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短文网

2025-10-10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冬至节日活动教案(精选13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1)认识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习俗。

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传说二:冬至吃狗肉。传说三:冬至南吃饺子北吃馄饨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2、用橡皮泥团圆、压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

3、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课件准备:《冬至》动画视频、包饺子视频、包饺子步骤图

材料准备: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团、馅料)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冬至》,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引出饺子主题。

——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欢吃饺子吗?

——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小结: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边吃边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饺子、汤圆就代表团圆,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

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论。

——饺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饺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视频《包饺子》,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

1、制作饺子皮: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两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圆球;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压成圆圆片。

2、制作饺子馅: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团圆。

3、包饺子:用皮包住馅,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做好啦。

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教师巡回观察,给予指导。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

家园共育: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在冬至来临之际,让所有在院的同学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通过亲自动手包汤圆、煮汤圆,让全院同学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学习能力。

3.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二、活动主题:

冬至暖人心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2日下午制作:16:30-20:45派发:20:45-21:30

四、活动地点:

院餐厅(教师餐厅)

五、参加对象:

全院师生

六、活动内容:

“汤圆和饺子”的制作及吃汤圆、饺子共庆冬至佳节

七、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宣传:海报、广播站宣传、微信公众平台

海报:1张贴在宣传栏

(二)参加方式:排队领取“免费劵”(每人只限1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三)会场所需物品:照相机1台。摄像机1台。一个音箱,两个移动话筒

八、活动流程

1.16:30-19:40汤圆、饺子制作2.19:40-20:30蒸饺子3.19:30-20:00煮汤圆

4.20:30-20:45饺子装袋5.20:45-21:30派送6.21:30结束

九、活动的后续工作

1.集体照合影。

2.主办方做总结。

十、经费预算:

xxxxxx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节日活动教案(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2.PPT。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进入活动。

——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做游戏“变汤圆”。

——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2.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3.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4.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爱在助困

二、活动对象:

所有勤工俭学岗位人员

三、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1日晚7点

四、活动地点:

B#204

五、主办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助困办公室

六、活动形式

(一)、励志视频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帮助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识竞答自选题目(励志题目),答对即可获得奖品,答错仍有参与奖。

(三)、演讲现场采访岗位,请各岗位谈谈自己对学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宝贵的建议,并邀请优秀岗位代表上台演讲,谈谈工作、学习心得,激励其他岗位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进步。

(四)、温情送汤圆邀请所有在场岗位人员共聚食堂,分享汤圆,传达节日祝福和学校的关爱。

七、活动流程:

本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对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把活动的有关任务下达到各个干事并做好准备工作;后期将于12月21日举行“情暖冬至,爱在助困”活动。

八、经费预算:

布置、宣传费用:200元

汤圆、奖品:600元

总计:800元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家人的感情。

二、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

三、活动难点

学习掌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五、活动过程

1、点名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师击掌问好。

2、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

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3、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单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交流。请幼儿观察、讲述饺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4、请小动物吃饺子,练习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朋友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师:小猫说:谢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x吃)

5、学习仿编:“我把x给x吃”的句式,通过“我爱我家”游戏,学习仿编句式。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学习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

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6、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快乐。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9

目标:

1、学习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练习团的技能。

准备:

汤圆粉子,电饭锅一个,盘子若干,凉的白糖开水。

过程:

1、带幼儿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导幼儿学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团汤圆

(1)兔阿姨告诉幼儿招待大家吃汤圆,

(2)教师启发幼儿帮助兔阿姨团汤圆

(3)教师示范团一次

(4)幼儿洗手后团汤圆。

3、请幼儿把团好的汤圆送给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汤圆。

5、吃完汤圆,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做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过新年放鞭炮、吃汤圆。)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做,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做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 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 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 (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 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 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 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 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节日活动教案范文(通用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节日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大家都在看