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1
一、活动主题:同怀感恩心,携手创未来
二、活动背景:
还有不到一周便是感恩节了,虽是西方的节日,但感恩却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感谢父母、感谢命运、感谢人生,或许我们也经历了许多坎坷艰辛,但是至少我们都健康地成长着。相对于小玲儿基地的孩子们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帮助小玲儿基地的小孩走出残疾的阴影,让他们学会感恩,并从中发现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学会感恩,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人生,我们特开展了此次活动。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11月22日 小玲儿基地
五、活动参加人员:
人力0902:王xx 杨xx 郭x 封x 何xx 卓xx xx
营销0901、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成员
六、活动流程:
1、 前期准备:联系好青志和营销0901班同学,与他们合作;
买好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以及赠送给小孩子们的礼物;
确定好集合时间和地点。
2、 具体流程:和小朋友一起做“感恩的心手语”;
让小朋友送花给老师;
和小朋友一起画画;
与小朋友一起跳兔子舞;
教小朋友踢毽子并送他们小礼物。
合影留恋。
七、经费预算:
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0902
20xx年11月22日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2
活动主题:
感恩你我,真情成长(小班:亲亲一家人)(中班:让爱住我家)(大班:感恩的心)
感恩宣言:
小班——爱自己,爱家人
中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大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活动目的:
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只知道索取。通过一个月的感恩节活动,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未来的生活!
活动时间:
11月XX日
活动地点:
幼儿园
具体安排:
教师篇:(各园工会负责)
1、在11月份的第一个国旗下讲话中,进行《学会感恩》的演讲,同时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活动的宣传发动,正式拉开了感恩节活动的序幕。
2、学唱《让爱住我家》
3、学习《感恩节的由来》
4、网站开设《感恩节主题》。班级网站各个班级负责,主网页各信息员负责。
幼儿篇:
1、小、中、大班学唱《让爱住我家》(年级组长负责)
2、画一幅画,感恩父母。(年级组长负责)
3、“小手护大手”活动,幼儿给爸爸妈妈擦护手霜。(各班级老师负责)
4、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上我们诚挚的祝福。(大班年级组)
家长篇:
1、学唱《让爱住我家》
2、“爱的传递”活动:家长填写爱心卡,鼓励宝宝把爱心卡送给老师、父母。或者张贴在幼儿园的爱心墙、海报上。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3
一、活动主题
感谢你我,真情成长
二、活动名称
小班:我爱我的家人——爱我自己,爱我的家人。
中产阶级:爱在身边——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大班:感恩的心——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
五、具体安排
教师篇:
1.在11月的第一个国旗演讲中,学会感恩的演讲也是全校师生活动的宣传和启动,感恩节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教唱《让爱住我家》。
教授感恩节的.起源。
4.开设感恩节主题网站。每个班级负责班级网站,每个信息员负责主网页。
幼儿篇:
小、中、大班学唱《让爱住我家》。(年级组长负责)
2.画画,感谢父母。(年级组长负责)
3.小手护大手活动,孩子给父母擦护手霜。(各班老师负责)
4.去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送上诚挚的祝福。(大班年级组)
家长篇:
学唱《让爱住我家》。
2.爱的传递活动:家长填写爱心卡,鼓励宝宝把爱心卡给老师和家长。或者贴在幼儿园的爱心墙和海报上。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4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地点
各班级
三、活动过程
(1)欣赏话剧感恩节的由来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2)感恩游行走入班级,对曾经帮助过你的老师、小朋友表达谢意;
(3)“感恩节”特别活动----护蛋之情,感恩之心分组用篮子传送鸡蛋,最先到达终点且鸡蛋无破损的组获胜。让孩子们了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了解父母之爱的无私。
(4)欣赏《感恩的心》故事
(5)手语《感恩的心》感恩的`话
(6)幼儿制作《爱心树》
(7)感恩节宴会
比赛游戏:搓玉米
以下需要家长配合:
1、xx月xx日请家长早晨送孩子来幼儿园前带一个生的鸡蛋。
2、 xx月xx日聚餐时请为宝宝准备两种以上水果(苹果、香蕉、桔子、葡萄),我们将制作《水果沙拉》以及感恩节食品富有传统特色如:葡萄干、栗子、玉米饼、南瓜饼(熟的)切片面包、火腿、花生、等以及家长制作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注意事项:
1、为了宝宝身体健康,请家长为幼儿准备的食品是正规的厂家食品。
2、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请家长准时送宝宝入园及带好活动所需的物品。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5
活动准备:
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音乐,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
孩子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什么?那些场景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3.谁能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
孩子们,世界上只有母亲擅长这首歌,唱我们有母亲的爱是多么快乐,失去母亲的爱是多么悲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玩游戏,进入心寻找我们的父母。
1、心理游戏
(1)准备活动:放松身体,最终达到放松自然的状态。身体坐直,靠近椅背,坐稳,然后深呼吸三次,然后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可以提醒孩子躺在桌子上,靠火,躺在椅子上,目的,放松如何舒适,继续放松腰,提示:啊!好轻松啊!好舒服!如果你真的想睡觉,你可以轻轻闭上眼睛。
(2)活动开始(心理暗示)
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的,白的,亮的,或者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的停一分钟。(很轻的宝宝听哭的时候想起来)那天,听哭的时候,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原来是我,看,眉毛,眼睛,嘴巴,手,脚,全身。…….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地,我会说话,走路,吃饭,穿好衣服。
那天,我妈妈没有送你去幼儿园。你一天天长大。那天下雨了……妈妈来接你;那天你获奖了……(停一会儿,给孩子足够的想象时间)。请睁开眼睛看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慢慢回到现实中。
2.请告诉孩子你在游戏中看到了什么?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
3.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很多孩子都想说。
4.你对父母的感受是什么?
5.听别人对父母的看法是什么?
三、激发情绪
1.每个父母都是伟大无私的。他们用心照顾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工作多么艰苦,他们都能克服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工作快乐。你愿意介绍你的父母吗?
2.谁愿意介绍自己的父母(不指明自愿上台)?你觉得你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四、暗示导行
如果你的父母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2.你爱你的父母吗?你是怎么爱他们的?
3.你现在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4.爱不仅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享受。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享受幸福和幸福,享受生活和生活……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回报父母的养育,让我们一起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
师幼一起做手语操-感恩之心。
感恩节活动策划书幼儿园 篇6
一、设计思路:
真心爱身边的人,尊敬长辈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们认为这种爱是天经地义的,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我爱你》。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就要拥有感恩的心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话。
2、爱心卡、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我们班这么多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小獾的家也是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小獾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师:小獾说出了自己的爱,那你们有多爱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呢?
幼:给妈妈端水,给爸爸、妈妈捶背、扫地,帮助同伴等。
师总结: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师:你们都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更爱自己的孩子,你们听,他们在说什么?
1、教师读信
师: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幼:应该爱爸爸、妈妈。
师总结: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1、谈话活动
提问: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和同伴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和同伴的?
2、绘画爱心卡
我们爱身边的人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画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送给小伙伴。
活动延伸:
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献给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朋友、老师的爱。
课后评析:
通过这一活动,使孩子懂得了“爱”的含义。本活动以幼儿为主题这一准则表现的最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幼儿自己去感知、体验,同时,给孩子自由活动,勇于发言,大胆想象的空间,教师主要运用多种途径(如:读信、看相册、听录音)来让幼儿感知父母的爱,教师巧妙地又把幼儿引导到:你对父母的爱,最后,给爸爸妈妈制作爱心卡。此活动设计环环相扣,语言精炼,紧紧围绕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