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短文网

2025-09-11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精选7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1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主要是对200亩以上耕地流转项目按20元/亩/年奖励承包方和受让方,共需兑现奖扶资金107万元;建设“民生100工程”:投入3万元1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建立“县有市场、乡镇有中心、村有站点”的综合服务体系,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性,进一步规范流转行为,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维护农民权益,逐步实现全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推行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化管理,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耕地1万亩以上,累计流转面积117万亩以上;新建3个以上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目标。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奖励规模耕地流转项目150个,落实奖扶资金107万元,奖励耕地规模流转5.35万亩。建设了1个县级土地流转中心,全年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44万亩,流转总面积达116.94万亩,流转比例达43.08%,同比增加0.9%,其中流转耕地19.65万亩、林地82.08万亩、“四荒地”8.86万亩、养殖水面4.12万亩、其它2.23万亩。成立了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7140户,入股土地6832亩。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实施项目绩效评价,进一步优化项目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项目资金高效使用。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1.原则:绩效导向原则、目标管理原则、责任追究原则、信息公开原则。

2.指标休系:项目产出成果目标、项目绩效目标,每项都制定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具体见附表)

3.评价方法:现场核查工作进展,向群众发放问卷调查表,组织召开测评会,综合评价项目实施绩效。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年初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制定了绩效目标申报表,

2.组织实施:通过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深入各乡镇、各项目仔细核查,通过查看现场、资料台账等核对工作进展情况,通过进村入户开展相关调查,发放调查表,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3.分析评价:召开绩效评价分析会,对照年初制定的绩效指标认真开展分析,看是否完成年初预定任务,看社会公众是否满意。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规模土地流转项目奖励资金在县联合验收组验收后,报县领导审批后实行一卡通发放。完工项目全部拨付到位,共拨付资金107万元,占预算资金的97.3%。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共使用资金110万元。其中:按照20元/亩/年标准,奖励5.35万亩规模流转耕地项目,共107万元;按照县级中心3万元/个标准,建设1个县级流转中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项目施工采取公开交易,实行合同管理制,固定资产统一通过政府采购购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专户管理,特别是奖励规模土地流转项目实行了“一卡通”发放,确保了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我局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顾问,局长吴代彪任组长,纪检组长刘广福任副组长,曹玉华、许荞荞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土地流转项目实施。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制定了土地奖扶资金和土地流转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工作步骤和资金管理办法。土地流转中心固定资产由局实行政府采购,统一派送到项目,资金结算清单由监管验收人员签出意见后,实行专户结算,做到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从严管理项目预算资金,项目成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土地流转中心建设严格按照市县要求安排资金,规模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严格按照《永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永办发[20xx]17号)执行。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因20xx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预算面积,导致预算资金少9万元左右。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11月底完成了规模土地流转奖励项目的申报工作,12月底完成了1个县级土地流转中心建设,12月完成了验收。

(2)项目完成质量:质量符合市县文件要求,顺利通过联合验收组考核验收。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建设了1个县级流转中心;奖励了150个规模流转项目,奖励面积5.35万亩,推动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4万亩。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新增200亩以上规模流转项目25个,推动全县新增流转面积2.44万亩,累计流转达到116.94万亩,占总面积的43.08%,减少耕地抛荒面积0.9万亩,为农民增收2600余万元,促进了全县烤烟、水稻、蔬菜、油料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广大农民群众对该项目的实施反响良好,满意度高。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见附表)

绩效评分为96分,评价结论为优秀。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建议今后逐步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增加预算资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经验:通过实施农村土地流转项目,推动了全县农村土地有序快速流转,20xx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4万亩,累计达116.94万亩,占总面积的43.08%。

存在的问题:因新增规模土地流转项目和面积无法准确预测,年初预算资金有缺口,导致20xx年三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暂未建设,约缺口9万元。

建议:继续实施土地流转项目,加快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快速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情况

根据自治区上级分配我县20xx年度农机购置补贴任务190万元。

(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文件精神,20xx年下达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90万全部到位。我县立即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公示,并开始办理补贴申请。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包括项目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20xx年我县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完成拔付率1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主要使用于当年购机的购机农户,小部分用于上年度已经购机但因上年度资金不足等客观原因致使未能取得补贴的机具,所购农机具必须是符合自治区农机中心公布的补贴目录产品。

4.项目资金支出及拨付合规性情况

严格按照自治区20xx--20xx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实施、流程办理,公示期7天后由财政局统一拨付到农户帐号。

二、项目绩效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xx年我县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占玉林市下达的中央补贴资金任务190万元的100%.

