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短文网

2025-09-17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1

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加和“心智的成熟”,我们小小的心里接触到了大大的世界。眼看着我们即将褪去幼稚、可爱的外表,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恐怕现在的我们仍旧缺少了些什么。那就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童真。

在网络突飞猛进的现代,想知晓万千世界是弹指间的事。然而让思想过滤去一些繁碎的事情要探寻自己的心,那就是无穷无尽的了。现在的我们还不能很清楚地辨认谁是谁非,这样就很容易混淆是非。书本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老师大力推荐我们读书,从而认清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这个世界是充满善意的。

怀着一颗“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我读完了一本有许多诱发人思考的小故事组成的散文集。作者眼见的世界是彩色乐观的`,好似内心总会被某些东西所触动,这也正是“用心珍惜人生的情感”。我真可惜自己怎么没有作者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还有令人赞叹的感想。也许我不能希望每天都与美好的事相遇,但也能像作者一般存着真、善、美的心灵,看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是每一卷首语的标题,是作者对少年们的期许,也是我们在人生经历成长的时候每一个阶段的标志杆。每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反过去回顾一下,不要让我们意念的小火车顺着轨道偏斜的道路开去。不但这样我们要常常擦拭心灵的镜子。如此照见的时间才是光亮、美丽的呢!

天真的心,每个孩都曾经拥有。孩提时我们梦想过自己像小鸟儿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拥有一片广大、自由的天地。在我们明亮、清澈的眼里,看到不生不熟的世界,多么好奇、亲切。当我们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渴望认清世界的孩子。

纯善的心,看到作者深信佛法、普度众生的情感让我崇拜。不过“心灵里总免不了烦恼、悲哀、苦痛,不如心里为飞走的蝴蝶做感动”。即使找不到纯然安静的一刻,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发生自身边的点点滴滴的温暖来感化心灵。

美好的心和庄严的心又是如此重要。没有人生的庄严又怎么谈到美好的人生。每个人感受到的美好、幸福是不相符的,看待好、坏的角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我们都竭力地发现它们的存在,用心感受它们,每天的生活也就从容而有情趣了。

当然,小小的我们没有作者那样深刻的觉悟,那样脱俗的佛心,只是希望能在生命的成长中永远快乐。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2

一直对散文很是赏爱,家中便有许多散文大师的散文集,像林清玄、梁实秋、朱自清等等。

散文散而不乱,在形散神不散的基础上,每个人的散文又各有特点,因此我不能随意评判他们散文的好坏优劣。但在这里,我要对林清玄的散文做个小小的感悟。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是短小精炼却又震撼人心。

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以告诫、激励、安慰、启发。

就像《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花的绽放来证明。此文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腰缠万贯的人,而是一个以平常之心看世界的人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文章所展现的正是人生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

又比如《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

依赖别人,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是在干什么,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学习空间里,老师又在不停的催促。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他们不就像辛勤的种树人吗?

桃花心木还在成长,而我们也渐渐长大。勤劳的“种树人”永远栽培着我们。

依赖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但如果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从中显示出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

林清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细微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对生命的感悟。那震撼人心的话语,将拨开我这迷茫的青年眼前的迷雾,指引着我继续奋斗,像百合花一样绽放。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3

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搞笑,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

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在作者的笔下,能够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向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比较,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书的最后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诉我们:“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4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是最柔软的……

每当碰触到林清玄散文集时,就像收获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得到关于他的人生启迪和情愫,体味从文字中透露出的个人修养和品质,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佳句美词和情感。翻开具有淡淡墨香品茗般的优雅情韵书时,就能走进林先生的内心世界去瞧一瞧。寄托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走出喧嚣浮躁的现实社会时,来到一片充满莲花气息的花林,这时再把林清玄散文集拿出来,哼一曲悠扬婉转的小曲,如同待在世外桃源般的美妙享受。他才会净化内心世界的'沉浮和颓废,人就会具有林先生的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个人修养,这就能起到我们所希望的效果。

我认为林清玄本人就像晶莹剔透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而他的文字是那么纯粹、清净、生动,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如同与位大师在交谈,就像淙淙流水般的暖流流入人的心田,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与他的情思。喜欢在静谧安详的夜晚,坐在沙发,手捧这本散文集,品味其中优美华丽的辞藻。此时若在播放一曲清幽有内涵的歌曲,配上一盅刚浸泡过的茶叶,意境就已在不知不觉中洋溢出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感觉林先生总和“禅意”分不开,在书中时常会提起与禅意的有关事例,会问自己禅意究竟是种怎样高深莫测的解读呢?上网搜出原来就是让人们的心灵更纯净,体验佛家人的戒杀众生的悲悯情怀,是他先开创了写佛的先河,所以他也被不禁的净化了。人心境界远,菩提本悠然。佛台端坐立,低眉慈善观。禅意暖人间,吉福泰祥安。祈福云雾升,捏花浅笑间。禅意人生书画卷,恬淡凝思逸悠然。觉得林先生的禅意世界还需我们细细揣摩,在人生的闲暇之余是适合时间,学着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心灵,使自己具有禅意和佛心吧!

