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詹天佑》有感

短文网

2025-09-30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詹天佑》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詹天佑》有感 篇1

如今,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后,觉得当时我真的错了。错,不仅错在做题上的失误,更错在我对作业、对学习、对生活、对一切的粗心马虎。我想粗心马虎对我百害无一益。

做事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但是在做人方面也要有一个爱国的高尚品德,正如詹天佑说:“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从这里看出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西乡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又一次妈妈带我去爬山,我爬到山中央就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正当我准备知难而退时,我想到了红军长征的战士们他们行走了两万五千里。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而在我面前这小小的山算什么呢?于是,我鼓足了勇气,知难而进,爬到了乐的`最顶端。欣赏到了山下的美景。是呀!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好的回报。

其实,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啊。我们确定一个远大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为祖国建设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珍惜和抓紧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要培养创造意识;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准备。

我们就是未来的建设者,总有一天,前辈们会把他们手中的接力棒递给我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师点评:读后感写的很真实、真诚。有具体的生活中悟出的感受,结构完整、过渡自然、很好。

读《詹天佑》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和百般阻挠下,勇敢地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当我读到詹天佑勘测线路时,深深的被他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当时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仍能坚持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我实在感到无地自容,在学习中我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考试总是因为做完卷子,就不认真去检查而把一些平时能做出来的题做错了,老师曾多次劝我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煅炼,可这个毛病一直缠着我。现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詹天佑爷爷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詹天佑遇山凿洞,遇水搭桥: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他采用了两端凿井法;八达岭这种长隧道时采用了中部凿进法;在遇到火车爬坡困时,他采用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每一件困难,都在他认真分析研究下变得简单,并成功地克服了。

在学习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也曾让我退缩,今天我读了这篇课文,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不应选择逃避,而是怎样去面对,解决了困难才能得到进步。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翁,是祖国的未来,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好为祖国做贡献!

读《詹天佑》有感 篇3

詹天佑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都说詹天佑是爱国的人,但是他究竟是怎样爱国的呢?学了语文书中的一课《詹天佑》我知道了詹天佑是如何爱国的:

詹天佑是我国第一批工程师中的一员,因为我们国家想修筑从南到北的一条铁路,外国人都当做这是笑话,帝国主义者都来抢铁路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我国就派出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去修筑铁路。一路上困难重重,但詹天佑克服困难,终于把中国的第一条以南往北的铁路修筑成功。

詹天佑不怕困难,以他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修筑了铁路。詹天佑用他自己的行动表示了他的爱国精神。詹天佑一路上与有经验的老工人商量,与村民们交流,一点儿也没有架子,谦虚地向他人提问。真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模范,一个爱国英雄!

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八达岭、居庸关这些难关他都能解决。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三倍长,詹天佑请教当地农民,用许多巧办法比如凿井挖隧道等等办法。这条铁路只用了四年就完工了,比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外国和帝国主义者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不敢再轻视中国和中国人。

詹天佑让帝国主义不敢轻视我们,他真是一个爱国工程师!

读《詹天佑》有感 篇4

我曾学过一篇文章——《詹天佑》,我在读的时候,令我心中无比震憾,詹天佑这种不放弃的.精神。

文章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奉命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一段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计划,没想到帝国主义者就出来阻挠,为了控制这条铁路的修筑权,还想尽办法进行要挟,帝国主义者以为他们很了起,但是,他们全部都大错特错了,其实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大家都说,这回咱们争了一口气。

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他创造性地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怀着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信念,使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还要设计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他那真挚、强烈的精神,我无比佩服。

读《詹天佑》有感 篇5

六年级上学期,我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读完以后,我的感受像打上烙印一样非常深刻。这篇课文重点记叙詹天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著名“京张”铁路的历史。

我觉得詹天佑之所以能够在不满四年的时间内就成功修好铁路,除了他有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的志气之外,就是因为他还有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他经常勉励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要有一点马虎。‘大慨’、‘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我平常所缺少的吗?

记的有一次家庭作业,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完成了一道我于我来说自认非常简单不过的数学题。“百货店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300元,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了还是赔了?”这肯定不赔不赚!我很自信将答案交给爸爸、妈妈过目检查。他们相互看了一下,然后,笑着对我说:“你认为这道题解答对了吗?”我脱口而出:“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本20%,两下相抵,不就平了吗?”爸爸马上例出算式:赚钱的商品的成本价为:300÷(1+20%)=250元;亏本商品的成本价为:300÷(1——20%)=375元;所以总成本价为:375+250=625元>600元;啊!店家赔了。真出乎我的.意料——简单的数学题,我做错了。

这与《詹天佑》相比,真是相差万里。错,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的解答,而是对学习马马虎虎的态度。我要下决心改正,向詹天佑学习,像他一样爱国,像他一样敢于创新,像他一样一丝不苟,做一个詹天佑式的好少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