(二)绩效分析

1.数量指标。至20xx年12月底,我县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5万,占玉林市下达的中央补贴资金任务445万元的100%。

2.质量指标。我县农机中心严格按照《容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验工作制度》要求进行购机核实、监督检查,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套取补贴的不良现象。覆盖率达到了100%。

3.时效指标。从年初开始政策宣传,在计划内完成了绩效任务。每月按时申请结算,对拟兑付补贴资金的购机者名单在其所在的村或镇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公示的信息须拍照留存备查。县农机中心在广西农机化信息网站容县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公示。容县财政局对县农机中心报送的补贴资金结算材料审核无误后,按规定把补贴资金直接划拨到购机者的银行帐户上。

4.成本指标。20xx年县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工作经

费14万元。本着节约开支,高效工作的原则,专款专用。县农机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补贴各项工作时,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安排工作地点,减少下乡费用的支出,节约了一定的工作支出成本。

(二)效果分析

1.经济效益。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使农民减少购买农机具的开支,更高效的`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据初步统计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让受益农户农民增加了大约25%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各级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家喻户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并有效的实施贯彻,让更多的农民以更舒适更省力的劳作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实现了大面积耕种、收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机械使用的燃料为汽油,跟柴油相比,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小,更为环保。

4.可持续影响。从以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几点分析来看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是一项利国利农的好政策,申请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今年新机具的发展,如轨道运输机,微灌设备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总量,减少了粮食进口的经济支出和繁琐,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各级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深得广大群众的赞誉,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为满意,没有出现相关投诉现象。

(四)总体评价结论

20xx年我县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占玉林市下达的中央补贴资金任务190万元的1002%。从以上各项情况逐步分析,我中心转移支付20xx年度绩效自评结果为优秀。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3

按照县财政局泸县财监绩[20xx]5号文件的工作安排,开展20xx年1月至8月部门预算执行、调整情况以及绩效目标完成和实现情况的绩效监控相关工作。

一、主要职能职责

学校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积极配合县政府制定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本校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并抓好组织实施和落实工作。认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机构基本情况

泸县二中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处、国际部、安保处、体艺卫处、宣招处、后勤处、信息中心、工会、团委、学生发展中心等14个处室,具体负责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20xx年实有在职教职工673人,其中初中100人,高中573人;遗属抚养人员11人,教学班级高中139个,学生7549人。

三、预算绩效监控总体情况如下:

(一)年度预算安排情况

公用支出,是用于办公、差旅、培训、工会福利等日常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主要包括:1.校园文化建设经费200万元;2.育才楼灾后重建工程874万元;3.代管资金1800万元。

(二)1-8月执行情况

部门预算1-8月执行情况

1-8月,本单位公用支出710.3万元,为20xx年初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052.05万元的67.52%,3个项目支出2488.06万元,为财政拨款收入2874万元的86.57%。

(三)部门预算绩效目标1-8月完成情况

公用支出

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履行教育教学相关职能职责;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教学设备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加强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项目支出

1.专项资金县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0个项目0万元,1-8月根据单位需要追加3个项目2874万元,共计2874万元项目资金财政全部落实到位。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1)校园文化建设经费200万元;

主要用于雕塑、文化墙等校园文化建设。

(2)育才楼灾后重建工程经费874万元;

主要用于育才楼灾后重建工程。

(3)代管资金1800万元;

用于支付课本资料费、水电费、维修改造费、设备购置、质保金等费用。

总体而言,我校预算绩效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学校正常运转,教育教学任务按计划逐步完成,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制定了相关教学激励方案,加强了教师的培训,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学校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运行监控分析

(一)全年部门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年初预算收入3926.05万元,全年预计执行3926.05万元,执行率达到100%。其中:一般性财政拨款支出预计执行3926.05万元,执行率达到100%。(基本经费预计执行1052.05万元,执行率100%;项目经费预计执行2874万元,执行率100%,包括事中新增项目);

事业支出预计执行3326.05元,执行率100%;

其他支出预计执行0元,执行率0%;

