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偷影子的人》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篇1
是这样一个娓娓道来的关于少年和影子的故事。里面“我”的讲述,简单而温暖,实在是质朴得可爱。在把一段青葱岁月展现得刚刚好能触到曾经被你遗忘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时,却又发现这不是你的回忆,这是一个也许你不曾梦想过的童话世界。如此,你不得不怀一颗温暖的心去细细体味它。
因为年龄小,男孩总是受到班上的大同学的欺负,而在他无助的时候,爸爸因为婚外情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和妈妈。他以为是因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才会让爸爸离去,他不断的为父亲寻找离去的理由,并且找己的原因来为父亲开脱,男孩此陷入长长的自责之中。在妈妈的关爱中,但是他对妈妈却没有更多的依恋。他想念着爸爸,在想念中觉得自己独孤和忧愁。一次偶然中,男孩觉出自己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不一样,并由此发现了影子的秘密。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并且能倾听别人的影子讲述的心里话,从而知道很多人内心的秘密。
因为知道别人的秘密,善良的男孩帮助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时候,男孩喜欢上了班里的女生伊丽莎白。但是由于影子的一次求救,男孩又失去了伊丽莎白。小小的少年不知道这是不是恋情,却似乎体会了恋情的怅然若失。在暑假,男孩跟妈妈一起去一个滨海小镇旅行,邂逅了美丽的女孩克蕾儿,有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克蕾儿不会说话,只能用一只风筝在天空划出她要想说的话。喜欢上了克蕾儿的男孩偷了她的影子,跟克蕾儿的影子交谈……两小无猜的年纪,六天的时间,女孩用心灵说出的“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使他们在美丽的故事里结下了一生情缘。
直到第二次跟克蕾儿的相见,那个圆满的大结局,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善意的谎言和期待。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注定,影子的'相遇就是灵魂的聚首,跟影子交谈,何尝不是心对心最本真的召唤。
只是一个美好的青春爱情,似乎不能够那么深的打动我。小说里最淳朴温厚、令人有切肤之痛的,其实是男孩和母亲之间相依为命的故事。
因为父亲的离去,男孩沉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忧虑,他纠结于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所有情感,对失去的父爱充满了怀念和期待。失去了父亲,男孩也似乎同时忽略了无时无刻不在深爱着他的母亲。母亲因为想弥补他的感情空缺,所以对他更加关爱,而男孩习惯了这份爱,觉得母亲的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正常。他偷过很多影子,知道了无数的秘密,帮助了那么多和他相关无关的人,他和别人的影子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唯独没有偷过母亲的影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看看母亲的心里是什么。
母亲在他的成长中慢慢老去。
其中,母亲写给男孩的信,说“我不是个好母亲,而你是个好得超出我预期的儿子”,我把书重新翻页,找到这段“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了我们。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是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的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而再读母亲辞世时,我同样感受到了男孩(此刻男孩已经长大,可我还是愿意这样称呼他,因为他永远是母亲的孩子)“感觉到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孤单”,那种切肤之痛,男孩同样表达得细腻无比,像一滴水,慢慢滑过你的内心,却在岁月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疼痛,无论母亲活着还是死去,在孩子心里都永远温暖而鲜活。
一个会偷影子的男孩,一段纠结的父母情缘,一个美好的爱情,还有男孩最真挚的友谊,就构成了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人生故事,充满喜悦和爱,而又透着那么一些缺憾和哀伤。
成长的世界里,时光不会那么一成的波澜不惊。生命本来就是一份丰盛而孤独的相守,我们并不能偷得来那么一个可以如此亲近的影子用来知心交谈,但是我们可以带着一颗温暖醇厚的心,时常去亲吻抚摸一下那个浑身写满了故事的我们自己的影子。
