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飞鸟集》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飞鸟集》有感 篇1
“在黄昏的暮色中,拂晓的鸟儿来到了我沉默的窝里”。
我用一颗平淡自然的心去感悟在这些短小语句中蕴涵的哲理。白昼和黑夜,溪流与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透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纷繁喧闹的世界,留一方净土,让我们用心去品味那一份恬静与淡泊。
现在的我们似乎很难用一颗淡泊的心去真正感受一下生活。大人庸庸碌碌匆匆忙忙为了养家糊口;孩子们朝五晚六为了学业与将来。一个“累”字就反映了一切。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人们感受不到如泰戈尔诗一般的无忧。也许你认为,到老了,无事可做时才能静静停下心来去感受所谓生活的真谛。其实不然,在我们空闲时,停下来喝杯咖啡,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来回忆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怀着一颗自然清透的心,哪怕是一朵云,一抹阳光,也能让我们微笑,并不一定要在那阳光斑斓的树林中,也无须在流水叮咚的小溪边,一样也可以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不为失败而抑郁不振,也不因成功而到处炫耀沾沾自喜。怀一颗淡泊的心诗意地生活着。季羡林说过:“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这个世界上有贫穷与富贵,有成功与失败,有美有丑。这些表面上的对比不代表着其中的含义。贫穷的人虽穷,但可能更懂得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失败的人也许比成功的人更拥有一份勤恳与执着,丑的人也许比美的人更拥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我们的眼睛会因为只看到表面而欺骗了我们,而我们的心却能真正体会到其内在。所以,对待任何事,我们未尝不如用一颗平静淡泊的心去感受。
清新的诗句,让我们带着一种爱,用一颗平淡的心去看待这个纷繁的世界,去感受被喧闹城市所掩埋的那份淡泊与恬静。
读《飞鸟集》有感 篇2
泰戈尔是近代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但读了他所写的《飞鸟集》,却觉得他是一个婴孩,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一个将人性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天使,这位天使,是孩子的。
细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发现主要的词汇有几个:永恒、爱、世界…这些伟大到令人生畏的词,被诗人平淡地写出,却唤醒了我们心中的美,激发出我们对美的渴望与需求,对人性的认识。
诗人追求着永恒,将遥不可及的永恒化为疑问、沉默、歌吟…诗人曾写过海与天空的问答,天以永恒的沉默回应海永恒的疑问。我读的时候对此有种说不出的感触,也许,不言才是最好的,如同天之沉默。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有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诗人也追求着美,在现实中找不到,只能将美寄托在“世界”之中。诗集中并不明写美,而是将其融入于诗文之中。光的纯洁,花的沉默,鸟的歌吟,人的笑声,都是美的。一切丑恶事物都无法与之接近。美在诗人眼里,不是做作矫情,而是人向善的,无欺诈的天性。
诗不仅写美,也包含一些道理。诗人用美的语言写那些诗时,令人觉得更美。在第23篇诗中,诗人写黄叶在雨中吵嚷,而花却无声面对,显然,人更爱花。这似乎表达了一种“无声之美”,与吵嚷的现实相分离,与诗人心中的世界相连;在第26章中,诗人写上帝希望我们更谢他赐予花,并非太阳与大地,它表达诗人一心向美的理想,也是人心中那最根本的爱怜美的心态。
书上评价这本书为“最美的短诗”,这不够。要给这本诗集以形容,似乎已无任何方法。它超出了永恒,超出了美,超出了思想。在这本诗集前,一切形容美的词都太单调,太低级了。
我把书放在书桌上,似乎看见封面上的飞鸟,一只一只飞去了,不见了。也许,是找世间仅存的美了吧!
