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优秀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自主积累词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语言美。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美。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贝壳,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今天分带我们去欣赏一下海边的贝壳,谁愿意去?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读不准。
(2)听老师读课文,学一学自己读不准的字音。
(3)自己在课文中找到要求认识的生字 ,并画出来,再读一读。
3、读文中识字。进行闯关游戏。
(1)第一关: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2)第二关:出示字,让学生开火车式读字。
(3)第三关;加偏旁组成新字。
4、朗读感悟课文。
(1)放退潮的.录像,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你是怎样来到海边的?
(3)你们来到海边你们发现了什么?读三---五自然段。
(4)海滩上有很多石头,贝壳,你觉得怎么样?你能读出来吗?
(5)指名读,看看谁的贝壳最漂亮。
(6)练习背诵,
5、拓展延伸。
把你喜欢的贝壳介绍给大家。
6、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又对又好。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流畅、灵性、扑闪、概念、弧线、飞翔、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鼓励学生用想象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学环节】
一、角色转换,揭示课题
1、角色转换:
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2、导入揭题(板书:触摸春天)
3、由题设问:
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的感受。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安静)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边读边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寻找小伙伴帮助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合作研读,深入体验
1、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根据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深入体验情感:
⑴ 安静闻花香:
① 读句子。
② 说感受。
③ 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鼻子、闻、花香
⑵ 安静拢蝴蝶:
① 理解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
② 朗读体会安静此时的心情。
相机板书:双手、拢、蝴蝶
⑶ 安静放蝴蝶:
① 安静为什么放蝴蝶?
② 放蝴蝶的一瞬间,安静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 蝴蝶飞走了,安静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 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心灵想、弧线
五、品评人物,升华情感
1、再次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触摸的含义。
2、这时,你对安静又有了什么新的印象?
3、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相机板书: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六、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热爱生活
创造世界
一、设计意图
该板书设计统领全文,层层递进,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内在联系,有梯度地呈现出盲童安静触摸春天的全过程。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安静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激励学生去触摸世界,创造世界。同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使用步骤和方法
揭示课题时同时板书触摸春天,初知课文大意后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并贴安静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文中触摸春天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
在合作研读、深入体验的环节中,逐步体验安静分别用怎样的方式触摸春天。在课文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以及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句子中,首先引发学生思考:安静触摸到了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触摸到的?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安静是鼻子闻花香。此时,板书:鼻子、闻,并贴花的图片。紧接着,在第三自然段中,安静又触摸到了什么?她第二次触摸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安静用双手拢蝴蝶后,相机板书:双手 拢,并贴蝴蝶的图片。最后则是本篇课文的重点,她第三次触摸到了什么?弧线通过什么方式触摸的?在安静放飞蝴蝶的一瞬间上升为用心灵去触摸弧线,触摸春天。这时,让学生感悟到其实心灵就是安静的眼睛。在朗读第四自然段的重点句子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
在课文的末尾,引导学生进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安静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用自己的其它感官在触摸春天,最主要的是她借助想象的翅膀,创造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这就是一个盲童的心灵世界。最后板书: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交流在课外了解的景点。
2、阅读散文《海潮》,体会语句的精彩。
3、朗读欣赏对联。
4、开展“飞向太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一起设计阅读要求。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会填”
1、出示:“郁郁苍苍,娉娉婷婷的黄山松”。
2、引导学生明确“郁郁苍苍、娉娉婷婷”两个词语概括了黄山松的特点。
3、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表示景物特点的词。
4、全班交流。
二、学习“我会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整体感知短文。
2、默读思考:这篇短文描写了什么情景?
3、和同学们一起设计阅读要求,自学短文。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学习“百宝箱”
1、出示对联,学生齐读。
2、教师简要说明对联的`有关知识。
3、出示准备好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贴对联的有关知识。
4、教师指导学生赏析文中的三副对联。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学生朗读对联、背诵对联。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飞向太空,是人类美丽的梦想,不懈的追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挫折与成功吧!