如此,也许有一天,当你走在斑驳的光阴里,真会有一只影子悄悄过来和你重叠,和你一同审视那些被你遗忘或者还未曾发生过的真实岁月,一路絮叨着,慢慢前行。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篇2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所有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想着你。”这是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克蕾儿对主人公说的一句话。这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是他们爱情的一句承诺,但催人泪下的更是主人公母亲对他的不离不弃。
近日报道,一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为了请美国同学吃一份西红柿炒蛋,打电话给在中国的父母,请求父母通过视频教他如何做西红柿炒蛋。父母早早准备。饭后,同学问留学生:“你知道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吗?”留学生顿时泪流满面。是啊,为了一份西红柿炒蛋,父母深夜起床,没有任何抱怨,而这一切,仅是因为爱。
读六年级的我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了叛逆旅程。我与父母争吵过,恶毒的话语生生地刺伤了父母。我重重地关上了房间门,躲进被子里大声哭泣,是母亲轻柔地拉开被子,用极其温柔的语气哄我,而爸爸则在一旁烦躁地抽烟。那一刻,我看见影子缩在了被子里,任性而无知。我想我是一个只会让父母伤心的小孩。我无视爸爸头顶上的几根白发,忘记他在冬日里为我送棉被,在教室外冒着寒风等了我半个小时。那一次,风刀刺骨,乱着我的皮肤;那一年,我上初一。我已记不清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只记得我与母亲争吵,母亲气极,破口大骂;而我只会躲在房间里哭,完全将她在晚上陪我做作业,一针一线给我缝书的事抛之脑后。那一年,我上初二。读到书中主人公的父母离婚时,我庆幸,我有一个完整的家。
有次话家常,弟弟提到小时候我对他的“恶毒”行径时,我心中是愧疚而愤恨的。恨自己小时候不懂事,只要弟弟稍不称我意,我便对他恶语相向,甚至会打他。我似乎又看见影子张着“血盆大口”。我想我是个不配称之为姐姐的“恶魔”。尽管我对弟弟凶神恶煞,他会把别人给他的一小块饼干递给我;他会在我做饭时帮我洗菜;他会在我难过时安慰我。那一年,我十岁。书中的.主人公被马格欺负却孤立无援,我庆幸,我有一个弟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因为家离学校远,我在外婆家住了整整七年。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只是周末才回家。平时放学后,我会和外婆去地里干活,拿着锄头除玉米地里的杂草,或是背着背篓去地里割草喂猪和牛。外婆教我做饭,炒菜。我想她前世一定是宫里的大厨,什么都会做。豌豆凉粉细腻光滑,水晶凉粉晶莹剔透,麦芽糖甜而绵长,豆腐嫩得出水,焖土豆色香味俱全……外婆会在有时间的时候教我做这些菜,而我说长大后会报答她的话常常引得她开心地大笑。那一刻,我看见了影子在欢快地跳跃。书中的主人公只与母亲为伴,我庆幸,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外婆。
我小姨妈一个月的工资不高,却经常叫我去她租的房子里吃饭,除了她每个月的房租外,她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但她还会给我买书包,买衣服。每次我到她家时,她就在屋外放一张桌子给我写作业,而她则在房中做饭。晴空万里,菜饭的香味随风飘进我的心里。那一刻,我看见影子沐浴在阳光里,偷得我半日清闲。
书给了我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钥匙,在徜徉于其中时,我更喜欢汲取其中的清泉,于生活中有所感悟。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它有春的烟波画舫,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它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情亲不曾离开,蓦然回首,它与影子同在。
“影子”偷走了我的亲情,而我偷走了“影子” ,让其伴我一生。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篇3
最棒的回忆就在当下,在眼前,而且这会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偷影子的人。如果头天晚上流泪,第二天铁定赖床,今天早上我8点才爬起来,却保持着满足的欣喜。也是这本书让我理解了忧而不伤,含泪回味中更多了一份对于温婉的感动。
饱满的童年记忆
很多人追问为何学了艺术教育却没有坚持这份工作,多是以"没有想过谋生,只是想可以带着儿子漫无天际的作画"为答。不过也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一直固执的认为没有想象力的童年是极其灰暗的,而激发儿童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则是涂鸦,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们面前一点点展现,直到生活的终点……
整部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的童年,如梦幻一般,充斥着画面感的文字带给我是一幅幅场景图,仿佛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视觉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经,也只因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我们才一遍遍追忆。打动我的多是细节,好像里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过,或者是类似经历的。
