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1
亲爱的各位同学:
同志们:
大家好!
在我们刚刚经过6月的7、8、9三天高考之后,今天我们全体高三同学和老师一起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届高中毕业典礼暨18岁成人仪式。
这是一个庄严和高兴的时刻,首先我要以校长的名义向顺利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且高中毕业的全体同学致以衷心祝贺!并向为学生的三年成长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教师致以诚挚的敬意。
高中三年是学习成长的三年,是人生重要的三年。高中毕业不仅意味着我们大多数同学将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深造,更意味着我们将行使公民的权利和承担法律的责任,同学们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是一个高兴和激动的时刻,高中三年是难以忘怀的三年。此时此刻,老师和同学不禁想起三年前,大家相识在骄阳似火的盛夏,相识于军训的基地。三年来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努力,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师生之间留下了难忘的师生之情。在这行将告别的时候,让我们珍藏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饱含着对同窗之谊、师生之情的眷恋,道一声珍重,说一声祝福。
同学们,带上老师的祝福吧,不论你们走到那里,老师永远牵挂着你们,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分担你们失败的困惑。
世界的未来是美好的,青年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任重而道远,有志者事竟成。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平安幸福。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是六年级快毕业的学生了,时间过得就像一个上了膛的枪里面的子弹,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时间就在这子弹出膛的一瞬间就过了。
六年时光匆匆而过,回想起同学那一点点的胜负欲,因为没有得第一而生气;回想起同学受伤,有许多同学前来照顾;回想起同学玩耍时那一张张笑脸;不得不感到惋惜。当我们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员的那一刻起,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情。
有人说:师恩如海,师恩如山。因为大海无边无际,无法估量;因为高山巍峨挺拔,令人崇敬。有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但并非如此,名字比尸首烂得还早,老师,我把你的名字记在我的心里就会永存。有人说老师是一件良心工程。老师,您是水,滋润了我们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老师,您是火,温暖了我们的心窝;老师,您是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使我们不会孤单彷徨。还有无论风吹雨打,还是日晒雨淋,每天坚持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的.校长,两千多个学生来得多早还是多晚,您总是笑脸迎接,敬爱的瞿校长,是您成就了我们。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校长、我的母校!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这一刻我们离别了,但是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永久的相聚,以前的争吵虽然有些不愉快,但在这一刻都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都将成为我记忆深处最珍贵的一页。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同学们毕业典礼的讲台上,心情非常复杂,既荣幸又激动,既欣慰又伤感。高兴的是看到你们即将走入自己心仪的大学,难舍的是再也不能象过去一样朝夕相处。
清晰地记得三年前青涩的你们带着纯真自信的笑脸,满怀憧憬和求知之心来到这里,开始了二中生活。从此,操场上有你们火热的军训生活;笃行楼有你们青春的风采;慎思楼有你们执着的追求;敏行楼有你们伏案的身影;宿舍里有你们亲如家人的温馨;元旦晚会上有你们爽朗的笑声。樱花树下你们切磋琢磨;六十五公里野营拉练的路上你们相互扶持……这一切都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而今,台下的你们依然青春阳光,不同的是多了一份成熟与睿智。因此,你们完全有理由为自己这充实的三年而骄傲,为自己这精彩的三年而自豪,老师们也在心中默默地为你们喝彩。相信六月的收获,会为母校五十华诞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另一种感受,就是对你们的“感谢”,因为正是你们成就了二中的美名,成就了老师们的优秀。还记得每一堂令人难忘的好课都离不开我们共同配合,每一次校园活动都使我们共同进步。是你们的拼搏让老师感动,是你们的进步让老师分享到更多快乐,是你们的努力让老师有了更多的期待……三年相伴,你们是老师的骄傲。我代表老师们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陪伴。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你们前行的路上,母校、老师总会时时关注着你们。现在同学们羽翼丰满,即将展翅远飞,编织新的`梦想。在此,我代表所有的老师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秉承二中校风、校训,求是、创新、至善、唯真。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第二,海纳百川,善于合作。在新的团队中,要学会宽容。
第三,心怀感恩,感谢父母、感谢母校、感谢师长、感谢同学,感谢世上一切真的、美的、善的事物。