(二)全年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师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规范的教研制度、教研活动、培训学习活动、赛课、继续教育培训等各类活动,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按质按量完成市县教育局指定的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各项任务,完成高初中招生培养计划,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提升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整体水平,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完成名言墙、大学墙、诺贝尔走廊、生态墙等文化墙及思想者、悦、四大发明等雕塑的校园文化建设;完成育才楼灾后重建。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4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根据《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对应单位的通知》(黔地灾防指办发〔20xx〕4号)

和《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驻县技术保障工作组名录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xx〕393号)相关规定,为了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增强技术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聘请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安全。

(二)项目实施期限

20xx年1月1日到20xx年12月31日。

(三)项目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做好我市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复查,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勘查等技术工作。

(四)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投入等情况

根据20xx年度年初预算,安排20万元用于我市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保障经费,该资金已完成资金拨付审批流程,待支付。

二、绩效目标的核对和确定情况

(一)项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数量指标:聘请专业地勘单位1个;

质量指标:满足我市20xx年度地灾防治技术支撑要求;

保障时限:20xx年度;

成本指标:保障经费≤20万元;

社会效益: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可持续影响指标:提升我市地质灾害技防能力;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90%。

(二)绩效目标的核对情况(如有调整,应说明原因)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20xx年3月1日,市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签订赤水市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责任书,并明确服务内容。

(二)项目管理情况

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按照赤水市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责任书完成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技术支撑。

(三)项目组织实施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说明。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实际产出情况

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聘请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作为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安全,保障经费为20万元。

(二)效果和效益情况

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我市地质灾害技防能力。受访干部群众满意率大于90%。

(三)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经济效益:通过技术保障,及时发现灾险情并进行处置,降低灾险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社会效益: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项目绩效实际情况与目标的差异情况,以及对差异原因的`详细说明。

项目绩效实际情况与目标一致。

(五)项目按照现有执行轨迹可能达到的最终状态、实现的最终效果,可能产生或出现的问题。

技术保障单位为我市20xx年地灾防范提供技术保障支持。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一)主要问题

技术保障经费已完成拨付手续,未支付。

(二)改进措施与建议

积极完成支付程序。

(三)绩效跟踪结论

为了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增强技术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聘请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为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灾险情处置提供技术保障安全,目前已完成各项绩效指标。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5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主要工作职能是:

为辖区内妇女儿童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承担全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业务技术指导任务,开展妇幼健康服务与管理、生殖健康服务、信息管理、健康教育和交流合作、妇女儿童临床诊疗及危重症救治、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发放服务管理等工作。

(二)20xx年度单位收支情况

1.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部门财政拨款收入总计7,875,072.5元,为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收入。

2.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部门财政拨款支出总计7,875,072.5元,为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支出。

3.财政拨款全年执行情况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部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部分:年初预算数为6,275,114.72元,预算确定数为7,875,072.5元,全年执行数为7,875,072.5元,全年执行率为100.00%。

二、20xx年度绩效目标及工作重点

20xx年,弥勒市妇幼保健院全面落实常规妇幼卫生各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妇幼包)工作;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项目工作;常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

20xx年度年初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如:孕产妇HIV、梅毒、乙肝检测检测人次不少于9500人次;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不少于1685对;住院分娩活产数不少于4797人;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不低于93.00%;新生儿访视率不低于91.00%;门诊人次增长率不低于3.00%;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80.00%;三公经费不超过63,312.00元;出院人次增长率不低于3.00%病床使用率不低于80.00%;年度内派出人员参加培训不少于350人等。

三、绩效跟踪评价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根据《弥勒市财政局关于对全市预算单位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跟踪评价的通知》要求,由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科室配合完成资料收集、报送工作。我们在弥勒市妇幼保健院提供资料数据基础上进行跟踪评价。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年度绩效目标开展部门整体工作,经评价查看弥勒市妇幼保健院各项工作台账资料,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绩效目标部分得到实现,部门履职情况一般。具体表现为,

(1)如:孕产妇HIV、梅毒、乙肝检测检测人次11478人次;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20xx对;住院分娩活产数实际执行数4463人,指标值未完成;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达98.93%;新生儿访视率达99.35%;门诊人次增长率实际执行数-27.40%,指标值未完成;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0.08%;三公经费实际执行数49,927.38元;出院人次增长率实际执行数-29.49%,指标值未完成;病床使用率实际执行数64.03%,指标值未完成;年度内派出人员参加培训实际执行数297人,指标值未完成等;

