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音乐活动策划(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音乐活动策划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并随着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
2、探索散步,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变化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活动准备:
1、彩色的绒布动物。
2、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生活模仿动作〉。
2、复习歌曲〈玛丽穿件红衣裳〉。
(1)齐唱歌曲。出示彩色的绒布小动物,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和相应的色彩替换歌词并唱出来。
3、介绍游戏内容。
“小朋友睡午觉了,睡得真香甜呀。睡醒了,和朋友们出去散步吧!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天空中乌云滚滚,轰隆隆,轰隆隆,打雷啦,下起雨来了,小朋友们快快跑回家去。”
4、探索散步动作。
(1)“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是怎样走路的?”“我们去秋游,到野外看风景,又是怎样走路的?”“这就是散步。”
(2)“大家学一学,走一走。”“我看见有一个人自己走的,有妈妈带着孩子走的,有和朋友拉着手走的……”
(3)教师唱散步音乐旋律,幼儿随音乐散步,
5、听音乐。
(1)完整倾听。
(2)在座位上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3)探索和表现打雷,下雨时的心情和动作。
6、完整玩游戏。
(1)提醒幼儿注意散步时,和朋友们保持合适距离。(处处都有好风景)
(2)反馈听到雷声时的惊愕表情和快快回家的各种动作。
活动结束: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在“下雨”音乐结束时。找到座位的幼儿。
音乐活动策划 篇2
活动目的
1.享受跳舞的乐趣.
2.探索脚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3.比较大小.
4.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5.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舞蹈表演影碟.
2.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水彩,海绵.
3.大白纸,剪刀,胶棒,塑料盆,擦脚毛巾.
4录音机,音乐录音带(有快,慢节奏).
活动过程
1.播放表演舞蹈的影碟,引导幼儿欣赏表演者的舞姿和服饰.
师:电视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跳得好看吗?穿得漂亮吗?
2.提议幼儿一起跳舞.跳舞前,教师和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活动一下小脚.
(1)师:看着她们跳舞,老师也真想跳舞,你们想吗?咱们一起来跳舞好吗?
(2)师:跳舞之前,咱们先活动活动小脚吧!
3.带领幼儿走到放有海绵的盘子旁边.复习认识红色,黄色,绿色.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颜色吗?老师指着,你们分别说出它们的颜色好吗?
4.引导幼儿双脚踏在海绵上,当两只脚都沾满了颜色后,随着音乐在大白纸上自由跳舞.
5.跳完舞后,教师协助幼儿把脚擦干净.
6.请幼儿说说跳舞的感受,并讨论小脚有什么功能,如何保护自己的双脚.
(1)师:小朋友跳舞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高兴)跳舞累不累呀?快揉一揉我们的小脚,让它休息一下吧!
(2)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小脚除了会跳舞,它还能干什么?(走,蹦,跳绳,蹬自行车等).
师:小脚真能干,会做这么多事情.如果它受伤了,就做不成这些事了,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呢?(不能光脚走路,穿鞋袜,鞋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等).
7.引导幼儿自己穿鞋袜,培养自理能力.
师:摸一摸我们的小脚凉不凉?穿上袜子它就不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鞋袜).
|8.请幼儿比较脚印的大小,并与幼儿一起温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师:老师和小朋友的脚印一样吗?(老师的脚印大,小朋友的脚印小)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
9.等脚印干透后,老师协助幼儿剪下脚印(提醒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引导幼儿制作拼贴画.
10.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和幼儿一起清理碎纸片.
活动结束: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最喜欢的拼贴画.