二、认识中外宇航员
1、出示几位中外宇航员的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他们飞向太空的辉煌经历。
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外宇航员的图片、文字资料。
三、讲述英雄故事
1、指名讲述英雄故事。
2、小组交流听后的感想。
3、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英雄故事。
四、写写外星人
1、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外星人传说的资料。
2、说说你心目中的外星人的样子。
3、想象你与外星人的一次会面。
4、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把你想象的情景写下来。
5、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学完本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8
一、我会填
二、我会读
三、百宝箱
四、大舞台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指名读课文,检查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提出不理解、重要的词语。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4.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互动学习,合作交流
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有兴趣呢?那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阅读,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掌握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用“——”画出玻璃特点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作用的语句。填写手里的表格。
1.四人一组或自己找伙伴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多媒体展示。)
2.全班交流。
3.游戏。(你是其中的一种玻璃作个自我介绍)
四、角色扮演,增强感悟
1、作为一名推销员上台推销新型玻璃。
2、评出优秀推销员。
3、除了课文中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外,你还知道哪些?请介绍。
五、拓展升华,巩固新知
1、在未来,你还能发明哪些新型玻璃?
2、交流。(同学们设计的很多,有香味玻璃,有音乐玻璃,有净化玻璃等。)
3、现在就学习作者的介绍方法,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写成文章吧!
4、.先写完的读给师、生听。(同学互相评价。)
六、总结: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理想就会变成现实。你们定会创造无数的奇迹!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6
【预设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
(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
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
3、揭题,板书课题:
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
⑴ 检查生字、新词。
⑵ 指名分段读课文。
(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
⑶ 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
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
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
⑴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⑵ 反馈:
(板书:奇、秀、险;静、清、绿)
2、图文结合,欣赏文本之美:
⑴ 思考:桂林山水真有这样的特点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你能从这些图中感受到吗?感受到哪些特点?
(结合课件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⑵ 反馈: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奇在哪里?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峰罗列、开态万千,想像:还会像些什么?)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什么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现在哪里?理解:翠绿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为什么说桂林的山真险,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⑶ 练习:
给图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读)。
3、写法揣摩,仿写练习:
⑴ 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问:这里,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作者在描绘桂林山的特点时,写法上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把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险等与众不同的特点)
⑵ 仿写:
这种写法好吗?你们也游过不少地方吧?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段话吗?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3段。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本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8
【内容简析】 故事发生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位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却不肯收画家送给她的贝壳,并把画家故意丢在海滩上让她捡的贝壳还给了画家。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设计理念】 文章情节简单,语言清晰,在优美的风景衬托下,讲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小故事,读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用范读、导读、引读等形式,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提高朗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
1.认识“沫、肠”等生字,会写“拾、碧”等字,理解生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自读思考、交流讨论等方式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不要回报,体现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难点:领会文章是如何通过小姑娘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看插图,谈话引入 1.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谁在哪里,干什么? 2.揭示课题。看了插图和题目,你能看出什么?你想通过阅读了解什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 5.快速默读,标出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7.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看课后字表,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你能示范写一写吗?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节课你想知道什么?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写的。(时间发展。)用横线画出每部分表示时间的词句。 2.学习1~6 自然段。 (1)指名读1~6 自然段,想:从哪里看出小姑娘答应画家叔叔,帮他看衣服呢? (2)指导朗读“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体会这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 (3)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境。 (4)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3.学习7~12 自然段。 (1)自由读7~12 自然段,想:好心的老伯伯叫小姑娘回家,她为什么不肯? (2)默读7~12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小姑娘神态、动作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括号括出老伯伯的话。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天气越来越热,小姑娘的焦急、耐心和做事认真。 4.学习13~20 自然段。 (1)指名读13~20 自然段,其他同学想: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小组交流讨论。 (3)默读13~20 自然段,用“ ”标出写小姑娘动作的词语,用横线标出小姑娘的话,用括号括出叔叔的话。 (4)自由练读小姑娘的话,想想她是怎样说这些话的? (5)教师读旁白,男同学读叔叔的话,女同学读小姑娘的话,感受当时的情景。 (6)自由分角色组合读;指名表演读。 (7)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画家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 请你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自由读,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 2.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你喜欢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2.比较课后练习第三题,指导读。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2、体会课文中各种描写方法,理解这些描写的作用。?