第四,不断学习,开阔眼界。把责任、勤奋、认真、拼搏修练成一种人生常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同学们,人生就像天上的云时聚时散。但分别不是结束,故事又已开始。今天你们带着母校的期待、带着老师的叮咛、带着同学的祝福、带着自己的梦想踏上新的征程,但二中永远是你们温馨的家园。期待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再相聚这里,分享你们更多更精彩的故事,母校更会因你而自豪同学们,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二中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永远有老师、同学在为你加油、鼓掌,永远有母校深深的祝福:衷心地祝福同学们一帆风顺、笑靥如花,祝福家长老师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祝福我们的学校继往开来、辉煌灿烂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穗飘香,榴火正红。在这丰收在望、热情洋溢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洪中20xx级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初中三年学业的20xx级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老师们和家长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不觉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匆匆而过。三年前的你们,满怀憧憬踏入洪凝初中,现在,三年紧张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日,多少生动的细节,多少精彩的瞬间,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既有春花之绚烂,也有秋夜之静美,这一切的一切,已然被难忘的岁月沉淀为美好的记忆。
同学们,从你们进入洪中的第一天起,你们的成长、前途和命运,就已经和洪凝初中紧紧相关,密不可分。三年来,你们在学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熏陶下,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凭着自身的天资和不懈的努力,不断的进步,健康的成长,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许多荣誉,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你们为骄傲,因你们而自豪!
“饮水当思源,寸草报春晖”。初中三年,这是人生的一段重要历程,初中毕业,标志着你们从幼稚渐渐走向成熟,你们要学会感恩,要感谢你们的父母,感谢你们的老师,感谢祖国赋予你们成长发展的机遇。
我这里有一个故事,题目是《人的一生有三个母亲》,内容是这样的:记得一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育你的妈妈,另一个是教育你的学校,再一个是培育你的祖国。 多少年以前,当你的`第一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二个母亲,这叫作上学,多少年以后,当你的第二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三个母亲,这就是毕业。
你会一辈子依恋你第一个母亲,哪怕她拥有的只是贫寒的家庭;你会一辈子
怀念你的第二个母亲,哪怕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不尽如人意;你也会一辈子依靠你的第三个母亲,哪怕她现在还很不富裕。亲爱的同学们, 你有三个母亲,三个母亲对你是同样的期待。
昨天,当你告别家乡,母亲说过:“常回家看看”。
今天,当你走出校门,母亲要说:“常回校看看”。
明天,当你飞往海外,母亲会说:“常回国看看”。
是的,你们的父母,在漫漫初中三年里,为了你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你们的喜怒哀乐、炎凉冷暖,全在他们的心头牵挂。也许他们有时也会过于罗嗦,也许他们有时也会疏忽,可能有时还有点粗暴,但是他们为你们付出了一切。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没有他们,你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走过这人生的重要的三年。你们还要感谢你们的老师,你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使他们高兴,你们的每一点失误也常常会使他们寝食难安。他们有时也许会过于严格,有时也许会失之随意,有时也会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但他们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日夜操劳,为你们付出了他们生命中的三年,这一切也都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好。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洪中的老师都是优秀的,他们敬业奉献、才华横溢,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同学们,毕业的歌声就要响起,你们初中毕业,只是走过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驿站,今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任由你们驰骋,还有更美好的前程期待你们拓展。同学们,不久,将来,无论你走到哪里,母校都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你们的成长和进步,父母老师们永远期待你们不断取得成功。
说到这,我又想起了《母亲到底想要啥》这个令人敬畏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某一监狱的审房中关着数名死刑犯。
有一天,大伙儿翻着彩色的杂志在那里闲聊,其中一个犯人指着杂志的珠宝图片感叹说:“我母亲如果戴上这些首饰一定很高兴。”
有一个则指着上面的房屋图片说:“我母亲如果有这么一间漂亮的房子多好。” 另一个犯人看着汽车广告说;“要是我的母亲有这么一辆车子,就可以常来看我了。”
杂志最后传到了一个犯人手中,他拿着杂志良久未言,默想了许久后流着泪说:“如果我的母亲有个好儿子就好了。”
大家听了都沉默不语。
不知道这是不是作恶者最后的悔悟,这几个死刑犯能在生命不多的日子里想起他们的母亲,应该说,他们都是心存孝心的。可是,前面几个犯人对母亲需要的揣度都是错误的。他们其实是把自己的需要加到了母亲的身上。只有最后一位犯人有了彻悟,他明白了天下母亲最大的需要就是有个好儿子! ?