(2)部分未实现的绩效目标主要因为未开展该项工作,属于非项目县;

(3)部分绩效目标未能实现主要因为年度指标值设定不合理。如:设定年初指标值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不少于2650人,全年完成情况为1780人,完成目标可能性为“未完成”,原因是:全市婚前医学检查人数较去年下降,所以今年的分娩量较去年减少。

五、绩效跟踪评价结论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评价最终得分88分,等级为“良”,通过对单位上报资料分析和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结论如下:

弥勒市妇幼保健院20xx年度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管理绩效指标明确;各项支出合理有效,资金支付进度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不足,详见“六、存在的问题”。

六、存在的问题

(一)年初设定绩效指标可实现性低,甚至部分指标完全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弥勒市妇幼保健院共设定年初三级绩效指标71项,未完成指标16项,占总指标22.53%;未实施指标3项,占总指标4.23%。

(二)绩效目标编制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缺乏过程的沟通和沟通不恰当,绩效目标设定随意性强,不严密。

七、建议

(一)弥勒市妇幼保健院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系统的、有效的,全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合理预算编制,提高部门预算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预算编制机制和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监督,强化预算约束。

(二)弥勒市妇幼保健院应当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课程。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6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单位职能:

1、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为儿童身体健康提供服务,开展内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小儿外科等业务。

3、结扎手术、助产手术、终止妊娠手术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4、保护妇女儿童群体健康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院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龙头作用,围绕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三大任务,制定全市妇幼卫生规划和工作方针,及时掌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和实施干预性措施,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妇幼保健业务进行指导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2)项目立项依据:邵财预[20xx]1—4号文件

(3)项目实施主体:妇幼儿童医院储备的新鲜血液和参与妇幼运行的医护人员。

(4)项目实施计划及主要内容:因医院不能整体搬迁,有实施已改,医院效益逐年下降,此资金主要用于新进人员工资及绩效发放,弥补单位的资金部分缺口。

(二)项目预算情况

(1)项目资金预算(或计划)及其测算依据:根据邵财预[20xx]1—4号文件规定,市级财政预算450万元。

(2)项目预算调整情况:无预算调整。

(三)项目预期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保证了医院人员的构成结构,从而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为医院增加新鲜血液,使医院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二、项目决策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项目经费经预算后再实施具体分配,按完成数量及一定比列核算分发。

(二)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率基本达到100%;项目预算无结余。

(三)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项目资金由财政下达指标,在财政专户账户上,由出纳和会计主管共同支付才能支出资金,互相监督,无虚列支出、挪用、超支、超预算等不合理情况。

(四)项目资金管理情况:根据《本院内部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本院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以及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管理。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落实情况:我单位积极投身重点民生项目,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使项目层层推进。

(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我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专项资金经费管理制度。

(三)项目组织管理落实情况:项目完成由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数据统计汇报,编制成报表,每月进行统计,每季度进行汇总,一季度一次业务培训,县级领导都会进行抽查。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xx年因医院整体不能搬迁,医院的地理位置及医院环境和设备等原因限制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本院人员223人左右,其中借调人员43人,所有借调人员开支都由我院承担。目前中医院也不能搬迁,本院也不能搬迁到中医院,医疗环境差,医院收入下降,人均收入不到十万元,而医疗设备基本全部要更新,业务收入不能承担。今年规培人员陆续回医院上班,而人员待遇差,容易导致人才流失。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留住优秀人才,为医院未来更好的发展,此项预算经费全部用于单位的人员开支。其中各项效益评价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严格执行项目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持续开展。

2、社会效益:医院的正常运行,有利于重大公共项目的开展,从而更好的关注妇女儿童健康。

3、生态环境效益:好的医疗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人人享受舒适的医疗服务环境,让人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4、可持续影响:有利于妇女儿童的健康发展。

项目绩效运行监控报告 篇7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依托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利用其技术与场地,并在原有设备仪器基础上适当增加该中心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使中心具有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xx)中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非常规指标的能力。开展全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在监测发现安全风险点,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有效降低疾病发生,撰写水质监测报告上报政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农〔20xx〕306号)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生发生率。

