琳琅满目的.展品给吸引住了,这些是多么精美,多么富有艺术性,多么伟大的作品啊!同学们对展品赞不绝口,称赞声不绝于耳。我们左瞧瞧、右看看,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如果你看见一个同学流连于展品之间不愿移动,那她一定是我。
最让我惊诧的是这样一件展品——古代婚礼洞房。从小对古典作品情有独钟的我在看到它的时候就被牢牢的吸引住了。精良的制作,精致的布置,精美的效果,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感到震撼。它就像是真的洞房一样,给人一种喜庆感,吸引着过往的参观者。我好想把自己的家也布置成这个样子,让我天天生活在喜庆之中。
博物馆内的展品一应俱全,什么都有,真是大开了眼界。展品让我们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让我们见识到了造物主的伟大,同时也沉醉于它的美好间。我愿一直感受着这纯然之气,让世间的艺术永远流传……
博物馆观后感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自贡,当然我们最先去的地方是恐龙博物馆。
一进大门,迎面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张牙舞爪的立在一座小山上。一身厚厚的粗皮、强壮的.四肢、巨大的尖牙、凸出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它的猎物,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弱肉强食的史前时代。山坡上面还有很多的恐龙模型,伴随着一阵阵恐怖的叫声,我感觉仿佛回到了远古的恐龙时代。
进入恐龙骨架主展馆以后,我们首先去参观了恐龙时代的其他动物化石馆,里面的动物化石让我看也看不清,这说明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一具美洲鳄骨架令人醒目。进入主展馆以后,我突然看见一只巨大无比,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的一具腿骨,我吓了一大跳直冒冷汗,心想:“我以前在地质学院里看的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也没那么高呀!”不远处我又发现一具恐龙骨架的头骨已经伸到三楼去了。这些发现让我知道了恐龙有很多种,虽然都叫恐龙但样子却有很大的差别。
我离开了恐龙博物馆,一路上都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庞大凶猛的恐龙从地球上消失的呢?我真想让它们复活过来,不过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博物馆观后感 篇6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去参观中华慈善博物馆。进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瓷盘。这个瓷盘十分高大,墨绿中透着一丝白。盘中刻画着一位圆佛,他慈眉善目地笑着,旁边有两条巨龙,正张牙舞爪地怒吼着、咆哮着。“红花须得绿叶衬”,一般人只会看到那瓷盘的美丽,却没看到他架子的鬼斧神工,它是用上等的红木做的,上面雕刻着两只栩栩如生的猛虎,露出尖尖的獠牙。背面看,一个巨大无比的`如意竖在那儿,撑住了整个瓷盘。如意上虽无宝石,但雕刻技术高超,就像是有闪耀的珠宝,熠熠生辉。
来到“仿古慈善街”,这里的古代慈善街道数不胜数,有专门收养老弱病残的福田院,有从事医疗慈善的机构“惠民药局”,较早的家族义庄“范氏义庄”,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免费摆渡的“义渡局”等。
向前走了几步,看到模拟区,这里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天崩地裂,这感受是汶川百姓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手拉手、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向灾区捐赠物资,让更多的人帮助灾民、官兵。
让我们走进中华慈善的世界,探寻精湛深遂的慈善文化。驻足于此,我更加理解孙中山先生说的:“仁之种类,有救世、求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这句话。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帮助更多的人吧!
博物馆观后感 篇7
安徽的博物馆里有许多让人惊叹的东西,有恐龙时期的,有石器时代的……总之,无论有多少时间,都无法叫人把它们看个够。
进入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银票和铜钱。右手边有一家当铺。在那里,还可以看到过去妇女穿的鞋子。那会儿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想想都觉得可怕,五六岁的时候就要裹脚,以小脚度过一生,不知道会多痛苦。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许多金银首饰,那玉镯看着就很昂贵,保存了这么多年,依然很精致。转角有一个花轿,里边坐着一个铜人,头上还顶着头巾,把脸挡不住了,有一种近在眼前却无法窥测的神秘。
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古代的书院和药店。迈进书院的门,就似乎穿越到古代去了。上边挂着朱熹的画像,几桌上摆放着书、戒尺和“文房四宝”。导游说,徽州人非常重视教育。我想,这里内外装饰都非常端正,可见导游说的.是真的。药店里,那个掌柜的(铜人)正拨弄着算盘。后边的药柜上标着上百味的药品。我认为中药是中国的“财富”。中药很苦,可它一直是我热爱的。我小时候就一直想学医。
现在准备回家了,希望自己好好学习,不忘理想。
博物馆观后感 篇8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苏州博物馆。一进博物馆的大门,就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志愿者老爷爷在给一群人讲解,我们赶紧凑过去听听,他指着玻璃窗外的围墙对我们说:“设计师利用拙政园的围墙建了一些假山,看下面水池里的倒影就像是一幅水墨画。”我们看了一下,真的很像呢,设计师真聪明!
