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最后的姿势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1
读了《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后,我受益匪浅。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躯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的爱的高尚品质。
2008年5月12日2时许,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使许多无辜的人民失去了生命。这天下午,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课,突然,地震了!谭老师指挥同学们井然有序地逃离教室。但是,还有四名同学还没能跑出去,教室就开始倒塌了。谭老师飞身扑到了他们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死死地护住了四名学生。读到这里,我被谭老师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深深感动了。
其实,在这次大地震中,像谭千秋老师那样舍己救人,一心为学生着想的人民教师还有许许多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的教师苟晓超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连续三次往返教学楼三楼,一口气救出了五名学生,自己却没能逃出去,在被人送往医院的途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样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
谭千秋老师是一位舍己救人,恪尽职守的`好老师,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他想都没想,就去保护学生,可见谭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像人民赞颂他一样:“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2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可他却干了这样一件不平凡的事,并为此付出了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他,就是谭千秋老师。
那是一个可怕的下午,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那时,谭老师正在上课,他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疏散同学们到操场上去,可有四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学生,而他,却被可怕的地震夺取了生命。
在发生危险的一刹那,普通人只会想着自己逃命。就像“范跑跑”,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的学生一个都没反应过来,他却已一溜烟窜出去老远,这样只顾自己的行为,真让人寒心。而谭老师在生死存亡的瞬间,心里装的'全是学生,根本顾及不到自己的安全。楼板压下来了,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保护自己的学生。有句话说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会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对谭老师舍己救人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的赞美。他们是·受人尊敬的,是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是在危难情况下,带给学生希望的人。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发生了高达8.0级的大地震———汶川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如妈妈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老师为了学生而奋不顾身。谭千秋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
2008年5月12日早上,谭老师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正在他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这一课是,地震发生了。他立刻让同学们离开,但有四个学生还没有跑出去,见此情况他立即扑了上来,用他的身体护住了这四个孩子,孩子们得救了,但谭老师却再也没有醒来。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就感慨万千。谭老师在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学生,这一点让我十分敬佩。在危急情况下,人的本能是自救,而他却用本能去救了他的四个学生。这是多么伟大的老师呀!他竟然用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楼板,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仍然保持这那个姿势,而后脑已被砸的`血肉模糊。他凭着对学生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凭着一股信念,挽救了四个孩子的性命。他的事迹可歌可泣!而同样在这次地震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学生还没跑出来,他自己先跑了,其实这本无可厚非,但他居然还在网上留言,说:”这世上只有他的孩子能让他放弃生命,别人都不行包括父母。“这样的人也佩做老师?他不是父母生,父母养的吗?所以说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是世人对谭老师的最高赞美。
谭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献出了自己年仅51岁的宝贵生命,他的壮举令世人铭记·在心,永不忘怀!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4
当我第一次看到课题后,有一个问题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谁的最后姿势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文本,最后通过我的认真阅读,让我知道了这是谭千秋老师用51岁的宝贵生命换来四个学生生还的最后姿势。读完这篇课文使我颇有感触,我被谭老师那可贵的精神所感动了。
这是发生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感人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谭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在下午两点多时,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让同学们快速跑出教室。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这时,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在地震来临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成功逃生,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他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决然的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和痛苦却留给了自己。
在汶川地震中还有许多伟大的最后姿势。如:地震后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时,有一个抢救人员,透过那废墟的间隙看到了一位母亲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她的的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起来有些诡异。人们小心的把压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安静的睡着,他睡熟的脸蛋让所有在场的感到很温暖。
这位母亲与谭老师的伟大事迹,都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最后姿势,让我知道爱的真谛和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谭老师您和那位位的母亲让我们永远记住了!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5
落叶随风飘去何方?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那飞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无边的心上。
——题记
2008年5月12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没有人想到过会出事,谭千秋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上课。窗外,天是格外的阴沉。
忽然,地动山摇,地震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毫不惧怕,从容地指挥一个又一个学生撤离,但是,有四位学生出不去了。谭千秋老师一把拉过同学们,将他们送在课桌下,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同学们。
时间定格了,双手撑在课桌上,竟成了他最后的姿势。
老师,走好。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老师,走好。
那一刻,他若有一丝的犹豫,一丝的`思索,一丝的留恋,就不会死。可是,他没有。他放弃了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老师,走好。
他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学生,永别了体贴的妻子,永别了可爱的孩子,永别了美丽的世界。
老师,走好。
他以无疆的大爱,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用宝贵的生命,给学生们,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杏坛一叶,百年遗爱。千秋师表,浩气长存。”
我相信,这就是对谭老师最真实的写照!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 篇6
前几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叫《最后的姿势》,我被谭老师那舍弃自己,保护学生的精神所感动。他那为学生支撑起的通往生存的空间是那么的宽广,而他的身躯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的屹立在我们的心头!
当我读到“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被谭老师这一举动感到震惊,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极大的可能可以逃出这危险的地方,但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四位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宁可自己被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砸得脑部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而不醒人世,也不愿意同学们受到一分一毫的伤害,这让我十分的感动,十分的敬佩谭老师舍己为人的精神!
在网上,我看到了一位和谭老师截然不同的老师,简直就像是一对反义词呀!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范跑跑”老师不顾一切地往外冲,也不管教室里的同学的安全,只管自己,他实在是太自私了!跟谭老师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范跑跑”老师这一跑把老师的责任与尊严跑没了,而谭老师的这一拉,拉近了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也无形间拉长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范跑跑的行动固然可以谅解,但她完全顾社会于不顾,是纯粹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而这为社会不齿,也为我们小学生瞧不起,至少我们小学生也还知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处世准则。难道他连我们小学生也不如?谭老师虽说做的是本职工作,但当我们想想,他能在灾难发生的瞬间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心系学生的,学生才是他们的全部!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叫人尊敬,不叫后人瞻仰!
“谭老师,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谭老师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生难忘。让我们接过谭老师手中的火把,把“责任”两个字传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