读《飞鸟集》有感 篇3
那是一种独特的清新秀丽,别与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简短的几行字中,却是永恒而沉默,宁静而美好,仿佛是一道神圣的上帝之光,指引着通往天堂的路……——题记
微微有些泛黄的纸页,想随手翻两页却马上被这精妙的是哲理牵引住了思绪,这也许就是飞鸟集的魔力吧。
爱,似乎是这《飞鸟集》中不可磨灭的代名词,泰戈尔最终选择了爱。
爱自己,泰戈尔的爱来源于生活,而我们的生活,来源于爱。“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简单的举个例子吧,有一个假期,爸爸妈妈答应好带我出去玩,可是突然间学校有一个竞赛活动,我没有办法出去玩了,可我却意外地在这次竞赛中获了奖,是其他选手们梦寐以求的,我想这件事同时也让我知道任何现在看来是烦恼的事,都看淡一些,踏实认真的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美好的东西和获得东西是那样多,失去的和他们比起来是那样微不足道。爱自己,就是一切爱的前提。
爱,爱别人。《飞鸟集》里也有许多无私奉献的爱,大树把斧柄换给了樵夫,黑夜绽放了花让白天领受谢意,太阳为云朵披上了绚丽的衣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爱,这份爱是那么真实而无私。“黑夜悄悄地绽放花朵,却让白天领受谢意。“这句话让我想到的也许并不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而是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却热衷于为人民服务这种高尚的品格。也正是所谓心中有他人。爱别人,也是一种高尚而伟大的爱。
爱,爱生活。也许在很多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很主观的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说它欺骗了我们,也“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我下楼梯时不小心崴了脚,一直很难受,从此以后我上楼就故意的跺楼梯,妈妈说我是瘸子摔跤怪路不平。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优秀的人是不需要抱怨的。”当我们少一份抱怨,生活就会很美好;学会宽容,世界也会因为你而海阔天空。爱生活,便无需刻意追求,真善美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当那只夏天的飞鸟飞在世界之巅时,也正如泰戈尔那最后的诗句:“我相信你的爱。”而我想说,让我们一起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对待这个世界,那这爱便会永久流传,用我们的爱,留下我们成长的记忆。
读《飞鸟集》有感 篇4
读《飞鸟集》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清新。它既没有过份的忧伤与彷徨,也没有令人窒息的悲痛的剧情。它给人的感觉就像冬天里的阳光,刚刚好。
我是看着《飞鸟集》长大的,《飞鸟集》里的每一个字都见证着我的成长。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是在九岁那年,年幼的我,稚嫩的思想,兴致勃勃的品尝着“夏天里漂泊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鸣啭歌唱,一会儿又飞走了。而秋天的黄叶无歌可唱,飘飘零零,叹息一声,落在窗前了。”然后幻想着美丽而圣洁的场面。第二次接触它,是在我已经忘记它之后的第七个月。我无意间发现了“你的真相你见不到,你见到的是你的影子。”那时换了思想的我,更新了的思想,孜孜不倦的又一次拾起了它,抱着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第三次接触他,是我发现了它身上原来还存在着另一种光芒。那种光芒,是新的思想,新的和谐,新的生命。
其实,在欣赏《飞鸟集》的同时,我也在读泰戈尔他自己。他钟情于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能娴熟地壮写幕云旭日,芳草碧树,繁星清泉。他对年轻一代表示了殷切的期望与真诚的关怀。总之,他的诗,可谓探索世界的总结。因为他是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唯一一人。
我对《飞鸟集》的感情,一向是“敬”而不“畏”。对《飞鸟集》的感觉,一直是和蔼而温暖的。现在,我的日记本上,时而也会出现像《飞鸟集》里面那样的小诗。如:“诗人的每一个步伐,都在解释着诗的浪漫,每个女孩都幻想当明星,每个男孩都幻想当总统,那么诗人干吗还要写诗呢?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诗了…… ”
《飞鸟集》里的语言,是世间最和谐,最美妙,最质朴的韵律。《飞鸟集》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件无瑕疵的艺术,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同时《飞鸟集》也向我展现了另一个泰戈尔,那个追求自由,向往单纯的,也幻想浪漫的可爱诗人。
说我读过《飘》,也许你会说我读的东西有些太过于成人化了。这个我不否认,但我得出的也是一个灵魂给自己洗礼的过程。《飘》所讲述的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它是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一篇小说,一篇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其的文学价值,认为其只是一部大众通俗小说的小说。但它历经数十年而长销不衰的事实,已经为自己夺得了最完美的位置。
也许真的没有多少人去欣赏那个魅力四射,倾倒众生的受人仰慕的庄园娇小姐郝思嘉。她颠覆了以往我们所看到的那种温良贤淑,大度宽容,纯洁善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自己真爱的女主角的形象。她的卑鄙,残忍和阴险;她的骄傲,贪婪与虚荣让我无休止的一次又一次想起她都觉得那本完美的书被她玷污了,变得混浊不清。
但我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后,我发现我太幼稚了。我和那些美国文坛的一些人们一样,只见得美丽虚幻的文字,却见不得文字的另一个深沉,勇敢的灵魂。于是,我拿起《飘》又一次读了起来。
我终于发现,其实我一直是同情赫思嘉的,只是看不惯阴险卑鄙的人的我无法去承认我早已察觉到这个灵魂一直在给自己冲刷着肮脏的心灵。对于她“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或许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卑鄙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真的很好,是极尽关爱的。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谊,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赫思嘉是拥有几个灵魂的人。她拥有对母亲的热爱与敬佩,拥有着对卫希礼的执着的爱。也拥有着和她一同奋斗几十年的玫兰妮的灵魂。或许就因为她背负着太多的灵魂,所以她又是一个矛盾体。但谁有不是一个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时,起初,她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最欣赏的,就是她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摸爬滚打一路前行呢?有时候蓦然回首,那些人不就是正在灯火阑珊处吗?