从撕心裂肺艰难的分娩,到一口奶一口饭艰辛的哺育,到一件衣服一次脸色的无尽关怀,儿子是母亲烦恼的根源,更是母亲幸福的根源。儿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连着母亲的心,儿子是母亲心头呵护终生的“痛”!母亲的付出,追求的哪里是物质的回报?是的,珠宝、别墅、跑车,的确能给母亲带来快乐,可是,在母亲的心底,终极的幸福永远是儿子自身的优秀! ?
明白了母亲的需要,你就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明白了母亲的需要,你就要懂得,为了母亲,你更应该走好脚下的路!
由此,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努力吧!不要辜负父母老师的教诲和母校的重托,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就人生,让感恩永驻人生,对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父母、对他人具有责任感,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希望同学们,把在洪中养成的良好的素养和习惯带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奋力拼搏,把自己锻造成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去实现个人价值,担当起社会的重任,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领为母校争光,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最后,让我们再次把祝福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祝愿你们的生命之舟在新的港湾里启航,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祝愿你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与欢乐!祝愿你们的人生永远写满辉煌和壮丽!祝福你们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卓尼县藏族中学20xx届暨高中第二十七届毕业典礼。今天,我校157名高三毕业生已经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即将毕业了。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为你们呕心沥血、辛勤操劳、默默奉献的20xx届高中毕业班老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更向几年来风雨无阻,和同学们同甘共苦的毕业班的班主任,默默奉献在教学一线、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工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甘于奉献,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身正为范,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满怀希望,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阳光朝气,品味人生的进取精神,充满活力,不甘落后的创新精神,正是有这样一群优秀的教师团队,我们xx中就永远会屹立在甘南民族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xx中的这面旗帜就永远会迎风飘扬,从xx中走出去的代代学子就一定会成为卓尼大地的栋梁之才,将来建功于迭山洮水之间。
刚才,在校学生对你们的美好祝愿和留恋之情,你们也向在校学生表达了勤奋学习和依依不舍的情谊,毕业班老师也向你们发出了冲锋的号角,希望你们不要辜负老师们的殷切期望,为自己、老师、家长、学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毕业班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向母校留下了珍贵的纪念品,她将预示着同学们和学校一起奋蹄扬鞭,马到成功的美好寓意,也更预示着全体高三同学定会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刻苦以求。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和全体毕业学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回顾20xx年高考,我校都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部分学科成绩名列全州同类学校前列,我校藏为主和汉为主部分单科均分在全州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我校的高考升学也同样鼓舞人心,有82名应届考生被民本院校录取,民本录取率达70%以上;
艺术生本科上线率为81%,高考成绩连续四年稳步提升。今年,24名唐卡艺术生已顺利通过专业课考试;
截至目前我校已有42名高三毕业生通过单招、综合评价被省内高职院校正式录取,这为我校20xx年的高考升学开了一个好头,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学们,这些成绩只能属于过去,20xx年新的高考任务又压在了你们这一届高三毕业班的肩膀上,新的挑战需要你们勇敢面对,新的机遇需要你们牢牢把握,新的成绩需要你们全力创造。我们有理由相信,你们必将不负母校的重托和希望,接过母校历届高考成功的接力棒,再次谱写新的篇章!
