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好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海音写的一本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20世纪末,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来到了北京的城南胡同,开始了新的生活。来到北京不久,英子便认识了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知道了秀贞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女儿——小桂子。有一天,英子偶然发现她的好朋友妞儿和秀贞所描绘的小桂子十分相似,于是让母女两人见了面。不料秀贞母女在去找小桂子的生父时死在了火车底下。这个故事真让我难过。想想我自己呢?每天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其乐融融,我应该好好珍惜这份幸福。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有《驴打滚》这个故事。宋妈是英子家的佣人,因为家庭太过贫穷,自己出来当保姆,而她的丈夫好吃懒做。故事中,通过英子稚嫩的双眼,看出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间复杂的情感。英子本以为宋妈的儿子会来到城里跟她一起上学,后来,宋妈的儿子却在放牛时淹死了,女儿也被卖了。宋妈拉着英子到处寻找女儿,可是一无所获。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出英子的天真可爱和善良,富有同情心。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超市,走到半路,看见一个老爷爷吃力地推着装满纸壳的手推车,我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个老爷爷多么辛苦呀,我去帮帮他吧。”“嗯。”妈妈表示赞同。“爷爷,我来帮您吧。”我说。“好,好孩子。”老爷爷说。周围的路人夸赞:“你快看那个孩子,多可爱啊!”那一刻,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林海音在书中写道:“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童年是人一生最美好的回忆,也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最珍贵的礼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阳光在早上8点经过窗帘和窗户之间的缝隙时房间里那些欢呼雀跃的灰尘?你有没有为一只仅仅养过数日就死去的暖黄色的小鸡仔而痛哭流涕?你有没有每天准时打开电视机守着5点半的大风车动画?
读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5岁时,父亲第一次送我去上幼儿园的那天早上,我坐在那辆黑色的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不知道是去上学的我那时还手舞足蹈的很是快乐,直到父亲把我的手递给老师然后转身离开的那一刻起,我才开始感到难过,我挣脱掉被老师禁锢了的双手,朝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狂奔而去,我看见眼泪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将我吞没。我还看见,炎炎夏日的午后,你坐在教室里,头顶的电扇有节奏的转动声和讲台上老师的讲课声共同演奏出一支名为“催眠”的曲子,同学们听的昏昏欲睡,摇头晃脑,于是老师仓促的结束掉演奏说“请打瞌睡的同学自己起来站一会儿就不会困了”。
关于童年的回忆,像正在放映的幕布电影,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开来。童年于我们而言是什么呢?我想童年应该是心底的`一条永不干涸的涓涓溪流,它滋润着成年以后每一天的我。我们经历腥风血雨时,它总会用它那汩汩作响的曲调来唤醒我们那颗柔软而细腻的心。童年于林海音而言,是一本由5篇故事组成的《城南旧事》,为了让童年能在心里永存,她写下这本小说,与读者们一起分享她一些缅怀童年的心情。林先生的父亲去世时,她年仅十三岁,作为家中的长女,她开始担负起她不该担负的责任,努力渡过人生中的每一道难关,每一个进步,都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在小说中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里她讲述了,爸爸病倒之后自己独自参加小学毕业典礼,回到家中,还来不及把毕业证书给家人看,便接到父亲在医院过世的消息,林先生的童年也因此嘎然而止。或许,成长就是一场漫长的离别,书中的所有主角最终都离“我”而去,直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告别昨日的阴霾,告别胆小与懦弱。
时间不断在我们心中注入诸如“工作、结婚、育儿”之类的词汇。可如果可以的话,请给心腾出一点空间,安放好自己的“童年”,让它在你心底开出一枝七彩的花。这样,在以后每个困苦的时刻,这枝永不凋零的花就会赐予你无限的勇气,你听,它正在说“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城南旧事》主要写了20年代末,林海音住在北京城南面的一条小胡同里,她与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成了好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爱恋,生下了小桂子。可大学生后来生死不明,小桂子又被秀贞的父母扔到了城墙下。当我读到这儿时,想到小桂子这么小就被父母抛弃,被人捡走,还要遭受着继父继母的虐待。而我们却幸福的'住在家里,父母供我们吃,供我们穿,而有些人却还不满足,向父母要这要那,得不到满足便大哭大闹。
记得有一次,爸爸答应我到玩具店去买一种玩具。正当我们买好要回家时,一声声洪亮的哭声从玩具店里传了出来。原来是一个小弟弟想买一个十分昂贵的玩具,可他的爸爸不让他买就嚎啕大哭了起来。为了一个玩具,至于这样吗?我想:那个小弟弟长大后,就想到“我”为了一个玩具在哭时,那该多么惭愧呀!
