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熟悉到敬重老人、爱惜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将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阅历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阅历的老人毫无保存地将金子一样宝贵的才智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连续、进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熟悉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4、教育学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活动预备
1、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录音故事《陈毅探母》。
2、设计问题:爷爷奶奶寻常为我们做过些什么?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奉献?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黄昏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
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洁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嘛。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许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许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盼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谁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么熟识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补缀衣服的细节,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那么我们今日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奉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放录音。
3、学生发言(学生依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
4、引导学生思索:我们在家里,遇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如何处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
学生相互说说,再指生发言。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刚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敬重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气,让社会布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歌曲《我爱爸爸妈妈》《我的好妈妈》
三、活动流程
班主任讲话
“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下面我宣布张山庄小学二年级“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活动导入
1、以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导入新课为什么要爱爸爸妈妈尊敬老人(生交流)
(二)动过程:
1、听《黄香温席》故事思考并讨论:
1)、从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
2)、使你感动的
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2、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讲)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好的主题班会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现实生活中做得不孝的地方,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活动重点:
感受父母之爱,理解儿女之孝
活动难点:
践行儿女之孝
活动方法:
图片展示法,谈话法,讲故事法。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父母之爱
当我们还没有出生时
母亲就为我们出生后的一切做准备了
甚至在吃东西时都要考虑日后是否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
母亲忍受剧痛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出生啦!
生子忘忧,如获至宝
孩子啊!快长大吧
我要你健康、平安
我要你幸福、快乐
一岁之前我们需要每两三个小时吃一次奶并要更换尿布
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在我们三岁前母亲都不能在夜里睡一个安稳觉
父母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教我们学走路学说话
陪我们玩耍
教我们读书写字
学习做人的道理
二、理解儿女之孝
扇枕温衾
黄香九岁就失去了母亲。他思慕母亲极其哀切,乡人都称赞他的孝心。他年纪虽小,却做事不顾劳苦,服侍父亲竭尽孝顺。夏天酷暑炎热,黄香就挥扇而使父亲的枕席子凉快。冬天天寒地冻,黄香就以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的被席。
晋朝人吴猛,幼年母亲早逝,与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吴父常常因蚊虫叮咬而睡不好觉,吴猛年纪虽小,但非常有孝心,为了让父亲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吴父去世后,吴猛为父亲守丧三年,三年里他烧纸供奉,早晚祭奠,从不间断,受到后人的.赞誉。
三、践行儿女之孝
感恩的心
感谢父母赐予我们心脏跳动的节奏。感谢您,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为了更好的报答父母,我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上课认真听讲。珍惜父母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2、节约零花钱,不乱买零食。
3、按时完成作业。
4、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规定,不给父母添麻烦。
5、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爸爸妈妈,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五、寄语
今天,我为有您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
明天,您一定会为有我这样的儿女而感到自豪。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9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
活动准备:
相关节日横幅,桌子凳子以及点心,糖果,节目,大红花等
活动内容具体安排:
一.邀请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联系参加本次活动。
二.欣赏节目表演
1.你们好【幼儿表演】
2.时装秀【幼儿表演】
3.常回家看看【教师献歌】
4.春暖花开【教师舞蹈】
5.手指游戏【一个小老头】
6.歌表演【好娃娃】
三.互动活动:
1.大蒙班幼儿献茶。【配乐琵琶曲】
2.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四.合唱【生日歌】,分享蛋糕
五.为辛苦一生的老人戴大红花
六.园长给老人们赠送礼物。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阳节,孩子们通过与敬老院的老人们及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登高等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古诗导入:
班长朗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生:重阳节。
师: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
常重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板书课题)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同学们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课件出示故事)师:这只是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并不是重阳节的'真正由来。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搜集重阳节的资料,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重阳节的真正来历呢?