1.项目组织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及中小学视力筛查各项工作。

组长:黄时勇

副组长:罗宗宾、甘晓琴、马勇锵

成员:李启新、何作凡、李伟、黄英哲、林加义、何春秀

2.项目管理

(1)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及视力筛查项目的现场调查、采样、检验等技术指导、培训及质量控制。

组长:罗宗宾

成员:黄英哲、林加义、黄海燕、黄芝红、彭忠林、

何文峰、廖丽芬。

(2)现场工作组:负责现场采样、视力筛查及质量控制。

一组:黄海燕、曾秋兰、陈威、韦洁、检验科1人

二组:林加义、黄芝红、陈丽筠、李慧玲、邓赞民、办公室1人

数据录入和质量控制:罗宗宾、林加义、黄海燕、李慧玲

(3)检验工作组:负责水质检验及质量控制,成员由检验科人员组成

(二)项目总目标(中长期目标)预期总目标肠道传染发生率控制在8.0/10万,保障工程良性运行,达到美丽宾阳、清洁乡村,为农村水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有力证据。

(三)20xx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项目每年安排资金152万元,全部由县财政支出。

(四)20xx年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共152万元。

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包括项目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所要求的技术能力和实验场所。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非常规指标后,需增加的人员与经费计算如下:

(1)人员费用:

宾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需增加人员6人,其中采样人员2人,专业检测人员2名,分析评价人员2人。按平均3.6万元/人·年,6名工作人员年工资约为21.6万元。

(2)交通费

按平均取1次水样往返70公里,每公里单价按1元计,全年取水样包括定期检测中的全分析项目、抽检及巡检,共计1251次,估算宾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年交通费用约为15.75万元。

(3)检测药剂费

检测药剂和试剂费根据年检测指标项数和单项指标检测费用进行估算。年检测指标项数为46251项,单项指标平均检测费用按32元计,则宾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年检测药剂和试剂费约为50.00万元。

(4)仪器设备及检测车维护费

仪器设备设施、交通车辆等维护费按水质检测中心仪器设备及设施投资(122.59万元)的6%估算,宾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年维护费约为7.35万元。

(5)办公费等其他费用

办公费包括化验室、办公室、资料室等场所的水、电、暖、通讯、纸张等费用,以及差旅费、检测中心人员培训、财务管理等费用。经测算,宾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办公费约为10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年初制定资金使用预算,年度结算等财务管理制度,做到合理合法使用。

4.项目资金支出及拨付合规性情况,按任务拨付使用。

(五)目前按预算及执行情况良好。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履职完成情况:到目前为止完成全年任务份(900份)的330份,完成36.67%,水样品采集的'水类型、数量、监测项目、采样地点符合方案要求,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点,及时解决,,有效降低水污染,数据及时上报。

(二)履职效果情况:提出饮水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意见,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美丽宾阳、清洁乡村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社会满意度及可持续性影响,农村水污染综合治理,基本公共卫生水平逐步提高。

三、绩效运行监控目标及目标值

绩效目标是不存在调整,下半年加大力度进行完成总体目标。

四、绩效监控分析和监控结论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资金按时按量到位,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和执行率等有效进行;

二是绩效目标表各指标完成情况、预期实现效果良好和不存在的差异情况。

(二)绩效运行监控其有效健康合法运行。

五、问题、纠偏措施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农村单村或联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建成后处于政府、水利、卫计“三不管”状态,都是由自然村自行管理,很多供水工程管理人员都是由没有饮水安全意识的老年人管理,无证上岗。无饮水污染应急处置措施,饮水工程的水质全部没有经过有效的净化处理和消毒,设有净化处理和消毒也形同虚设。有的饮水工程建成后,监管不到位,或者只有几户人使用,出现水源断流,农民就自接其他水源,甚至有些工程从未供过水。

2、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源而造成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我县农村水井受到生物性污染比较严重。

(二)改进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及时制订相关工作要求,对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改选水源地,做好水源保护工作,以保证农村饮用水工程安全卫生。

2、政府、水利、卫健、住建部门应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力度,保证各给水企业加强消毒设备和净水设备的投入,及时进行消毒,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饮用水污染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供水质量。

3、增加水源水监测经费,开展水源水监测,从源头上防止水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