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9-03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篇1

第一次在学校的小荷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书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傻了?怎么会想长成一棵葱呢?一般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他这是怎么想的?带着这些疑问,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后来才发现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吸引人,我慢慢走进主人公的世界,同他一起快乐,一起烦恼。

《我要长成一棵葱》的主人公叫潘春春,是一个寄托着全家人希望的男孩子。他的爸爸妈妈早就为他规划好了一切,把他当做一棵珍贵的"名花"放在花盆里养着,每天都悉心照料他。可潘春春却认为自己是错养在花盆里的一棵草,大人过分的宠爱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是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古往今来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是父母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潘春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只不过是一个想要快乐童年的孩子而已。

现在的家长就和潘春春的父母一样,一心想让孩子有出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何他们不换个角度思考,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呢?这本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便是《攀比是一场没有裁判的竞赛》,这里面潘春春的父母总是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你看人家谁谁的孩子画画得了全市第一名""你看邻居谁谁的孩子期末考试又是年级第一""你看人家谁谁聪明又伶俐,我要有这样的女儿多好"……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当你们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时,你们想过孩子的心有多痛多失落吗?你们知道他们的自信就是这样被你们打压掉的吗?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成绩好我不否认,但他有多自私在班里人缘多差你知道吗?她聪明伶俐长得漂亮我也很羡慕,但我乐于助人连校长都夸我你们为什么看不到呢?我觉得你们应该做的不是跟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而是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通过合适的方式帮他们改正缺点,这样他们才会更优秀。如果你们一味地拿别人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样样都比不过别人。

有一次,记得那是公布期末成绩的下午,我得知自己的语文成绩是95,数学成绩是98后十分开心,一路蹦蹦跳跳的回家,向妈妈报喜。可哪想妈妈听了之后脸色却是由晴转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说:"你知道吗?你们同年级的王洁语文97,数学100,你就考这点分还这么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我顿时低下头,自愧不如,好心情顿时灰飞烟灭。我真想大声喊:"既然她那么好,你让她做你的女儿吧!"

《我想长成一颗葱》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十分贴近现实,在书中,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从潘春春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代人的向往、烦恼,也看到了爸爸妈妈那代人的殷切希望。我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小孩,我们只能努力做到十全十美,可是试问一句:"爸爸妈妈们,你们就都是完美的吗?"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又阅读了一本好书《我想长成一棵葱》,说实话,我喜欢的书并不多,可是这本书真的讲到了我的内心,读着读着我被震撼到了,作者究竟是做了多少准备才能真正了解现在的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们这些长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就是这句话让我十分信任作者,他是真正看到了现在的我们。刚开始看这本书我也十分奇怪,我什么“我”会想长成一棵葱,慢慢看我才知道“我”也就是潘春春,从幼儿园到小学成长的异常艰辛,爷爷的理想压在潘春春身上,爸爸自己的理想也压在他身上,妈妈更夸张,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压在他身上。他们一直认为他很独特,有自己的星光。但是潘春春本人却觉得自己很普通,跟一棵草一样,也希望自己跟一棵草一样茁壮长大。

这本书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的我们并不像被捆绑在温室里,而是应该在属于我们的草原上自由的小草,不受拘束,绽放异彩。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受到保护,会变得更好,更优秀,来实现自己未达成的愿望,可谁又曾知道,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梦想。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变成画家,舞蹈家,钢琴家。但是我们可不这么想,有人会相当花园主,有人想当旅行家,有人会想当职业跑酷者。在当代所有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小草,可家长却把我们养在温室里,但是温室里的草会失去独立的能力,自制能力。

虽说是读后感,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和我的感受都是代表小学生发声,所以,如果你对现在的我们感兴趣,就寝你看看吧。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篇3

《我想长成一棵葱》这本书让我有了知音。

故事主人公潘春春的父母望子成龙,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却完全忽略了他自己的梦想。他只想成为一个普通人,他只想成为一棵平凡的葱,就如书上所说:他是一个错养在花盆里的草!