音乐活动策划 篇3
活动前言:
为了丰富我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娱生活,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一起欣赏音乐,学习音乐,本社将举办一场校园音乐会。本社希望通过舞台演奏的方式,加深大家对音乐的了解,也给学院的吉他爱好者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共同创造和谐·友爱·多姿的大学校园。
一 活动目的:
创造一个音乐交流平台,让学院的音乐爱好者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给予全院学生一个机会去了解音乐,接触吉他,接触摇滚。同时,提高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活动时间:
开学第三周(初定为周三)
三 活动地点:
学校宿舍E1与E2栋之间空地
四 活动对象:
南方技师学院广州校区全体师生
五 主办单位:
南方技师学院广州校区吉他社
承办单位:南方技师学院广州校区吉他社
六 活动形式:吉他社成员吉他弹唱和外来嘉宾表演等等
七 活动流程
活动前期:
1通知各表演成员进行排练
2提前一周制作海报,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
3提前一天完成节目审核,并制作节目表
活动当天:
1中午开始由吉他社部分成员搬运物资,器材(音响设备,乐器等)并布置舞台
2安排现场工作人员接电源开始试音,调试设备
3下午3点开始组织表演人员签到,并安排地点准备
4下午4点 保证所有设备准备就绪,所有工作人员准备就位
5下午4点半到五点之间音乐会开始
6安排吉他社部分成员在现场维持秩序,确保整个音乐会时间的顺利进行
7大概下午6点半至7点之间音乐会结束,吉他社所有成员清理现场
八 人员安排:
1华春平老师筹备各种物资,(包括各种乐器设施,音响,海报,横幅)
2 副社长黄兴智负责联络邀请外校表演嘉宾和其他直接性工作
3吉他社后勤部人员负责搬运物资,乐器设施
4 其他没有表演的人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5 完场后全部工作人员清理现场
九 所需物资:
各种乐器设施(包括音响,架子鼓,吉他,麦),宣传海报,横幅
十 资金预算:
1各种乐器设施 免费 (华春平老师免费赞助)
2各种乐器设施的来回运费 500元
3宣传海报 100元
4横幅 100
总共700元
十一 策划书:黄兴智
十二 总负责人:华春平老师
南方技师学院广州校区吉他社
XX年3月14日
音乐活动策划 篇4
一、音乐节的宗旨
(1)搭建长期稳定的、有影响力的校园原创音乐平台;
(2)挖掘校园音乐人才、推动原创音乐的发展;
(3)促进独立原创音乐与整个音乐界、传媒界的沟通和交流。
二、音乐会定位
风格设计将在“前卫+时尚+激情+创造力”的特有定位上表现出原创音乐群体多元化的特性。
三、活动硬件保障
本次活动的地点是周村区体育馆,在此举行过多次大型晚会。演出音箱均为专业吉他音箱2台,贝斯音箱一台,世界名鼓一套。进口台口音箱全套。调音师均为本地知名调音师做现场调音。
四、具体流程
(1)音乐节时间:20xx年12月25日
(2)地点:周村区体育馆
(3)彩排试音时间::xx月xx日安装音响设备,xx月xx日下午2点进行模拟彩排试音,要求所有节目按照演出流程彩排一遍,确保演出万无一失。
(4)舞台布置:演出当天上午由社团负责人员布置演出场地。
(5)观众入场:下午5:50观众入场。工作人员协调秩序。
(6)演出开始:下午6:30演出正式开始,主办方登场,并由主赞助商致辞。
(7)演出结束:9:00左右演出结束,观众离场,社团工作人员及演出人员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清理场地。
五、音乐节的形式
(1)表演形式:以原创为主,可部分翻唱。
(2)出演的单位包括淄博十多所高校及本地数十只支乐队中选拔的10-15支优秀乐队;
(3)除校园原创乐队外,届时还有著名音乐人xxx参加助兴;
六、宣传方案
1、传单:由工作人员在五区三县高校区及市内大量发放。
2、条幅:在活动前期,将与音乐节及赞助商有关的条幅放置在人流集中的区域,长度10m左右;活动期间,在音乐会演出场地挂出相关条幅,并将各赞助商的宣传条幅布置在会场的显眼处。
3、海报:海报将会在五区三县各大高校,休闲娱乐场所的宣传栏上贴出,内容以绘画及文字的形式体现。
4、喷绘:作为演出宣传的主要工具,喷绘将长期放在各大学校内,只至活动结束。喷绘预计5个,每一个都可加入赞助商的广告内容,实际方案课余主办方具体商议。
5、媒体宣传以网上宣传为主,音乐节相关的宣传广告及视频短片将会放在“旮旯论坛”、“淄博独立音乐网”等网站的头版。
6、将联系淄博电视台以及地区电视台做本次音乐节的报道。
七、公司参与及回报
参与方式:
1、赞助商以冠名的形式进行赞助,并提供
大学生音乐节的部分活动资金;
2、赞助商仅赞助整个活动的一项或几项,则只须提供该赞助项的资金支出。
回报方式:
1、赞助商在整个活动周期中都将得到淄博独立音乐网的大力宣传,主赞助商将得到本次活动的全程冠名权,其他赞助商亦将得到各分项活动的冠名权;
2、各赞助商将能在演出现场进行致辞演说等,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3、传单、条幅、海报、喷绘等宣传用品上也可应赞助商的要求,提供其广告宣传用地。
宣传原则:
在保证音乐会宣传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可根据赞助商的要求做任何调整,具体方案可由双方进一步商讨。
音乐活动策划 篇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2、通过多种手段来感受和表现三段体的结构和性质;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愉快地进场。
2、练声、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交待乐曲名称,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说出欣赏后的感受(欢快、优美)。
2、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讨论有几段。
3、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拿积木的方式表示段落。
4、幼儿欣赏音乐,听到相同的乐段就拿出相同的颜色的积木,不同的乐段就拿不同颜色的积木。
5、教师小结乐曲的结构和性质。
6、出示图片,幼儿边欣赏音乐,边听教师完整地讲故事,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来理解整段音乐的意境。
7、分段欣赏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请幼儿想象音乐形象,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8、完整地欣赏音乐,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内容。
9、教师选择两种节奏型,幼儿边欣赏音乐,并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音乐。
三、结束部分
1、欣赏音乐;
2、幼儿有礼貌地和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