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由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名叫作《城南旧事》。
书中讲述的是:英了要毕业了,可爸爸却因病重不能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英子在衣服上别了一朵粉红色夹竹桃,这是爸爸种的花儿。英子回忆起许多关于爸爸的事:因赖床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特别爱花以及爸爸让她去闯练的情形。毕业典礼回来后,英子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是一本充满人性美的书,英子的心是纯净透明的,当大人们看不清美与丑的时候,她却能看得清。英子善良、仗义、聪明、勇敢,而这些正是我们生活中所要追求的,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不应该丢失童年的那份纯真与美好。
这本书是由六个故事组成,它们分别是《冬日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从这六个故事中,我也有了许多成长的启示。比如《惠安馆》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她对小伙伴的爱怜、对秀贞的关心,处处流露着真善美的美好心灵。再比如《兰姨娘》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成长中总会有很多无奈,重要的是要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学会承担,学会解决问题。还有《驴打滚儿》也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英子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也知道大人的感情,她尽力去让宋妈快乐起来,想用自己童趣的话语来安慰宋妈。
这本书里的许多人物:英子、秀贞、宋妈……我都喜欢。其实,好人也好,坏人也罢;善良也好,丑恶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道德的天平。我们应该如天平一样去衡量、他人的行为。
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这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林海音透过英子(作者小名)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她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融入到作品当中,描绘了作者懵懂的童年生活。
疯女人秀贞、井边的伙伴妞儿、蹲在草丛里的小偷、反对封建思想的兰姨娘、陪伴在身边的奶妈宋妈、使“我”走向成长的慈父......这些人伴随着小英子走过她六到十三岁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但是作者笔下丰富多彩的老北京生活,却触动了无数读者。当然,我的童年也是十分有趣的。
记得小时候,大概是一二年级吧,经常有几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看见妈妈在和一个陌生人议价,地上摆着一摞报纸之类的东西。一问才知道是收垃圾的,一个月来几次,不过这周比较频繁。又有一天,妈妈收拾好废旧报纸、纸箱后,我十分感兴趣,便自告奋勇拿去门口准备“做交易”。当时,我自以为学了许多知识,就学着妈妈与门外的阿姨说了起来。我尽力地将价钱往下压,她爽快地答应了。事后我才知道是她给我钱而不是我自己付,价钱自然是越高越好。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可真是天真。
还有一次,妈妈买回来一些辣椒,被我看见了。她说小孩子别吃,很辣。我心想:红红的东西怎么会辣呢?苹果那么甜,西瓜是多么香,还有西红柿、火龙果......妈妈肯定是不想让我吃。于是,不懂事的我便带着恶作剧的心理偷偷尝了一个。一会儿,喉咙便一阵发烫,感觉嗓子冒起了烟,辣得我火冒三丈,火烧火燎。赶紧抄起水杯猛一阵喝水,结果喝到肚子都涨了,还是辣得难以忍受......
《城南旧事》的结尾里,主人公英子告别童年岁月,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少年,迈步走向新的生活。童年,是冬日的暖阳,是雨后的彩虹,是滋润的雨水。每个人都有他的《城南旧事》,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童年。
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就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就跟随着主人公林英子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的老北京。
惠安馆有个被大家叫做“疯子”的女人秀贞。可是英子并没有因为秀贞是个“疯子”而害怕她远离她,反而成为了最懂秀贞的人。英子慢慢通过对秀贞的了解,知道了秀贞的心病。当她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小伙伴小桂子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女儿妞儿时,英子不仅帮助秀贞母女重逢,还把妈妈的金手镯拿出来送给她们做盘缠,让秀贞带着女儿去找她的爸爸,一家三口早日团聚。英子这种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英子在杂草丛中发现被警察通缉的“小偷”哥哥,在和这个哥哥的交谈和接触中了解到这个“小偷”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坏,他是因为太穷又想让母亲吃饱,还想让弟弟能多读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出此下策,于是英子为这个大哥哥保守了秘密。“小偷”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这些穷苦人家的最基本的愿望都不能实现的悲惨处境。