生:老师,我知道。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九日那天,因为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六”为阴数,所以,农历九月九日,“重九”,则为“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节进行。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茱萸节”,此外,因为在重阳有和菊花酒的习惯,所以,也称“菊花节”,重阳节始出现在三国时代,见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这就是重阳节的历史由来,重阳节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唐朝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
师:说的非常好,谢谢你让我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学生鼓掌)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重
阳的来历,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重阳节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和活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按小组分工了解重阳的习俗,下面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进行介绍。
小组一:我们小组了解的是重阳节插茱萸和簪菊花的习俗: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
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小组二:我们要说的是重阳登高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小组三:我们来为大家介绍重阳赏菊并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
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小组四:我们关注的是人们重阳节时的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佳节。人们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登高、踏青、放风筝等,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在家里一起赏菊、喝菊花酒、吃糕等等。
小组五:我们正好了解到了重阳吃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敬老爱老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相信大家对重阳节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除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习俗以外,重阳节还跟一类人有密切的关系,知道是哪类人吗?
生:老人。
师:对,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国家更把重阳节定为了老人节,提醒我们要敬老爱老。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对家里的老人非常关心,那除了了解他们外,我们要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回报他们呢?
课件出示问题: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生: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生: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生: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生: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生: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相信同学们回去后也一定能这样做,能不能啊?生:能
师:好,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同学们孝敬老人的“六心”,希望我们都能做到(课件出示)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五、布置作业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歌曲《我爱爸爸妈妈》《我的好妈妈》
三、活动流程
班主任讲话
“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下面我宣布张山庄小学二年级“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活动导入
1、以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导入新课为什么要爱爸爸妈妈尊敬老人(生交流)
(二)动过程:
1、听《黄香温席》故事思考并讨论:
1)、从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
2)、使你感动的
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2、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讲)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自我”中走出来知道要尊敬老人(重阳节)
2、懂得尊老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的好学生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了解重阳讨论尊敬老人会得到别人的称赞知道尊老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
主持人甲: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主持人乙: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合:六(1)班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请听古诗齐诵(朗诵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持人乙:请听《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两九相重,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主持人甲:前几天我们做了“五个一”即泡一杯茶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晒一次被子锻炼一次接下来请大家谈谈活动感想
请大家齐朗诵《重阳敬老倡议书》
重阳敬老倡议书
“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老师们、同学们老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照顾老年人是千秋万代的事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尊老敬老”活动中去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倡议:每个少先队中队成立一个敬老志愿队定期为敬老院做几件实事;为学校的老教师做点事;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点孝心
结束语
主持张: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尊老同学们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你们一定会做一个人见人爱人夸的好孩子
主持合:六(1)班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支持各位老师再见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8
一、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表演,使幼儿学会关心、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到心中有他人。并通过回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激发幼儿热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尊敬老人的情感。
2、通过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游戏,交谈,增进祖孙间的感情,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制作贺卡和布置活动室。
2、请骏骅、倩儿及其奶奶排练情境表演。
三、过程:
1、迎接老人。幼儿到门口迎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向他们问好,请他们就座,并为他们送上一杯茶。
2、引出活动主题,欢迎老人。
①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环境,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活动室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是谁把它“打扮”得这么漂亮呢?我们为会什么要把活动室“打扮”得这么漂亮呢?哦,今天,我们举行“敬老联欢活动”。
②引导幼儿向老人们问好,表示欢迎。
3、让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教师:我们班有的小朋友很关心老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情境表演:
A、骏骅和奶奶走在大街上,奶奶要抱骏骅,骏骅说:“谢谢您,我会自己走”。引导幼儿思考:奶奶要抱骏骅时,骏骅是怎样做的`?她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B、奶奶坐在椅子上捶背,倩儿连忙跑过去,扶奶奶坐好,帮奶奶捶背。引导幼儿思考:倩儿是怎样帮助奶奶的?倩儿为什么要给奶奶捶背呢?你会这样做吗?问老人:捶背后你有什么感觉呢?
