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短文网

2025-09-08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精选24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

一、目标:

1、通过自由摆弄,感知磁性并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2、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磁铁的正极和负极。

二、材料提供:

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第二层次: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

第三层次:进一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

四、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

有关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不同物体跳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学习根据声音的不同区分物体。

3、动手制作响罐,感受操作的乐趣,并进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响罐若干。(内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种带盖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动手摇一摇成品响罐,感知里面有物体跳动,会发出声音,并听听各声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次,根据声音的不同,探索各种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层次,自己动手制作响罐,探索罐子里装单样物体与多样物体的声音有何不同。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3

大班区域活动:轻飘飘的气球

一、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 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 做好的成品8套;

3、 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导建议:

1、 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 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不同物体跳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学习根据声音的'不同区分物体。

3、动手制作响罐,感受操作的乐趣,并进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响罐若干。(内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种带盖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动手摇一摇成品响罐,感知里面有物体跳动,会发出声音,并听听各声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次,根据声音的不同,探索各种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层次,自己动手制作响罐,探索罐子里装单样物体与多样物体的声音有何不同。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材料提供:

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

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整理,串连成一个故事。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小班区角活动《鸡宝宝不哭》。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萌发对鸡宝宝的爱怜之情,愿意保护、照顾鸡宝宝。

2、学习用白乳胶沾毛线须的方法给鸡宝宝“穿衣服”。

活动重点

让幼儿萌发对鸡宝宝的爱怜之情,愿意保护、照顾鸡宝宝。

活动难点

学习用白乳胶沾毛线须的方法给鸡宝宝“穿衣服”。

活动准备

1、布娃娃人手一个,《摇篮曲》音乐

2、白乳胶、毛线须、棉签、剪好的小鸡形状的卡片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哄娃娃睡觉。

(1)小朋友们,你们怀中的娃娃可爱吗?让我们来当她的爸爸妈妈好嘛?娃娃要睡觉了,我们来哄她睡觉好吗?(播放《摇篮曲》音乐,随音乐一起哄娃娃睡觉)

(2)轻轻地把娃娃放回娃娃家中睡觉。

2、出示可怜的鸡宝宝。

(1)咦,嘘!宝贝们,你们听,谁在哭?……

(2)悄悄拿出鸡宝宝卡片“嗯……嗯……嗯……你们的娃娃有人抱,可怜我鸡宝宝没人要,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可是我身上却光秃秃的,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没人给我穿衣服,我好冷……好冷……”

(3)小朋友们,刚才是谁在哭?它怎么了?它有没有爸爸妈妈?(没有)那怎么办?你们愿意当它的爸爸妈妈吗?(愿意),那让我们帮鸡宝宝穿衣服好嘛?

3、教师演示“穿衣服”的方法。

先用棉签把鸡宝宝造型的卡纸片上涂满白乳胶,再沾上毛线须,就可以了(提醒幼儿,毛线须一定要沾满呦,要不然沾不到的地方,鸡宝宝会晾着的)。

4、幼儿操作,给鸡宝宝穿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完成作品,在《摇篮曲》音乐声中哄鸡宝宝睡觉,最后把鸡宝宝送回老师的大篮子里睡觉,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7

大班区域活动:轻飘飘的气球

一、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 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 做好的成品8套;

3、 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导建议:

1、 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 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有关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小班区角活动《鸡宝宝不哭》。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萌发对鸡宝宝的爱怜之情,愿意保护、照顾鸡宝宝。

2、学习用白乳胶沾毛线须的方法给鸡宝宝“穿衣服”。

活动重点

让幼儿萌发对鸡宝宝的爱怜之情,愿意保护、照顾鸡宝宝。

活动难点

学习用白乳胶沾毛线须的方法给鸡宝宝“穿衣服”。

活动准备

1、布娃娃人手一个,《摇篮曲》音乐

2、白乳胶、毛线须、棉签、剪好的.小鸡形状的卡片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哄娃娃睡觉。

(1)小朋友们,你们怀中的娃娃可爱吗?让我们来当她的爸爸妈妈好嘛?娃娃要睡觉了,我们来哄她睡觉好吗?(播放《摇篮曲》音乐,随音乐一起哄娃娃睡觉)

(2)轻轻地把娃娃放回娃娃家中睡觉。

2、出示可怜的鸡宝宝。

(1)咦,嘘!宝贝们,你们听,谁在哭?……

(2)悄悄拿出鸡宝宝卡片“嗯……嗯……嗯……你们的娃娃有人抱,可怜我鸡宝宝没人要,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可是我身上却光秃秃的,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没人给我穿衣服,我好冷……好冷……”

(3)小朋友们,刚才是谁在哭?它怎么了?它有没有爸爸妈妈?(没有)那怎么办?你们愿意当它的爸爸妈妈吗?(愿意),那让我们帮鸡宝宝穿衣服好嘛?