3、读写结合,进行描写性作文训练,提高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小说三要素。理解人物和环境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习生动流畅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景物描写对抒发感情、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人物刻画对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多媒体mp3显示:(欣赏歌曲罗大佑的《童年》)(链接在酷狗音乐)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美好的、快乐的,是充满好奇的、幻想的。在成人之后回忆这段往事,对于当时的人和事,更有一种永生难忘的体验。让鲁迅先生的《社戏》点燃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吧!
(板书文题、作者)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
1、解题
什么是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2、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3、文学体裁——小说
回顾小说有关知识: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
4、写作背景简介
5、检查预习
(1)生字读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惮dàn 踱duó 棹zhào
(2)词语解释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行辈:排行和辈分。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惮:怕,畏惧。
三、速度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人物有谁?
人物: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外祖母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社戏
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⑴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⑵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⑶ 看社戏前的波折。
⑷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⑸ 赵庄看社戏。
⑹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⑺ 六一公公送豆。
4、课文以“社戏”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所写的几件事的?
看戏前(1——3) 看戏中(4——30) 看戏后(31——40)
四、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分析第一部分——看戏前(1——3)
1、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村庄?
明确:平桥村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2、这样的一个小村庄,在“我”心中却留有深刻的印象, 并且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答案。
“但在我是乐土”(指安乐的地方)
3、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用原文回答)
明确: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4、我得到了怎样的优待?
明确:(1)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
(2)“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
(3)大家去钓虾,钓的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5、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乐事吗?
明确:一同去放牛;还有后文写到的一起去赵庄看社戏。
6、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
(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3)还交代了在平桥村的乐事,为下文写到赵庄去看戏做铺垫。
7、文章是怎样引出第二部分写看社戏的?在文中找出答案。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第4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填写关联词: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 )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二、分析第二部分——看戏中(4——30)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30),并思考问题:
1、第二部分是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明确:
第一层(5—9段): 戏前波折;
第二层(10—13段):月夜行船;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乔依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而领会文章以“爱之链”做题目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感情导入,揭示课题。
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漂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板书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2、 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3、 教师正音。
“餐、吻、腕”是前鼻音,“蹭”是后鼻音,“餐、蹭、糙”都是平舌音。
4、 教师范读课文。
5、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抓住关键人物来理清脉络。
6、 明确“乔依”、“老妇人”、“女店主”之间的关系
7、 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那些地方看出乔依的心情很灰暗、凄凉。
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 ---------在冷风中发抖 紧张地闭上眼睛 )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 ----------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
▲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 手和脚腕蹭破出血 顾不上擦
“冷” 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 ,乔依 ,他从来没想到 ,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 ,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
突然想起了 ,
于是 。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 爱之链 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课后记: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11
一.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在齐读)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XX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
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
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
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陈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请小朋友领读)
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请两组小朋友)
3我们重点来学习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
4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2再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3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4
5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2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3二有个特点第一笔比第二笔长.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住在田字格的那里?4你们说的很对,看老师写,(板书)(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5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6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6请 XX 读(出示三)齐读.2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3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4看老师写一遍,再看电脑老师写一遍.5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和三个生字"一 二 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
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课前准备]
学生: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做成动物头饰,
2、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重点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教师:
1、小嘴巴、小耳朵的小印章:笑脸贴纸;爱心卡、给每位学生准备好的五边形徽章。
2、多媒体课件。
3、猫头鹰头饰。
4、海报——快乐大分享。
[教学重点]
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2、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有趣的事写下来。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游戏:猜猜我是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能根据听到的声音猜出它是谁吗?)