4、让幼儿了解“敬老节“的来历,并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
提问:今天是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敬老节。)对了,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喜欢干什么?(登高、强身健体。)那敬老节又是谁的节日呢?为什么要敬老,要尊重长辈呢?请你问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青时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师:原来,他们年青时为国家做了许多工作,作了很多的贡献。他们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是不是就没用了呢?(幼儿边议论边答。)
教师:对了,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社会还是有许多贡献的。我们全社会也很关心老人,为他们设立了很多优惠待遇,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老人院、老人活动中心、高龄老人优先乘车、优先看病等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光对社会有贡献,还很关心我们。谁能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又要怎样关心他们呢?(幼儿议论后回答。)
5、游戏:“找亲人“。幼儿蒙眼,根据其老人的声音辨别方向找到其老人,胜者获得小礼物。
教师小结:小朋友平时肯定是很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所以这么快就找到他们了。
6、舞蹈表演“彩带舞“。今天,我们还准备了舞蹈,现在我们一起表演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好不好?幼儿跳两遍后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跳舞。
7、游戏:“找孙子”。幼儿被大毛巾从头到脚遮盖,让老人去辨认,胜者获得小礼物。
小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从小把我们带大,所以,他们轻轻一摸,就能认出我们了。
8、幼儿送贺卡给老人。
教师:前几天,我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贺卡,等会儿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好吗?幼儿朗诵儿歌《送贺卡》,并把自制的贺卡送给老人,向他们致谢,讲一句祝福的话,和亲亲他们。
9、茶话会,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今天,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点心、小果、等会儿我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品尝,一边跟其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交个朋友,跟他们聊聊天,好吗?
10、欢送老人离园。
活动反思
尊敬老人是我国一至以来的传统美德,家长们为了人孩子们尊敬长辈也呈为他们讲过许多有关爱老、敬老的故事。在中国每个家长都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孝子在前。因此,我们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开展来一次敬老、爱老的感恩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孝敬老人、关爱老人。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熟悉到敬重老人、爱惜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将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阅历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阅历的老人毫无保存地将金子一样宝贵的才智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连续、进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熟悉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4、教育学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活动预备
1、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录音故事《陈毅探母》。
2、设计问题:爷爷奶奶寻常为我们做过些什么?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奉献?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活动过程
1、猜谜:“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黄昏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
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洁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嘛。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许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许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盼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谁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么熟识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补缀衣服的细节,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那么我们今日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奉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放录音。
3、学生发言(学生依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
4、引导学生思索:我们在家里,遇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如何处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
学生相互说说,再指生发言。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刚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敬重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气,让社会布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篇10
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重阳节带给我们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2、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明白孝敬长辈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的资料、
2、让孩子准备好制作小礼物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讲故事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有许多小朋友的爷爷奶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没有爷爷奶奶参加的也没关系,我们莲东小学有一个属于所有小朋友的爷爷,他就是(张爷爷)、让我们鼓掌表示欢迎他们的到来,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学生齐说:“爷爷奶奶好、”)
师:你们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汤老师要讲个故事奖励你们、想听吗?(老师讲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二、认识重阳节、
师:孩子们,谁家有过过重阳节,还记得是怎么过的吗?(指名回答)
师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师:汤老师也来为你们介绍,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如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插茱萸等等、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让我们一起对爷爷奶奶说:“重阳节快乐”、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师:有关重阳节的习俗真多呀!为重阳节谱写的千古名篇也有很多,比如唐代诗人王维写了这样一首诗、让我们一起读给爷爷奶奶听吧、
三、畅所欲言
1、师:孩子们,我们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非常疼爱我们,那你们爱他们吗?(爱)
2、师:真是懂事的孩子,爱老人应该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下面谁能跟大家说说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或者他们爱吃什么、喜欢做什么事?
3、师:好孩子,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有谁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是什么吗?
好孩子在倡议
(1)师:我们的爷爷奶奶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我们更应该尊敬他们,关心他们、那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呢?(指名回答)
(2)师:好孩子,你们这么小就懂得孝顺、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爷爷奶奶说,那就大胆地说出来吧(指名回答)、
(3)师: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让我们伸出双手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吧、(播放音乐《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四、动手制作小礼物、(播放音乐)
1、(1)做一张孝敬卡,在卡片上,
请写上你对长辈感恩话语……
写下你对他们的承诺……
(2)画一幅画,或是做手工送给长辈、
2、学生把小礼物亲手送给爷爷奶奶、
3、请张爷爷为我们说几句话、
活动总结:
师:好孩子,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汤老师也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你们对老人的尊敬、孝顺、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让我们从此刻起,努力做个尊老敬老的好孩子、让我们再一次对爷爷奶奶说:“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