全体高三的同学们,六年来你们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在老师们心目中留下了十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春华秋实——随着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你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锤炼了意志,开阔了视野!你们用勤奋与智慧、青春和热情,编织出了自己绚丽的高中生活,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做出了贡献。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今天的毕业意味着你们即将迈向更加广阔的社会舞台,希望你们以此为起点,谱写更加美丽,更加辉煌的人生!
同学们,春华即将结出秋实,理想即将扬起风帆。再过6天,高三的同学们要到高考的考场中去拼搏,希望你们用知识和能力的宝剑去开辟通向理想的`绿色通道,今天的仪式既有毕业庆典的欢欣,更有壮士出征的豪迈。此刻,学校为你们壮行,老师为你们壮行。同学们,年轻没有失败,少年绝不言愁。母校期盼着你们,以智慧决胜高考,凭激情创造灿烂,用优异的成绩为xx中浇灌出一个桃李飘香、硕果累累的金色九月,为母校献上你们最诚挚的厚礼。
同学们,纵使时光流逝,但母校之情,师生之情,学友之情是永存的。xx中是你们永远的家,我们期待你们回家的脚步,期待着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毕业10年时回藏中看看,让母校欣赏你们的发展;
毕业20年时回藏中看看,让母校欣赏你们的贡献;
毕业30年时回藏中看看,让母校欣赏你们的健康。
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的征途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胜利的信心,永不言弃、勇往直前,去迎接属于你们的灿烂明天!
在此,我也顺便提醒一下高三的同学,在高考期间,大家一定要严守校纪,科学作息,爱护公物,服从管理,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为母校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最后,预祝大家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祝愿xx中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 篇6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与此同时,让我们共同感谢为你们成长付出辛勤努力的全校教职员工!
看到风华正茂、豪情满怀的同学们,令我思绪万千。在北理工担任校长这十年,我见证了六万多名莘莘学子的成长,送别他们迈入社会寻梦、追梦。这十年,我作为一名“北理工人”,愈发感到满足和自豪。尤其是耳闻目睹许多“北理工人”的老故事、新创造,使我一次次受到教育和激励。这十年,“北理工人”在我脑海中逐渐成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群像,并深深镌刻在记忆中。这是一群为梦想而生的人、一群坚定而执着的人。
在同学们即将毕业之际,作为校长和学长,我深深祝福你们,并和你们分享我脑海中三幅“北理工人”追梦的群像,愿你们永远秉承北理工精神,扬帆远航。
在我记忆中,第一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畏》。
我们身处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一个快速淘汰旧认知、探索新世界的时代,一个倡导“敢为天下先”的时代。对“北理工人”来说,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前不久,一个来自中国、个头不大的空间生命科学仪器突破了中美太空合作的重重“壁垒”,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研究。这个小仪器来自北理工生命学院邓玉林教授团队——一个有大魄力的团队。他们面对横亘在前的美国国会“沃尔夫条款”,怀揣对广袤星空的热忱,带着一往无前的自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中国人对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站在了国际前沿。不久后,他们还会将中国高校的校旗首次在国际空间站亮相。
他们之所以能够撼动人为设置的严密壁垒,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精心策划的合作模式以及对法律条文的钻研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是一群敢想、敢干、敢创新的追梦人。多年来,他们潜心研究、持续攻关,提出了内涵丰富、国际关注的科学问题,突破了微流控芯片基因扩增关键技术,最终设计出精妙、可靠、难以替代的科学仪器,打动了挑剔的国际同行。在他们当中,有年近八旬依然不辞劳苦的庄逢源教授,有年过半百依然不断求新的邓玉林教授,有当打之年、全情投入的李晓琼副教授等青年教师,以及一批才华横溢、创意飞扬的青年学子。
这群“北理工人”,无所畏惧、有胆有识。他们用“小实验”破冰“大合作”,用“小载荷”开展“大研究”,让北理工在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伟大征程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笔触!