其实《飞鸟集》和《飘》很像。它们虽然不是一个人写的,不是在同一个背景下写的,表达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我认为,《飞鸟集》中的一个灵魂和《飘》中的另一个灵魂是相互补充的,是和谐的。她们所带给我的美好是共生共存的。因为,在她们灵魂的互相洗礼下,我的灵魂也在不断的接受一次次新的洗礼。
直到今日,《飞鸟集》和《飘》依旧不断地给我充斥着新的思想和启迪。就像不断前行的“流行”一样,它们也一直让我朝着新的文学思想看齐。同样,它们所留给我的最质朴的灵魂,也让我在不断前行的旅途中会恋恋不舍的不忍抛下。其实,文学和时尚就是一对反义词。时尚就是此岸,文学就是彼岸;时尚就像小溪流水般的哗哗向前流,文学则如大海一般静静地沉淀;时尚也许可以流传的很广,但文学可以流传的更远;时尚也许可以在瞬间让你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文学却可以在你合书闭目后悠然心动!
读《飞鸟集》有感 篇5
本人佩服泰戈尔,因为他的诗,亦因他的事。
我是男子,认为写些花花草草只是女人的事,我,就算是要玩浪漫,只需女人弹唱,男人练拳就可以了,运气好选个月圆之夜,女人属阴,更添风姿,男人属阳,遇阴更刚。这一浪漫虽好,却不需要男子压抑本性装得病怏怏低头吟唱。再好不过。
可是,读了他的诗,“历”了他的事,我才知道,思考并无男女之别,女子可以多愁善感,男人亦能大声抒意,就如那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一柔一刚,一阴一阳,本就是自然,若是缺一,反倒麻烦了。
于是,读《飞鸟集》变成了件引以为豪的事,读泰戈尔也成了此生庆幸的事。
读《飞鸟集》有感 篇6
那是一本老旧的书,在我书房里沉默许久,偶然看到,我感到天地久违的真与美又再次回到了我的视线之内。冰心就是在《飞鸟集》下,写出《繁星》《春水》的。
《飞鸟集》是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读他的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俗世中脱胎换骨的超然,我非常庆幸自己在喧哗而又拥挤的城市中寻找到一角宁静。《飞鸟集》带给我的,不仅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爱与美交织的智慧,还是一个真实而又清新亮丽的梦。
我比较喜欢《飞鸟集》中的大树,因为,“樵夫用斧头向大树乞求斧柄。大树给了他。”我也欣赏《飞鸟集》中的太阳,“太阳穿上朴素的光之衣,云朵却披上了绚丽的衣服。”我赞美《飞鸟集》中的泥土,因为“泥土饱受人侮辱,却以花朵为回报。”
每一个角落,都会有爱,有美,而且还有平凡的感动。当烦恼来临时,就要把它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更加坚信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未来走向更成功的轨道。
利禄,功名,似乎在这尘世中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泰戈尔给我们带来了这三百二十五首清新的小诗。“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亮的绿叶而闪耀着,我的心伴着阳光的抚摸而欢唱;我的生命因与万物一同遨游在空间的湛蓝,时间的墨黑中而感到欢喜。”绿叶,阳光,生命的万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得不可言喻的世界。
也许,对于人类的文明史来讲,《飞鸟集》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然而,它却别具一格的清新,在如今拥挤的都市里,用它蕴涵的广阔无边的自然荒野,为我们开创另一个清新明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