林海音对本书通过孩子童真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是当时北京的典型社会缩影,给人以思考、启发。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深有感触。明白了自己一直是在幸福的环境之下成长的,因为在这本书里面,我看到了很多人间悲剧,懂得了自己原来一直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遭遇跟里面的某些人物的遭遇比起来好比一粒沙子,十分渺小。
在这本《城南旧事》中,所有人都很善良,无论是小偷、疯子还是保姆,其中总是可以看到阳光和光明,有时,一点也感受不到旧社会的黑暗,然而有些地方让我感到十分难过。那个疯子本来是个好人,因为丈夫是大学生,所以被政府抓走了,自己的女儿也下落不明,于是就疯了,其他人都怕她,虽然她最后找到了女儿,又听到了丈夫的消息,一家人就要团聚的时候,却和女儿一起被火车撞倒了。
那个小偷偷东西,也是为供弟弟读书,最终弟弟拿到小学文凭,兄弟俩非常高兴,弟弟不知道哥哥一直为他的学业而偷东西,结果第二天,哥哥就被抓走了。
这俩个人物,一个疯子,一个小偷,在距离幸福最近的时候,就永远失去幸福了。
回想起从前的自己,总以为赚钱容易,所以花钱就视作理所当然,父母给我什么,总觉得不够好,希望可以有更好的',跟书中的人物相比,我们的情况是一直都在幸福的眷顾当中,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吃苦,在这样有利的条件当中,仍然不知道珍惜,觉得有点惭愧。
这本书真的使我有了很多的感悟,我一定会把握现在身边的幸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会再傻傻的走过这一生,起码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起码以后回想起来,会感到一丝丝的自豪感,幸福感,让自己觉得不会有后悔的地方。
希望大家也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幸福吧。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5
我又一次翻开了这本《城南旧事》,虽然它的扉页已微微泛黄,但细细品味其中,仍能感到一个纯洁可爱的英子跃然纸上,仍看见眼前这条胡同的古老和神秘……
《城南旧事》讲述了一位名叫英子的六岁小女孩,在北京的胡同里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并逐渐成长的故事。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英子在参加完毕业典礼后,看见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也去世了,于是,她俨然成为了家中的小大人,再也不会是孩子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童年的磨砺,使这个曾经无知的小女孩,渐渐地成为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懂事并且坚强的孩子了。而我们,在感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呢?我们,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幸福的家庭,可是,我们从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明白人世间的苦难,悲欢离合。不完美的生活,造就了千千万万性格不同的人,但他们即便是如此,也逐渐学会了如何顽强地生活,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塑造了宋妈,妞儿、秀贞等人物,用童年的幼稚眼光去看待这个丑恶的世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所谓美好的事物。在英子的描绘中,有迫于生活的重压,不得不去做小偷的人,也有与孩子生离死别,却无处倾诉的人;更有苦苦等待曾经爱情给予她的承诺,却患得相思病,与女儿被火车轧死的人……作者不仅仅要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悲惨、复杂。也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苦难,有艰辛,却也有快乐,有美好。你永远不能预料它的出现,却可以去直面它、战胜它,或是回味它……
掩上书本,我的思潮起伏,我眼前又出现了那一条古老而神秘的胡同,一直蔓延到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