在我记忆中,第二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愧》。
环伺世界,追古溯今,战争与冲突的阴霾始终未能散尽,中国的国家安全始终面临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用强有力的武器装备构筑我们自己的“中国力量”。你们懂的,这是“北理工人”永恒的使命担当。
20xx年初,20xx年度的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花落北理工,“CL-20”这个代号一时间“刷爆”了北理工师生和校友的朋友圈。它是目前已知含能最高、威力最大的单质炸药,是一种突破性的含能材料,在世界火炸药学界闻名遐迩。它的诞生,为一批武器装备的效能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将成为“中国力量”无可替代的基石。它的缔造者,是一群默默无闻、传承使命的追梦人。
1984年,曾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重要贡献的于永忠教授来到北理工,在这座孕育了中国火炸药“国家队”的高等学府,深入探索他提出的笼型高密度材料理论构想,实现了CL-20的样品合成。验证理论仅仅开启了“北理工人”驯服CL-20的第一步,欧育湘、赵信岐等一批专家接续对CL-20合成工艺进行不懈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实现了CL-20材料公斤级的合成能力。问鼎高峰并不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单打独斗。老一辈火炸药专家年事渐高退出科研一线后,以材料学院庞思平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火炸药人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在CL-20的原理、机理、结构、方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最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这群“北理工人”,无愧使命、矢志不渝。他们深知,对于拱卫国家安全来说,不需要实验室中的“半路”成果。历经三十二载,几代人的磨砺,任凭无数个不眠之夜化作鬓角的白发,青春年华从身边悄然度过,他们为不断壮大的“中国力量”写下了“北理工人”沉默而有力的'一笔!
在我记忆中,第三幅人物群像的名字是《追梦﹒无私》。
同学们,今天过后,你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将开始分岔,过些日子,你们或许会调侃自己是“码农”、“程序猿”、“金融民工”等等。我想提醒大家,不论你们在什么样的岗位工作,都请牢记“北理工人”身上的奉献精神。
去年六月,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次升空;今年四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乘坐长征七号腾空而起。这两次举国关注的发射任务,带我们认识了一位沉着老练的“01指挥员“——”北理工人“王光义。他是自动化学院1995级校友,本科毕业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默默耕耘14年;20xx年他调至海南文昌,成为这座全新发射场的首批建设者之一。他在北理工求学时就一心想要探寻航天事业的奥秘,带着对航天发射工作的向往奔赴深山峡谷中的西昌,又来到海岛边陲的文昌,扎下根去,努力成长,奉献青春,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
去年十一月,我曾赴海南文昌发射场见证长征五号的首飞,在基地见到了包括王光义在内的十余位北理工毕业生,以及多位航天科技集团参与火箭和卫星研制工作的校友。他们与发射场的校友们紧密配合,共同出色的完成了发射任务。我深深被火箭发射的壮观场景所震撼,深深感受到校友们所迎接的挑战。每次发射任务都凝结着国人的心血和关注,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内容枯燥,甚至暗藏风险。此外,尽管发射场的生活保障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与大城市的优渥环境相比仍是云泥之别。
这群“北理工人”,无私奉献、不忘初心,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在离开校园若干年后,又因为同一个梦想的感召而交汇在一起。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努力,奏响了“北理工人”一曲妙不可言的交响乐。
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师长,在这临别之际,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些执着追梦的“北理工人”。他们孜孜不倦所追寻的梦想,是自己事业成功的小梦想,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类共襄繁荣进步的大梦想。
我希望大家学习他们,无所畏惧、无愧使命、无私奉献,也去做一名踏踏实实的追梦人。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北理工人”这幅人物群像中,将会有你们英姿飒爽的身影!
母校永远将祝福你们!关爱你们!支持你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