主人公因为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学,成为班级中最弱者,我想到电视剧《手机》中严守一奶奶去世的遗言,让严实晚上学不要学他爸爸那样在班级里因为弱小受人欺负。而小主人公这种淡淡的忧伤却因为他可以偷别人影子读懂别人愁绪而转化为一种伸出援手的友爱,不自觉的将一种负担升华成美好。
从伊丽莎白到克蕾儿,还有伊凡、马格、尼克简单的人物关系,因为影子勾画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愿,在这里,你也可以读到你自己。
美妙的亲情
有一天她小心翼翼地擦拭茶壶,一边对着它说话,最后把茶壶放回阳台时,不但祝它有愉快的一天,还把壶嘴转向外,让它欣赏风景……偷影子的人
有这么一个有爱的妈妈,生活怎么会不多姿多彩呢,更有趣的是她是可以一起分享秘密的人,"妈妈"离开消息传来,我就开始流泪了,含泪读完的以后篇幅。如此的亲情却缺失了父爱,也是主人公一辈子的痛,我能理解那种渴望长大的年纪却因为想给爸爸最好的印象尽最大限度的收拾衣服的憧憬,也能理解"爸爸"爱上其他女人的离开,可是我不知道为何妈妈会储藏了"爸爸"那么多年的关爱以及"爸爸"离开的决然。
不知道是不是教育的背景,我很失望于有未成年孩子的婚姻破裂,大人怎么都行,但是孩子的内心,谁来关注呢?爱情,仿佛影子一样,如果你踩中了,就请带走我的心。关于爱情的篇幅很多,可是我希望是你自己感受的,至于我的,我只想说:我不能用风筝写出"我想你",可我会静静的等待……
《偷影子的人》是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写的,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行字"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许是太久没看过这样的小说了,就拿起书看了起来,没想到自己一气呵成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看完后心情很是愉悦欢快。大概讲一下主要的内容:一个在班上经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发现自己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异功能——能偷别人的影子,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的时候,男孩就能够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当他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奇异的能力后,他慢慢地成为帮助身边的人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带去了生命中的一点点光芒,这种能力从童年伴随他到长大成人。
在这个过程中,所记述男孩与妈妈之间的亲情为人动容,妈妈的老去也让人落泪;男孩与自己从小的玩伴之间的友情,至真至诚;最后,男孩在苏菲与克蕾儿的爱情抉择,告诉了我,选择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个,不要被暂时的假象的爱迷惑了自己的心。而这种选择付出的代价是痛心的,庆幸的是,最后故事是个美好的结局。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篇4
初遇这本书纯属偶然,陪朋友在书屋闲逛,写完实验报告的我开始四处张望,突然眼睛就在那一霎那聚焦:书旧旧的,显然已经被翻看过很多次了,封面是一个小男孩亲吻着暗黑的影子。一般封面的插图以及引导语都会告诉读者大量的信息,这也是我喜欢琢磨封面的原因。毫无疑问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或者不如说是主人公从孩提时到成人的故事更确切些。我怀着好奇探索的心态进入了这个小男孩的世界。
开篇,在上小学的“我”转去了新学校,开学前父母安慰我说一切都会顺利,但事情似乎变得很糟糕。“我”与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马格同时喜欢上了同班女生伊丽莎白,为此“我”饱受欺侮。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路上发现自己的影子不同寻常,大吃一惊,询问影子“你是谁”,影子回答“是马格的影子”,“我”并不知道自己居然有这项技能,也从影子的口中看到了马格的世界,在马格的影子的帮助下成功击败马格成为班长。终于,“我”有勇气直面马格并且不再受他的欺辱。很快,影子不情愿的回到了自己主人脚下。这次主人公第一次偷来别人的影子。
正当“我”为拥有这项技能困惑不已时,“我”新学期的第一个朋友——伊凡出现了,他是学校管理杂物的大叔,“我”与伊凡经常在操场的长凳边交谈。这个整日看起来生活平平的朋友,其实内心是十分小孩子的,十分想念他故世的母亲,当然,这都是伊凡的影子告诉“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写给母亲的信,那充满对母亲浓浓爱意的信没了,伊凡的灵魂似乎也随着熊熊大火被浇灭。影子乞求“我”救救这么一位可怜的人。因为不忍心看着朋友再这么下去,“我”恳请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给未出世的“我”的信,“我”把它复印一份偷偷交给伊凡——那位在出生时就未见过母亲的大叔,在发现了这封信之后,毅然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路途,因为信中母亲说“孩子,我希望你幸福地活下去”。这是第二次偷来影子。