这部小说读完了,小说里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斗争,写的不过是“疯女”、宋妈、“小偷”、兰姨娘、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但这些童年往事却历历在目,虽然这些美好的人、事、物都离英子渐渐远去,但没有远去的却是英子童年里最珍贵的回忆。英子的这些童年故事,也勾起了我对自己童年的回忆:那些曾令我们欢笑哭泣的小事、那些几乎被我们遗忘的笑容、那段成长的纯真岁月……都永远的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推荐阅读:读《城南旧事》有感800字读《城南旧事》有感500字读《城南旧事》有感400字读《城南旧事》有感作文四年级读《城南旧事》有感900字读《城南旧事》有感700字
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梅花,落了,它唤来了春天的苏醒;迎春花,落了,它迎来了夏天的火热;茉莉花,落了,它带来了秋天的清风;桂花,落了,它引来了冬天的雪白……一年年的流逝,即在花的默然落下,即在芬芳留滞于指尖。而童年不正是如此,随花绽放,随花凋零,漠于土中……
《城南旧事》的作者不正是经历了如此,她的花儿已经在她父亲倒下的那刻,枯萎了,永远地沉睡在土中。而她爱花的父亲,也再不会起来,为他心爱的花儿浇水,施肥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是我在《城南旧事》里最深为感动的一篇。它讲述了病弱的父亲要求她去历练,而在她的小学毕业典礼上,父亲的缺席,给她带来了失望与害怕。最终当她拿着毕业证书匆匆地赶回家时,她听到了那个她早就猜到,却始终不敢面对的消息。而那一刻,她的花儿落了,不仅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也是她童年的花儿凋零的时候。
一朵夹竹桃的枯萎,一瓣花的飘落,无不带走了一串串金银铃般的笑声,带走了一个个对无忧无虑的美好憧憬……
看到如此触动人心的一幕,我不禁思绪万千:
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哭声四起,无不阐述着痛苦与伤心。一朵朵白花,敬奉在前,一张张纸钱,逝于火中,一声声祈祷,尽在人心……周围的亲人,更是伤心欲绝:奶奶趴在棺上,泣不成声,头戴白花的奶奶显得愈发憔悴,哭得喉咙也哑了,可怎么也不听劝;爸爸沉默不语,只是用他的眼睛看着,我看到爸爸的眼睛里透露出后悔与悲伤的神情,还略带一丝倦意,爸爸操办丧事,再加上守夜,爸爸已好久没有合眼了,可是……
抬头,只能看见那张惨淡无光的照片,似乎这才清醒,照片上的是爷爷。我已不知那时我到底在想些什么,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已回到了家中。时常想起,无不感到一阵空虚,我多怕身边的人正像如此,一个个,离开了我……
每每翻阅《城南旧事》的时候,只能默默感叹,感叹她曾经拥有过,曾经失去过。又经常触景生情,回忆起了往事。
花,落了,曾经的失去,也许会永远地提醒我们:
珍惜现在!
花,落了,只愿能永远拥抱住它曾繁华的一面。
花,落了,落的只是一段时光,而情感终究是不会落的……
花,落了——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5
童年中的快乐、酸楚、忧愁、悲哀和愤怒,编织成了一个五味瓶。可惜,经过岁月的洗礼,童年早已像高放的风筝般让人难以寻得其踪迹。多么想回到无忧无虑的那时候,即使我们早已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那么《城南旧事》的主人公小英子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是否又会勾起那条属于你与童年牵绊的线呢?
这本书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北京城里的一些故事,主人公小英子的童年生活经历:看见了冬阳的骆驼队;认识了“疯女”秀贞,得知好朋友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女儿,最后还帮助她们团聚;认识了蹲在草丛中嘴唇厚敦的小偷,为他那悲惨的生活经历而难过;还遇上了漂亮的兰姨娘,在背地里促成了兰姨娘和“四眼狗”德先叔。后来,奶妈宋妈要离开,英子别提有多伤心呢。故事的结尾,是小英子小学顺利毕业,而爸爸却去世了。
成长并不一定是单纯的获取,同时也会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我们从这个过程中要学会独立,那么我们就要克服依赖。是啊,像英子说的:“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但是我们又是多么怕呢。”童年是记忆的开始,当我们渐渐长大,童年却早已变成回忆。在书本的结尾,写着短短的两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这句话是林海音对于父亲去世后的感慨。这句话不仅隐藏着对父亲的怀念,还表明经历了父亲的死,英子要变得更加成熟,要撑起家庭的重担。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天,要学会去成长,去承担。
作者通过天真无邪的英子描绘出一幅幅童年的画,每一位读者都似乎身临其境。逝去的童年,像一场梦,但是梦是会醒的,童年是会过去的,当我们回首童年,那曾经的稚气、天真和快乐会交织成最美丽的回忆。对于童年,我们常常拾起这根牵绊的线,虽然我们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