播放公鸡、猫、狗、羊的叫声,学生猜动物。
2、板书课题:听了这么多动物的叫声,想不想去看一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啊?教师播放动物录象。
3、看得出来,刚才大家都被奇妙的动物们给迷住了,你刚才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画面,能说说吗?(学生谈看后的体会,增加对动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动物的感情。)
4、教师激情导入:“动物们不仅长得形态各异,连睡觉的方式都各不相同。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奇妙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啦。来,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口语交际
(一)交个新朋友。
1、激趣:出示图片,师:“你们看,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今天的动物聚会。我们也把头饰戴起来一起加入吧!”老师和学生戴上头饰。
2、示范交朋友
师:“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可多啦!你瞧!我们的教室都快成一个动物王国了。我可得趁着这个机会,多交几个新朋友。”
师:“你好,我是猫头鹰。你是谁?”
生:“你好,我是***。”
师:“我能和你交朋友吗?”
生:“当然可以。”
师:“我们握个手吧!”
3、引导学生知道交朋友的方法。
师:“小动物们,我是怎样交到朋友的?”(要有礼貌地打招呼;说出自己的名字,再问对方的名字;握手……)
4、学生互动交朋友。
师:“相信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动物,肯定能交到新朋友的。小动物们,赶快和你身边的小动物交个新朋友吧!”
5、反馈。“你们都交到新朋友了吗?向大家说说你的新朋友是谁,再请你的新朋友和大家见个面,打声招呼吧!”
(二)自我介绍
1、引导自我介绍的内容。
(1)“想要让新朋友认识自己,光是让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够吗?你们还想告诉新朋友一些什么?”
学生回答:全身、眼睛、耳朵……吃、睡、行走……教师板书梳理(分为样子和生活习性两大块)。
(2)总结:在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样子,再说说我的生活习性。
2、教师示范。
“大家好!我是猫头鹰。我全身长着褐色带白色斑点的羽毛。我的双眼不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我的眼睛又圆又大,很像猫的眼睛,在晚上特别明亮,可以看清猎物。所以,我一般都是在夜间活动的。你们知道在晚上时谁最怕我?是啊,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捉鼠能手呢!小动物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你们谁愿意和我交朋友?能不能说说你是什么样的?”
3、指名学生上台介绍。
(1)哪只小动物也愿意来介绍自己,跟大家交个好朋友?鼓励其他小动物向他提问,老师用小嘴巴印章鼓励;同时关注听得认真的学生,及时奖励小耳朵印章。
(2)评价。
他介绍得好吗?为什么?(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表达完整、语句通顺等几方面来评价。)
(3)生生交朋友,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
(哪只小动物愿意跟他做好朋友?……)
4、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互相交流。
你想跟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就去向那个小动物介绍自己吧!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他提问题。如果你们成了好朋友,就请给对方的.徽章上贴上笑脸。比比谁交的好朋友最多!
5、反馈
表演交朋友的过程,其他学生评价。
(三)说说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1、讨论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都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小动物肯定也是大家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和动物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谁愿意把你和小动物之间的快乐跟大家说一说?
2、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让我们用笔把这些美好的回忆记录下来吧!播放音乐《卡布里月光》
3、写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和小动物的故事告诉后面的老师,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你的快乐。
4、反馈:
(1)投影学生作品,修改错误。
(2)请你拿着小卡片把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时互相检查一下小错误。改好后就拉着同桌的手把小卡片一起贴在快乐大分享这张大海报上吧!下课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阅读一下。
三、总结
小朋友们,动物给了我们这么多快乐,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是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吧!放音乐《真善美的小世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