第三次偷来的影子是在海边度假时遇见的一个聋哑天使——克蕾儿,短短相处的几天,早已让两位孩童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他们互相许诺承诺对方,“我”与克蕾儿的约定就只是一只老鹰风筝作证,然而,“我”最终还是没有做到每年都去那个海滨小镇。那个会用风筝写出“我想你”的女孩,真让人一辈子都忘不掉。长大后与好友偶然间来到这里,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了她!他要找到她!废寝忘食的寻找着,终于在一家音乐学院找到了已经成为大提琴家的`克蕾儿。“我”取来风筝,在她的窗前笨拙的画出“S”和“8”的字样,虽不及她那样熟练。克蕾儿惊愕,转而接过“我”手里的风筝线,画出了“我想你”的字样。“终于,等到你了。”
最后偷来的影子是“我”大学同学同时也是爱慕着“我”的苏菲,因为儿时与克蕾儿的约定,让我始终无法真正接受苏菲的爱意,“我”对她深感抱歉。有一天,“我”偷来她的影子,却听到她的影子在嘶喊,在挣扎,为了让两人都好过,“我”与苏菲结束了名不副实的恋人关系,回归到好朋友的位置。
故事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好友吕克和妈妈。
吕克是“我”在小学时认识的朋友,那么就成了一辈子的朋友,不论是六岁还是六十岁,“我”与吕克都是可以分享一块巧克力面包和闪电面包的好兄弟,“我”也曾为吕克的梦想努力过,希望让他从面包师之子的笼罩下走向梦想的医学界,但吕克在对大学憧憬着上过一年之后,毅然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当起了面包师傅,他说,当面包师最开心的就是看到清晨第一位顾客伴着晨光进店选购面包,做面包也好当医生也罢,做我想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爱“我”最深的人,她默默承受爸爸出轨离家的噩梦,独自承担起这个家,对“我”无微不至,伴随“我”长大。妈妈为了让“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连自己的病情都对“我”隐瞒,要知道“我”选择医学的原因就是因为母亲,为了能够给她治病!当我满心欢喜在车站等着迎接母亲的时候,等来的却是吕克告诉“我”母亲去世的噩耗,“我”瞬时觉得天塌了,在吕克的臂膀中,“我”声嘶力竭的叫喊着,妈妈,你离我而去了。
“我”会经常待在家乡小屋的阁楼上,在那里,许多影子来和“我”谈话,不论认识与否。影子们告诉“我”,需要“我”去帮帮他的主人,也有影子来向“我”道谢。“我”默默接受着。
读完,内心的暖意久久不散,这本感动了法国的小说,同样也在感动着世界。影子与人类的世界相互交织,爱是联通的桥梁。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篇5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的。
——《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的人》
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
在这本书中
你会看到催人泪下的亲情
那浪漫感人的爱情
还有不离不弃的友情
这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
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让我们与汉语言181班的
万乐园同学
一起
去感受其中的
喜怒哀愁
什么样的一本书,会让你看完想静静淌着泪回味一下,同时感到温馨、诙谐、爱、喜悦和哀伤,这么复杂却又纤细的情感交织出这本《偷影子的人》。
书中的主人公因比别人提早6个月上学,年龄小、个子小,所以经常受班里同学的欺负,但他有着特殊的能力——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说出口的秘密。对于自己的特殊能力,主人公从一开始的好奇、震惊、不安到最后坦然接受,并将这个特殊功能当成自己的使命,帮助别人完成他们期望但却不可实现的愿望。他也可以利用影子发现过去在他人身上遭遇的不幸,这使他变得极其宽容,也乐于帮助他人走出困境。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我认为,影子或许就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己——那个可以在孤独寂寞时倾诉的对象,那个愿意敞开心扉吐露真情的自己。有许多人喜欢将很多事情藏在心里,将自己裹在看似坚硬的外壳里,故作坚强,装作不在意,自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因为不懂、不了解而产生隔阂,同时也因为自己压抑了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不快乐。书中主人公与女友苏菲便是因为彼此都不愿敞开心扉、互相不了解而注定了分手的结局。相反地,主人公将克蕾儿视为灵魂伴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相识较早,而克蕾儿当时又是聋哑女孩,主人公很放心地跟她分享自己的许多秘密,包括他能“偷别人的影子”的特殊能力,克蕾儿相信他,并没有怀疑他,以至于主人公一直对克蕾儿念念不忘。