这本书中的一章《攀比是一场没有裁判的竞赛》,潘春春的妈妈老是拿他和比他优秀的孩子比,目的就是想让潘春春超越他(她)。我的妈妈也会这样,每回在那将我和别人比之前都会说:“这都是为你好”这也确实是对我的激励,想让我变得更加优秀,但也是因为我妈妈的虚荣心!可能有些人的妈妈不是,但我觉得我的'妈妈和书中潘春春的妈妈很像,因为我妈妈教训我之后都会说:别人家的孩子能,为什么你不能!是啊,别人能是因为别人对此感兴趣,可我不是。上帝创造每一人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把你们的梦想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缺陷的一面也有光滑的一面,不能只看到我们缺陷的一面。

这本书的主人公潘春春是个古怪精灵的人,处处和父母对着干,他也是一个性情直爽的人,想什么就说什么,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经常把***妈气个半死。有一次,***妈又拿他和别人比,说别人能背古文,而他却不能,潘春春就较上了劲,非要妈妈说出那个人不可,妈妈答不上来,他就得寸进尺,把***妈弄得哭笑不得。我在生活中有时也和他差不多。妈妈说我说话太快,做事太鲁莽,要我学会慢下来,然后我就会说,你们说话那么快,如果我不听你打我也会很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做不到,我更加做不到!说完后,妈妈会瞪着我,却一时语塞。其实我们也知道父母的本意,也知道父母的苦心,可在现实中却选择了和父母对着干,可能这就是大人们所谓的“代沟“吧。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好多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走进了我的心坎里。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篇4

在这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中,我满怀着高兴的心情读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写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我想长成一棵葱》。我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像磁石一样紧紧的吸引着我,使我爱不释手,可真想一口气就读完。

这是一本关于励志成长系列的书,是一部反映现代孩子成长的长篇小说。它里面讲的是:一个名字叫做潘春春,他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路途是十分“艰辛”的。爷爷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妈妈加在他身上的“东西”就更多了。大人们把他们的理想都强压在了这个男孩身上,所以导致他的成长路程异常的“艰辛”。家长们都认为他是一朵奇葩,觉得在他身上有着他们遗传给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长成一棵葱,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静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感觉到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管得有些太严了,太重视孩子了。在各个方面都关注着孩子,看着他(她)的一举一动,观察他(她)的心情,什么事都管着他(她),不让他(她)去做,孩子会受不了的,也会透不开气的。不过,有些时候,家长也是关心我们,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着想,我们也不要去惹他们生气,这样也是不对的。

有一次,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我因为好几道数学题弄得心里十分烦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这时,妈妈推开门慢慢地走了进来,看到我正在这儿费尽心思而又绞尽脑汁地想时,便轻轻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做题既要有思路,还要有窍门”。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没好气的`说:“说什么说,我知道!”说罢,我便一下把妈妈推了出去。事后,我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实妈妈也是好心的,我的心里是无限的后悔和内疚。

啊!妈妈,对不起。不过,我想对您说: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个大姑娘了,您不要为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请您给我更多的空间让我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吧!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篇5

童年是什么?是一夜星光,是一地月色,是一道彩虹,是一条小溪。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回味无穷的。这位潘春春小朋友的童年也一样,丰富多彩,充满了情趣。那么,让我们看一看他的童年吧!

他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个子不高,身材不胖,性格有一点顽皮,外加一点任性。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十分爱他,所以他在家里就像是一位小皇帝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正因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他的.家人个个都将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是每个家长最大的渴求,但这也是孩子们最大的痛苦。因为家长们只知道想方设法让孩子出类拔萃,却压根就没有想过孩子内心的感受。

当潘春春正为自己能在舞台上表演一棵大树而感到骄傲时,他的家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总希望他能站在舞台上独唱,却不管潘春春那跑调跑的离谱的嗓音。他拼命想证明自己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草,而不是一朵美丽娇艳的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足够精彩。我沉醉在他那丰富多彩,时而快乐,时而悲伤的世界里,与他共享着快乐、伤心、难过与烦恼。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和烦恼。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总结经验解决这些烦恼,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血拼,取得最后的成就。而不是遇到一点麻烦就放弃。我们应该做一个坚强的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