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西游记》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西游记》有感 篇1
今年暑假,我把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读了一遍。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师徒的离奇经历深深吸引了我。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这样,它一开始讲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不平凡的出身和他在花果山水帘洞逍遥自在的生活。后来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救了出来,从此孙悟空便一路保护着唐僧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艰难道路。不久猪头猪脑的猪八戒和憨厚的沙僧也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他们师徒四人一路上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作者吴承恩把每个人物性格刻画的活灵活现。师傅唐僧是一个做事认真、诚实,又很仁慈、善良的人,他不管对好人还是坏人都很慈悲,有一副菩萨心肠。大徒弟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本领最高,能用“火眼金眼”看透所有妖魔鬼怪,是个做事坚决、果断,又忠心的人。他很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你看,他不但敢和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争斗,为自己争来了个“齐天大圣”的美名,还不惧怕任何妖魔鬼怪,面对困难绝不低头。二徒弟猪八戒是另一种性格,虽然有些好吃懒做,但也不失幽默可爱。三徒弟是沙僧,他待人真诚憨厚,但对妖怪绝不会手下留情,也是一心一意的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看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虽然孙悟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但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过程当中,我们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就应该学习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迎难而上,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取得“真经”!
读《西游记》有感 篇2
我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后,我认识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的,老实憨厚的沙和尚,一心向佛的唐僧,救苦救难的菩萨和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我最喜欢一心向佛的唐僧,这本书是吴承恩写的,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降魔,历尽艰险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当我读到石猴高兴极了,把里面的'情形对大家细说了一遍。众猴们听说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个个欢喜,争先恐后地跟着石猴跳进瀑布钻进石洞。进到里面,吵吵囔囔,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直累到筋疲力尽才安静下来。我就想起了班里同学一起嬉戏打闹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同学们抢座位,吵吵囔囔,挤来挤去,直到上课了才安静下来。
让我最敬佩唐僧的段落是唐僧三人正在林中坐着,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叫声。唐僧循声一看,见一棵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那女子见唐僧来问,便呜呜的哭着说:”师父,小女子前来此地扫墓,没想却碰到强盗,被捆绑在这树上已经三天三夜了。”唐僧可怜她,忙叫八戒从树上解下那女子。
正因为唐僧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才取得真经。
读《西游记》有感 篇3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一百回。其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敢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敢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敢与一切困难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道猪八戒,他是一个喜剧角色,他有时也会表现得憨厚老实,有力气,敢与妖魔斗争。但他有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这高老庄的媳妇,有时爱撒谎,可笨嘴拙腮的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金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的缺点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感到十分的真实可爱。
另外,又有其性格特征是崇信佛法,立场坚定,且有时贤愚不分的唐僧;另有憨厚老实的沙僧。更有那微至的白龙马。
《西游记》问世以后,很快成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许多仿作、续作纷纷出炉,但只有《西游记》一书具有惊人之笔。此外《西游记》还引起人们对神怪题材的广泛兴趣,掀起了神魔小说的创作高潮。同时,《西游记》很早流传海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这部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语,还包括了世界语、斯瓦西里语等冷门语种的译本,甚至早在1890,马来文的《西游记》故事译本已有五种之多。在东方,它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文学创作,成为这些国家们的作家们纷纷效仿的范本。他的确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西游记》有感 篇4
我读完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这书里有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好吃懒做又好色的猪八戒;善良过头的唐僧,还有老实稳重的沙僧。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在取经的`路途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妖精都想吃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或是想跟俊美的唐僧成亲,但是都被孙悟空识破并降服了。我觉得没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肯定早就被妖精吃掉了,当然这也有神仙的一份功劳。其实妖精并不怎么厉害,他们只是偷得了神仙的宝物才神通广大到人间作恶。
有一个故事叫笑闹子母河,说的是唐僧和猪八戒喝了女儿国子母河里的水怀孕的事,真是让人捧腹大笑。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取得真经回大唐那一节,原来神仙也很贪财。
最后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各自成佛。
读《西游记》有感 篇5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一部老少皆宜、丰富多彩的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同舟共济、历尽艰辛,为着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最终到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小的时候,我就看过《西游记》的动画片、电视剧,大一点又看了《西游记》的连环画、注音读物,现在我开始看吴承恩的原著了。我不仅仅喜欢里面精彩绝伦的神魔武打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喜欢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西游记》这本书塑造了四个主要人物,他们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有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有憨厚淳朴、贪吃贪睡、做事马马虎虎的猪八戒;有老实诚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沙僧;还有心地善良、信念坚定、贤愚不分的唐僧。这四个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师傅取得真经,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在这一路的艰辛中,他始终为着师傅,想着师傅,保护着师傅,即使师傅误会了他,将他赶走,还不忘叮嘱八戒:碰到妖怪要提他的`名字。只要一听师傅有难,他就不计前嫌,立即赶回来救师傅,充分体现了他对师傅的无限忠诚和敬爱。
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当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了一个老公公时,当唐僧猛念紧箍咒时,他忍着剧痛,坚持为师傅打死白骨精。
在“乌鸡国辨妖”的故事中,孙悟空忍痛辨别出妖精,可当唐僧念过紧箍咒后,他已头痛不堪,但依然忍者剧痛,和两位师弟一起铲除妖魔。
在“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红孩儿用三位真火把孙悟空烧得痛苦难堪,又被龙王用凉雨水激了一下,顿时他腰酸背痛、腿软筋麻,可当他被师弟救回时,仍然想着师傅,丝毫没有顾虑的自己的身体。
……
读了这些故事,我感受到了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其实,我们的成长之路就如同唐僧师徒取经一样,也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像孙悟空那样坚持不懈、乐观坚强,百折不挠,才能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次次取得成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要把这种精神放到学习上,我相信,我一定会学得更好!
读《西游记》有感 篇6
幼读《西游记》,唯读其人物神奇,情节曲折,尤喜各路妖精与师徒四人玩着“不同的过程,永恒的结局”之游戏,少年时读《西游记》,则爱悟空那根“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棒子,恨三藏那看似凶狠实则无奈的咒语。叛逆时读,嘿,大闹天宫搅得九天不宁,何等爽快!
曾经总弄不明白,神仙们本知唐僧乃金蝉子转世,何苦非要他九九八十一难,待危机来时再来抬手相助呢?何不散经下去,佛也轻松,僧也轻松,岂不两全其美?后来,才懂得,那经,非要抱定一个信念,不怕任何阻碍一往无前,方才取得回!那是人生的功德圆满,是人生的终极境界。它只能被放置在最高听台阶上,底下全部是魔鬼的`领地,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虽可“一步登天”却取不得经。只有唐僧,靠着忍耐,诚心,善心和毅力才能取得经书。
人本平凡,有些已飒然踏上了寻经长途,有些仍行走在红尘间,世界因此有了差别。
据说,人类发明规则以表明自己在认真活着。突然一天,孙猴子出来了,他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一切规则,于是被压在五行山下,然后悔悟走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一切妖邪,本是人自己,有残忍的品格,就有变化的妖,战胜妖邪,就等于战胜自己。人说战胜自己容易,真的容易吗?人说战胜自己难,真的很难吗?有一颗勇敢的心。成败才一念之间。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