作者以魔幻笔触贯穿全书,将读者卷入浪漫主义的浪潮,讲述关于主人公青春、童年的一切,是一首对童年、梦想以及想象力的颂歌。童年时期的主人公因瘦弱、矮小而总是受班上同学的欺负,但他的影子给予了他勇气与动力,让他在面对马格的讥讽与挑衅时能铿锵有力地发出竞选班长的誓言。他遇到了警卫伊凡和面包店之子吕克,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给予了主人公关爱、帮助与支持,对主人公的的整个青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主人公对他们的理解与信任也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一些转变——主人公在影子的指引下挽救了在火灾中被浓烟熏晕的伊凡,而伊凡去世的'母亲给他写的信在火灾中被烧毁,因此主人公借他母亲的手给伊凡写信,让他重拾对母亲的记忆,重新感受到了母爱,虽然最后伊凡辞去了校警卫的工作,但他收获的这份友谊将会成为他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他获得了自由,也得以去建立一个真正的、幸福的人生。吕克在成年后接替了父亲面包店的工作,但在主人公的极力劝说下他去了主人公所在的医学院进修,虽然最后他还是回到了乡下,在面包店做着极其平凡的工作,但他找寻到了他人生真正缺少的东西——他的生活。通过在医学院的进修,他明白自己并不适合医生这一职业,而在面包店的工作才是他真正热爱的,尽管不如医生的表面光鲜,但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我想这才是友谊最美好、最纯粹的样子吧——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以纯净不掺任何杂质的内心和最诚挚的态度对待彼此,让彼此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友谊好似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拨开迷雾冲破黑暗,找寻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免有很多遗憾,我们越期望于美好就越是感慨于憾然。人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却为时已晚。主人公自父母离婚后便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本该十分珍视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然而他几乎无法留出时间陪伴母亲,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母亲得了心脏病,母亲就这样在他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去世了,然而懊悔并不能挽回什么,母亲并不能死而复生,懊悔只会徒增内心的痛楚。其实他心里始终满含着对母亲的爱,只是成年后的他早已习惯了母亲对他的关怀,因此他从来都没有注意到母亲已经渐渐老去,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偷过母亲的影子。他知晓了那么多人的秘密,帮助过那么多人,却唯独,没有了解过母亲的心,而这也恰恰表达了一种伤感的温情。大概这就是人生,让人从痛苦中成长起来,学习着珍惜所拥有的现在。
书中对亲情的描写也十分打动人心。主人公的母亲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活,陪伴着主人公成长,直至老去、死去,再读母亲给主人公写的那封信——“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够开心茁壮的成长,找一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不管你人生中做出什么选择,不管是去爱还是被爱,都能实现我对你寄予的期望。”这道出了天下所有母亲最真实的内心独白。母爱都是伟大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只是我们始终要将母爱铭记于心,尽到我们作为子女的责任,孝顺母亲,感恩母亲,不要再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上演。
爱情好像一团炙热的火,不含蓄也不委婉,但却是人最真挚的情。主人公小时候在海边与克蕾儿的一场美丽邂逅,让主人公一直念念不忘,以至于主人公成年后再来到那个滨海小镇,依然能认出那个被遗弃的旧灯塔,当他登上塔顶时,打开那个落满灰尘的盒子,好似打开了那些尘封已久的回忆,那个能用风筝画出无数个“S”和“8”的小女孩,依然住在他的心里,从未离去。“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这就是你在我生命里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无论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最终他终于和克蕾儿在一起,就像他所说的——“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影子承载着主人公太多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记忆充斥着有关亲情、友情、爱情的种种,构成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与心路历程。与影子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心灵的对话。读懂自己,才能读懂别人。
让我们爱自己,也爱他人,追寻我们的影子,实现心与心之间的互相慰藉,以一颗温暖的心点亮温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