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9-09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1

近一个月的暑假生活过去了,我读了很多好看的绘本,其中《安的种子》我最喜欢。

一位老师傅分别给了本、静、安各一粒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老师傅说:“你们把它种出来吧。”本忙去找来锄头,在土里种下了莲花种子。静去挑最好的花盆,用最贵重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种下种子。只有安像往常一样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过了很久,本种下的种子还没有发芽,愤怒的本摔断锄头再也不干了。静种下种子发芽了,静用金罩子罩住了它,过了几天,因为得不到阳光枯死了。第二年春天,安把种子放到池塘的角落里,没过多久,莲花慢慢长大,到了夏天莲花盛开了,十分美丽。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更不能半途而废。我还懂得:植物生长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适合的温度。光靠用心是不够的,要科学种植。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2

《安的种子》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中的三个小和尚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性情急躁、急功近利;静,性情细致、浮华不实;安,性情平和、淡定踏实。我想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初读此书是儿子一年级的时候,那时,识字不多的儿子需要我帮助朗读,和他一起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了很久,书中中式的画面和内容让我浮躁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富有禅意和哲理的故事,绝对是一本家长和孩子可以终生无数遍翻阅的书。因此,我决定每年都来看看这本《安的种子》。

这本书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刻画清晰,精简的语言把三个人物描写的细致到位。在三个小和尚身上总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静静阅读思索的同时,我也希望儿子能像安一样,拥有平和自然的心境,不必追逐事情的结果,而是能体味过程的美好,这是我对儿子的期望,可细想,其实这也是一种要求,而做为家长的我们,做到了吗?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变成想象中那样,拥有美好心灵、综合能力强的人,总打着“为了你好”的招牌去要求和左右他们,反观这个“一切为了孩子好”的过程,我们是本?是静?还是安呢?

第一次读完给我最多的感触是:自省、律己!做为家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怀抱种子的人,我们视若珍宝的孩子,不就是那棵千年莲花种子吗?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我们守望花开的过程吗?看到故事中本急于求成结果冻死了种子,也许我们会觉得可笑,可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和本有什么区别?看到静把种子放在温室、用金罩护住,导致种子缺氧枯死,是否觉得他太过刻意?想想,这和我们怕孩子摔怕孩子失败,怕他受到一丝伤害,总想把他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的行径有何不同?看到安,我们又有他的几分淡定和从容?我们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总在追逐自己眼中所谓的成功,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大发雷霆的抱怨、指责,却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关键的东西,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想到这些,又突然想到在一个论坛上看到的一篇帖子:《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其中有一点说到:灵魂要自由、思考要独立、活的要真实,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可千万别要求孩子代替你实现!

《安的种子》已读了很多遍了,每读一次,都是一次反观内心,自查言行的过程;每读一次,对于教育孩子和自我心态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每读一次,对本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的处事不惊、遇事不乱、遵从内心,蕴含了太多大智慧,值得无处遍的研读、体会、学习。

对于儿子,我期望他如我们当初给他起小名那样:唯一而平凡,期望他成为安,在浮躁的社会中拥有一颗恬淡、安静的心,有梦想、有目标,却不急不躁,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享受生活、享受等待,静待花开。对于自己,我把“安”放进了心里,我也向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初读不知文中意,再读能成文中人!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3

今天我看了《安的种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老和尚,在寒冬的时候给本、静、安各一粒种子,本和静都没有把种子种活,只有安种出了千年莲花。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本没有把种子种出来的原因有:他把莲花种子种错了地方,种错了时间,而且他心太急,没有耐心等待;心态不好,太争强好胜,总想争第一,种一粒种子两三天不发芽就一气之下刨开土地,摔断锄头,不干了。

有时我也像本一样。一次,我在奥数课上做了一道奥数题,开始看着觉得很简单,三下五除二写完得意洋洋,交上去,没想到换来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第二次加了一两个步骤又交上去,换来的是更大的红叉。我气得满脸通红,扔掉本子不做了。结果等到老师讲题时,我才发现只要再加一步就正确。我恍然大悟,做事必须好好想,耐心做,不能一错就不干了,要坚持到底。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仿佛也得到了一粒种子,一粒智慧的种子。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4

《安的种子》讲述当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的时候,寺院里的老师父给了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下去吧!”

本和静立即就开始行动了:本拿了锄头,把种子种到雪地里,因为看不到种子发芽而气急败坏;静则找来最好的花盆,查阅关于莲花种植的书籍和资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不久,他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了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因为没有阳光和氧气,结果枯死了。静垂头丧气。

安呢,他把种子装在小袋子里,一直挂在胸前,然后像以往一样平静地为寺院扫雪、做斋饭、挑水,课后悠闲地散步。春天到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他的种子,有一天挑水时看到了嫩芽,到了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其实,不只只是安可以种出千年莲花,我们也可以,只是没有留心观察。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5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双胞胎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是无证上岗的,未经过任何培训,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也是从孩提时代长大的,每个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肯定,被尊重。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也请家长以后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谁谁考试又得满分,钢琴几级.......那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已。

小时候,我妈妈常对我说:人比人,比死人,管好个人就好。到自己工作快8年了,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感受颇多。会接触很多孩子,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也面临孩子教育问题,家庭亲自关系等。若问我的建议,家长们先看看《安的种子》这本绘本吧,端正你们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终身的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

《安的种子》是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尊重它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呢?”我们是遵循自然生长规律还是揠苗助长呢?平凡的琐事带给我们浮躁的心情,找个角落里静静地读一下《安的种子》,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迎接千年莲花的盛开。我很喜欢《安的种子》绘本,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愿所有的家长都能去看看,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 篇6

《安的种子》,颇有深意,颇有禅意,只是不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和禅意。

它是王早早写的一篇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中以本、静与安三个小和尚为叙述线索,讲述了一个有关大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本书文字精准而乾脆利落,图像简纯而突显人物性格,像急躁的本、刻意经营的静与泰然的安。此外,文图结合所展示的说故事魅力,更令人击赏。

故事是这样的,老和尚把三颗“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分送给三个小和尚:一个名字叫本,一个名字叫静,一个名字叫安。而不同性格的三个人,要如何才能等到种子开花结果呢?

拿到种子后……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对本来说,种子是否会发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个”!而静想的是如何才能种出来,他想要的是种植的结果。安呢,在得到种子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安然处之。

本跑去找锄头,把种子种在寒风中,结果种子死了。因为万物皆有时,生有时,长有时,衰有时,亡有时。本追求第一,却不知道万物有时,万物有序。导致种子死去。而静把种子埋在好盆子里,并且放在温室里面用最珍贵的药水浇灌着,但是因为违反了自然常理,种子也死了。安则是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胸前的袋子里,等待着好的季节才来种这颗千年莲花的种子。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把种子种活了,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他的不慌不忙、冷冷静静、好好思考的态度帮助了种子的存活,也是三个人当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是小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在盛夏的清晨和着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对他灿烂盛开的祝福和期望里,我们是否给对了生根发芽的时节?是否武断地拒绝了滋养他的阳光和氧气?

有幸看到这本书的大人,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好像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仿佛所有的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

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那么难得。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啊,你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可是,无论如何,希望你记得安——这个你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的小和尚,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种出璀璨的莲花是一场极致的盛事。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的琐事,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何尝不是生命的智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