3、教师演示“穿衣服”的方法。

先用棉签把鸡宝宝造型的卡纸片上涂满白乳胶,再沾上毛线须,就可以了(提醒幼儿,毛线须一定要沾满呦,要不然沾不到的地方,鸡宝宝会晾着的)。

4、幼儿操作,给鸡宝宝穿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完成作品,在《摇篮曲》音乐声中哄鸡宝宝睡觉,最后把鸡宝宝送回老师的大篮子里睡觉,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9

一、目标:

1、通过自由摆弄,感知磁性并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2、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磁铁的正极和负极。

二、材料提供:

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第二层次: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

第三层次:进一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

四、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不同物体跳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学习根据声音的不同区分物体。

3、动手制作响罐,感受操作的乐趣,并进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响罐若干。(内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种带盖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动手摇一摇成品响罐,感知里面有物体跳动,会发出声音,并听听各声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次,根据声音的不同,探索各种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层次,自己动手制作响罐,探索罐子里装单样物体与多样物体的声音有何不同。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1

大班区域活动:轻飘飘的气球

一、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 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 做好的成品8套;

3、 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导建议:

1、 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 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对活动有兴趣,能坚持。

2、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材料提供:

用硬板纸制成的手形,各色指环,数卡。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的手指上。

第二层次:学习按数卡,在手指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第三层次:尝试着在手指上套入多于3个的指环。

操作说明: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手指上套戒指。

指导建议:

1、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2、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3

大班区域活动:轻飘飘的`气球

一、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 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 做好的成品8套;

3、 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导建议:

1、 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 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对活动有兴趣,能坚持。

2、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材料提供:

用硬板纸制成的手形,各色指环,数卡。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的手指上。

第二层次:学习按数卡,在手指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第三层次:尝试着在手指上套入多于3个的指环。

操作说明: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手指上套戒指。

指导建议:

1、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2、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不同物体跳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学习根据声音的不同区分物体。

3、动手制作响罐,感受操作的乐趣,并进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响罐若干。(内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种带盖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动手摇一摇成品响罐,感知里面有物体跳动,会发出声音,并听听各声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次,根据声音的`不同,探索各种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层次,自己动手制作响罐,探索罐子里装单样物体与多样物体的声音有何不同。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6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材料提供:

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

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整理,串连成一个故事。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7

一、目标:

1、通过自由摆弄,感知磁性并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2、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磁铁的正极和负极。

二、材料提供:

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第二层次: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

第三层次:进一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

四、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对活动有兴趣,能坚持。

2、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材料提供:

用硬板纸制成的手形,各色指环,数卡。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的手指上。

第二层次:学习按数卡,在手指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第三层次:尝试着在手指上套入多于3个的指环。

操作说明: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手指上套戒指。

指导建议:

1、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2、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19

活动意图: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数一数》。

2、感知韵角“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3、准确发音,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

4、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家园共育: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虎、鹿、猪、兔、鼠的资料,以及有关发“u”音的字,如鼓、叔、薯、书.......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完整朗读儿歌。

活动难点:准确发音虎、鹿、猪、兔、鼠的字音。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卡10张、背景图10张、多媒体课件、音乐。

学具:幼儿操作图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

爬过小山、穿树林、走草地、经过马路边、来到鼠洞旁。

2、分析儿歌内容

刚才走了哪些地方?

出示动物卡,给动物找相应的地方。

播放动画,幼儿观察。

小动物在哪里?

3、丰富方位名词、量词及使用,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用语言描述画面?

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动物?(虎)

虎在哪里?(山上)

完整说一说。 (山上一只虎)

同种方法说出其他几幅图。

4、学习儿歌

观看儿歌动画片。

说儿歌,注意最后一句吐字和发音。

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5、游戏:找朋友

玩法:5名扮小动物,5名扮地点,音乐响起开始游戏、舞蹈,音乐停止后,动物和地点按儿歌内容找朋友。

规则:没找对的请大家帮助。找对的,要说出本句儿歌。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幼儿在操作卡上进行互换,尝试简单的儿歌创编。

关于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0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材料提供:

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

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整理,串连成一个故事。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1

一、目标:

1、通过自由摆弄,感知磁性并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2、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磁铁的正极和负极。

二、材料提供:

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

第二层次: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

第三层次:进一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

四、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成果。

2、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2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不同物体跳动发出的不同声音。

2、学习根据声音的不同区分物体。

3、动手制作响罐,感受操作的乐趣,并进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响罐若干。(内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种带盖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动手摇一摇成品响罐,感知里面有物体跳动,会发出声音,并听听各声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次,根据声音的不同,探索各种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层次,自己动手制作响罐,探索罐子里装单样物体与多样物体的声音有何不同。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3

一、目标:

1、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力与球的关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点,球就飘得久一点的道理。

2、尝试不同材料做的纸球用同样的`力吹会有什么结果。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弯曲的吸管,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包装纸,塑料包装纸,铅画纸,包书纸,白纸等);

2、做好的成品8套;

3、做纸球(气球)的图示一套;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能让气球飘起来,知道用力一吹,就会使球飘得很高;

第二层次:能想办法让球飘得久一点,能让球滚动;

第三层次:按照图示折叠气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层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进行调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说明:

1、吸管的出气口必须对准气球,才能让气球飘起来;

2、制作气球的纸越轻,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导建议:

1、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加强活动的游戏性,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发现力与球的关系。

2、可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作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 篇24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材料提供:

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

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整理,串连成一个故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