我们紧跟着老爷爷参观了青铜器、陶罐等,别看这些东西看上去破破烂烂的,有些还碎了,但是老爷爷说这些都是几千年前的古董,是证明我们苏州是个鱼米之乡、拥有几千年古老文化的历史见证。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玉器,我最喜欢的是一艘清代的白玉雕刻的江南渔船,它一共运用了阴、阳、圆、透四种雕刻法。为什么说它是江南的渔船呢?老爷爷告诉我们:第一,它的船头是平的`。第二,船舷上挂着一个鱼篓。第三,它有摇橹。我们真佩服老爷爷的知识渊博!我们还看到了一只有一米多长的象牙,上面雕刻了58个人物,非常精美!听老爷爷说象牙原本有一对,都被外国人抢去了,有个爱国商人千辛万苦寻找回了这一只,另外一只雕有50个人物的象牙至今还没有找到呢,真希望能快点找到啊!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笔墨纸砚,老爷爷说古代的墨是香的,是用松木烧成的烟灰做成的,真神奇!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宝贝:莲花碗、舍利塔、核雕等等。老爷爷讲解完离去时我们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来感谢他。
最后我们在一个亭子中休息了会儿,看到水池里养了很多观赏鱼,有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花色的,最漂亮的是一大一小两条金色的鲤鱼,它们在睡莲和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博物馆观后感 篇9
午后的学校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下,显得格外的朝气蓬勃。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拉着手,悠哉悠哉的向博物馆走去。一路上,秋风习习,我憧憬着博物馆的庞大和古物的丰富及历史的'悠久。
一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高低不平的琴铜器,它们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框里。共有12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每个青铜器背后都蕴藏着朝代的背景及文化礼仪。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青铜器是祭祀礼器——猪尊。它上面雕刻了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凹凸不平横纵交错的线条。它虽然只有腹部刻着引人注目的八卦图,但是它创造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猪尊高22.4厘米,长39厘米。也许卓文王和博学多才的姜子牙祭天神,拜地神的时候就是拿它来盛酒的。他们一边洒酒,一边向天发誓:“绝不助纣为虐,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见了精致的鸟尊。庞大的壶,在灯光下照耀出历史趣味的龙形弓和引人入目的酒杯。
刚同学们一边漫步,一边向教室走去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西周时期那派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温暖的阳光下我慵懒地扬起下巴脑海里幻想着男耕女织,老人小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情景。
随心所欲的球风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树叶互相摩擦,簇簇作响。好像在说:“快点回到现实吧!同学们都回教室。”
博物馆观后感 篇10
今天是1月6日,我们三六班全体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自然博物馆。
到了自然博物馆,我们首先来到了二层的展厅。展厅里有逼真的动物模型、绿色的‘植物世界’、动物奥妙、神奇的非洲,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动物的模型,逼真的猎豹、犀牛、长颈鹿……进去的时候,那些大型动物差点儿把我吓一跳。
随后,我们来到了地下一层,地下一层有一个恐龙公园和水生生物馆,我最喜欢的是恐龙公园。虽然里面的龙都是模型,按理说它应该是不会动的',但里面不知装了什么东西,那些龙时而动,时而不动,真像活了一样。
最后,我们到了一层,一层的馆都跟动物有关,有无脊椎的、有爬行的、还有哺乳的,而且,我们还看见了恐龙的化石呢!那些骨头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用支架支着,免得掉下来。虽然没有太多时间看名字,但那些骨头还是给了我不少乐趣。
这次参观不仅仅带给我乐趣,还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博物馆观后感 篇11
宏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群之一。
走进添爱们,经过端门,午门,就来到太和门,一座高大的宫殿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皇上办公的太和殿,经过太和殿就来到中和殿,过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每个殿都有朱红的宫墙和大门,屋顶上盖的是黄色的琉璃瓦。过了保和殿,再拐个弯,就看到一个小门,进了门,向右看,就看见九龙壁,九龙壁上刻着九条龙,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白,蓝,黄,黑四种,它们的外形各异,没有哪两条是相同的。过了九龙壁,再从左边小门进去,就来到钟表室。当我进入钟表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钟的王国,钟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有红木人物风扇钟,铜镀金绿鲨鱼皮天文钟,铜壶滴漏,硬木雕花自名钟等,一共有钟表1000多种。过了钟表室,转个圈儿就来到御花园,御花园景色美丽,四季都有花开,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又开了。花园中间有个假山,在四周小草的掩映下,假山更漂亮了。
故宫博物院到处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有机会你去细细赏玩
博物馆观后感 篇12
4月17日,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同学们去北京汽车博物馆参观。汽车博物馆一共有五层,设有二层历史区、三层未来区、四层进步区、五层创造区。
各个楼层都有很多著名的车,如:凯迪拉克·奥多拉多,奔驰1号,法拉利dino246gts……其中我们小组最感兴趣的车是奔驰一号。奔驰一号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于1885年研制成功,它与现在的汽车不同,只有三个轮子,而且也不是用汽油作为燃料的,而是把药作为这辆汽车的燃料。博物馆里还有关于交通标志以及安全驾驶的小游戏,十分有趣。我还认识了指南车,指南车是中国古代指示方向的一种车辆,它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做到“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我们还认识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车,它是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汽车诞生前200年制造出来的,蒸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蒸汽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到车轮,使车轮变成实际推动车辆运行的工具。
我觉得这次汽车博物馆之旅很有意义,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汽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课本里学不到的,我希望以后学校能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我们能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