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文章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 篇1
还记得,初三时,因为在一次月考的阅读节选了这本书中的一段,读罢觉得意义深远,加之老师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介绍及推荐,于是便迷恋上这本书,这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书。
再次翻出这本书,是因班级的作业,多了些许的强迫,不过也好,借此机会,重启《傅雷家书》,重新感悟,攀登这座雄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便如此罢。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摘编了傅家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印象中,第一次读这本书,大体上都难以读懂,甚至觉得有些反常规,所以,记忆最深刻的,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所以,初三时,读完这本书,这句话最通俗不过了,也就印象最深刻了。“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这是傅雷老先生对儿子的最细微的从细小的生活细节开始。很多小细节,我也经常会疏忽。从说话,待人到礼仪,风俗都能恰到好处,也是成熟的`表现。
现在,读这本书要写读后感,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妄加评论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自己之精髓。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像读其它书一样,在旁边记录下所思所悟,相反,只是记录一些读完之后有感触的句子。至于写这篇读后感,我只列举一两句罢了。
“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绩……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操心!”似乎,这一句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进入大学来,忙忙碌碌,每天忧心忡忡,压力山大,到头来,竟不知究竟在干什么,只知道,每天的赛跑不可属于他人,又怎能将得失至于度外,于是乎,操心过头,久了,也就累了。而下面这句话则给我这片渴望甘霖的干渴的大地降了及时雨。“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叫你有好成绩。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驰,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好吧,说实话,看完这句话并不能立马就解决你心中的一切问题,这当然需要慢慢品味,慢慢研读,或许,其中的奥妙才能解开吧。
傅雷是一个真诚的人,能有这样一个父亲,我想当子女的应该是荣幸的,因为他把子女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有错就认,而且非常真诚。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的信中写到: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效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十八日晚。我想任何一个看到身为父亲的写出这样道歉的话,不论受到多大的委屈都会释然的。
傅雷是一个尊敬的长者,能够给孩子提出批评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鲜明中指出,在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的信中写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不仅指导孩子的学业,还关心孩子为人处世的方法,而且态度鲜明,
傅雷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博学的人,对音乐的分析和认识,都是令人敬佩的,不仅指导傅聪的对音乐的理解,而且还能指出孩子在艺术修养和音乐学习上的指导,包括对作品的理解,都让人敬佩。从对作品的理解到演奏技巧的提高,每一个阶段都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并传递给孩子。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 篇2
的体会这个假期,除了教网络课程,个人也学到了很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培训。也看一些教育相关的书,让自己在阅读中成长,收获更多。关于这次阅读,我也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读书让我感受到了别人的工作经验,很多是我以前不太了解,或者在工作中注意到的,但是我无法概括。读书也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尤其是看了一些优秀老师写的书,让我明白,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成书,分享给其他老师。我还是做不到。甚至里面提到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也不是那么理解。同时,教学工作需要持续和坚持。很多优秀的老师都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经验丰富。他们解决和分享了很多学生的问题,让我明白,即使我现在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也不代表我以后不会遇到他们,只是我遇到的时候学到了这些经验。
看了其他老师教学经验的书,也让我明白学生是多元的,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以前我的教学比较粗糙,有些工作方法也需要改变,让我更清楚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了解问题是必须的,要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只有大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被考虑进去,但是,还有大量的`课后作业。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丰富的经验很重要,但是积极的态度,多学多做,也是特别重要的。没有一个人的经历是从头开始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做来丰富自己的经历,变得更加优秀。阅读和观看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也让我更清楚自己学到了什么。
读书不仅会让你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也会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和优秀的差距,以及以后该如何提高。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做好你的教学,提高你的教学水平。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 篇3
教委给每位老师都准备了《致青年教师》,让我们利用暑假好好读一读。书中写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常识,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我遇到的有趣的问题,让这些问题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感触很深,想和我们老师分享一下。
在书的序言里看到“对教师的职业生活负责”这几个字,我有点惊讶。虽然我只看了吴老师几十页的书,但我心里有很多感触: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们可以多思考。只有团结、正直、进取的集体才能激励我们前进;只有积极、正面、阳光的形象,才能给我们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青年是真正想自觉维护这个集体、促进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力的力量。但是,一个优秀集体的整体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或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时时刻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和小事,从我做起,做好每一件事。
同时,吴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些教育问题,比如“确实有学生难教”。每个人都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或多或少,一些体现了一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教学。这样的学生好像比以前多了,尤其是在一些非班主任的班级,这样的孩子表现越来越明显。以前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时,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大脑,想尽办法证明自己能很快改变他(她),证明自己有能力。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们往往为了这棵树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偿失。吴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和渗透的“不要急”和“慢”,让我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一切可能,遵从上帝的旨意”可能是我们对待“困难学生”的准则。
例如,在《做一个心胸宽广的老师,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宽容》一书中,吴先生启发我们为了学生而开阔我们的心胸。因为教育者的胸怀就是学生的世界,教育者的胸怀有多宽,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一个老师有宽广的胸怀,才能让他的学生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的确,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同化,老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学生心胸开阔,心胸宽广,是抵抗压力,调节自己的最好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不过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旷达大气的老师来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 篇4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越早越好。俗话说得好,“一种好的习惯决定好的命运”,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就显得非常必要。平时我就特意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阅读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在亲子阅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
我们家长每日要为工作奔波劳累,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等等,即使心情好的时候能陪着他阅读,可总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恒!但无论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的。孩子们不会剥夺我们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要陪着他阅读15至30分钟就已经足够了!
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书籍,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家人在家也经常看书,并把看书当作一种乐趣,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色孩子。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三、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形式。
孩子阅读的时间不能只局限于家里和学校里,也不仅仅是阅读书籍,逛书店也是培养孩子阅读的重要环节,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在这孩子可以随意的找自己喜欢的,从没看过的书。这样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孩子的知识。
总之,阅读能给孩子带来愉悦感,阅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读物,能丰富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 篇5
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电视、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很大,有时家长会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调动了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好书的积极性,从而也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
亲子共读——我认为这是一种父母与孩子互动读书的方式,这种读书的方式不是一种机械的行为,它应该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情感纽带。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
当我的孩子呀呀学语时,我就开始给他买各种适合他年龄段的书籍,每天晚上我都会坚持陪孩子看一会儿书,从简单的看图识物、小故事、儿歌、到寓言、童话、神话故事,一开始是我用手指着书一页页地教他认书里的人、物、图形、顔色、书里的人或物在做什么。上了幼儿园后,我开始选择一些睡前小故事读给他听。再大一些,每读完一个故事,我会问他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他边读书边思考。上一年级后,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加大,每天晚上我们便在家里的大书架上各自选择自己自喜欢的书籍默读,时而进行交流。正是这样的亲子共读使我的孩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自从孩子独立阅读,他的阅读面不断地扩大,从童话、神话故事到名人传记、历史、科学、军事、海洋生物、探秘、侦察推理、中外名著等,他像个饥饿的孩子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着各种营养,他对读书的'热爱使他成为一个好学、懂事的孩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古训都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知书达理,爱读书不仅使我的孩子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也使他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养成了他善良、孝顺、开朗、乐观、有责任心的好品质。学海无涯,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要读的书也无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他们开好头、带好路,引领孩子走向知识的殿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吧,让孩子在亲子共读中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