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短文网

2025-09-15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刘备要去请诸葛亮当军师,于是三次去诸葛亮的家里请他出山,最后诸葛亮同意出山当军师的故事。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毅力、有恒心,因为一次失败就半途而废。书中写到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睡觉,关羽和张飞都说让刘备去叫醒诸葛亮。但是刘备却坚持在外面等候诸葛亮,我想刘备真是十分尊重诸葛亮啊!

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像刘备这样求贤若渴,精诚所至的人。有一次,我和两个同学请教一位同学,同学说等一会儿,我们在那儿等呀等,可是那位同学还说等一会儿。我实在忍不了准备走了,却被一个同学拦住了,他说:“我们请教别人,就应该拿出诚意,再等一会儿吧!”大家说,这位同学是不是非常像刘备呢?

这本《三国演义》是我近期看到的最有感触的作品,我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从中得到新的启发和感悟。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小说。今天我看了它,颇有感受。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有“雨后彩虹”之妙,出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凡闻之奇者,文前必有声,文后必有余势。”本是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反弄出吕布杀董卓;本是董承歃血为盟敌曹操,反弄出曹操诛董承;本是孔明三气周瑜,反弄出孔明哭周瑜;本是孔明擒孟获以定后方,反弄出孔明七释孟获……这些波澜起伏的情节使这历史小说变得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之势。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是别具一格。胸怀大志的'刘备,智勇双全的孔明。鬼计多端的曹操,憨厚老实的鲁肃……个个都有血有肉。然而,给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那盖世奇才——孔明。

孔明才华横溢,空城计、借东风、智算华荣……无一不体现出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吧,孔明深知周瑜是嫉妒自己的才干,以造箭这件事来刁难自己。可孔明却立下了军令状——答应周瑜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枝箭。孔明请鲁肃借自己20只草船。草船上盖着青布幔子,每艘上放有草把子。到第三天四更时,利用曹操多疑、江面上有大雾,他决不会出兵,只会放箭的特点,从而成功地“借”到了十几万枝箭。天亮返回时船顺风顺水,撤退快。孔明终于使周瑜的阴谋没有得逞。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是不能硬拼,只能智取的。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教我们等差数列求和,它的

项数共有几项是一个关键。这回,老师给我们出的题目是:1+3+5+7+……+45+47+49。我顿时傻了眼。前几题的公差全是1,最后一个数是几就有几项,可这回公差是2,总不能一个一个去数吧?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那该死的思路也还是出不来。突然,我猛地发现3-1=2,2中有一个公差2,1+1=2,三是第2项;5-1=4,4中有两个公差2,1+2=3,5是第3项……以此类推,那么49-1=48,48中有24个公差2,24+1=25,那就有25项。我算出了项数,心中像乐开了花一样,高兴极了。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章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它让我了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伟略,更让我在从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讲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一系列故事。《三国演义》里约有200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孔明、阴险狡诈的曹操、义气深重的关羽,仁义爱民的刘备,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关羽了。

关羽身长九尺,鬓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最讲义气的人。他对刘备讲义气,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关羽他对敌人也很讲义气,华容道义释曹操、义释黄汉升等等……,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关羽是十分讲义气。但关羽狂妄自信,十分大意,有一句谚语就是: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当时关羽既是刘备的二弟,五虎大将之一,坐据荆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自以为可以牢守荆州,可他却不知道群英聚会,人才辈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为结局。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各有所长,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确看待和认识最为重要。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更要古为今用,从中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祖国的栋梁之才。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好处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就应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5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多读书,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书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书里面一开始讲了蜀国和魏国的诞生,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吴国,三个国家有时联手,有时却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想把对方干掉;最后,魏国打败并吞并了其他两个国家,获得了胜利。书中我最新喜欢的部分是《败走华容道》,里面讲了曹操因战船和主城被诸葛亮烧了,失去了优势,还有些士兵被火烧死了,无奈他只好逃跑,跑到华容道时,他大笑起来,随从问他为什么笑,他说:“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却没在这里设下埋伏”。突然,草丛里冲出一大群伏兵,把曹兵打得屁滚尿流;重复几次后,曹操弹尽粮绝,只剩下27人,被关羽拦住,曹操恳求关羽放他走,关羽同意了。

书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着十分鲜明的性格特点,如:张飞十分讲义气、关羽十分坚强、赵云非常忠诚。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火烧连环船、空城计,全是他提出来的。

我十分崇拜关羽,华佗曾给他刮骨疗毒,所谓的刮骨疗毒,就是先把皮切开,然后用小刀刮骨头,把毒刮掉;换作别人肯定早吓哭了,而他却镇定自若的跟别人下棋;关羽真是有着坚强毅力的大英雄!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没有人能永远高枕无忧,战争永远不会停止;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的战事,这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