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短文网

2025-10-09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1

鼠年新春本应是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好时节,然病毒肆虐,疫情严峻,无奈之下只好在家隔离足不出户。陪伴家人之余,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本人从教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不好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琐,有时候很迷惘,甚至有一种心烦不想干的挫折感。今天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天下事,无心,事小则亦难;有心,事大则亦易。对于李老师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渐渐清晰,也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魅力。

班主任一没权二没钱却干着最杂、最累的活儿,关键还责任重大,很多班主任常有此感,并为此而感到疲惫心累,甚至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敷衍心理,而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却做得得心应手,幸福满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李老师做的非常好。

李老师的书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博大的爱心,这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事实上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很难做到,但李镇西老师却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这一点,令人敬佩。在《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坦白说当班主任多年我有时觉得自己也爱过学生啊,但很少有李老师所说的这种依恋之情。相反我和学生一样,也盼望着周末或节假日的到来,因为这样我就不用管这些熊孩子了,也不用做一些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了,甚至有一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轻松愉悦。现在才明白一个班主任能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内化成为一种依恋,这是一种多么深的情感啊!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这种依恋之情的话,那他肯定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的.教育肯定有质的改变。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时,那么他们犯下的错误都已不值得去计较,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所谓的优生差生也都能一视同仁,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变得甘之如饴。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2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一个个闪烁着教育智慧的教学案例让我受益匪浅,也刷新了很多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其中一条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也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和管理班级的主体原则。

李老师认为,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智慧。乍一看,这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但是仔细思考,我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真正能把它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的爱是指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爱,这样的爱有多少,这些爱是通过什么方式给学生的,而最终学生又感受到了多少。其实,真正的爱应该是指最终学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时候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带给孩子们的感受。总以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方式粗暴一点也是合理的。看了李老师的著作,我才知道,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孩子们虽然年幼,但是在人格上丝毫不低于任何一个成年人。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虽然把正确的观念给了他们,却使用的是错误的方式,那么,无疑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种错误的方式甚至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叫夏吉祥的学生因为屡次不写作业又被叫到了办公室。我当时火冒三丈,长久以来压制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我数落完了以后,他蔫蔫儿地回班级上课去了。我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他的周记中,却深刻而又详细地诉说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原来,他是那么渴望被尊重,那么渴望被认同。这件事情让我震撼!后来,我和他进行了几次平心静气的谈话,同时又在适当的机会给予了他几次表扬。慢慢他不再拖拉作业,上课的状态也有了改善。这时我才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温柔的爱来呵护。

李老师的书还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实践,慢慢咀嚼品味。我期待着自己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有着提升和进步。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3

我已经参加工作14年,当班主任12年,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班主任工作做的不够好,班级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怎样,我都觉得当班主任虽然辛苦,但是值得我们去付出。

班主任工作有欢乐、有自豪、有欣慰,同时也伴随着痛苦和烦恼。要教育好学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须在工作中,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肯花心血,肯下功夫,不惜力气,抓住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耐心教育,帮助学生辨别是非,从而使他们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缺课了,班主任会着急地打电话询问情况;同学间闹矛盾了,要耐心地讲道理劝慰;孩子们做错了事,我们的心里会隐隐生痛,毫不留情地批评、教育……

身为班主任,我们会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能在品行上给学生树立榜样的班主任,他的光环会逐渐暗淡,他的教育会变得苍白无力。不难看出,班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身教的差异。因此,作为一名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必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优良的言行为学生建立准则,以自己模范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那么,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呢?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以下几条: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有时候,我们往往过于去计较一些表面的东西,却对真正的幸福视而不见。我对“学生爱戴”这一点深有体会,学生爱戴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一个叫李筱萌的女生,我在一年级教过她,现在她上三年级了,每次见到我,总会欢呼着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笑嘻嘻的样子甚是可爱。每次见到原来教过的孩子,他们一声亲切的“老师好”总让我心里暖暖的.。班主任的幸福其实就存在于这些细微之处,关键看我们如何去感受。

作为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下定决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将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这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热情。我爱学生,尽我所能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4

李镇西老师是学生信赖、家长信任、教师信服的班主任。20多年前创建“未来班”,今天身为校长兼班主任,李镇西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让他的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他与他的学生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他的班级管理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李镇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教育,他的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智慧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处处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敬之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辛苦,之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这本书也确实让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窍门,好让我的学生更优秀,我的教育工作更顺利。李老师的文字中没有娇柔做作,摆弄华丽的词句,用朴素的语言把自己的教女实际、教学实践作了详实的叙述,没有高深的理论包装,有的只是娓娓道来,我的感觉不是在读教育专著,而是读的是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活的实际,仿佛他所做的一切也是我所经历的一样,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校园场景,一堂堂朴实的课堂实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活在我的眼前,他所讲的教育理论是我所知道的,也是这些年来我作为教师反复学习的,但是李老师做的确实朴实而真诚。我想:朴实与真诚应该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吧。

从李老师朴实的叙述中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第一,他发自肺腑的对学生的爱,他十几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全身心地对学生倾注他的爱心,他的热情,始终如一的保持着他的童心,并用这种童心感染着教育着他的学生,让他的.理想主义教育保持着完美。这种爱心与童心正是当下许许多多的教育者的缺失,许许多多的教育者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的重复的工作中丢掉了爱心与童心,灵魂变得麻木,工作方式变得简单而粗暴。而李老师呢,他把工作看成了生活,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把教育现象当作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用快乐的心态面对枯燥乏味的日常琐事,于是他就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只要我们也抱着这种心态,我想:我们也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枯燥、繁复的教育工作中注入我们的热血,我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无限的激情与乐趣。这真是李老师说体现的,也应该我们说追求的目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5

虽然已经当了23年的班主任,尝遍酸甜苦辣,在各种历练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得心应手,但平时还是愿意多读些这方面的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春节期间,我一次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了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读这本书,就好像在和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从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读后而知不足,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发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重奠定美好的开端。

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心灵,温暖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进行“抑其恶,扬其善”的正常引导。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6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最近我读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获益匪浅!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心灵。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与大家共勉。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