感悟林清玄,体会他的清净之道。我也被林先生的清纯所触动到,大家也试着去让自己变成像林清玄一样的纯净之人,再读几次这本书你会有不同的体会。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林清玄散文选》,它犹如一股清风,悄然进入我们的思想,沐浴着我们的心灵,令人回味无穷。林先生的文章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字里行间,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散文选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它们的起点都是我们身边一些平凡的甚至不起眼的事或人,但作者却能从中提出问题,并且最终总会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受益匪浅。这些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就像是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其中我喜欢的故事有:《软枝杨桃》、《吉祥鸟》、《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

《软枝杨桃》让我明白了,如果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只重视外表的好坏,不重视内在的美丑时,真正清净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水终有澄清的一天》让我知道,虽然一秒钟的混乱,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清净,但只要我们不去理睬,并且一直坚持迈向更高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五字神咒》说的是,作者的侄女就职工作紧张,压力很大。每次上台作报告前她总会念着“大家都作文吧成功归来时,竟遇见了太郎叔的儿子,父子俩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故事中的太郎叔让我最为喜欢。他脸上的那一条刺花刺青也许使他看起来很凶恶、把儿子赶出家门也许使人认为他很严厉,但在他打山猪偶尔失神时,才看出太郎叔是关心、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的。他就像刺花一样,表面是锐利的尖刺,使人害怕不敢靠近,但坚锐的'外表下是那颗细腻、美丽的心。

读完故事,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严厉的说我,和妈妈拌嘴,甚至是生气地一整天一句话也不说,使我有时会埋怨他。但当我冷静下来一想,其实爸爸这么做是为了我、为了妈妈、为了家,那一刻,我便感受到爸爸他那时严厉的外表下的浓浓的爱意。

《林清玄散文选》,它像一杯淡淡的香茗,让我放松;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找出身上的缺点,并给以改正;它更像一个指南针,带我去寻找我不曾发现的事物,并为之感动。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6

我在暑假里阅读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它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咬舌自尽的狗》。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计程车司机养了一只很忠心的大狼狗,但因为它食量和吠声太大了,所以那位司机不想养它了。他把狗放入布袋里,载到一百多公里的深山去放生。一星期后,狗竟然自己跑回来了,但是司机二话不说,再一次把狗放进布袋,载到更远的地方去放生。可狗却接受不了主人的抛弃,它就咬舌自尽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觉得喉咙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给塞住了,真无法理解那位司机为什么如此绝情,这对一只忠诚、有情感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既然情义已灭,那死又何妨呢?于是,它选择了自求解脱。

看了这篇文章使我联想到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无情无义,冷漠自私。正像文章中写到的那位司机,既然他已经养了这只狗,为什么还要抛弃它呢?狗是很有灵性的,它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它会给主人带来欢乐、安全,它不会嫌贫爱富,只会忠诚守护陪伴在主人的身边。人和动物长期相处在一起互相之间也会产生情感的。狗和人类感情深厚的例子比比皆是,仅举狗在地震中坚守主人这个感人例子来说吧:汶川地震之后,千百万户人家的房子一瞬间倒塌使之许多人丧命。但是有一只狗不吃不喝一直守护在一间倒塌的房子跟前,因为它知道,那是它主人的房子,它的主人就在里面。就这样不离不弃地连续坚守了几天几夜之后,终于倒在了那房子的前面,咽下了它的最后一口气。从中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平时我们与动物相处之间都应该珍惜这份情感,不能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而随意改变它的命运,既然你收养了它,就要对它的生命负责,这样自然界才能和谐相处,使世界处处都充满爱。

我平时在路上也会看到一些被主人抛弃的流浪犬,每次看到流浪犬,我自然就会想到:它一定有一个无情无义,冷漠自私的主人。它的主人肯定是个没有情感和爱心、不懂得感恩的小人。狗十分忠诚,一种至死不变的忠诚,人世间正是需要这份忠诚和情感。“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丢掉冷漠,去爱护小动物,让街上、路上不再有可怜的流浪狗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